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07 14:07:06

㈠ 简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四、学习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道德的培养礼仪道德,是贯穿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础。而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道德,又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主要因子,几千年来,人们一切生命活动,皆以其为基础。“内修外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虽就死其犹未悔”等等。这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自身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㈡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修身养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慎独拒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成就事业。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修身养德。做人讲人品,为官讲官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倡导修身,强调“为政以德”阅读经典,等于与古代先贤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对话,可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慎独拒腐。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今天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成就事业。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民本、尚公、仁爱、贵和、诚信等优秀品质,能够激励领导干部奋发有为、敬业奉献。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2)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扩展阅读:

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㈢ 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慎独拒腐。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今天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成就事业。

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民本、尚公、仁爱、贵和、诚信等优秀品质,能够激励领导干部奋发有为、敬业奉献。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保护措施

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主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一些高尚品质。但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

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极尽溢美之词,那便走上了歧路了。

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并非要复兴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学、民主、崇高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

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㈣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五常

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做人,更好的做事,明白人生的真相在哪里,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明白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辆疾驰而去的列车,那么传统文化就是这趟列车的轨道,就是人生的方向,引导我们行驶的更稳更远,最后平安到达终点。学习传统文化不是为了教育别人,而是为了改变自己,传统文化是一面镜子。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对照别人,而是拿来反观自己,找到自身不足。践行传统文化更充分汲取贯穿于其中的历史养料和思想精髓,把自己变成一个善良的人,最利他的人,最闪闪发光的人,然后再去影响他人,影响我们这个社会,从而改变我们每一个家庭,改变我们的国家,让家庭和睦,让社会和谐。

㈤ 为什么要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

这些年,我一直在学习传统文化,今天就为什么要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几点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传统文化是解决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具体有以下三大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与人的关系

3、人与自身的关系

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作为地球上的人类,都脱离不了这三种关系,而这三种关系我们都可以用传统文化完美的诠释和解决。

二、世界正在担忧什么?

最近,世界权威民调机构lpsos(益普索)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让全世界大吃一惊。

Ipsos最新发布的2017年5月版本《世界正在担忧什么?》调查报告显示,有9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这个比例在受访的26个国家中遥遥领先。全世界平均只有40%的人认可这一说法,也就是说有60%的群众认为,他们的国家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而这份调查报告上,中国人有48%选择了“环境威胁”作为最担心的内容,这个比例远远高于第二名的印度(20%)。39%的中国人表示他们最担心的是“道德水准下滑”,这样远远高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而这三项内容,在其他25个国家的比例远远要低于我国。

这说明了什么?环境威胁和道德缺失(缺德)已经是我国全名担忧和公认的问题。

三、中国人集体失忆的100年

1912年,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上任之初便发布命令,通令全国的中小学废止读经。

1916年,民国第二任总长范源濂再次发布废除读经令。

自此,中国人在过去的100年里,从小学到大学就再也没有学生接触过经典,那么导致百年后的结果是:

1、集体失忆

2、集体失明

3、集体失道

4、集体失德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普通都感觉到道德危机和诚信危机,以及这个危机带来的环境危机等等。

四、百年回归

(一)两办文件: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第一次以两办文件的形式对传统文化重新定位:

1、《意见》主要内容5摘录:核心思想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意见》重点任务9摘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百年沧桑,百年回归,我们欣喜的看到,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行动起来,今年9月份开始,山东省首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地方必修课程,“四书五经”等儒家文化经典内容将是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

曾几何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站而胜》中写到: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这位总统道出了典型的西方文化的特质,利己主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利他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

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早在上世纪全世界的智者和精英就有这样的论断: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发表了宣言,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为什么要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引领我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同时可以引领世界人民共同走向光明和辉煌!

㈥ 我们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属于全人类

现在,国际间似乎形成了一股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这个月中旬,剑桥大学耶稣学院的院长和牛津大学的副校长分别到香港来访问我,所谈的都是如何在大学里推展中华传统文化(汉学)。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西方人也开始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推广。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享的,不限于一国、一个民族所独有。

二、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离苦得乐

看到这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引用《论语》的第一句话回答他,“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了之后,不断的落实、做到,内心就会很喜悦。这就是“习”,就是要将所学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做出来,不断的去实践。这个悦是从内心当中涌现出来的喜悦、快乐,也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法喜充满”。所以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为了一生得到幸福美满快乐,法喜充满,离苦得乐。方东美教授告诉我,学习圣学,是为了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学习传统文化快乐!如果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要学它?那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孔子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学习得很快乐,忘记吃饭,忘记忧愁,忘记自己的年龄,你看他多么快乐。孔子的弟子颜回生活很清苦,“一箪食,一瓢饮”,“箪”是竹子编制一个篓,吃饭的时候没有饭碗,用箪装饭吃;喝水的时候没有茶杯,用葫芦瓢喝水,贫困到这样的程度。“居陋巷”,住在贫民区。“人不堪其忧”,换上别人受不了,对一般人来讲,这种物质生活太苦了,必然忧愁。而颜回把这个事情忘掉,“回也不改其乐”,他一天到晚快乐得不得了。世间人不能体会颜回乐在哪里,他过的生活是真乐,他的精神生活丰足圆满,真的是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

反观我们现代人,物质生活很丰厚,但是你真的快乐吗?我看现代人是“富而不乐,贵而不安”,有财富,但是心里不快乐;有地位,没有安全感。虽然得到了富贵,但是一生都不快乐,这个人就很可怜,这是佛法里面所讲的“可怜悯者”。古人讲,“不如贫而乐”,比不上物质生活贫穷而精神生活快乐的人,他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学习传统文化,能够让你既富贵、又安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满足,让你得到身心安乐、家庭美满、事业顺利,能够使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学习传统文化能得到这么好的功效,当然应该学习。

三、圣贤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前些时候,有个从事教育事业的北京朋友来找我,告诉我,他本来以为学生会读书,学习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学生,但是后来这样的学生却出事了,才让他警觉到,原先对教育的观念是错误的。做人的教育比做事的教育更重要,道德教育应该摆在第一,这是他的觉悟。可惜现代的教育是注重做事的教育,疏忽做人的教育。现在人心坏了、社会乱了,根本的原因就是教育出了问题,疏忽了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育。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补足这四种普世教育,这四种教育能够端正世道人心,化解冲突,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使社会安定和谐,世界繁荣和平,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带给现代人的殊胜利益。

古来童蒙教科书《三字经》上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把本性本善明显的表示出来了。教育就是要肯定人性本善,教育终极的目标是回归本善,圆满本善的人就是圣人,所以这是圣贤教育。要相信佛在经上教导我们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有一切的不善都是习性、是染污,本性决定没有染污,本性是觉、正、净。教育的成就,是要把不善的人转变成善人,你的教育就成功了,转恶为善、转迷为悟,乃至最高级的是转凡成圣,这是教育成功了。决定不可以说这个人不善,这个人没有善根,我们把他开除掉,那你的教育完全失败了。要肯定,世间决定没有恶人,恶人是怎么回事?没有受到好教育,他被外面环境教坏了,要懂得这个道理,他的本性是善的。所以我们看到监狱里面的服刑人员,接触到传统文化教育之后良心发现,幡然悔改,变成了好人,监狱变成了学校,这就是很好的证明。苦是从迷惑造业而来的,所以要真正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一定要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就是要教学,要教他,要指点他、要提醒他、要诱导他,使他真正觉悟,觉悟了才能离苦得乐。

这个本性本善的核心,古人也找到了,把它放在五伦里头最重要的一个位置。五伦头一句“父子有亲”,“亲”就是亲爱,这个亲爱就是本体的核心,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完全是从这个核心发扬光大。这个传统是爱的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社会是爱的社会,所以几千年来长治久安,都是循着性德,没有违背性德;如果违背性德,动荡就来了。因此从这个爱演变为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就是传统文化最高的指导纲领。

圣贤把道德落实到人事上来,这在中国讲得最完备。五伦是道,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是自然的规律,是“道”;能够顺着这个道,随顺自然的规律,那是“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这些都是德。中国古圣先贤,古书里讲得好,“以道治国,以德化民”,就是治国决定不能违背自然的原理原则,教化众生一定要顺其自然,这叫道德。这个国家能够在几千年当中长治久安,没有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有它的原因在。为什么?因为它守道德,它懂得道德。所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遵循正道就会昌盛;如果逆道而行,倒行逆施,迟早会败亡。所以遵循伦常道德是快乐的根本,违背伦常道德是痛苦的根本,这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必须认识清楚的。

㈦ 我们为啥要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有哪些好处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的话,如果不是出于真正热爱中国古典文学,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要去学古诗词和文言文呢?是用来炫耀自己的才能吗?如果是真正的热爱古典文学,那么他自然心里会有答案。

好比我,一开始接触古典诗词,只是出于热爱文学,我并没有把研习古典文学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但是在慢慢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我真的陷进去了,被震撼到了。当我看到这些辉煌灿烂的诗词和古代文化,真正体会到古人说的“士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气度,你就忍不住想把这些美好的事物,分享和传播给更多的人。

㈧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1、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修身养德。做人讲人品,为官讲官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倡导修身,强调“为政以德”阅读经典,等于与古代先贤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对话,可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这启示我们:只有对私欲进行必要的节制,才能不被其所困、所累、所苦、所害。

2、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慎独拒腐。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今天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每天要三次反省自己,其实就是要做到慎独。领导干部只有慎独才能慎权,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

这启示我们:领导干部坚持做到慎独,有利于抵御诱惑、防止腐败。

3、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成就事业。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民本、尚公、仁爱、贵和、诚信等优秀品质,能够激励领导干部奋发有为、敬业奉献。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这启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有利于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

(8)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扩展阅读:

传统文化的种类: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

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㈨ 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1、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修身养德。做人讲人品,为官讲官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倡导修身,强调“为政以德”阅读经典,等于与古代先贤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对话,可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这启示我们:只有对私欲进行必要的节制,才能不被其所困、所累、所苦、所害。

2、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慎独拒腐。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今天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每天要三次反省自己,其实就是要做到慎独。领导干部只有慎独才能慎权,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

这启示我们:领导干部坚持做到慎独,有利于抵御诱惑、防止腐败。

3、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成就事业。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民本、尚公、仁爱、贵和、诚信等优秀品质,能够激励领导干部奋发有为、敬业奉献。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智慧,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这启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有利于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