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谁知道温岭石文化节
9.27-10.5
② 第四届中国宿州灵璧石国际文化节的最新动态
8月3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宿州灵璧石国际文化节市场化运作发布会在宿州市政府会议室召开。据悉,本届文化节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企业搭建平台,让企业取得冠名、协办和一般祝贺权,实现互利共赢。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冬云出席会议。
据了解,第四届中国宿州灵璧石国际文化节将由安徽省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市政府、省国土资源厅、省观赏石协会等承办,于10月18日—24日在宿州隆重举行。本届文化节以“天下奇石,魅力宿州”为主题,通过整合和展示高品位的自然资源,充分挖掘灵璧石文化内涵,全面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宿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届时,将举办欢迎酒会、规模宏大的开幕式、经贸及旅游、文艺演出等活动,对各地奇石收藏家、政界和企业界名流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张冬云在讲话中指出,办好本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是宿州市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届文化节办节规模高、规模大,想参与冠名和协办的企业也多。我们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企业搭建平台,让企业取得冠名、协办和一般祝贺权。希望在本市投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央、省驻宿企业积极地参与办节活动。凡参与冠名、协办和祝贺的单位,都可赢得相应的广告宣传回报,同时也可实现借助会展平台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发布会上,来自宿州家乐福世纪广场项目、灵璧钟馗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参与到文化节活动中,拿出相应的参与经费,以实际行动支持办节。
③ 节庆旅游的节庆旅游的特征
节庆旅游属于人文景观旅游的范畴。这种旅游,属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可以使旅游者在精神上获得一种享受,得到知识和营养。与别的旅游方式相比,节庆旅游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特征:
1.地域性
由于各地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由于各地的地区文化、民俗等差异性,各地所举办的节庆活动是各地所独有的,是在其他地域中无法创造的。龙虎山作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其独特的道教旅游资源闻名于世,每年都有大批善男信女前来朝拜。“龙虎山道教文化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江西省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这种旅游资源,是江西所独有的,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替代不了的。
2.神秘性
西方的“万圣节”,墨西哥的“亡人节”和中国的“中元节”所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和娱乐活动,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它们能够满足游客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所以游客对其有浓厚的兴趣。
3.体验性
节庆旅游项目的观赏过程,同时也是旅游者的参与过程。游客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可以感受活动氛围,获得亲身体验,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西双版纳,每年泼水节到来之际,国内外游客蜂拥而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参与盛大的泼水活动,那三天里,所有的人提着桶、端着盆,见水就舀,见人就泼,极尽欢乐之致。
4.文化性
文化是节庆旅游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是真正吸引旅游者的深层次因素。通过拓展节庆旅游的空间,不仅可以活跃旅游市场、丰富旅游资源,还能加强国家和地区间文化的交流。比如,江西省先后开发了庐山国际旅游节、景德镇国际陶瓷节、龙虎山道教文化节、赣州宋城文化节、大余梅关古驿道赏梅节等一大批定型旅游节庆活动和专项旅游项目,不仅提高了江西的知名度,而且对于加强江西省与其他兄弟省市的进一步交往以及走向世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经济性
节庆旅游往往由于规模不一,有特定的主题,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能以其独特的形象吸引大量区域内外的游客,并产生效果不等的轰动效应,从而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促进当地乃至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节庆旅游带有极其强烈的经济性,能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泉州是一座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那里的名胜古迹灿若繁星,而这些名胜古迹几乎都与石头密不可分。1993年9月24日在泉州的惠安召开的“中国惠安石文化节”,就是一个以石为媒,融乡情、文化、经贸于一体,充分展现惠安石文化风采的一个大型节庆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把地方潜力优势转化为开发优势、商品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也增强了同海外“三胞”的联谊与合作。据统计,惠安全县年石雕总产值超过5亿元,1993年石雕出口总额达2.63亿元,各类石雕工艺晶运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石雕出口基地。
④ 第二届宿州灵璧石文化节十大灵璧石之星
Top ten stars in the 2nd Ling Bi Stone Cultural Festival of Su Zhou
【天下第一蟾】
【云山烟壑】
【龙龟】
【玲珑璧】
【中华龙】
【江山多娇】
【灵韵仙姿】
【石林】
【金满干坤】
【神牛】
⑤ 第三届灵璧石奇石节具体举办地址在哪
三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将于2008年11月8日至14日在宿州举行,本届文化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观赏石协会共同主办,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赏石协会等联合承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本届文化节将以“天下奇石,开放宿州”为主题,“以奇石为媒,扬宿州之名,促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活动由奇石文化、经贸及旅游、文艺活动三大板块构成。届时,将举办规模宏大的开幕式、精品灵璧石拍卖会、精品奇石展示和交易、奇石摄影大赛、海峡两岸灵璧石文化与经济论坛、灵璧石原产地观光、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及项目签约仪式、中国宿州灵璧石研究院与中国宿州灵璧石鉴评委员会挂牌等活动;此外,异彩纷呈的第四届宿州艺术节、钟馗百图文化艺术展、“难忘今宵”大型文艺晚会、闭幕式及颁奖焰火晚会等也将在文化节期间亮相,为中外奇石爱好者呈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
⑥ 石节是么时候
016第十三届中国(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七届中国(云浮)石文化节
展会咨询:18126789208 郑富
支持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石材协会 中国观赏石协会
主办单位:云浮市人民政府 广东省文化厅
时间:2016年10月18-23日
地点:云浮国际石材博览中心
概况
世界石都,精品荟萃。为全力打造国家级石文化盛会,与第十三届中国(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同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云浮)石文化节,将于2016年10月18日-23日在云浮国际石材博览中心举行。
第七届中国(云浮)石文化节由云浮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文化厅共同主办,并首次携手云浮本地主流权威传媒云浮日报社作为玉石奇石观赏石展销会的承办单位,届时将为参展商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品牌及产品提供一个更广阔舞台。
展会四大亮点
展会规模更大
参展面积近10万平米,综合展和常年展同步展出,特装展区数量进一步增多。
国内目前最大的石材专业基地——中国·云浮国际石材博览中心,展会规模历数往届之最,展览面积达到9.78万平米,展位数达7381个,参展人数超10万人,4天贸易成交额达41.5亿元。2015年,展会规模档次持续提升,特装展区数量进一步增多,充分满足国内外参展商的庞大需求。
媒体推广更广
本届展会将充分与国内外40余家大众及行业专业权威媒体合作,对展会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推广,同时对整个展会信息进行无缝报道。
展会充分利用十多年累积的产业数据库资源,通过国内外40家业界刊物、专业网站和大众权威媒体进行广告推广和专题报道,同时配合短信、户外、DM单张、邮件等方式,把宣传做到无间断、立体化、全方位,确保邀约做到大规模、高精准、无漏洞,确保专业观众赶超上届。
展览范围
1、国际珠宝首饰
钻石及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半宝石、水晶、碧玺;
玉石类: 翡翠、和田玉、琥珀;
珠宝首饰:白金首饰、黄金首饰、铂金首饰、银饰、K金、钯金首饰、钻石首饰、宝石饰品、镶嵌饰品、仿真饰品、镀金饰品、珍珠饰品、翡翠玉石饰品等;
珍珠及珊瑚:中国淡水珍珠、中国海水珍珠、日本珍珠、南洋珍珠、大溪地珍珠、马白珠、养殖珍珠、人造珍珠;红珊瑚、珊瑚珍品、珊瑚配饰;
设备及仪器: 珠宝加工设备、首饰工具、检测设备、清洗设备、陈列及包装用品等;
流行饰品:人造宝石、五金饰品、配件、不锈钢饰品等;
2、工艺品、艺术品、红木家具及根艺
红木及根艺:红木家具、根雕根艺、家居饰品、家具用品等;
工艺品:艺术品、艺术陶瓷、牙玉石雕、艺术木雕、根艺雕刻、民间工艺、艺术画类、抽纱刺绣、工艺漆器、砚台、青田石雕等;
雕刻及章料:寿山石、鸡血石、青田石、巴林石、岫岩玉、石雕石刻及小件工艺等;
设备类:生产加工设备及配件、材料,木艺仿型加工机械、车木加工机械、人造花卉加工设备、装饰玉金配件、木玉石雕工具、画框相架配件、工艺品包装设计加工等;
3、精品奇石、紫砂茶艺及书画
紫砂及茶叶:紫砂工艺、茶叶及旅游特色食品等;
书画:字画、文房四宝及相关配料;
收藏品类:艺术品、古玩类、民间藏品、博物馆及衍生品等;
⑦ 最近哪有奇石展会
新疆乌鲁木齐正在举办盛大的奇石玉石会展,建议去参观、参展。
甘肃张掖市天域国际大酒店广场观赏石玉器书画博览会6月20-29日展出;
7月23日贵州德江举行首届乌江石文化节。
⑧ 石界动态
Information in the stone field
中国观赏石.3
2006年4月14日,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在国土资源部山水宾馆会见了协会荣誉副会长、韩国寿石协会会长金秀卿先生,双方就如何加强两个协会及亚洲地区、其他各国之间的赏石文化交流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谈。
中国观赏石.3
2006年4月22日,中国观赏石协会组织秘书处全体人员参加了第37个“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并展出了部分观赏石精品和发放有关观赏石科普资料,向社会宣传观赏石科普知识,共接待参观者和咨询者近2000人。
2006年4月30日至5月7日,由国际盆栽协会(BCI)、顺德区人民政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暨首届中国盆景收藏家藏品展”在广东陈村花卉世界隆重举行。博览会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盆景赏石爱好者、收藏家和国内近万名爱好者前来参加。中国观赏石协会作为特别支持单位,会长寿嘉华出席了此次盛会,并代表协会签署了《关于推动和促进国际盆景赏石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共同宣言》(简称《陈村宣言》)。
中国观赏石.3
中国观赏石.3
“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于2006年5月1日至7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展会共展出来自国内外多家赏石社团的观赏石3442件,评出金奖100件、银奖261件、铜奖503件。此外,本次石展还举办了“百名海内外赏石名家品茶·论石·赋诗”活动。
中国观赏石.3
2006年5月3日下午,为期4天的“第二届上海多伦国际藏石名家邀请展”在上海市虹口区朱屺瞻艺术馆开幕。本次石展,荟萃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47件观赏石,邀请了众多国际观赏石爱好者,有国际盆景(赏石)协会主席阿兰·沃克,有意大利水石协会会长齐阿娜女士,还有十多个国家的石友自发组团前来参加。
中国观赏石.3
2006年5月10日“第二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参加发布会的有本届灵璧石文化节的主办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观赏石协会和承办单位宿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观赏石协会、宿州市赏石学会以及新闻单位、各界石友。中国观赏石协会将在此次文化节上对灵璧石精品组织鉴评,并举行中国观赏石协会灵璧石专业委员会成立挂牌仪式。
中国观赏石.3
2006年5月12日,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签发了将向北京奥组委提交的《关于举办迎奥运2008’北京中国观赏石博览会的请示》报告,希望借此机会向世界各国朋友推荐中国的赏石文化,展示大自然的人文魅力,为北京奥运会增添光彩。
中国观赏石.3
中国观赏石协会于2006年5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观赏石科普系列丛书编写座谈会,初步确定了丛书命题:《中国观赏石入门》、《观赏石采集、收藏与养护》、《观赏石鉴赏》、《观赏石与人文》、《观赏石与宗教》、《观赏石与园林》、《观赏石与旅游》、《观赏石与健康》,预计年底前正式出版。
中国观赏石协会于2006年5月25日正式印发了《首届中国观赏石——矿物晶体国际论坛暨精品展》一号通知。这一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的大型国际活动,将于10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由瑞士AAA国际矿业公司承办,国内外矿物领域的专家将围绕七大议题作主题发言。论坛上,还将重点向参会代表推介国内外主要矿物产地及矿物勘探和收藏等相关信息。这次会展由中国地质学会等10家国内外单位协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顺利进行。
中国观赏石.3
2006年6月1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国土资源部离退休干部局首次联合举办的“国土资源部老同志观赏石讲座暨小型观赏石展”在国土资源部老干部活动中心召开。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和离退休干部局局长吴国华分别致辞。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顾问吴增福、沈宽主讲。讲座结束后,老干部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小型观赏石展。
中国观赏石.3
2006年6月3日下午,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在北京会见了台湾地区中华赏石文化协会林同滨理事长。双方就协会工作进行了广泛交流。林同滨理事长表示:举办2008年迎奥运观赏石博览会是赏石界共同的大事,我们也要积极准备选送观赏石精品到北京参展。
中国观赏石.3
为加强与各地观赏石协会及广大石友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准确地反映各地观赏石界的动态,中国观赏石协会将组建通讯员队伍列入今年工作重点之一。经各地协会推荐及个人报名,于2006年5月底确定了22名首批通讯员队伍。6月17日至18日,在河南省郑州防空兵指挥学院,中国观赏石协会举办了第一次通讯员会议。会议明确了通讯员职责、任务以及做好通讯员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中国观赏石.3
山东省观赏石协会于2006年6月1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成立。这是在中国观赏石协会成立后,新成立的省级观赏石协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由兰州市文化出版局、甘肃省黄河石协会主办的2006兰州全国奇石邀请展,于2006年6月30日至7月9日在兰州市举办,中国观赏石协会在本次展会上将进行第二次观赏石鉴评标准试评,并组织图纹石鉴评专题研讨。
⑨ 听说洛阳要举办国际级的赏石展,在牡丹花会期间具体的信息有么
为促进洛阳赏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洛阳市政府决定在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举办首届中国•洛阳国际赏石文化艺术节暨交易会(以下简称展会)。本次展会旨在普及赏石知识,继承和弘扬赏石传统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掘和利用丰富的石种资源,发展繁荣赏石市场;加强和扩大国际赏石界的交流,增进国内外赏石爱好者之间的友谊,推动赏石文化的发展。为办好盛会,我们诚邀国内外赏石组织组团参展。
会展日期:2011年4月16日—4月25日
会展地点:洛阳市园林花卉中心(洛阳市牡丹桥南国花园西大门对面)
主办单位:中国观赏石协会
洛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河南省观赏石协会
洛阳市花会办
洛阳市园林局
洛阳市赏石协会
参 展 须 知
为使各参展团体顺利参展,现将展览会的活动内容、参展办法告知如下:
一、参展资格:国内外赏石团体
二、参展方法:各个国家或地区赏石组织(包括奇石协会及有奇石展品的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协会、宝玉石协会、收藏家协会)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组团参展。
1、境内以省、市赏石组织为单位组团参展,个别奇石资源丰富的县赏石组织,经组委会秘书处批准,也可组团参展。
2、境内展团展品必须是精品石(小型石组成的一个博古架计算为一件),数量不限。
3、每个展团设团长一名,工作人员2-3名,各展团按此限额领取团长证、工作人员证,凭证出入展区和参加有关活动。特大型展团团长及工作人员名额另定。
4、各展团请于2011年4月5日以前将“参展申请回执表”,报送组委会办公室。
三、评奖办法:
对境内参展团体与展品,设组织奖和赏石单项金、银、铜奖,奖项由评委会评选后报组委会批准。
四、布展与展出日程安排:
报到与布展评比 2011年4月13日—15日
开幕式 4月16日上午
正式展出 4月16日—4月25日
五、赏石商品交易:展览会期间,开辟大型奇石交易市场。交易时间与展出时间相同。“交易摊位申报表”必须在2011年4月5日前报送组委会办公室,按申报缴费时间的先后安排摊位。室外每个摊位为3米×3米,收费700元人民币。室内每个摊位为4米×3米,收费1000元人民币。
六、会务接待:境外参展人员由会务接待处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境内人员,组委会协助安排,也可自行解决,食宿费用自理。需要预订返程机、车票的,请报到时登记。
七、安全保障:展览石品安全由组委会负责,交易石品安全由个人负责。
八、交通路线:参展团体入洛,应先告知组委会,由组委会统一安排接机、接站。
九、通讯联络: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洛阳市园林局
电话:0379-65521798
传真:0379-65521798
联系人:晋万有 祁文石 张江乐
参 展 说 明
首届中国•洛阳国际赏石文化艺术节暨交易会是由中国观赏石协会、洛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洛阳历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赏石文化盛会。在中国观赏石协会和洛阳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会筹办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为使各参展单位对展会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将本次展会的几大特点介绍如下:
一、本次展会将与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同期举行。去年河南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洛阳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622.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06亿元。自今年起,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节会,宣传力度将会得到空前加强,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也必将大幅增长。伴随牡丹花会而举办的大型商务、文化活动也将精彩纷呈,这给即将举办的首届中国•洛阳国际赏石文化艺术节暨交易会搭建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经济平台。
二、为保证此次展会达到预期效果,洛阳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专门成立赏石文化艺术节暨交易会组委会,与牡丹文化节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展会环境、展位布置都做了精心设计,展会的日程安排也做了周密部署;将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展会氛围,扩大首届中国•洛阳国际赏石文化艺术节暨交易会的影响力。组委会具体负责展会布置、宣传、安全、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展会有序推进。
三、本次展会会场位于洛阳市城区中心位置,紧邻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主会场中国国花园,与洛阳市另一主要牡丹观赏园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相距不到500米,与王城公园、国际牡丹园、国家牡丹园等主要牡丹观赏园距离较近,搭乘出租车或公交车10至30分钟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2007年曾在此举办精品牡丹展,并引起了极大轰动。
四、在本届国际赏石文化艺术节暨交易会期间,拟举办“赏石文化高峰论坛”、“赏石文化摄影大赛”、“赏石书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通过内容丰富的赏石文化活动,形成良性互动,促进赏石文化向产业化发展。
五、由洛阳市政府统一协调,将对参展团体提供凭本次展会证件免费观赏牡丹等系列活动。
⑩ 第四届中国宿州灵璧石国际文化节的活动概况
第四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旨在弘扬灵璧石文化,展示赏石文化魅力,拓展会展经济,促进合作交流,搭建招商平台,推动宿州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宿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充分展示宿州形象,开拓文化产业,打造招商平台,聚集人气商机,宿州市将在2010年10月中下旬举办第四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目前奇石节筹备委员会已成立,下设办公室、石展工作部、文化工作部、经贸及市场策划工作部、宣传推广部及综合保障部,将分别从组织协调奇石文化活动,奇石展厅布展,举办节庆活动期间各项文艺活动,开展项目推介、招商引资活动,筹备商业广告、节庆宣传,保障节庆交通、医疗、通信安全等各方面对文化节顺利开展提供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