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三国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三国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24 00:21:29

1. 三国演义的故事发生地

此地名叫南充,它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又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和金融中心,因此又被称作“丝绸之都”;但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南充那具有独特魅力的三国文化了,它被称为是“三国文化发源地”。
四川的一市,被誉为三国文化发源地,连车站都是“三国风”
​南充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开始建立县治,是为安汉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了。因处春秋时期充国南部,后得名南充。

南充被誉为“三国文化发源地”,在三国时期可谓是大放光彩,在南充有很多与三国有联系的名胜古迹。
四川的一市,被誉为三国文化发源地,连车站都是“三国风”
​在南充阆中瓦口关流传着三国勇将张飞在此地用计夺关的故事,《三国演义》中也有这一回名为“猛张飞智取瓦口隘”,如今南充依然还有瓦口关古战场遗迹。张飞后来长期镇守南充阆中,死后葬于阆中,后人在此建立张飞庙来纪念这一虎将,此地的张飞庙也是纪念张飞的祠庙中惟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三国良将马忠、谋士程畿都是出生在四川阆中。

蜀汉大将军的王平墓、谯周墓、赵云操兵演阵的将军碑也在南充,三国蜀汉的名人大多数都和南充有着紧密的联系。
四川的一市,被誉为三国文化发源地,连车站都是“三国风”
​南充之所以成为三国文化发源地和以上三国名人密不可分,但更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陈寿”。三国时期南充人陈寿撰写了史书《三国志》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南充西山万卷楼是陈寿少年读书、晚年归隐撰写《三国志》的地方,因此南充成为了三国文化无可争辩的发祥地,西山万卷楼也成为了三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四川的一市,被誉为三国文化发源地,连车站都是“三国风”
​南充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到处都充满着三国文化元素,就连南充的火车站都有三国元素,比如南充北站的设计就提取了汉到三国时期宫阙的标志性元素,檐下可见演化自汉阙斗拱与椽子的支撑构件,能够让人引起对三国时代的视觉联想,具有“三国风”特色。

2. 哪个城市,三国文化大盛,承载的三国文化最多

听闻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许昌,东汉王朝末代帝都,曹魏集团大本营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处,郭奉孝 郭图 荀彧 荀攸 水镜先生 陈群 徐庶 钟繇 钟会等三国人物都为许昌人士。曹丕在许昌正式称帝,故许昌又称魏都,三国史上着名的汉献帝衣带诏事件 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许昌,许昌三国古迹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共80余处,如 汉魏故城遗址 汉张公祠 三姓柏 曹彰墓 贾诩墓 夏侯渊墓 徐晃墓 毛阶墓 郗虑墓 献帝衣冠冢 徐母墓 伏皇后墓 董妃墓 八龙冢 三绝碑 受禅台 练兵台 射鹿台 华佗墓 马腾墓 王允墓 春秋楼 魏文帝庙 霸陵桥 曹丞相府 运粮河等

3. 许昌三国文化

许昌,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汉魏时期的辉煌历史早已成为许昌独特的人文资源。曹操“挟天子以令大臣”,迎汉献帝都25年,“修耕植以蓄军资”,使许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了弘扬许昌的三国文化,许昌建立了曹丞相府,曹丞相府位于许昌市老城中心的繁华地带,是在原来曹操大营和办公的遗址上恢复重建的,是国内目前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

(3)三国文化的源头在哪里扩展阅读:

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许昌古文化旅游资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

《三国演义》120回有52回发生、演绎在许昌,留下了80多处三国文化遗址遗迹。

曹丞相府作为全国唯一的曹魏文化主题景区;三国名将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景区;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始发地灞陵桥景区;汉末皇城所在地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皇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政权的受禅台等,都彰显三国文化。

4. 三国时期的江夏襄阳和江陵具体指什么地方

1、江夏

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初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西南),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

吴江夏郡初治沙羡(羡念邑音,县治在涂口,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

2、襄阳

襄阳城,主要是指三国时期属襄阳郡辖区,现仍属襄阳辖区里所发生的故事。襄阳是三国故事的源头和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以诸葛亮文化为核心的三国文化,是镶嵌在这座中国魅力城市桂冠上的璀璨明珠。襄阳属于近湖北省襄阳市。

3、江陵

江陵,又名荆州城。今为荆州市和荆州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部偏南,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

(4)三国文化的源头在哪里扩展阅读:

三国行政划分

1、豫州。治所谯(qiáo,安徽亳州),所辖今豫南部、东部、皖北部、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2、兖州。治所昌邑(今鲁金乡县西北),所辖今山东西南部,豫东部和苏西北角。

3、徐州。治所郯(tán,郯城县西南,后迁下邳),所辖今鲁东南部,江苏北部及皖东北角。

4、凉州。治所陇(甘肃清水县北),所辖今甘东东部。

5、雍州。原为光武帝刘秀所置,后取消。公元194年,李傕把凉州分为凉州和雍州。公元213年,曹操将司州三分一,司州之一便分到雍州。

6、冀州。治所鄗(hào)(河北柏乡县北,后迁邺城),所辖今冀西南部,后被曹操以冀、青、并、幽四州合为冀州。

7、扬州。治所历阳(皖和县,后迁寿春),所辖今苏南部、皖中南部,浙、闽、赣三省。

8、荆州。治所汉寿(湘常德市东,后迁襄阳),所辖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9、益州。治所雒(luò,川广汉市,后绵竹,再成都),所辖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及鄂、甘各一隅。

10、交州包括今天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的一部分。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5. 什么是三国所谓的三国时期到底是从哪里开始的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风云嬗变、苍海浮沉,各路英雄豪杰、智谋策士,纷纷在命运无形齿轮的牵动之下,在这片土地上尽情挥洒、叱咤风云,各自演绎着一出出英雄悲壮、荡气回肠的故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这段英雄浪漫的年代、这段扑朔迷离的历史,经过了千年传承与尘封,虽然渐渐褪却了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的豪情与浪漫。可愈发清晰的,是古人无穷无尽的智慧,还有那厚重辉煌、催人奋进的梦想。
说到“三国”,真是一个永远争论不休的话题。提起三国时代,有人会想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有人会想到曹操、刘备、孙权,有人想到衣带诏,有的人还会想到空城计,还有“一吕二赵三典韦”这类武将们的排名问题。究竟谁是英雄?谁是智者?我们,就从对“三国”的认定开始说起。 那么,三国究竟是哪三国,三国时代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呢?大家会说,显而易见:魏,蜀,吴。三国时期开始的标志,则应该是汉献帝把帝位禅让曹丕,代表东汉结束(220年);或者是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代表三个政权并立(229年)。 但是,你会发现如果采用这两种分法,三国着名人物曹操就一点也没有沾上“三国”的边,刘备也基本没沾上边。赤壁之战,官渡大战等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也统统没有了。而无论是曹丕称帝以后,还是孙权称帝以后的时间里,并没有太多广为人所知的三国故事。很多人称之为“后三国时代”。而且,东汉并非一下子就分裂成了魏蜀吴三瓣;魏蜀吴三国的开国与灭亡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所以若是能简单的认定魏朝就是三国时代,是不准确的。其实,真正被大众认知的三国,除了三国并立的那段时间,还包括所谓的“东汉末年”。 那东汉是如何进入“末年”的呢?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原因又是什么?大家知道,每个王朝的兴亡,都不可能真的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这中间都是一个蜕变或者腐化的缓慢过程。而认定一个时代的始末,只能参考重大的历史事件。提到重大事件,有人会说黄巾起义,有人会说董卓进京。但其实,黄巾起义很快就被朝廷镇压下去,张角本人也被从棺材里挖出来鞭尸;而董卓在丞相位置上的时间其实不长,而且他死了以后,“忠臣”王允上位,天下割据纷争的格局却还是没有改变。所以,不能单纯的认定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的现象是张角、或者董卓造成的。其背后,一定有深层的原因。 《三国演义》开篇的时候首先讲到一句话,就是论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罗贯中看来,三国时期是一个由合而分的时期。也就是由帝国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由中央集权转变为地方各自为政的局面。 武王伐纣,建立西周,采用了分封之制,封了成百上千个诸侯国,几百年来,这些诸侯国经过漫长的斗争和兼并,逐渐坐大。南方的楚国首先称王,在长江流域宣告独立,分封诸侯,当起了天子,与黄河流域的周王朝南北对峙,开启了三百年春秋乱世。后来战国七雄并列于世,秦始皇横扫六合、并吞八荒,统一文字、度量衡,终结封建,建立帝国。然而又过了不久,秦帝国内乱,六国旧贵族趁机纷纷起事,推翻强秦。最后项羽践位天子,复辟分封制,大封诸侯,旋即被诸侯刘邦所取代,是为汉王朝。汉王朝起初仍采用分封之制,可几百年中,中央通过不断的集权,灭异姓王,平同姓王,终于强化了中央的统治,又演变成了帝国制度。 帝国制度下,中央强,地方弱,地方上的官员(一般称为刺史、太守、县令)和土势力(称为世家、宗贼)若想变强,没有特定的契机,理论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若变强,中央感觉到压力,一定会来消灭你。地方势力无法崛起,天下才得以一直安定。而破坏这种平衡的导火索,就是黄巾起义。东汉帝国,从汉和帝时期开始,朝政一直由一群没有文化的人主持着。东汉在外戚和宦官的操纵下,政治黑暗、国力枯竭,导致民不聊生、怨声四起,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民间爆发了宗教性质的农民大起义,史称“黄巾之乱”。天下农民军蜂拥而起,杀人放火,割据城池,席卷天下八个州,打的官军闻风丧胆,为什么?因为帝国制度下,地方上的实力太小。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镇压起义军。因为地方官吏手里的兵太少,而且都是平时维护治安用的,再加上他们没有征兵权,自然打不过人数众多的农民军。那么谁来剿灭叛军呢?理论上应该是朝廷派中央军。 中央军的精锐部队如果去和农民军的主力拼一下,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要他们去消灭各地所有的农民军,却肯定不够。因为现在朝廷哪有那么多兵马!且不说国力衰退的问题,单单汉灵帝的脑子里就没空想这些。人家正挖空心思考虑如何抑制外戚的崛起、如何掏空其军权呢。那会有空管那些小民?现在很显然,朝廷的中央军鞭长莫及,没有能力一次性剿灭所有的太平军教众。所以经过汉朝高层的讨论,决定双管齐下: 在派出中央军镇压的同时,诏令各州,暂时赋予他们以征兵的权利,叫他们自行募兵御敌。 ——这个命令,才是“三国时代”开启的标志。 书上把黄巾军写的不堪一击,但其实,其规模已经到了让汉朝几乎无路可走的地步。列位看官留意: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汉朝中央无论如何决不肯下这样的命令! 地方享有募兵权,这是一个集权制度的帝国的禁忌。 地方权利被允许扩大,这就导致官员在地方上的利益变大。官员治下州郡的实力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那官员必然卖力的工作,镇压黄巾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但如此一来,地方势力必然坐大,坐大则必然威胁中央。商君曰: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这里的民,指的就是地方势力。可见,地方的崛起,必然导致中央亏损,从而危及到汉帝国的统治。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第一集,地方州郡招募乡勇的告示刚刚贴出来,刘备就长叹一声。因为他敏锐的发现,朝廷之所以用了这个饮鸩止渴的办法,就说明中央必然已经没多大力量了。而在不久的将来,地方势力纷纷崛起、尾大不掉,中央无力控制,帝国制度就会变为封建制度,届时天下大乱,东汉帝国也就要土崩瓦解了。张飞还在纳闷,不知道他在叹息什么。殊不知,刘备这个英明的天才政治家,早在黄巾起义之初,就已经准确的预料到:“黄巾平定之日,就是群雄崛起之时,届时域中究竟是何人之天下,尚未可知。” 三国的三,不是实数的三;三国的国,也不是帝国的国。三这个数,类似于论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个虚数,与“一”相对立,代表多数。国,也不是帝国,或者是非要有国号才算国,而是指封建制度下相对独立的地方势力,与“天下”相对。 由统一的“一天下”,分成了分立的“三国”,这就是东汉末年“合久必分”的过程。“三国”的含义,完全可以理解为“群雄割据”。其标志就是东汉中央下达的允许地方官员自行募兵的命令。从此,地方势力坐大,汉帝国的【天下】就被分成了若干个“国”(州、郡、县),每个国也由若干个“家”共同操纵(世家,宗贼),形成了天下、国、家,逐层分权的封建世界。中平元年,西元184年,可以认为是三国时代的雏形。

6. 三国文化源是什么

三国文化狭义上指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与经验,广义上也值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三国为原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历史简述

“三国时代”有两个定义,狭义的三国时代是220年——280年。但狭义的三国时期用于排三国大事年表,或考试。曹操、关羽、庞统、周瑜、吕蒙不在狭义的三国时代之列。而《三国演义》《三国志》中的三国时代是广义上。广义上的三国时代可以理解为刘氏集团、曹氏集团、孙氏集团及与其相关的汉末军阀的集团斗争的时代。广义上的三国才是三国文化的研究主体。

基本介绍

1. 魏吴两国政府设置太史这一官职,记载了魏吴两国的历史。蜀国可能未设置史官。

2. 在晋朝统一后,史学家陈寿根据魏吴两国史书的记载,根据自己收集的大量资料把这段历史编成《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合称《三国志》,这是“三国”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陈寿叙事简略,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这就导致了,《三国志》虽然比较真实,但不够完整。

3. 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汉晋春秋》也是一本很好的写三国历史的史书。

4. 南朝宋文帝以陈寿所着《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为之作补注。这是有关三国的资料已经很多了。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着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三国志》的三倍。裴松之认为不可靠的材料只列出来而不评说,认为可靠说明道理。所以后人读《三国志》必读裴注。

5. 南朝宋时期上层人事刘义庆作《世说新语》,着重记载魏晋名公士族的言谈轶事。

6. 隋炀帝时已有曹瞒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水上杂戏。

7. 唐朝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以看到,当时已用三国人物作为笑谑的材料。

8. 评书的前身叫做说话,在宋朝出现,当时说三分是比较流行的。说三分的艺人挣得应该比别的说话艺人挣得多。

9. 元朝时出现了一些着名的三国的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同时出现了很多很多有关三国的剧本。

10. 元末明初中国非常伟大的文学家罗贯中在上述史书、杂记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受百姓欢迎的着作——《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出现以来人们对三国文化的研究不断重视,深入。

11. 在当代三国游戏(硬盘游戏如《三国志》系列《三国群英传》系列,网络游戏如《QQ三国》《三国策》)、三国恶搞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如《水煮三国》,动漫影视作品如《Q版三国》)不断更新换代。易中天教授也由于品三国而倍受关注。当然,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文化经常由于服务于商业而遭到破坏。

东汉十三部州(三国行政区域)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中部,秦西南部及豫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治所 谯(皖亳县) 辖区 今豫南部、东部、皖北部、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治所 昌邑(今鲁金乡县西北) 辖区 今山东西南部,豫东部和苏西北角。

徐州:治所 郯(鲁郯城县西南) 辖区 今鲁东南部,苏北部及皖东北角。

青州:治所 临锱 辖区 今鲁北部及冀东南西角。

7. 诸葛亮三顾茅庐在哪里

隆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三国时期诸葛亮青年时代(7-27岁)和其叔父躬耕隐居之地,诸葛亮在此地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隐居长达10年之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南阳郡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可以说,隆中就是三国文化的源头。

8. 为什么南充是三国文化发祥地

因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南充人。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着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9. 谈谈你对三国文化的认识两三百字

三国文化是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巳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当前的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国文化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三国历史时期(黄巾起义失败至西晋统一)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三国历史时期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学的角度说:三国文化主要是指《三国演义》及其影响而产生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精神的总和。它与三国历史时期的文化有密切关系又有区别。三国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它的源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虽然早巳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他们的故事在民间不断的流传、加工、改造;三国文化精神不断的传播演变。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原型,汇集了民间传说、戏剧,加以艺术虚构,创作出《三国志通俗演义》,把正史转化为通俗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对社会发生了深远影响。由文学艺术渗透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宗教、民风民俗等领域,使三国文化的内涵更为深厚广泛。鲁迅说中国社会有“三国气”,就是指由《三国演义》传播出来的文化因素,渗透并沉淀于社会的一种文化心理。从文化学角度说的三国文化包含鲁迅先生说的“三国气”。三国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讲的三国文化是指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头,以《三国演义》为主要载体,经过长时期的承传和演变而形成的有关三国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的总和。

10. 诸葛亮隐居的“隆中”究竟在哪

隆中,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阳市,距襄阳城西约20里西山环拱之中(襄城区、南漳县、谷城县)三区县交界处隆中风景名胜区内。隆中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古隆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三国时期诸葛亮青年时代(7-27岁)和其叔父躬耕隐居之地,诸葛亮在此地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隐居长达10年之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南阳郡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可以说,隆中就是三国文化的源头。

阅读全文

与三国文化的源头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