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南和江北是如何划分的不懂不要回答!
江南,指今上海、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北部等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江北指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北地区,即江淮地区。
1、江南
江南是一个人杰地灵、山青水秀的地方,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个不断变化、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终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经济水平最高的发达地区。
2、江北
江北,相对江南而言,主要指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北地区,即江淮地区。
在古代,江北地区是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并形成了扬州、淮安、泰州、南通、合肥、安庆等江北沿江经济中心,现今和江南地区共同组成了今天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1)材料一江南的文化版图如何界定扩展阅读:
两地文化:
1、江南
江南文化算是一种情义绵长的代表,被广为传颂的才子佳人等佳话则是对文化底蕴的另一赞美。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的韵味。咸鲜润甜的精致菜肴也可以作为部分江南的一种代表。
江南素以文化教育繁盛着称,位于南京秦淮河的夫子庙是纪念孔子的庙宇,夫子庙建筑群中的江南贡院在古代为学子科举考试的考场,均是江南科举文化的象征。
2、江北
淮扬地区包括淮河与扬子江的下游地区,包括扬州、淮安、盐城、泰州等地,该地区位于长江南北,紧挨京杭大运河,从地理上看是连接南北西东的重要交通枢纽,在饮食、方言、风俗等方面较为接近。饮食以淮扬菜为主,方言通行江淮官话,人文风俗相近。(泰州的靖江虽地处江北,却为吴方言(靖江话的老岸话),文化也以吴越文化为主)
⑵ 分析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文明进步。
原因:
1、西汉之后,北方及中原地区连年战乱,发生了诸如推翻王莽、黄巾起义、汉末混战、三国相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一系列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百姓不堪其苦,加上天灾频发,人祸连连,百姓为了逃避这看似无尽的灾难,只能向南迁徙,使南方地区人口迅速增加。
2、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政权实施歧视和屠杀汉族人的制度,使得北方及中原的汉人大量向南方迁移。
3、北方及中原汉族百姓的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织布等技术,使江南的农商业迅速发展,为江南的经济迅猛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晋朝汉室政权南迁,汉族的政治中心南移,政府为储蓄力量与北方抗衡,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政策,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5、自汉末以来,北方士族大量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
6、自汉末吴国以来,北方地区、中原、南方的吴楚地区、巴蜀地区频遭战乱,只有江南地区相对安稳,这也为江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⑶ 一般所说的江南,地理范围是怎样界定的
广义的江南,指宜昌以东,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狭义的江南、江西以北、湖北长江以南和湖南北部地区,福建有些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在古代较多使用,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广义的江南在现代也使用,比如天气预报中的江南就指广义的江南;江南三大名楼(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和南昌的滕王阁)中所说的江南即为广义上的江南。
狭义的江南,是指被文人美化了的江东地区,即除去福建省与浙江南部的南京至苏州、杭州一带为核心的地区,包括长江以南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北、皖南、赣东北地区。长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区,如扬州地区等,虽然地理位置在江北,但经济文化形同江南,也被看作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地域的组成;而并非长江流域却被认为是江南地域的有太湖以南及钱塘江以东部分地区,如绍兴、宁波地区等。
文化意义的江南,文化意义上特指的“江南”,即狭义的江南,地域相当于江东地区,包括江苏南部(及扬州)、上海地区、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地区。自东晋中原士族衣冠南渡、中华政权定都金陵起,江南地区便取代中原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核心地带。
⑷ 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
江南,意为长江以南地区。
狭义上即现在长江流域下游南岸的浙江、苏南及上海地区。广义上还包括江西北部地区、安徽南部长江以南的地区。
又号吴越、江东、江左。江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杭州、南京等古都,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如苏州、绍兴、宁波、无锡、徽州等,历史上长期是东亚乃至世界最庞大的城市群以及经济中心,数次庇佑中华文明正朔。江南作为地理概念与关中和河洛呼应,对中国和东亚的历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先秦时期,史书中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赐勾践,已受命号去,还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属于扬州之地。
(4)材料一江南的文化版图如何界定扩展阅读:
一、历史上的江南
《尔雅·释地篇第九》写道:“江南曰扬州。”“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即特指淮南之地,即开始泛指大约今江苏、上海、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浙江、福建全部,江西、广东的一部分。
在先秦时期也有其他关于江南的说法。《史记·秦本纪》中亦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这里的江南指的是现今湖南全境和湖北南部部分地区。钱大昕以为《项羽本纪》云“江东虽小,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中的“江东”,那时的“江东”是现在江南的一部分。
王莽时曾改夷道县为江南县,是今日湖北宜都。《后汉书·刘表传》载“江南宗贼大盛……唯江夏贼张庄、陈坐拥兵据襄阳城,表使越与庞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后来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成为定义现代江南含义的开端,往后江南成为江东地区的专称。历史上以“江南”命名的行政区的演化:
唐代以后,江南一词所指区域囊括长江以南以及长江沿岸广大地区,包括荆州(鄂东南、湖南)、扬州(江西、皖南、福建、苏南、上海、浙江,非今日扬州市)。
唐代时设立江南西道(鄂东南、湖南、江西、皖南)、江南东道(福建、苏南、上海、浙江)。
宋代时设立江南西路(江西大部、鄂东南)、江南东路(赣东北、皖南、苏南部分地区一带)。
明朝设立南直隶,清初改称江南省,1667年分为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但江南省不仅包括部分江南地区,还包括了大片的苏皖的江北地区。
清代设两江总督署,辖江苏省(含上海)、安徽省、江西省,两江即含江南省、江西省,东部的部分为江南省(今江苏,上海,安徽)。
二、文化上的江南
文化上的江南是江南的重要概念。在地域文化上,江南文化常与吴越文化高度关联。泰伯所建之句吴古都梅里被认为是江南吴文化的源地(无锡)。
最早的都城建立在今无锡市的梅村一带,于春秋时期迁都至姑苏城(今苏州),之后吴文化和越文化、楚文化存在颇多交融,汉末东吴都金陵(南京),囊括了吴、楚、越广大地区,南朝时期,中华文化繁盛,江南文化名扬海外,佛教文化大放异彩。
东晋,南朝(宋,齐,梁,陈)首都建康(南京)语言(古代吴语)为基础的“金陵雅言”作为中华正朔,成为中国汉语的源头,更东传日本变作吴音。江南文化也在变迁,如姑苏(苏州)又称吴都,东吴首都建业(南京),金陵(南京)又称吴京,后来的扬吴政权仍建都南京。
自东吴起的六朝时期以至隋唐,江东士族在文化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对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也有重要影响。江南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有重要贡献和影响。
自南北朝以及隋唐以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江南常被视为古代中原的承替地区,南京常被视为华夏正朔的象征城市,江南地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贡献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在华语语音方面,晋代门阀播迁衣冠南渡,中原雅音南播,和建康中古吴音融合而成的金陵雅音,在南北朝分割结束后的隋唐时期,和洛阳邺下语音一起成为修复雅言、确立通语的两大依据。及至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又以南京音作为确立汉语官方标准音的基础,对汉语标准通语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孔子家族的大宗因宋廷南迁分为南北两宗,北宗位于曲阜,孔氏南宗迁至江南衢州;民国时期“衍圣公”改称“奉祀官”,中央政府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于曲阜,封“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于衢州,此亦可见江南地区在中国政治和文化上的作用。
江南向以文化教育发达着称,不少地方有“邹鲁”之誉,如“江南邹鲁”、“东南邹鲁”、“海滨邹鲁”。江南有许多藏书家、藏书楼,也有许许多多的书香世家。江南以文学、绘画、音乐、戏曲等的繁盛闻名。江南地域特色的戏曲有昆曲、越剧、黄梅戏等。
许多文人墨客和江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郭璞、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骆宾王、王昌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李煜、柳永、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陆游、唐伯虎等人。
江南地区有发达的学术、科学和技术,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黄宗羲、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以及许多杰出科技人物,如祖冲之、葛洪、陶弘景、沈括、毕升、杨辉、宋应星、徐霞客、方以智、黄履庄等人。
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造就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江南景观,如南京的秦淮河、夫子庙、钟山、玄武湖、莫愁湖,苏州的拙政园、沧浪亭,杭州的西湖、雷峰塔,镇江的金山寺,扬州的瘦西湖,无锡的鼋头渚等。
江南的物产,苏州的刺绣,扬州的玉器,南京的云锦,宜兴的陶,景德镇的瓷,宣州的宣纸,徽州的徽墨和歙砚,扬州漆器,杭州的西湖龙井,苏州的碧螺春,徽州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等,享誉天下。
江南的生活方式与饮食文化也名闻遐迩,崇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文雅生活[3]。淮扬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为新中国第一餐国宴选用。苏帮菜、扬帮菜、杭帮菜、本帮菜等也是经典江南菜风格。
着名菜式有:糖醋鳜鱼、芙蓉鸡片、盐水鸭、清蒸鲥鱼、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软兜长鱼、开洋蒲菜、文思豆腐、蟹黄汤包、蜜汁火方、松鼠鳜鱼、碧螺虾仁、白什盘、响油鳝糊、清蒸大闸蟹、姑苏卤鸭、樱桃肉、太湖三白、西湖醋鱼、宋嫂鱼羹、东坡肉、龙井虾仁等。
三、江南经济
江南经济在秦汉以及六朝时期取得很大发展,此后在全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至中唐时,经济重心由中原南移,到了北宋中期,江南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地位。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指以长江入海而形成的冲击扇平原所形成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一带,以此为中心的经济带,被称为“长三角经济圈”。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苏,浙,皖三省及上海已经占全国税收总和一半以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江南东部一带的十几个城市被人们称为“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与“珠三角”、“环渤海”等并列的一极。
⑸ (1)材料二与材料一在描述江南方面有什么不同 (2)描述江南的不同,反映了江南的变化。这种变化,
(1)经济发达,物产丰盈。
(2)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3)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北方人民向南方迁移,关中居民向华北、辽东迁移。
西晋末年至东晋时期,北方人民大举南迁至江南和巴蜀。
⑹ 江南从哪里划分
广义的江南指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即苏南、浙江、安徽长江以南、江西、湖南和湖北长江以南地区。
福建有些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的定义始于古代的区划(江南道),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写在南昌的事。
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江南三大名楼(武汉市的黄鹤楼,岳阳市的岳阳楼和南昌市的滕王阁)均位于小江南以外的大江南地带。
(6)材料一江南的文化版图如何界定扩展阅读:
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非常柔性、非常多样、非常优雅的组成部分,具有可堪鉴阅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中华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三次南渡事件,意义重大。东晋南渡、南宋南渡和明末南渡,给予了江南文化内在动力,把中华文明的血脉延伸到江南。
北人和吴越文化相互交融,最终创造出江南文化,让中华文明这棵老干上不断长出新枝。历史上多次文化中心南移,使江南地区保存和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精髓,其前瞻性、开创性和超越性必须发扬。
⑺ 江南辛丑有哪些稀少版别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元比较稀少。
从辛丑年起,出于历史原因,江南光绪元宝银元铸造的银币中就加入了英语哈。辛周年间,这两座宫殿在西部被猎杀。该法令只命令各省将铸件附属于广东和湖北局,没有提及江南局。当时,两江省长刘坤一致致电湖广省长张志东,说明江南局的情况和银元的增加情况。万枚铸造年、外国邮票等,请自行铸造;英文HAH是H~A HOLMES的缩写,H~A HOLMES是江南局聘请的英国化学家。
拓展资料:
1.江南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_中国在文化、地理、气候等领域的不同情况下,江南的范围、概念和定义是不同的。广义上讲,江南是指长江以南,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区。江南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江南”始终是一个不断变化、灵活多变的地理概念,但它始终代表着一个美丽富饶的水乡风光;自然条件优越,产品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原料链发达。是中国综合水平最高的发达地区。
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形象也不尽相同。江南虽然最早出先秦两汉时期,但它只指江南。西晋永嘉起义后,中原士绅先后跨过淮河、长江南下。从此,从东晋玄学到南梁出现“关我命赋”和“艾江南赋”,开始了文化江南。“江南”在古代文学中的含义是多种多样的。这是一个经常与“江淮”和“中原”等其他区域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术语,具有模糊性。它始终是一个不断变化和灵活的区域概念。历史上,江南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区域。
3.1993年在江苏南京唐山发现的直立人化石表明,早在60万年前,古代人类就活跃在江南地区。大约六七千年前,长江南北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的繁荣阶段。据初步调查,江苏及周边地区约有上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包括苏州漕溪山文化、南京北影羊营文化、常州卫墩文化。先秦时期,江南是百越之地,后来被纳入中国版图,汉代成为九州之一。
4.江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这是一个适合各种作物生长和人民生存的地区。尽管历史上长江以南的气候并非一成不变,但如果有数据的话,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发展的突然中断实际上与太湖流域地面沉降、降雨量增加和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异常自然洪水有关。直接因果关系。许多良渚文化遗址,如吴江梅年、袁家岱、大三金等,一般都覆盖着泥炭层,表明该地曾被洪水淹没。此外,根据朱可桢的《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初步研究》,中国气候也有由暖湿向冷干逐渐变化的总趋势。但总体而言,江南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小于其他地区。
⑻ 传统文化中的江南意象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