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

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2-05-30 04:03:45

❶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是什么

区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群)和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❷ 什么是物质文化什么是非物质文化

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其中凝聚、体现、寄托着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的物质过程和物质产品。
所谓非物质文化就是指人们的精神家园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❸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❹ 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称“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中国制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1985年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于2002年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向各地方的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❺ 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

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❻ 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特点不同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等。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

(6)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阅读:

文物的作用,是文物价值的具体体现。文物对社会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主要有教育作用、借鉴作用和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的作用。

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其间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深化的。文物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文物价值的高低,因而文物的作用也会随着人们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深化而变化。

有时同样的文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其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不是改变或降低了它的固有价值,而是增添了新的价值。这种情况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发生。

❼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什么

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文化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
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 1987.12) 2.长城(北京,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1987.12 ;沈阳故宫,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 10.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13.颐和园(北京,1998.11) 14.天坛(北京,1998.11) 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 16.明清皇家陵寝(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清西陵,2000.11;江苏明孝陵、北京十三陵,2003.7;辽宁盛京三陵,2004.7)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18.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20.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2004.7.1)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7) 23.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25.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26.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2010.8.1) 27.荔波小七孔(贵州,2010.11.11) 28.都江堰(成都)

❽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的区别是:

1、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3、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群)和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

物质文化遗产(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8)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阅读:

根据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指出,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群)和人类文化遗址。

至2013年6月,中国已有45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世界遗产增加至45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仅次于拥有48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参考资料: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物质文化遗产

❾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其包括:

1、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份或构造物、铭文、窟洞以及景观的联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的联合工程以及包括有考古地址的区域。

界定范围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