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山西泽州县段氏有多少年文化历史

山西泽州县段氏有多少年文化历史

发布时间:2022-05-26 21:35:44

1. 急求段氏家谱资料

四、段姓字辈(派语)

展开

编辑本段

一、族谱定义



牒是记述姓氏家

族发展历史的重要

文献,有



族谱







宗谱







家谱







家乘



等名称。谱

牒起源很早,在周朝时期,已经有了我国最早的谱牒。修

谱在唐宋时已很

盛行。

族谱的

体例,一般包

括谱名、谱序

、凡例、遗像

、像赞、祠规

、族约、

家训、世系、传记、遗事、艺文、派字、碑记、婚冠、丧祭、族产、坟茔、墓铭、祠

记、

遗稿

和题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修谱的目的在于敬宗收族



将家族的源起、

迁徙



繁衍、发展

的情况录于谱系,使子孙了解

家族发展的历史,祖先创业的

艰难,从中受

到教育和启迪



编辑本段

二、意义



氏族谱,反映

了段氏家族发

展的历史和思

想文化

而族谱的内容

,则又集

中体现在历届

修谱时所撰的谱序之中。每届修谱,按例撰写

谱序,历届修谱所撰谱序

均收存在族谱

的首卷。谱序所写的内容大

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叙述本

族本支的源流和

繁衍情况。叙述源流时

有的从受姓始祖讲起,有的只从当地

开代祖讲起。二是借修谱

的机会阐发一

种同宗精神,

教育后代如

何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弘扬祖德,

遵循族规



奋发图

强。下面就不

同时代各地的

段氏族谱作一

些有选择的介

绍。





的家乘

谱牒现在在各

级图书馆社科研究单位所收藏的

有百种以上。

在民间段

氏人家所收藏的

则在千种以

上。

典型的如湖

北英山新编《段氏宗谱





610

多万字

,纲举目张,

眉目清整,结构庞大,项目繁

多段姓早在汉代已有都获公修

撰的族谱,左丞相陈平为

之作序。序中追溯了段

姓的祖源,颂扬了段氏先祖的治功和

令德,并简要叙述了段姓

子孙迁

播、家族繁衍

的情况。

现存的段氏

族谱,大多修

撰于明、清时

期和民国

时期,而尤以清

代和民国时期的为多。

20

世纪末期,修谱之风再

次盛起。现代、当代

的段氏族谱



除了继承中华民族的

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外





20



纪初就开始表现

出浓

厚的民主思

想。主张强

族兴邦,以

身为炎黄子

孙而感到自

豪。



众族蕃

矣,上溯

其初

,皆一人

之身也









国四万万

同胞,皆

黄帝子孙

,固皇皇

一大宗族





。这完

全摒弃了狭隘

的宗族主义思想,



调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20



纪末期的族谱更

体现出新的时

代特点:服从国法、淡薄族规,

如招赘女婿可以人谱;过继他

姓子女,

只要改姓均可

入谱;子孙无论男女,可从

母姓。这些都是封建族规所不

允许的。由此

可以看出人们

观念的改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编辑本段

三、文献目录

段姓

家谱

1



陕西韩城《段

氏世谱》

明代天启

二年(

1622

年)段四教编修

现藏韩城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2



山东莒县《段

氏族谱》

明代嘉庆

五年编修

现藏莒县棋山乡威服

村段姓家中

3



山东聊城《段

氏家谱》

明代嘉庆

六年编修

现藏聊城小段庄部分

段姓族人家中

4



河南民权段庄

《段氏家谱》

明代隆庆

三年编修

现藏民权前后段庄段

姓部分族人家中

5



河南曹县段庄

《段氏家谱》

明代嘉庆

元年编修

现藏曹县段庄段姓部

分族人家中

6



陕西韩城段氏

《东门世谱》

七续本

清道光三十年段培梧、段培竹主



现藏韩城三甲村段姓部分

族人家中

7



河南孟县《段

氏宗谱》

清干隆九

年编修

现藏孟县段庄、段西、

段东段姓部分族人家中

8



全国《段氏宗

谱》

(8



)

清光绪十

四年编修

9



山西洪洞冯张

村《段氏家谱



(卷一)



1942

年段殿甲钞本)清干隆十二年

段成鸾编撰

现藏洪洞县档案



10

、江苏金

坛《段氏家乘



(卷一)

清光绪七

年段溶源编撰

现藏南京大学图

书馆

11

、江苏

句容《句曲段氏重

修宗谱》

清光绪四

年段雍梧、段纯宽重修

现藏江

苏档案馆(存卷一)

12

、江西鄱

阳《鄱阳段氏宗

谱》



10

卷)

清光绪八

年段绍洛编撰

现藏上海图书馆

13

、湖北新

洲《段氏宗谱





14

卷)

清光绪三

十年段光裕、段清海创修

现藏

新洲三店镇沙畈村段姓部分族

人家中

14

、湖南宁

乡《沩宁段氏三

修支谱》

清光绪二

年活字本

现藏湖南省图书馆

15

、湖南邵

阳《段氏族谱





32

卷)

清同治十

年段祥习、段乾定等编修

现藏

湖南省图书馆

16

、四川内

江《段氏家谱



(四卷)

清咸丰七

年段正颜、段正钫等编修

现藏

四川省图书馆

17

、云南墨

江《段氏家谱》

清咸丰十

一年段思周等纂修

现藏墨江县

档案馆

18

、全国《

段氏族谱





20

卷)

1917

年段伯清、段大华等编撰

现藏

湖北监利县档案馆

19

、江苏串

县《段氏族谱



(四卷)

1936

年段文德编纂

现藏丰县赵庄乡

段堤口村

20

、浙江常

山《段氏宗谱





28

卷)

1944

年段小根重修

现藏常山县芳村

镇雅塘村

其他

21

、浙江常山《段氏宗谱》

(不分卷)

1926

年木刻本

现藏常山

县芙蓉乡西岭足



22

、安徽寿

县《段氏

宗谱》

(四卷铅

印本)

1925

年段传鼎

等编修

现藏美国

国会

图书馆

23

、福

建建阳《兴田

段氏族谱》



21

卷)

1916

年段文铿编



现藏

浙江省图

书馆(存三册)

24

、江西

萍乡《萍西段氏族谱



(木活字

版)

现藏江

西省图书馆

25

、湖北《沔阳段氏宗谱



1918

年段世芳主修



藏武汉市图书馆

26

、湖北利川《厚坝段氏族谱》

(四卷)

1921

年段子钦修撰

现藏四

川省重庆市图书



27

、湖南宁

益《段氏

五修族谱》

(十

二卷铅印本



1930



段万醇主



现藏

湖南省图书馆

28

、湖南《湘潭城北段氏宗谱



(铅印本,分卷)

1920

年段盛骐

等编修

现藏

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

29



湖南湘潭

《中

湘拗柴段氏五修族谱》



20

卷)

1928

年段世晖

纂修

现藏广东中山市图书馆

30



湖南湘乡

《段氏四修族谱





20

卷)

1927

年段其

选修、段为旸纂

现藏湖南省图

书馆

31

、四川江北《段氏

宗谱





19

卷)

1913

年段平福

等编纂,

江北段氏家祠刻本

现藏重庆市图

书馆

32





























19





1947

































33

、江西萍乡《萍西愈佳方段氏族

谱》



15





1919

年段励初

等纂修(木活字本



现藏上海市图

书馆

34

、江苏镇江《古润西斛段

氏宗谱》



10

册)

1920

年段伯诗

纂修

,木活字本

现藏南京市图书



35

、云南墨江新修《段氏家谱》

1958

年段

守源等纂



现藏墨江县档案馆

36

、湖北英山新修《段

氏宗谱》

(12



)

1988



段任良主编,

段兆雄、段子中等协编

现藏海

峡两岸段姓族人和东南亚各国

37



湖南黔阳新修《段氏族谱



1988

年编撰

现藏

黔阳段氏宗祠

38

、陕西韩城《寿

寺村段氏支谱



(已残)

明代天启

二年(

1622

年)段四教主修



藏韩城寿寺村(北

寿、中寿、南寿)

段姓部分族人家中,多为手抄本

39

、云南

墨江《段氏七修家





清代

嘉庆二十

年(

1815

年)段

明浩等篡





藏墨江县

档案馆

及段姓部

分族人

家中

40

、湖南冷

水江市《段氏五修族谱



1949

年段楚贤主修

现藏冷水江市档





及段

姓部

分族

人家



(注



1990



冷水

江《

段氏

六修

族谱

》也

已编

修出

版)

41

、安

徽芜湖《段

氏宗谱》

1919



段静朗编修

现藏芜

湖档案馆

和芜湖段姓

部分族

人家中堂

号来历

42

、江苏省金



·

《段氏家乘》十

卷首一卷

清光绪七

年(

1881

年)木刻本共

九册



清)睿源纂

藏地:南京

大学

43

、湖南新化

·

《段氏重修族谱》首



清干隆十五

年(

1750

年)木刻本

藏地

:湖南省冷水江市

禾青镇双星村

44

、湖

南黔阳

·

《段



族谱》

(四修

)首卷

民国十一

年(

1922

年)五月

活字木刻

本一册

段尚烈主





清芳

、谭鸿勋刻



藏地:

湖南省洪江

市龙田乡长

碛村

45



湖南黔阳

·

《段氏族

谱》

(五

修)一

套共八册

1990



铅印本

段惟俊、

段天成、

段成万主



藏地

:湖南

省洪江市龙田

乡长碛村

46

、湖南南县

·

厅华《段氏族谱



(酉阳堂



清干隆十七



(1752)



修本

1993

年撰

修本



地:

湖南

省南

县波

拔乡

长缨



47

、湖

南洞



·

五修

《段氏族谱》

卷首

共三册

1992

年电脑照排

段为元、

段为恒等

20

人主修

藏地



湖南

省洞口县城

西蔡家塘

48

、云南

·

《段氏大理

国始末》

藏地:湖南

省社会科

学院图书馆

(清)冯(更生)撰

编辑本段

四、段姓字辈(派语)

有的辈字

纯属用于区别辈分,没有连

贯的特殊确定意义。有的则

体现出某种家族



神、道

德风尚

和伦

理观念

。举例

如下:

1



山西省

霍州市

下乐

坪段氏

辈字:

国、

振、





培、

可、

士、

英、

志、





远。

2



云南

省墨江县段氏辈字:





其、思、为、

以、宗、守、芳、尚、之。

3



湖南省洞口县段氏新旧

辈字:

子应

祖永崇,

德泽远立本



起鸿壬申昌





盛庆熙

延,肇基敦睦厚,

家学大显荣。

4

、新化段

氏辈字:



祥自吉泰,

绍绪振

先声。允佩前

人训,常储后

代英。

传家敦孝义,

翊治笃忠贞。

仁美绵遗

泽,刚方继令名。

5

、江西省都昌县段氏

辈字:

国子贵德玉,予厚中文继



衍宗蕃

思本,万元世兴隆



6



湖南省黔阳县段氏

后续的辈字:

允佩前人

训,常

储后代英。传

家敦孝义,翊

治笃忠贞。

仁美绵遗

泽,刚方继令

名。豫章

垂荫远,京兆

肇基宏。

奕叶昭勋业,蕃

枝合本茎。诒谋勤佑启,积善

久昌荣。

世派

7

、湖

南耒阳段氏辈字:

京兆

蟠基茂,人文世泽洪。诗书隆道

德,俊秀振宗声。

绍业徽先绪,昌

言育后英。旭阳呈瑞彩,雏凤起飞腾。

8

、洞庭湖区

(

酉阳堂

)



氏辈字



廷若尚文

明,一士钟泽相



光祖修心

德,传家孝友先





朝崇正

学,经世在名贤。

9

、湖

北省大悟县段氏辈

字:

天、彦

、纯、才、

宏、祖、绪

(



)

、守、光、先。

10

、湖北省

英山县段氏辈字:

再肇祚永芳



光昭大茂昌

,

中权圆立德

...

11.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何家

畔段氏辈字

文,





克,宏,儒,

伍,义,登,高,峰

2. 段氏鲜卑的历史

当时的晋朝幽州将领王浚认为天下将大乱,欲求向外结援,因此将其中一个女儿嫁给段务目尘,又向中央建议封务目尘为辽西公,把辽西郡(今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封予务目尘。这个政权也因此被称作“辽西公国”,都城在令支(今中国河北省迁安市)。
史载,此时段部鲜卑“据有辽西之地,而臣于晋。其所统三万余家,控弦上马四五万骑。”成为东晋在北方与其他民族作战的力量。
311年,当时段部鲜卑单于段疾陆眷在位(第四位首领),因败于石勒军,又改附石勒及石勒后来所建的后赵。 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张豺、游纶拥众数万,占据苑乡(今河北邢台东北),受命于晋幽州刺史王浚。同年十二月,石勒遣夔安、支雄等7将进攻苑乡,破其外垒。王浚急遣督护王昌率诸军与辽西鲜卑段疾陆眷及段匹磾、段文鸯、段末丕等共5万人进攻襄国。鲜卑段氏军进屯渚阳(今邢台市东北),石勒遣将与之交战,皆败。段疾陆眷遂大造战具,准备攻城。石勒部众甚惧,诸将主张固守疲敌,待其退而击之。石勒用张宾及部将孔苌之计,于北城开突门(即暗门)20余道,在鲜卑军攻城时,待其队伍松懈,即命孔苌率精锐自突门出击,猛袭王浚军悍将段末枉部,不克而退。末枉追至垒门,为勒伏兵所俘。王浚军见悍将被俘,纷纷败退,孔苌乘胜追击,鲜卑横尸30余里,获铠马5000匹。段疾陆眷收集余众,退屯渚阳。 (见晋汉襄国之战,石勒守护襄国之战)
王浚灭,据蓟城
王浚承制,假立太子,备置百官,列署征镇,由自己自领尚书令。司马游统因外调而恨怨王浚,与石勒勾结。石勒于是向王浚诈降,承诺以王浚为主。石勒又对王浚言辞卑屈,又献上珍宝及通讯不断,令王浚十分高兴,不设防备。
建兴二年(314),石勒屯兵易水,督护孙纬要求出兵反抗石勒,王浚不听,反而让石勒直接前来,并命人准备好迎接石勒。但石勒进城后大肆抢掠,见王浚后更与王浚妻并坐,令王浚十分愤怒,但石勒则数落王浚不忠于晋室,命五百骑押王浚到襄国,又尽杀其手下精兵万人。到襄国后石勒就杀王浚,将其头颅送给伪汉主刘聪。 勒停蓟二日,焚浚宫殿,以故尚书燕国刘翰行幽州刺史,戍蓟,置守宰而还。
幽州刺史刘翰不想依从伪汉石勒,于是归附段疾陆眷的弟弟段匹磾,匹磾便进驻蓟城。王浚败亡后,他的从事中郎阳裕避难前往令支,依附于段疾陆眷。此时,段部最为强盛。段部势力由此进入蓟城,为以后令支、蓟城两派相争埋下伏笔。 令支政变,末波夺权
太兴元年( 318)正月,晋骠骑大将军、辽西公、鲜卑单于段疾陆眷在令支去世,因其子尚年幼,疾陆眷的叔父段涉复辰代立为首领。段匹磾得知兄长疾陆眷过世之事,立刻从蓟城起身反回辽西的令支奔丧,寄居蓟县的刘琨也派儿子刘群陪送。段末波对段涉复辰说:“匹磾之来,欲为篡也。”匹磾至右北平,涉复辰发兵出城拒段匹磾。末柸乘虚偷袭涉复辰,杀之,并其子弟党与,立忽跋邻(即段羽鳞)为单于。单于段羽鳞与权臣段末波自此占据辽西旧地令支。
匹磾败归,误杀刘琨
段末波杀了单于段涉复辰后,出兵迎击段匹磾,将其击败,随性的刘群也被末波活捉。段末波逼他写信,许刘琨做幽州刺史,共同对付段匹磾。送信人在路上被段匹磾的巡逻兵抓到,而刘琨对此事根本就毫不知情。段匹磾把信给刘琨看,刘琨大惊,急忙表态。段匹磾一向很敬重他,本来也没有起疑心,准备就此作罢。不想段叔军脑筋急转弯,乱嚼舌根道:“哥哥!我们本来是胡夷,向来做晋朝臣民,只因人多势众,才能统治这些晋人。我看今天这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然万一是真,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段匹磾被他说动心思,暂时就把刘琨软禁起来。刘琨部下自然是群情激愤,真的准备造反,情形一发不可收拾。此时东晋权臣王敦心怀异志,闻知此事,写信来劝段匹磾除掉刘琨。五月,段匹磾声称奉朝廷旨意,把刘琨及其子侄四人一并处死。段匹磾陷入局中,骑虎难下,做出这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大失人心。刘琨手下的谋臣将士都跑到了段末柸那边,幽州治下的一些军民也大失所望,纷纷离去,段匹磾顿时陷入了孤立状态。北边令支有段末柸不断进攻骚扰,西南两方又有石勒大军进逼,幽州领内诸城都被攻破,渐不可支。
匹磾南走,为晋尽忠
太兴二年( 318)四月,段匹磾率领铁杆部众退出幽州,南奔厌次(今山东惠民东),投靠乐陵太守邵续。两人并力合保孤郡,曾数败石勒(当年十一月建立后赵国)军队。可恨段末柸也来攻打,段匹磾忿然出击,大败末柸,一路追到蓟城。但后方虚实被后赵侦知,石虎带领大军将厌次团团包围。太兴三年( 320)二月,邵续出击被俘。正好段匹磾回师赶到,差点不能进城。于是,段匹磾又陷于孤军作战的境地。苦苦撑到第二年三月,邵续的弟弟邵洎眼见不对路,把鲜卑人马控制起来,献城出降。段匹磾本想单枪匹马走归朝廷,结果没有成功,被挟持到了后赵都城襄国。
石勒父子对段匹磾倒也很敬重,优礼以加,封他为冠军将军。但段匹磾不改旧志,始终不给石勒好脸色看,经常身穿晋朝官服,手拿晋朝节杖。大约过了年把,石勒对他隐忍已久,又怕段氏旧部密谋起事,就把他们一起杀害。想段匹磾和刘琨歃血相盟,言犹在耳,如今同一命运。“有渝此盟,亡其宗族,俾坠军旅,无其遗育。”誓言之验,何其速也。 晋明帝太宁三年( 325)三月,段末波死去,由弟弟段牙接位。
同年十一月,辽东公慕容廆建议辽西公段牙放弃原都令支迁都他地,而段牙同意引起部下怨恨。十二月(326.1.20-2.18)段日陆眷的孙子段辽(《魏书》作护辽)借此声讨其罪,发动政变攻杀段牙,掌管大权。 段部鲜卑第八位首领段辽在位后,因屡侵前燕及后赵,被二国夹攻。晋成帝咸康四年(338)三月,段辽弟段兰中慕容廆埋伏,大败。前燕联军后赵将领支雄也攻入其境,其郡守望风投降后赵,段辽因段兰败后实力受损,放弃令支逃往密云山。十二月(338.12.28-339.1.26)段辽诈降后赵,同时投降前燕并与前燕秘密谋于密云山伏击后赵来受降的麻秋部队。
咸康五年(339)四月,段辽因密谋反叛,前燕诛杀段辽及其党羽,并将段辽首级送往后赵。 《魏书》作“务目尘”。乞珍之子。继承父位后,正好遇上了西晋的八王之乱。当时晋朝的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浚,看到天下大乱,就想找几个外援给自己壮胆。惠帝太安二年( 303),王浚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务勿尘,又向朝廷上表,封务勿尘为辽西郡公,承认了他的世袭地位。如此一来,务勿尘岂有不尽心帮助丈人之理。当时段氏鲜卑兵强马壮,很为王浚挣了些脸面。王浚凭借这支力量,自觉腰杆粗了不少,慢慢的心态就有些不正了,也不怎么听朝廷使唤了,结果和当时掌权的司马颖(八王之一的成都王)产生了矛盾。司马颖派人到幽州暗算王浚,因运气不好,没有成功,阴谋败露。王浚岂能善罢甘休,率领务勿尘等一干人马,起兵复仇。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击败了司马颖的几支部队,很快就攻入了他的老巢邺城。务勿尘手下的那班虎狼之众,呼喊着冲进城去,入屋劫财,杀人抢女。班师路上,只见一个个马背上挂着大包小包,驮着花花女子,煞是壮观。大概王浚也觉得老脸挂不住,下令道:“敢有挟藏者斩!”于是八千多名女子纷纷被抛到易水河里,全部淹死。呜乎,哀哉
于是,段氏鲜卑名声大振。怀帝永嘉四年( 310)十月,进封务勿尘为大单于。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次出兵给他的后人带来了亡国灭族的隐患。此前司马颖府中有一位匈奴王族后裔刘渊,素有才名,胸怀大志,念念不忘恢复旧国的理想。司马颖虽然很赏识他,封他为匈奴部队总指挥(监五部军事),但一直对他防范甚严,不准回到匈奴旧部。王浚起兵来犯,机会终于来临。刘渊向司马颖进言,愿意回去纠集匈奴部众,帮他打败王浚。司马颖正值焦头烂额之际,只好病急乱投医。结果刘渊一回到老巢,立马举旗造反,宣告独立,建立了十六国中的头一个政权——汉(前赵)。而汉赵的大将石勒,就正是段氏鲜卑的掘墓人 《魏书》作“就六眷”。务勿尘世子(当然不是王浚的外孙),永嘉五年( 311)继位为辽西公、大单于。他兄弟众多,个个都是骁勇之将。一开始,疾陆眷还听从王浚的调遣,曾帮他打败过并州刺史刘琨的部队。但在襄国(今河北邢台)之战后,情况就发生了转变。
永嘉六年,汉赵的镇东大将军石勒攻占了襄国,在王浚(时任都督东夷、河北诸军事)的地盘上急剧扩张势力。王浚哪能容别人在自己地里拉屎,没过多久,就派兵前往讨伐。疾陆眷和老弟段匹磾、段文鸯、从弟段末柸等率领部众五万助攻,就在襄国城北的渚水之阳驻军布阵。石勒几次遣将出战,都被打败。疾陆眷大造攻具,正准备一鼓作气攻下城池,不料段末柸轻敌擅进,被石勒设计生擒。石勒王牌在手,乘机向疾陆眷求和。疾陆眷舍不得末柸这员猛将,遂不顾两位老弟的劝阻,不但答应马上撤兵,而且还和石勒的儿子石虎结拜为兄弟。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就此烟消云散,王浚赔了夫人又折兵,但他不愿失去这支强援,一时之间还未翻脸。第二年,王浚又召集军队,命令疾陆眷一同攻打石勒,疾陆眷拒不出兵。王浚大怒,唆使鲜卑拓跋部、慕容部夹击段氏辽西郡。疾陆眷虽然击退了拓跋部,但北部边境被慕容部得手,丧失了部分领土
疾陆眷不顾大义,决策失误,给段氏鲜卑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除了在道义上失分外,还使内部产生了分裂。从此,疾陆眷、段末柸等背晋附汉,段匹磾、段文鸯等则一心向晋。段匹磾后来更是离开了辽西本部,割据于幽州。内隙既生,外有强邻,危乎殆哉!史书上说:“段氏兄弟专尚武勇,不礼士大夫。唯慕容廆政事修明,爱重人物,故士民多归之。”段氏重武轻文,虽然盛极一时,然而刚不能久,道理再也明显不过了。
晋元帝太兴元年( 318)正月,疾陆眷死去,儿子年龄太小,叔父涉复辰代立。Rf5N 《魏书》作“末波”,《晋书》或作“末杯”。疾陆眷的从弟。他以勇悍闻名,部下的兵马都是段氏鲜卑中的精锐,属实力派人物。襄国之战中,他一马当先,突入敌军城门,结果中伏被擒。由于疾陆眷弃大义以全骨肉,致使晋军功败垂成。段氏与石勒讲和后,段末柸被释放。他对石勒的不杀之恩感激得不得了,就拜石勒做了自己的干爹。在回去的路上,先后朝襄国方向跪拜了三次。而且从此后,他撒尿时也不敢对着南方。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干爹住在南边,我怎么敢大不敬,朝那边撒尿呢?”
他对段匹磾和段文鸯在襄国之战时劝阻疾陆眷与石勒讲和的事耿耿于怀,因而对段匹磾的附晋抗(石)勒事业大拆其台。元帝建武元年( 317)三月,段匹磾推举刘琨为大都督,召集段氏鲜卑部队共讨石勒。本来军队都已到齐,段末柸暗进谗言,对疾陆眷和涉复辰说:“你们是父辈和兄长,却来听从侄子和老弟的号令,这不是很没面子吗?何况就算侥幸取胜,功劳都被匹磾一人独占,我们又能得到什么!”于是众人纷纷撤兵,军事行动也就随之流产。看到两位老大如此好骗,段末柸又生野心,觊觎部族大权。疾陆眷死后,段匹磾从幽州回家奔丧。段末柸恐吓涉复辰:“你要当心,段匹磾是来夺位的!”涉复辰信以为真,带兵前去阻挡。段末柸趁机从后偷袭,杀死涉复辰,自立为单于。随后,他又大使离间计,挑拨幽州的晋人与鲜卑集团之间的关系。结果刘琨被杀,晋人纷纷离散。段匹磾势孤,在石勒和段末柸的穷追猛打下,被迫逃走。段末柸遂自称幽州刺史,占据了幽州的部分土地。段末柸勇于内斗,对北边悄然崛起的慕容部却疏于防范。永昌元年( 322),连都城令支都被慕容皝攻破,居民有千余家被掠走。后来他和慕容部讲和,恢复婚姻旧盟,国境差以小安。
晋明帝太宁三年( 325)三月,这位段氏枭雄死去,由弟弟段牙接位。 务勿尘之子。他一心忠于晋室,曾被封为左贤王、渤海公,《晋书》立有专传。由于他是段氏鲜卑亲晋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深为晋人所爱重。晋愍帝建兴二年( 314)三月,石勒奇袭幽州,杀死王浚。段匹磾应幽州军民之请,与弟弟段文鸯、段叔军等人率领帐下兵马开到蓟县(今北京市),就任幽州刺史,扛起了抵抗石勒的大旗。此时,晋朝在黄河以北的重镇只剩下幽州和刘琨统领的并州。并州先已残破,到建兴四年( 316)十二月,全部被汉赵攻占。刘琨进退失据,只好跑到幽州投靠段匹磾。段匹磾对他仰慕已久,高兴得不得了,和他约为兄弟,结为亲家。建武元年( 317)三月,两人歃血相盟,立誓要为晋室奋斗到底。盟文为刘琨撰写,言辞慷慨激昂,感人至深。全文如下:
“天不静晋,难集上邦。四方豪杰,是焉扇动。乃凭陵于诸夏,俾天子播越震荡,罔有攸底。二虏交侵,区夏将泯。神人乏主,苍生无归。百罹被臻,死丧相枕。肌肤润于锋镝,骸骨曝于草莽。千里无烟火之炉,列城有兵旷之邑。玆所以痛心疾首,仰诉皇穹者也。臣琨蒙国宠灵,叨窃台岳。臣磾世效忠节,忝荷公辅。大惧丑类,猾夏王旅。殒首丧元,尽其臣礼。古先哲王,贻厥后训,所以翼戴天子,敦序同好者,莫不临之以神明,结之以盟誓。故齐桓会于邵陵,而群后如恭。晋文盟于践土,而诸侯玆顺。加臣等介在遐鄙,而与主相去迥辽,是以敢干先典,刑牲歃血。自今日既盟之后,皆尽忠竭节,以剪夷二寇。有加难于磾,琨必救。加难于琨,磾亦如之。缱卷齐契,披布胸怀。书公金石,藏于王府。有渝此盟,亡其宗族,俾坠军旅,无其遗育
可是蜜月期短得很。太兴元年( 318)正月,疾陆眷死后,段匹磾回辽西奔丧,刘琨派儿子刘群陪送。半路上被段末柸杀回,刘群被活捉。段末柸逼他写信,许刘琨做幽州刺史,共同对付段匹磾。送信人在路上被段匹磾的巡逻兵抓到,而刘琨对此事根本就毫不知情。段匹磾把信给刘琨看,刘琨大惊,急忙表态。段匹磾一向很敬重他,本来也没有起疑心,准备就此作罢。不想段叔军脑筋急转弯,乱嚼舌根道:“哥哥!我们本来是胡夷,向来做晋朝臣民,只因人多势众,才能统治这些晋人。我看今天这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然万一是真,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段匹磾被他说动心思,暂时就把刘琨软禁起来。刘琨部下自然是群情激愤,真的准备造反,情形一发不可收拾。此时东晋权臣王敦心怀异志,闻知此事,写信来劝段匹磾除掉刘琨。五月,段匹磾声称奉朝廷旨意,把刘琨及其子侄四人一并处死
段匹磾陷入局中,骑虎难下,做出这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大失人心。刘琨手下的谋臣将士都跑到了段末柸那边,幽州治下的一些军民也大失所望,纷纷离去,段匹磾顿时陷入了孤立状态。北边有段末柸不断进攻骚扰,西南两方又有石勒大军进逼,幽州领内诸城都被攻破,渐不可支。太兴二年( 318)四月,段匹磾率领铁杆部众退出幽州,南奔厌次(今山东惠民东),投靠乐陵太守邵续。两人并力合保孤郡,曾数败石勒(当年十一月建立后赵政权)军队。可恨段末柸也来攻打,段匹磾忿然出击,大败末柸,一路追到蓟城。但后方虚实被后赵侦知,石虎带领大军将厌次团团包围。太兴三年( 320)二月,邵续出击被俘。正好段匹磾回师赶到,差点不能进城。于是,段匹磾又陷于孤军作战的境地。苦苦撑到第二年三月,邵续的弟弟邵洎眼见不对路,把鲜卑人马控制起来,献城出降。段匹磾本想单枪匹马走归朝廷,结果没有成功,被挟持到了后赵都城襄国
石勒父子对段匹磾倒也很敬重,优礼以加,封他为冠军将军。但段匹磾不改旧志,始终不给石勒好脸色看,经常身穿晋朝官服,手拿晋朝节杖。大约过了年把,石勒对他隐忍已久,又怕段氏旧部密谋起事,就把他们一起杀害。想段匹磾和刘琨歃血相盟,言犹在耳,如今同一命运。“有渝此盟,亡其宗族,俾坠军旅,无其遗育。”誓言之验,何其速也。 《魏书》作护辽。史书中对其世系地位的记载比较混乱,《魏书》说是“日陆眷弟”,《晋书》说是“就陆眷之孙”,《资治通鉴》又说是“疾陆眷之孙”。综合起来看,他应该是开国始祖日陆眷的孙子,中华书局版《魏书》的校勘记对此已有考注。
太宁三年( 325)十二月,段辽率国人攻杀段辽,自立为大单于。后来晋朝封他为北平公、幽州刺史、骠骑将军。晋成帝咸和八年( 333),慕容廆死,慕容皝即位,兄弟之间发生内讧。段辽趁火打劫,北攻辽东,在边境打了将近五年的拉锯战,居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等到慕容皝扫除内乱,就开始展开反攻。咸康三年( 337),慕容皝自立为燕王,向后赵称臣,乞师讨伐段辽。第二年,慕容皝尽率国中兵马进攻辽西,掠走部众五千户以及财产无数。石虎派出大军十七万,横扫幽州诸城。两面夹击,段氏鲜卑大败。三月,段辽带着妻儿老小、宗室族人以及部落头人等千余家,从令支出逃到平岗密云山(在今河北承德北)。赵军尾随追来,斩杀略尽。段辽派儿子乞特真向石虎投降,正准备出山,恰好遇上赵燕两国发生冲突。段辽转而投向慕容皝,十二月,合力打败赵军。于是段氏余众多归前燕,慕容皝把段辽接到自己国都,待为上宾。
段辽心有不甘,与旧部谋反,于咸康五年( 339)四月被燕人杀死,成为段氏鲜卑的亡国之君。_ 崔悦、卢谌、刘启(刘舆之子)、刘述(刘舆之子)、刘群(刘琨之子)、阳裕(北平相)、荣卲(段匹磾左长史)、李咏
〖转投慕容廆〗宋该、杜群、刘翔
段文鸯
段氏鲜卑部落中最骁勇的战将,为人忠肝义胆,是哥哥段匹磾的得力搭档。襄国之战中,疾陆眷准备退兵以换取段末柸的性命,他出言劝阻:“敌军眼看就要失败,如今为了段末柸一人的缘故,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难道你就不怕王浚怪罪?硬要这样做,只怕会后患无穷?奔猜骄觳惶??峁?缙渌?浴:罄此娑纹ゴ数接闹葑???莺嵴匠。钗?芯??返?=ㄐ硕?辏?314),石勒派兵围攻厌次邵续,段文鸯南下击退石勒,成功解围。建兴四年( 316),远赴兖州救北中郎将刘演于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太兴二年( 318),护卫段匹磾退守厌次,是年八月,为朝廷征讨叛将徐龛。太兴三年( 320),痛击段末柸来犯之兵,追之于蓟。回师入厌次,大败后赵将军孔苌。虽然困守孤城,依旧斗志不减
太兴三年( 320)三月,段文鸯准备作最后一战。他率领壮士数十人,骑马冲入后赵军营中,左挑右挡,所向披靡,杀死敌人无数,一直战到马匹脱力。石虎在重围之外喊道:“文鸯兄!你我都是夷狄,何苦自相残杀?今天事已至此,不要再打了,放下武器吧!”段文鸯朝他大骂:“你这个贼子,早就该死了!若是大哥(疾陆眷)听了我的话,你还能活到今天吗?我宁可战死,也不会向你投降!”于是又下马大战。长矛折断,就抽出佩刀,苦战不已。从辰时一直打到申时,终于筋疲力尽。后赵士兵解下战马身上的披甲挡在前面,一拥而上,这才把他抓住
石虎对他敬佩不已,起而拜之,送到襄国,石勒封他为左中郎将。后来段匹磾遇害,他也被用毒酒毒死。
段龛
段兰之子。父亲死后,代领部众,继续驻守令支。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十二月,后赵冉闵发动政变,中原大乱。段龛拥部众南下,占据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次年七月,引兵东据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占领了附近一带土地,自称齐王。因为同东晋接壤,就称臣以求自保。永和七年(351),受晋封为齐公、镇北将军,对内自然还是称王。北方冉魏及后赵残余势力逐渐被前燕慕容儁剪除,段龛趁机扩张领土,在境内设置青、徐二州。永和十一年( 355),他不自量力,居然想跟慕容儁平起平坐,写信指责慕容儁自称皇帝,惹来前燕大军。他又不懂兵法,不守黄河天险,却想在平原决战。次年正月,率领部众三万迎击燕军,大败而回,婴城固守。眼睁睁看着境内城池被一一攻占,无计可施。十一月,段龛窘迫至极,只好面缚出降。慕容儁对他还很客气,封为伏顺将军。他和段辽一样,不甘久居人下,妄图东山再起。升平元年( 357)六月,慕容儁先弄瞎他的双眼,然后再把他杀死,部下三千多人也全被活埋。
段勤
段末柸之子,后赵封为建义将军。冉闵之乱时,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起兵,与其他割据者一起进攻冉魏,大败。退保枉人山(在今山东平原县),自称赵王,附于前燕。永和八年(352),纠集胡羯一万多人,在绎幕(今山东平原县西北)自称赵帝,触犯慕容儁大忌,被围攻。四月,举城投降。后来他也因图谋造反,于升平三年( 359)二月被杀。
段叔军
段匹磾的第二个弟弟。平素好学,颇有智谋,段匹磾对他很是信任。他在历史上唯一露的一次大脸,就是在刘琨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致使段匹磾魅力大减,功业速败。后来大概和段匹磾一起被杀。当初如果不是他多嘴,结局还不定怎样呢
段秀
段匹磾的另一个弟弟。不知何时南下渡江,在东晋朝廷做将军。太宁二年( 324),晋明帝下令讨伐反臣王敦,段秀等人率领甲卒千人大败敌军,立有战功。其后事迹无考
段屈云
段辽从弟,官封扬威将军。咸康三年( 337)七月,率领精锐骑兵夜袭慕容部边境要塞(兴国城),不克而还。次年正月,率军击败后赵幽州刺史。旋以后赵大军来攻,举国崩溃。其后事迹无考
段罴
段龛的弟弟,军中难得的智勇双全之将。永和十一年( 355),前燕大军来攻,段罴分析敌情,向段龛建议:“敌军人数众多,其统帅又是善于用兵之人。如果听任他们渡过黄河,长驱直入,一旦都城被围,到时恐怕想投降都办不到。不如请你在都城固守,让我率领精兵在黄河南岸拒敌。一旦得胜,你就率领后备部队乘胜追击,管叫敌军大败而回。万一失败,那就趁机投降,还可保住性命和地位。”段龛不愿分兵,拒绝听从。段罴坚持己见,一再请求。段龛发怒,竟然喝令卫兵将段罴拖出杀死
段思(聪)
段勤的弟弟。段勤被杀后,他逃到东晋。晋废帝(海西公)太和四年( 369),桓温北伐中原,段思给晋军做向导,结果又被燕军活捉,生死不得而知。其子段赞仕于后燕,于晋安帝隆安五年( 401)谋反作乱,被族诛。
附考
段阶即段乞珍 段部鲜卑尤其在其盛时,慕容部鲜卑(前燕)贵族为加强政治联盟,多与之联姻,且段部的女子所生之子不少当了五燕的太子、皇帝。 姓氏或爵位 父亲 配偶 子女 备注 段王后,文明皇后 — 慕容皝 慕容俊 段氏(先段后),成昭皇后 — 慕容垂 慕容令、慕容宝 段元妃(后段后),成哀皇后 — 慕容朗、慕容鉴 先段后侄女 段皇后,惠德皇后 — 慕容宝 皇太子慕容策 段季妃,段皇后,段太后 — 慕容德 两位公主 段元妃妹妹,后被废 段氏,段太后 — 慕容纳 慕容超 慕容纳的发妻

3. 段氏历史有多少人为相

伟人这个称呼是近代才开始有的,称为伟人的大人物屈指可数:孙中山、毛泽东,把邓小平称为伟人有点勉强。
段家的伟人确实没有,名人很多哦。
今日段姓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段 韶:南北朝时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

段 随:十六国时西燕人。初为西燕大将,国内大乱之时被推为王,旋被杀。

段 业:西安人,十六国时北凉国君,初为后凉建康(今甘肃省高台南)太守,后为匈奴人所拥立,在位三年被杀。

段 规:先秦时期曾以崇高的声誉而被韩康子礼聘为相。

段干木:战国时魏国人,求学于子夏,与田子方、李克、翟璜、吴起俱为魏国才士。其潜学守道,不事诸侯,受到魏文侯敬重,据传文侯每过段干木家门,定站立伏于车前横木,以示尊敬。

段会宗:天水上邽(今甘肃省天水)人,西汉任西域都护、雁门太守等职。为人义气,重功名,受到各族敬畏。

段孝直:汉景帝时举孝廉,为长安令。性刚直纯孝。家有良马,为先父生前所乘,雍州刺史梁纬倚势索之,未遂,冠孝直以受脏之罪而下狱致死。

段匹石单:晋时鲜卑人。建武初任幽州刺史,与刘琨联盟讨伐石勒,兵败后至襄国,仍着朝服持晋书。后在国中推其为君主时,事露遇害。

段思平:五代时南方大理第一世王,他出自白蛮大姓,原通海节度使,世为南昭贵族。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国。

段安节:唐齐州临淄人。成式子。自幼喜欢音乐,能唱歌,对音律也颇有研究。着有《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以后的乐部、乐器、节目、演员等。

段志玄:唐朝齐州临淄人,少年为无赖,屡屡犯法,隋末客居太原,为李世民所赏识,随从李渊父子起兵。潼关之战中击退屈突通,后从李世民讨王世充。世民即位,封樊国公,后改褒国公。

段文昌: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唐穆宗时为相,治尚宽静。文宗时拜御史大夫,封邹平郡公。

段成式:文昌子,唐代文学家,官至太常少卿。其人博闻强记,藏书甚丰,撰有《酉阳杂俎》,清人辑其诗文成《段成式诗》。

段秀实:汧阳(今陕西省千阳)人,唐代司农卿。曾被叛将朱沘胁于军中议事,秀实以象笏猛击朱沘,遂遇害。

段思平:五代时白蛮人,世为南诏贵族。初为通海节度使,公元九三七年,建大理国。史称“大理第一世王”。

段成己:绛州稷山(今属山西省)人,金代着名文学家,与其兄段克己均为当时享誉文坛较有影响的人物。

段兴智:为段思平所建大理国末代国君,为忽必烈所灭。元籍其地,封兴智为摩河罗嵯,管领八方。及卒,后传十一代总管。

段玉裁:字若膺(1735-1815),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省金坛人。清代着名文学训诂家、经学家。有《经韵楼集》十二卷、《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汲古阁说文订》、《 说文解字注 》及《经韵楼集》等书。

段祺瑞:安徽合肥人。原名启瑞(1865-1936),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近代皖系军阀首领。曾任提督、国务总理等职。1936年病卒于上海寓所。

4. 段氏由来的历史

段姓是多源姓氏,主要来源有:
一、源自共叔段,根源于姬姓,属黄帝的后代。
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发生 “国人暴动”, 厉王死于囚所。据《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省华县)。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郑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姬友死于王事。姬友的长子姬掘突继位,助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朝司徒,并把郑室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因难产,姜氏受了惊吓,对他一直不喜欢。姜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段”,人们称他“叔段”。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并于周釐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以后,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共叔段的后代子孙将“段”作为自己的姓氏,这表明了他的后代子孙对共叔段的爱戴与尊重。
二、来自段匹磾,根源于鲜卑族后裔。
段匹磾,辽西石城人。据《辞海》载,西晋时,鲜卑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勿尘,在归顺朝廷后被封为辽西公。他的领地内原有三万家,分布在今辽宁西部。但后味他的领地被十六国之后赵 石虎于太宁元年(349年)占领,其属民逃到中 原各地,与汉 人杂居,并逐渐与汉人融合,在生活习惯上也没有两样。 又据清人张澍《姓氏寻源》一书载,段务勿尘本鲜卑人檀石槐之后,其属民在与汉人融合之后,其东晋怀帝时的左贤王兼幽州刺史,段匹磾,作为段务勿尘之后人,即将这“段”作为这些属民统一的姓氏,使之成为段姓族人重要的一支。是为辽西段姓。
《晋书·卷八十六王浚传》称“鲜卑务勿尘”《 晋书·段匹石单传》曰:“段匹石单,东部鲜卑人也。《晋书·惠帝纪》:“王浚遣乌丸骑攻成都王颖于邺。光熙元年 ,司空越遣祁弘等帅鲜卑西迎车驾⋯⋯祁弘等入长安,所部鲜卑大掠⋯⋯“ 《 《北史·徒何段就六眷传》[1-3] 曰:“日陆眷,因乱被卖为渔阳乌丸大人库辱官家奴。诸大人集会幽州,皆持唾壶,唯库辱官独无,乃唾日陆眷口中。日陆眷因咽之,西向拜天曰:‘愿使主君之智慧禄相,尽移入我腹中。’其后渔阳大饥,库辱官以日陆眷为健,使将人诣辽西逐食,招诱亡叛,遂至强盛。” 魏晋之际,段氏祖先段日陆眷作为一个社会地位极低的家奴,以口接主人痰唾,获得乌桓大人库官氏的信任,并乘渔阳大饥,吞并了库官大人“诣辽西逐食”的乌桓人众,以此作为最初最基本的部众建立起段部。而后,日陆眷又于辽西“招诱亡叛”,继续扩充实力。日陆眷所招诱的“亡叛”, 都是一些零星分散的、没有组织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成员,或者是和日陆眷同样身份的奴隶,他们没有领袖与部落,很容易便统一于日陆眷的旗帜下,成为段部部众。 据中国民族史家马长寿先生《乌桓与鲜卑》等考据,段部可能是在东汉中叶迁入辽西的,段部世袭部落大人,历经了段日陆眷、段乞珍、段务目尘、段就六眷、段涉复辰、段匹磾、段末波、段牙、段辽、段兰、段龛、段勤等部落首领的统治,于东晋永和年间全部鲜卑化。段部其后裔以及与之相关的乌桓部落和高车部落全部鲜卑化,并融入北朝的鲜卑人之中。
鲜卑段氏也称段部或者段国,是东晋十六国前期活跃于北亚的力量。 段部最初是由乌桓化的高车段氏家族主导的乌桓部落,在迁入辽西以后,又吸纳 不少少数民族加入不断壮大, 所统少数民族至少包括乌桓、鲜卑、匈奴和高车。段部与慕容部、宇文部并列为东部鲜卑三部,因其族属为鲜卑,史书称其为鲜卑部落。
段日陆眷本是高车族库狄部落族人, 高车族的先祖便是春秋时期的赤狄。段日陆眷的祖先很有可能便是赤狄部落的铎辰氏(段干氏),因而以段为姓。 唐代 《元和姓纂》卷九“辽西段氏”条记北平襄侯段文振是东部鲜卑段匹磾之八代孙。段匹磾即段日陆眷之侄孙、段务目尘之子。《周书》卷三十六《段永传》记载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瓜州刺史段永亦匹磾之后:“段永,字永宾,其先辽西石城人,晋幽州刺史匹磾之后也。” 段部后裔还有一支因避难改姓库狄,恢复了段部首领先祖库狄部落氏姓。 《周书》卷三十三“库狄峙传”:“其先辽东人,本姓段氏,匹磾之后也,因避难改焉。后徙居代,世为豪右。祖凌,武威郡守;父贞,上洛郡守。”唐朝《元和姓纂》卷八“库狄”条记载:“鲜卑段匹磾之后,避难改姓库狄,居代北,后迁中夏河南。后魏上洛太守库狄陵生保真,保真生峙,周宣州刺史,生嶷、徽、崧;徽生璠,益州总管、乐成公;崧生仁志,千牛郎中;仁志生益利,益利生履温,库部郎中。” 唐代的襄阳令库狄履温即出自此族。 库狄氏为 鲜卑着姓,《北齐书》为之立传的有库狄干、库狄回洛、库狄盛等,《周书》为之立传的有库狄昌、库狄峙,《隋书》为之立传的还有库狄嵚。《北齐书》卷六《孝昭帝纪》:“赵郡王壑与库狄显安侍坐。帝曰:‘须拔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子。今序家人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
三、云南白族(还有哈尼族),根源于段思平。
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 (737—1053年)。白蛮就是白族,段姓一直是白族的大姓之一。特别是大理王朝被蒙古人忽必烈灭亡之后,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氏。如今在大理一带,多为段姓。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中说:“云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入朝,拜云南刺史,本出武威。”这就是云南段氏的来历。始祖段延是出自武威的地道的汉人,是共叔段子孙西迁武威后的后裔。如此看来,云南段氏同河南段氏本是同根生,云南段氏被世人视为白族(还有的是哈尼族)。清人冯苏在《滇考·段氏大理始末》一数千字的长文中说:“段氏之先为武威郡人。唐天宝末,段俭魏佐南诏王蒙氏有功,赐名忠国,擢清平官(相当于宰相)。六传生思平。”
四、源于蒙古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1、蒙古族土尔扈特氏,源出蒙古土尔扈特部等,本姓巴达盖、给尔给斯氏、土尔扈特(陶尔高德)氏以部为氏。
2、蒙古族陶日根席日氏,陶日根沙拉(陶日根席日、陶尔干锡热)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段氏、黄氏等。
五、据《皇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段姓,其先清代八旗段氏。
六、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锡伯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段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字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5. 段氏的名人段氏的由来

▲一;姓氏源流
1 。是春秋时郑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生二儿子叔段时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郑武公病重时,她请求武公废长立幼,郑武公没有答应。庄公当了郑国国君后武姜又请求把制作为段叔的封地,庄公不答应,而把京城封给了段叔,段叔与姜氏勾结,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准备袭击庄公。庄公获悉后派兵讨伐。段叔大败,逃到共,称为共段叔。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姓段,有的姓共叔,还有的以共为姓氏。这就是河南段氏的由来。
2 。战国时有复姓段干木,原是晋国人,后到魏国,后代有以单姓段为姓氏的。这为山西段氏的由来。
3 。西晋时有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目尘,被封为辽西公。其领地有三万家,分布在辽宁西部。后来与汉人杂居后多以段作为姓氏。是为辽西段姓。
4 。魏末短延末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到朝廷作官后被拜为云南刺史,后传下这支段姓。
▲二 迁徙分布
;大体上来说,在姓氏的发展史上段姓应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民族,源于北方,发展于北方,尤其是陕西、甘肃两省最旺盛。据有关资料记载,西汉文帝时有段印任北地都督,其子孙始居武威(今甘肃境内),传至十七世孙段荣,北魏时任定州、秦州刺史。其八世孙段楹任大理司直,世代为官。在汉至隋唐时,陕西、河南、河北、云南都有了段氏的子孙。
▲三;郡望堂号
【郡望】:1;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三国魏将辖区改称京兆郡。
;武威郡:汉间在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此支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段贞。
;扶风郡:汉武帝太敬他,每次从他的门前经过时都要站在车的横木上肃立,并说:“段干木是贤人,我能不轼吗?”
;段氏还有以武威、京兆为堂号的。
▲四;历史名人
;段思平:五代时南方大理第一世王,他出自白蛮大姓,原通海节度使,世为南昭贵族。公元937年,建立大理国。
;段志玄:唐朝齐州临淄人,少年为无赖,屡屡犯法,隋末客居太原,为李世民所赏识,随从李渊父子起兵。潼关之战中击退屈突通,后从李世民讨王世充。世民即位,封樊国公,后改褒国公。
;段业:京兆人,十六国时期凉州地区政权首领。曾出任后凉建康太守,公元397年脱离后凉。推他为凉州牧。三年后改为凉王。
;段文昌:唐朝着名宰相。
;段干木:战国初魏国人,姓段干,名木。求学于子夏,受魏成子推荐,受到过魏文侯的礼敬。魏文侯相当崇敬他。
;段规:先秦时期曾以崇高的声誉而被韩康子礼聘为相。
;段安节:唐齐州临淄人。成式子。自幼喜欢音乐,能唱歌,对音律也颇有研究。着有《乐府杂录》,记载开元以后的乐部、乐器、节目、演员等。
▲大理段氏简历:
段姓在云南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最早的时候就是汉代,以后他们自称是共叔段的后裔。到云南以后,就发展起来了,后来发展到段思平这个时候,就在通海他当上了节度使,通海节度使,后来根据历史的发展,他后来就开创了大理国。就变成了大理国的国王。一直到段兴智结束,大概有200多年的时间。在云南曲靖中学存有“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碑文用汉字书写,记载了大理国明政三年,滇西白族的地方政权和滇东北的彝族37部落,在打败了几个部落头领之后,回到石城会盟的故事。元世祖忽必烈来云南征服大理以后,就接管了大理国,大理国的国王这一支段氏家族就变成了总管。大理总管这一代逐步到了元代的末期,大理总管段姓的这一家族就分成了几个支系,一个支系就到了陕西的雁门关,一个支系到了腾冲、保山一带。一个支系到了临安,就是现在的建水、红河这一带。还有一个支系到云龙,另外一个支系就到了剑川。在古代的段姓人物中,值得称道的是为民族团结作出突出贡献的段会宗。段会宗在西汉(公元前33年),任西域都护,在西域各民族中有很高威信。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段氏为云南大理、剑川世居白族,在云南白族中有许多人姓段,因段氏祖先做过大理国王,而且其中有九位国王以帝为僧,流传下来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段氏因此声名显赫。
段姓是大陆的第八十七大姓,但是在台湾,段姓并未列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两支来源:一,春秋初期诸侯国郑国国君郑庄公的弟弟叫“段”,史称“共叔段”。段被封于“京”这个地方,后来与其母亲密谋推翻郑庄公,事败在共城自杀,他的子孙留在共城,以“段”为姓。因此,这支段姓起源于郑国王族之姓,姬姓。二,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老子(李聃)有一个儿子叫宗,任魏国将领,因功被封于段干,此后其子孙便以封邑名“段干”为姓。后来,魏国的段干木西迁入关,把“段干”的“干”字去掉,改姓为段,因此,这支段姓起源于段干姓。汉魏时期,少数民族鲜卑族部落首领段务目尘,段匹殚归顺朝廷,被委以重任,世袭“辽西公”之职。史称这支段姓为“辽西段氏”。西晋时,这支段姓迁入中原,逐渐于汉族融合。此外,唐宋时期,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族出身的段世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子孙统治大理长达三百十七年,直至被成吉思汗攻灭。因此,段姓成为白族的大姓之一。段姓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京兆,天水,武威,辽西四大郡望。

公叔段是远古的的皇帝的第三十三代子孙
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
宪宗宣仁皇帝“段誉”
大理总管“段功”
http://www.soloj.com

6. 段氏最早的人是谁

源自共叔段,根源于姬姓,属黄帝的后代。 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厉王,公元前841年,发生“国人暴动”,厉王死于囚所。据《左传》、《史记》的记载,周宣王继位,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镐京附近的郑(今陕西省华县)。姬友就是共叔段的祖父郑桓公。他是周幽王的司徒。公元前770年,犬戎攻破镐京,姬友死于王事。姬友的长子姬掘突继位,助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仍为周朝司徒,并把郑室迁到洛阳东南,史称“新郑”。故城至今保存完好。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因难产,姜氏受了惊吓,对他一直不喜欢。姜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段”,人们称他“叔段”。叔段仪表堂堂,勇武善射。姜氏偏爱叔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武公生了重病,武姜即请求武公废长立幼,立叔段为太子,武公没有同意。认为寤生无过,不可废长立幼。不久武公死了,由寤生继承了君位,是为庄公。于是武姜又请求庄公把制(今河南省汜水)作为叔段的封地,庄公也没有同意。 庄公元年(公元前尹43年),庄公把京(今河南省荥阳东南20里)作为叔段的封地,号称京城太叔。这事,使得武姜和叔段都感到不满意。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叔段,来到京地之后,开始训练自己的军队,大力加强武备,不断扩充势力。与其母密谋,准备袭击庄公。郑国大臣认为太叔内恃母后的宠信,外仗京城的险固,加紧练兵习武,势力日益强大,已露夺位反叛的苗头,将会对庄公构成威胁,危及郑国。劝庄公及早采取措施,除掉叔段,消除后患。叔段的这些做法庄公都看在眼里,但却不动声色,佯装不知。认为时候未到,处心积虑要让他充分暴露,多行不义,自取灭亡。 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果然出兵袭击庄公,其母武姜作为内应。于是庄公发兵声讨,叔段不敌逃回京地。庄公进攻京地,京人倒戈,背叛叔段,叔段又再逃到鄢地(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庄公又出兵鄢地,在鄢地,叔段兵马溃徽,又逃到共地(今河南省汲县),最后在共地落脚,被当时人称为共叔段叔段逃奔至鄢,继续遭到追杀,流亡死于共国。因叔段出奔共国,所以又称“共叔段”。庄公怨恨母亲,发誓今生今世不到黄泉永不相见,并把母亲发落到城颍安置。直到后来为颍考叔孝敬母亲的行为所感动,产生悔悟之心,才设法挖掘隧道,下及黄泉,彼此相见,重新恢复了母子关系。 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孙四处逃散。郑庄公的儿子郑厉公继位,态度有所改变,他曾对臣下说:“不可使共叔段无后于郑。”并于周(嫠-女+厘)王四年(公元前678年)将出奔在卫国的共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郑国。公父定叔的父亲名叫公孙滑,定叔回郑以后,共叔段的子孙始称“公孙段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 共叔段的后代子孙将“段”作为自己的姓氏,这表明了他的后代子孙对共叔段的爱戴与尊重。据《左传》载,郑国的后人对共叔段普遍都是很爱戴与尊重的,在《诗经》中《叔于田》(三首)、《大叔于田》等郑国民歌也有对共叔段的歌颂,史学家有许多人怀疑共叔段的遭遇是一桩冤案

7. 段氏祖籍在哪里

段氏祖籍在河西四郡之武威郡(甘肃武威)。
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贵族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937-1253年)。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段氏宗谱》上说:“段氏之先,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阁逻凤(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
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是由于段氏在云南生活数代之后,受到当地父子联名的影响。
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数传北周之段永,再数传唐之段俭魏。而始祖段延是来自河西的武威郡人。而武威郡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武威太守段贞,是共叔段子孙西迁武威后的后裔。而共叔段是段姓的受姓始祖,他是春秋时期郑武公的次子。而郑国根源于周朝姬姓,属黄帝的后代。这支西迁武威的段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繁衍壮大成为当地望族而武威从此也成为段氏郡望之一。出现过段韶(南北朝时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段延等历史名人。古人除了姓,名,号之外,还有一个称呼叫郡望。郡望就是一个家族发源之地,发家之地,或成为望族的地方。古人不象这样迁徙的很方便,所以他们往往祖祖辈辈在一个地方,即使有外迁的人,也以自己的郡望作为名前的称呼。如武威贾氏、凉州安氏、陇西李氏(凉州人),他们即使离开这个地方,仍然以这个为自己的称呼,武威是其郡望,大理皇族是武威人是没有异议的。

8. 段氏的发源地

段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政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春秋时,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大儿子庄公的时候难产,生二儿子叔段的时候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郑武公病重时她请求郑武公废长立幼,让段叔继承王位,郑武公没有答应。庄公当了郑国国君后武姜又请求把制作为段叔的封地,庄公不答应,而把京城封给了段叔,段叔与姜氏勾结,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准备袭击庄公,庄公知道后立即派兵讨伐段叔。段叔大败,逃到共,称为共段叔。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姓段,有的姓共叔,还有的以共作为姓氏。这就是所说的河南段氏。 2 出自复姓段干木的后代。战国时期有复姓段干木,原是晋国人,后到魏国,他的后代有以单姓段为姓氏的。这就是山西段氏。 3 出自辽西鲜卑族后裔。西晋时有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目尘,被封为辽西公。他的领地有三万家,分布在辽宁西部。后来与汉人杂居后多以段作为姓氏。是为辽西段姓。 4 云南蛮段氏。魏末短延末蛮代为酋帅,裔孙凭到朝廷作官后被拜为云南刺史,后传下这支段姓。

9. 段氏名人

1、段坚

段坚(1419-1484),字可久,号柏轩,又号容思,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早岁受书,即有志圣贤”。明景泰五年进士,授山东福山县知县,莱州知府,河南南阳知府。段坚在南阳为官九载,郡人敬之。段坚一生清廉,“仅有祭器、书卷十数箧”。士民遮道欢迭,号泣挽留。

2、段玉裁

字若膺(1735-1815),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省金坛人。清代着名文学训诂家、经学家。有《经韵楼集》十二卷、《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 说文解字注 》及《经韵楼集》等书。

3、段秀实

段秀实(719年-783年),字成公。陇州汧阳(今陕西千阳)人 。唐代中叶名将。段秀实幼读经史,稍长习武,言辞谦恭,朴实稳重。历任安西府别将、陇州大堆府果毅、绥德府折冲都尉。在他任内,边患稍减,使百姓安居乐业。大历十四年(779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封张掖郡王。

5、段祺瑞

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原名启瑞(1865-1936),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 为民国时期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 他本人素有“六不沾总理”之称,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曾任提督、 国务总理等职。 1936年病卒于上海寓所。

10. 段氏为谁的后裔

段氏的姓已有2700年的历史,同我国不少姓氏一样,其形成并非单一。 据史籍的介绍,段氏的前身为复姓段干氏。《风俗通》说,战国初年魏有段干木,他的子孙迁入西关后,有的承其复姓段干,有的在姓氏中去掉干字,单姓段。 段氏家族除源自段干氏的一支之外,还有传自公叔段和出于辽西鲜卑族的两支。 据《左传》记载,郑武公姬掘突在今河南建立建立新郑国,武公之妻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因此不喜欢他,而喜欢小儿子段。后来武姜求武公让段继位,武公不同意。庄公继位后,武姜又求把制(今河南汜水)作为叔段的封地,庄公不同意,后把京(今河南荥阳)封给段,时人称段为京城大叔。段不断扩张势力,和母亲合谋袭击庄公,被庄公发现,命子封率兵伐焉(今河南鄢陵),把叔段打的大败,段逃到今河南辉县境地,其后代一部分以他的名为氏,姓了段。 源自辽西鲜卑族的段姓。西晋时,鲜卑族的一个部落首领叫段务目尘,被封为“辽西公”,他的封地中有3万余家分布在辽西一带。后在今甘肃武威,段氏成了望族。此后他们不断被汉人同化。 另外, 还有一支出自唐宋时期的段氏。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白蛮”出身的段世平建立了大理国。“白蛮”也就是白族的前身,而段姓又一直是白族中的大姓,大理国灭亡后,又有更多的白族人改姓段,在如今的大理,段姓仍是大姓之一。 我国历史上,比较着名的段姓人物在先秦时期就有一位段规,曾被韩康子礼聘为相。西汉时期的段会宗,任西域都护,后曾率兵安定乌孙贵族的内争,加强了中原和乌孙的联系。唐代有文学家段成式;金国有段克己、段成己兄弟二人,皆为文学家。清代有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江苏金坛人,着有《说文解字注》等,是研究文字训诂学的重要着作。近现代,段姓名人有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及湘鄂西革命武装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的段德昌等。 段姓在当今中国以人口数量多少排名的姓氏中位于第87位。

阅读全文

与山西泽州县段氏有多少年文化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