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里头文化在那里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
‘贰’ 二里头文化的遗址在地域上属于哪里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的布范围相当广泛。除河南以外,陕西、山西、湖北等地均发现了以陶器为代表的文化内涵相似的考古遗存,或作为二里头文化的地方类型、或地方文化在深受二里头文化影响下的延续看待。尽管类似的考古遗存分布广泛,但从遗存规模、等级等因素来看,二里头遗址仍然是目前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等级最高的中心聚落址。表现在大型宫殿基址、随葬青铜礼、兵器、玉器等高等级墓葬的发见,以及殉人奠基等现象。而河洛地区二里头文化性质的聚落遗存分布亦相当密集,体现出中心聚落与一般聚落的分布关系,可见就目前的认识来看二里头文化遗存的分布地域以河洛地区最为集中,即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
‘叁’ 根据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在现今哪一省内
河南省。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及其周围,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肆’ 二里头遗址在什么地方
二里头遗址位于伊水、洛水之间的河南省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村,是我国古代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堪称“华夏第一王都”。
‘伍’ 最早的中国是二里头遗址还是陶寺遗址有何证据
《最早的中国》其实是一部书的名字,这本书的作者是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考古学家许宏,所谓最早的中国其实指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同时也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的开始。
众所周知,中国有大量的史书记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朝代是夏朝,比如说《史记》,是从《五帝本纪》开始记载的,甚至比夏朝还要早几百年,但由于是文献的记载,缺乏考古证据的支持,自从20世纪初被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学者怀疑以来,直到现在,仍然有部分学者怀疑夏朝的存在。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外的考古学传入中国,国内开始了一系列的考古研究,由于国内文物古迹众多,所以考古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以考古方式发掘了数不清的遗址,对于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不是夏朝,一直都有争议,而作为中国第一个朝代的都城,到底是二里头遗址还是陶寺遗址,其实也有过争议。
认定谁才是“最早的中国”是从考古的角度来进行的,因此比较二里头与陶寺也是从考古来进行研究的,下面分别以五个角度来比较两者的区别: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位于黄河以南,根据其文化特性,二里头被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为了准确检测二里头遗址存在的时间,根据商夏周断代工程的学术课题,在1984~1991年期间先后对四期遗址中的9个样本进行了碳14测年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
陶寺遗址也有对外扩张风格的能力,比如在山东大汶口遗址能找到少数陶寺风格的陶器,还能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后红山文化找到,并且数量还不多,地域也不及二里头更远,扩张能力明显不如二里头,说明陶寺的统治者不如二里头强势。
另外,陶寺和二里头遗址同时存在了200多年,在这之后,陶寺开始衰弱了,而二里头恰恰开始强大起来,这也能说明二里头的崛起与陶寺的衰弱存在某种联系,这是从考古文化上来叛乱遗址的兴衰。
许宏在《最早的中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同时还有这样的描述:
以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最早的“中国”这一文明实体,显现出东亚大陆人类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两大特质。这两大特质,可以用一点一面来概括,一点,是指其都邑中心的庞大化与复杂化,堪称“华夏第一王都”,一面,是指其大范围的文化辐射,形成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最早的强势“核心文化”。
因此,从考古角度来说,二里头文化及遗址才是最早的中国,而陶寺遗址是比二里头遗址更早的龙山文化之一,或者说陶寺正处于“最早的中国”的萌芽阶段。
‘陆’ 二里头遗址在哪里二里头遗址为什么被认定为夏朝国都
二里头遗址是我国考古发现重要遗址之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的六大都邑之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的偃师区境内,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
二里头身份的转变并不是因为在二里头发现了什么足以一锤定音的证据,证明了其夏朝都城的地位。而是因为偃师商城的发现。偃师商城发现于1983年,同样是国家文物的重点保护单位,偃师商城的年代推测在3500年至3300年左右,时间上紧挨着二里头。而且偃师商城只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其所在同样在洛阳偃师与二里头的距离不过二十里。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二里头是早期的商都的话,那么当时的商人为什么会舍弃二里头又在如此之近的地方重新修建一座都城。
偃师商城的发现更加接近于历史中商代都城,而且其文物也与后续的商代文化传承性更强,所以其商城的地位越发固定。而两者位置的高度接近,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此处拥有商代的两座都城,于是二里头的地位就开始动摇了起来。偃师商城如果是商都那么二里头是什么,比早期商都更早的,自然就是夏都了,于是二里头的地位就这么被大多数的考古学家认定了下来。然而因为二里头没有发现任何的文字记载的信息,所以二里头到底是夏朝晚期还是商朝早期的都城,或者有其他的身份,仍然有部分的考古学界提出质疑。
二里头考古发掘的主持者许宏自己都认为,二里头的身份如今就认定还为时过早,就如同当初将其定位商都一样,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商都还是夏都其实都缺乏足够的支持与证据,唯一无可置疑的是二里头是我国早期的一处王朝都城。
‘柒’ 二里头文化名词解释是什么
二里头文化名词解释:中国青铜时代文化。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命名。
年代约为公元前1800~前1500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西部和晋南地区,已发现遗址三百余处。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四期),被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发现过程: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夏文化探索的肇始期。学术界开始把夏史的重建寄托在新兴的近现代考古学上。
1950年代,商文化二里岗期遗存和郑州商城的发现,使学界对早于安阳殷墟的商文化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李学勤、安志敏、石兴邦等根据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提出介于商代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之间的“洛达庙期”遗存(即后来所称的“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值得注意的线索或对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二里头文化
‘捌’ 二里头是中国哪一历史时期
二里头文化是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商代文化之间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属于夏代。
二里头文化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 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现已发现遗址近百处,经过 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临 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等十 余个地点。
‘玖’ 二里头遗址在什么平原
二里头遗址在华北平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
‘拾’ 二里头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是哪座
二里头遗址是一处青铜时代早期遗址,是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遗址。遗址位于河南省西部洛河下游偃师市二里头村周围,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前18-前16世纪东亚最大的聚落。遗址发现有宫殿、普通房址、祭祀区、各种作坊、陶窑、墓葬等各种遗迹,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有众多学者认为这处遗址是夏王朝的都城。1988年,遗址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里头文化晚于龙山文化晚期而早于二里岗文化早期的相对年代在发掘之初便已得到证实。而14C定年法的发明和应用,则使得探寻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成为可能。1983年,测年学家仇士华详细分析了当时二里头遗址已测定的数据,认为二里头文化早不过公元前1900年,晚不过公元前1500年。后来AMS的应用,使14C定年法的精度大大提高。根据2015年最新公布的数据,二里头文化一期为前1750-前1680,二期为前1680-前1610,三期为前1610-前1560,四期为前1560-前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