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晋商文化有哪些

晋商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6 07:06:58

1. 晋商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家族观念最重

所谓晋商,指的是历史上明清两代500年间的山西商人,他们的主营业务以盐业和票号为主,时至清代已成为中国实力最雄厚的商帮,甚至在世界经济史学界中,还与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足见其辉煌。那么今天的晋商文化就为你介绍,晋商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一、重视家规与家风
在晋商大族中,有些家族兴盛时间较长,子弟有前途者多,而有些家族则衰败得快,两相比较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者重视家规家风,后者家规弛、家风差、败家子弟也多,可见重视家规与家风在晋商家族发展中的重要性。
能够长期兴旺的晋商家族,后代子孙基本上没有躺在祖宗基业上成为纨绔子弟,而是靠着自身的奋勉,各自开辟自己的事业与前途。且恪守祖训,无一人涉足政界,大多在金融界、教育界、科技界工作。
二、学而优则商
晋商家族有重学的一面,但他们具有以学保商,“学而优则商”的特点。晋商家族虽然重商,但也不是不重学,他们是商学结合,学中有商,商中有学,因而商人中不乏有学问之士。
三、为家族买官留爵提高社会地位
历史上的晋商,发家之后往往谋求买官留爵,以提高自身家族的社会地位。根据清代山西巡抚哈芬、恒春、王庆云等奏折不完全统计,晋商之中的日升昌、元丰玖、志成信、协同庆、协和信、蔚泰厚等票号的财东和主要经理人员,都捐纳银两,买有各级职衔。
举例说明,据清档记载,平遥日升昌票号财东李箴视,不仅自捐官衔,还给已死去的父亲、祖父、曾祖父捐衔,其兄弟七人及下一辈男子十二人均捐有文武头衔,李家的妇女均受封为宜人、夫人等。
四、婚姻多不幸
清代,赴蒙经商是晋商的重要活动。清政府规定,旅蒙商在蒙古地方贸易一律不准携带家眷,不得与蒙古妇女结婚同居。各商号也规定:从业人员包括经理伙计,都不得在商号所在地携带妻子家眷和结婚纳妾,还规定探亲分为十年、六年或三年一次,每次三到四个月。因此,从十一二岁入号,到六十岁退休,一生中只有十多次回家探亲。
由于商人重利轻别离,以致在山西有“旅蒙商的儿女少,妻子守活寡的多”的说法。由此可见,晋商为了谋利常年外出,给婚姻带来不少问题。特别是经商致富后,婚姻由于财富的关系,家庭生活也不一定美满。
五、民宅建筑独具特色
山西商人的民宅建筑,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如襄汾县的丁村民居、祁县的乔家堡和渠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太谷的三多堂、榆次的常家大院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 晋商文化的八个字精髓晋商文化的简介

1、晋商文化的八个字精髓是诚信、勤奋、坚韧、团结。
2、晋商文化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母体下,在特殊时代和特殊的区域文化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指导晋商经营管理、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文化思想和商业思想。
3、晋商文化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山西特别是以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为代表的太原盆地商人前辈,举商贸之大业,经营范围包罗万象,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称雄五百余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商业文化。晋商是中国较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

3. 你怎么看待晋商文化

晋商文化比较好,体现在以下地方:

1、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

博大宽厚是晋商文化的底蕴所在和晋商群体赖以兴旺发展的精神支柱。

2、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

表现在经营管理上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

3、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信奉和气生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相互支持和关照。

晋商文化的相关背景

晋商文化有着官商的特点,而皇商盛行也是在那一时期、那一地区得以发展起来的,并且山西离北京地理位置很近,当时进关出关都很方便,茶、私、盐、粮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

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的经商理念,其根本就在诚信二字,这可能也是社会上比较缺失的一种价值观念。

4. 晋商文化是啥

晋商文化,山西晋中地区,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特点
重视家规与家风
学而优则商
为家族买官留爵提高社会地位
婚姻多不幸
民宅建筑独具特色

5. 晋商文化精髓经典名句

看完《乔家大院》不由得对晋商的前辈们佩服不已,惊叹之余,我们应该更好的研究一下晋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以便借鉴。通过分析发现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战略眼光,敏锐的视觉和嗅,抓住了当时的黄金产业:丝绸、茶叶和票号

二、 借力用力,资金雄厚

三、 有自己和核心人才和团队

四、 商场如战场:有独特的商战与竞争策略

五、 整合利用了官场的资源,使得业务消息灵通,通行无阻。

一、 战略眼光,敏锐的视觉和嗅,抓住了当时的黄金产业:丝绸、茶叶和票号

例1、一个偶然的机会,乔致庸遇到了平遥大商家王协老先生已经成了花子的后人,他用一件狐皮袍子加一串钱从此人手里买下了一幅王协老先生留下的《大清皇舆一览图》。这张图也给了乔致庸前所未有的启示,乔致庸发现了当年王老先生为实现晋商货通天下的理想开辟的北到恰克图南下武夷山的茶路,从江浙到山西潞州的丝路和绸路。

又由这张图,他具体分析了自家的实际情况:粮、油、丝、茶、盐、铁为天下最大的生意。但粮油生意不是乔家的本业,盐铁为朝廷专卖,剩下的大生意,就只有丝和茶了。可当时的情形是,战祸连年,致使南方的丝路不通,茶路也不通。天下人皆知南方茶路不通,也都不去疏通茶路,但如果他们去了,茶路莫不是就通了?

一派豪情油然生,坐镇隆中分天下。乔致庸放眼天下的大智慧让他从战略上为乔家的事业定夺了方向。 纵观商界,大凡取得辉煌成就的企业家,无一不具有胸怀天下的大智慧。

例2、乔致庸自从在恰克图见过了广晋源票号的分号,就对票号这行生意发生了巨大兴趣。凭借商人的敏锐意识,他看到这行新起的只做银子生意的生意将对中国商业的经营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在乔致庸的眼中,钱币应当像流水一样周转,它流得越快,为天下人生利就越多。如果全国商家都来经营票号业,互相承诺守信,全国就会形成一张庞大的信用之网。这样一来,商人们做生意时再也不用拉银子了,只凭一张汇票,就可以到任何地方提取现银。于是决定投身这种行业,并且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作为一生的追求和梦想。

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这样写道:“最能显现出山西商人目光的莫过于一系列票号的建立了,他们先人一步地看出了金融对于商业的重要,于是就把东南西北的金融命脉梳理通畅,稳稳地把自己放在全国民间钱财流通主宰的地位上。这种作为,都是大手笔,与投机取巧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正是由于乔致庸等山西商人具有放眼天下的大智慧、大手笔,晋商才得以称雄中国商界五百多年。

二、 借力用力,资金雄厚

犹太人的一句经商名言:“如果你有一块钱,却不能做成10元甚至100元的生意,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

有了好生意不怕借钱。向投资者借贷;向银行借贷

把握借贷的时机

(1)通胀高挺: 也就是说当物价高涨的时候,去借钱比较划算。例如,你今年贷300万去买一幢楼房,明年就有可能会升值到800万,而你还给银行的钱只是300万本金再加上30万元的利息。这个例子无疑告

诫他们,借钱时应该多考虑借来的钱该怎样运用,以及相关的信贷额和利息。

(2)利润风险比率。利润风险比率是投资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术语。假如赚就会赚100万,赔就只赔1万,如此投资就值得一搏。但如果赚钱最多都是赚1万元,赔就可赔上百万元,风险如此大,收益如此小,傻瓜也不会去冒这个险。

乔致庸下定决心,准备南下武夷山疏通茶路。可是资金不够。当曹掌柜得知乔致庸要向水家、元家、邱家筹措银两时,提醒他:这几家可是联络好的,只要我们不改新店规,他们就不和我们做生意。乔致庸当即表示,水家、元家不愿意和我做生意,那是他们的事,但我愿意和他们做生意!自己就这么堂堂正正,一家一家上门去借银子!

其实,乔致庸心中早有谋划。首先,自己不会白用他们的银子,如果能够平安归来,他们愿意要银子,就连本带息还他们银子;他们愿意要茶,自己将银子作价给他们茶货;他们若是怕他一去不回,他打算把乔家的生意全部押给他们。其次,在面对水家时,对水长清的质疑:从武夷山到恰克图有万余里之遥,南有大江,北有沙漠戈壁,江南又正逢战乱,有什么能力,能把它重新疏通?赔了怎么办?乔致庸掷地有声愿以乔家的生意做抵押。在对待借贷银两的偿还问题上,他的做法也体现了一个商业大家的智慧与胸襟。最后,他顺利地拿到了130万两银子,为自己南下开通茶路奠定了物资基础。

三、 有自己和核心人才和团队

1、 人才是企业的活力和生命,孙茂才就像今天企业里的“市场总监”,角色使命是审时度势为东家制定缜

密、周详的市场拓展计划、安度危机的方案。任人唯贤、不惜重金。起用孙茂才。

2、 总号每年还要对各个分号进行不定期考核。这就是山西商人的考核手段。你如果被一个商号开除了一

次,别的商号就再也不会录用你了

3、 制订关键职位接班人计划、发现和培养公司内部人才。

4、 乔致庸看马荀深对业务讲得头头是道,是个人才,于是给其资本让其粮店独立经营。马荀深为知遇之

恩所感动,上任之始就着手整顿,清除害群之马,准备带领乔家复字号进军蒙古大草原。复字号的气象为之大变。

5、 “该用的人没用,该留的人没留”,这是管理的大忌,也是用人的大忌。譬如复盛公的马荀,近年来复

盛公的生意有七八成都是他做的。这个人要是走了,复盛公的生意就要让他带走大半!这样一个人,东家为什么不能给他顶一份身股,让他留下?

6、 发现了人才,要不惜重金和诚意,为我所用。

7、 关键岗位人才任命必须经过严格考察,否则任意打破提升的常规,提拔的人太多,升迁的速度太快,

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张居正用“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来说明人应该试用,方知其才能。考察人才的德、能、勤、绩,以业绩为主。如果提升太快,则无法考察了。

四、 商场如战场:独特的商战与竞争策略

1、 开票号有一个忌讳,只要你的银票有一次不能兑付现银,你就没了信誉,就站不住脚了。去年就有一

家广东商人要开票号,结果第一天就让人给封了门。头一天开张,有人抱来六个大金元宝来换银子,这家票号拿不出这么多银子,知道是有人不想让他开票号,当下就取下了招牌。据京城商圈的人说,那就是广晋源干的,而且不止一回了。果然不出所料,成青崖不会轻易放过乔致庸,一招接一招,招招致命。第二天清晨,大德兴刚开门,就有一群人,两人一组各抬着一个合抱粗的东西进来,放在柜台上。原来是广晋源银冬瓜,来人叫嚣换不出银子,赶快摘牌子。乔致庸已有了准备,他表面上让来人稍等,暗地里却令李德龄带铁信石等将广晋源的24只金元宝全都拉到广晋源兑换现银。成青崖万万没有想到乔致庸会杀出一个回马枪,他早已照会其他票号,不允许收自己的镇号之宝换给大德兴银子。而乔致庸偏偏向自家来兑银子,并且,成青崖借出那200万两银子后,广晋源已经没这么多银子可用于收回自己的镇号之宝。这时他猛然明白自己中计了,他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成青崖抽出宝剑就要自杀。陆大可及时赶来,拉乔致庸给成青崖磕头,让两家和好,各做各的票号生意,从此不再恶斗。

6. 晋商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晋商文化,是以整个山西为背景,以商贸为中心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以晋商在中国市场上发迹、称雄为起点,从明、清两代延续到民国时期,以商业为纽带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家族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晋商文化立足全省,影响全国,其力度和涉及层次广阔,文化形式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晋中传统文化中,对国人认识和反思中国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进取精神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山西平阳府席铭(1481——1542),“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有许多山西商人就是靠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白手起家而成大业。如着名的大盛魁商号,其创始人之一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幼年家贫,为生活所迫,曾为人佣工,在清军费扬古部充伙夫,服杂役,后来与山西祁县人张杰、史大学一起随营贸易,先是肩挑负贩,拉骆驼,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开“吉盛堂”商号,其后改名为“大盛魁”,几经磨难,终于白手起家,到雍正时大盛魁已经是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号了。

敬业精神
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敬,原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等语。北宋程颐更进一步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可见,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涣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榆次富商常氏,有清一代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常氏家族弃儒经商、弃官经商的子弟很多。如十三世常维丰,幼年从师就读,词章粹美,识者器重。长大后放弃科举,赴张家口经商。维丰极具才能,办事干练,尤精用人、通变之道,凡事一经裁酌,立即决断,为同仁所不及。十四世常旭春,是清末举人,曾任晚清法部员外,书法艺术名冠三晋,诗词也做得很好,时人称他是“书宗李北海,诗步王渔洋”。但他最热衷的还是经营商业。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由于他们把儒家教育的诚信、仁义、忠恕精神引入商界,从而有了常氏商业之繁盛。可见,把商业作为一项终身的崇高的事业来对待,正是山西商人经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又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勤奋:这是大多数山西商人具有的良好品德。如山西定襄邢九如“少贫乏,年十四失情,……越二载,其大父即辞世,家道益困,公以母老弟幼苦无资,不得已弃学就商,甫弱冠远服贾于京东之赤峰县,……勤劳四十余载,而家道卒致丰。”榆次人李智春,“生贫家,幼父母卒,兄佣工,仲兄且殇,于是学商于直隶顺德府布店,数十年勤劳无间,为执事者所重,积有余资,乃旋里娶妇王氏,……三子皆成立,长商于赤城,次二、三子耕作,后家渐起。”永济人赵俊,“为富家贾于江南,勤俭着闻”。刻苦:不怕苦,不怕累,也是大多数山西商人的良好品德。清人纳兰常安说:“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太谷县商人是山西票号三大帮之一,他们经商“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干隆《祁县志》卷9载,祁县阎成兰“行商朔平、归化,辛苦备尝”。

谨慎:山西商人经商以谨慎闻名。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敢经营大的业务,恰恰相反,他们对大业务抓得很紧。但他们不轻易冒风险,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要在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拍板成交,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放款来说,这是山西票号的一项重要业务,但又有风险,他们对放款对象一定要在详细调查对方资产、用款目的、还款能力、财东情况等的基础上,才决定放款与否。有的票号对用款户透支数额还作了明确规定:上上等户不得超过3万两,上等户不得超过5千至1万两,中等户不得超过3千两,下等户则不与之交往。这一规定,就是出于谨慎行事之目的。

群体精神
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如明代曲沃人李明性,青年时常感慨:“夫为弟子壮不能勤力,将坐而食父兄乎?”于是“挟资贾秦陇间”,由于他在商场上“精敏有心计”而致富,又“内行周慎,孝睦于父兄。仲兄卒,无子,以己次子后之。治家甚严,族子甲出钱收息过当,召而责之,手裂其券,自是举宗凛凛。”明代襄陵人乔承统,“其父中盐卒于扬州,遂弃儒而贾。内监杨某督鹾两淮,承统弟承经以事得罪杨某而逃亡,杨捕之急,承统挺身出就狱,所受之刑,五毒备至,终不言弟所在,且为行贿千金,得释。弟归家,破析己财之半予之”。介休冀氏马太夫人主持家政时,“族戚邻里之待以举火者,无虑数十百家,皆太夫人赞助成之”,“又待伙极厚,故人皆乐为尽力”。祁县乔映霞主持家政时,把其兄弟集中在一起,让练有武艺的九弟先把一双筷子折断,接着又让其一次折九双筷子,结果折不断,映霞喻义让众兄弟团结互助。山西商人在发扬群体精神中,还注意量才使用,各尽所能,明代山西大同人薛伦,“其家世力田,兄耕弟贾,业盐于淮。”明代蒲州人王冕,“早卒而遗孤二人,家无应门之仆,王冕妻张氏奉姑抚孤,誓志不二。二子长大后,命长子服贾。曰:孤而无助,将门户是赖;授次子以儒业,曰良人有志而未成,其负荷在是也。后长于克拓前产,次子以明经为诸生,卒立厥家。”

其次,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如明代蒲州人王氏,“其闾里子弟,受钱本持缗券,以化居于郡国者,肩相摩趾相接也”。由此可知,从王氏那里得到资金的子弟很多。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张四维曾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参赞机务,王崇古官居宣大总督、兵部尚书,马自强曾任礼部尚书。三家的联姻,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清朝干隆末年,在典当业中已出现了所谓“江以南皆徽人,曰徽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的说法。“晋商”这一名称的出现,说明清代山西商人已逐步形成一个地域性的商帮。清后期,山西票号在国内80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汇通天下的汇兑网络,也是以乡人为主体形成的山西商人群体。

7. 晋商文化的八个字精髓

晋商文化的八个字精髓是诚信、勤奋、坚韧、团结。晋商文化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母体下,在特殊时代和特殊的区域文化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指导晋商经营管理、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文化思想和商业思想。
晋商文化:
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山西特别是以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为代表的太原盆地商人前辈,举商贸之大业,经营范围包罗万象,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称雄五百余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商业文化。晋商是中国较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

8. 晋商文化的内容拜托各位大神

晋商文化有许多值得表现的地方。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的经商理念。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诚信”二字,这可能也是现在社会上比较缺失的一种价值观念。 晋商精神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一、进取精神 二、敬业精神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又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勤奋:这是大多数山西商人具有的良好品德。 三、群体精神 明清晋商衰落自身、内在的原因,主要有四: 首先,明清晋商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附庸。 其次,“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晋商的发展。晋商资本流向土地,在明代已屡见不鲜。入清后,晋商购置土地者很是普遍。 再次,墨守成规,思想保守。如前所述,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旧有的商业模式已被打破,加快改革,适应潮流,是求得自身发展的途径。但是由于晋商中一些有势力的财东和总经理思想顽固,墨守成规,以致四次失去票号改革机会,晋商终于失去昔日光辉。 复次,近代企业的投资见效周期过长。20世纪初,晋商中一些有识之士以高度热情投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由于当时保矿运动的影响,其资本主要投入了投资额大、见效周期长、管理要求高、并受运输条件制约的煤矿业,而不是投资少、周转快、利润高的棉纺、面粉、卷烟等轻纺工业,致使资金大量积压,陷入困境。

阅读全文

与晋商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