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班级文化你是班主任的话,你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
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鉴于此,在军训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B.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
而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群体价值观。换言之,班级群体价值观是班级文化核心中的核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如何构建班级文化体系
建设班级文化的意义绝非做出表面上的成果供人参观、欣赏、验收,凌乱、随意的班级文化活动虽然看上去热热闹闹,对学生的成长也有所帮助,但如果不围绕“精神文化”这个核心,班级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或选择错误的方向,甚至演变成一出“文化秀”。
班级文化没有精神内核,好比人没有了“魂魄”。文化不能形成体系,就不可能全方位影响学生的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不可能对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C. 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简单来说,就是能被班级所有成员所接受的班级特色,一般是比较正面的。比如说,班上男生女生都喜欢篮球,那你们班的文化特色就以篮球为主。开展以篮球主的主题活动、崇尚篮球运动精神。之类的。
D. 什么是“班级文化”,你是班主任的话,你怎样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指的是一个班级的团结理念和凝聚力所在。
作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1、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机会
2、民主选举班干部,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负责人,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3、设立班级活动项目,例如组织班级外出活动、策划板报和创办班级刊物等
4、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与学生同心协力,共同进步
5、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集体活动项目,增强班级凝聚力
E. 什么是班级建设
班级建设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建设项目,它涉及到班风、学风、教风等问题。
具体的,要在抓好学习这条主线之上,充分发掘大家的潜质,能够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同学们参与班级活动,尤其要注意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过,对于班委来讲,处理事务要考虑到个别同学的性格特点,考虑到方式方法,考虑到对其他人的影响等~
祝你们班,和而有为!
F. 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英文名class culture。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按照与社会要求的吻合程度,分为班级制度文化与班级非制度文化(含班级反制度文化)两种成分。按照班级成员的认同程度,分为班级虚形文化(体现社会要求但尚未被班级成员内化的文化,又称纯制度文化)与班级实体文化(班级实际具有的文化,又称素质文化)两个层面。按照班级成员的占有集中程度,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班级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占有)与离散型文化(班级成员分别占有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且其中任何一种均不占主导地位)两种类型。
G. 什么叫班级文化建设
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 浏览次数:629次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10-5-2 15:58 | 提问者:v676869
首先声明:班级文化建设是关于【高中二年级】的文化建设,所以不能“幼稚”。学校让我们搞班级文化建设,我实在没有时间去想这些问题(有点自私哈,但是我们班是好班,天天学习到1点多,累呀······)。所以征集富有智慧的你来帮助我。下面说一下要求
1、刚才提到的,高中生吗,不能幼稚
2、因为我们是语文班主任,所以班级要凸显“墨林”文化,最好从以下几个文化中任选一个:红楼文化、诗词文化等
3、可以使用墙壁,也就是可以往墙上贴东西
4、简单、实用、高效,不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还要给同学们一个文化的氛围。
5、价格实惠。不能为了营造文化花重金砸,班级也不富裕,最好的价格在100-150元左右
以上要求最好全部满足,并且请尽快回这个问题,给出我一个满意的答案。谢谢,如果答案十分完善的话,我会追加分数的,再次感谢。抱拳!问题补充:
因为上学的关系,我可能不能及时看见答案,如果填写完毕的话,可以上我的空间给我留言告诉我答案已经填写完了,我的QQ:786041834,最后说一下:非诚勿扰。谢谢
最佳答案 其实你已经设计好了,就是去买点东西吧,就可以了。
喜欢的句子自己选,拿到做书画的地方,让他写好,裱起来。墙可以选竹林或其他有生气的贴画。有花,要选好,易养,漂亮,花很重要!黑板。班级公约,班风,班训,班徽,班歌,班委会,打印装饰好。班级荣誉整理一下,整体就应该没问题了
H.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前面的4表,还有竞赛台,文明标兵台以及一些条幅和宣传画板。
I. 班级文化建设能够包括哪些内容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如下两个版块:
1、理念设计: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信条的确立,一方面明确宣示学校的未来发展远景,一方面也促进学校形成科学教育的体制,建立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并逐步形成学校品牌文化。
(1)学校教育理念;
(2)学生行为信条;
(3)宣传语、校园文化标语。
2、艺术设计和实施:艺术语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题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深刻的。有鉴于此,将学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闪光点和积极元素,通过人文主题的浮雕、雕塑、文化墙等生动艺术展示,来美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必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氛围,起到促进、维护、渲染的作用。
(1)领操台的浮雕设计;
(2)校园内文化主题雕像(学校历届毕业的名人、当地历史名人、科学名人);
(3)办公室、楼道、墙、门、大厅、主文化墙的校园文化展示设计;
(4)教室的黑板、角柜、墙体,食堂的桌椅颜色、墙体喷绘、窗玻璃装饰等的校园文化展示和美化设计。
(9)什么是班级文化建设扩展阅读:
一、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具有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包括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但教师的教学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学也是不可低估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2)要具有渗透性。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3)要具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等活动有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益处,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再次,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事、理论探讨、学术报告等活动,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会提升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