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新疆非物质文化有哪些

新疆非物质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7 17:04:58

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和管理。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和民间美术;
(三)传统礼仪、节庆、庆典以及竞技、游戏等民俗活动;
(四)传统手工艺技能;
(五)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六)与前五项相关的资料、实物和场所;
(七)其他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和管理,应当尊重传统,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歪曲和滥用。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领导协调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发展和改革、财政、民族与宗教、经济贸易、建设、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体育、海关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工作。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有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第八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着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二章保护第九条自治区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州、市(地)、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据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编制本行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文化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调查,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记录,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相关数据库。第十一条通过普查、调查或者其它途径发现濒危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专项保护计划。第十二条自治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行分级保护。
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本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公众意见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和保护办法,由本级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实施。第十三条对列入代表作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本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制定保护措施,确定保护单位,并对其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单位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第十四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保护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或者相对完整的资料;
(二)有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
(三)有开展传承、展示活动的场所和条件。第十五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全面收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立档案;
(二)为该项目的传承和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三)保护该项目相关的文化场所;
(四)开展该项目的展示活动;
(五)向负责该项目保护工作的文化行政部门报告项目保护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检查。

Ⅱ 新疆还有哪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疆自治区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是木卡姆说唱艺术。

“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说唱艺术”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

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词语。

Ⅲ 求新疆丝绸之路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民间文学,玛纳斯(柯尔克孜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江格尔(蒙古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格萨尔文诗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科院
《格萨(斯)尔》
二、音乐:
维吾尔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即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地区、麦盖提县
三、舞蹈:塔吉克斯坦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斯坦自治县
五、曲艺:新疆曲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六、杂技与竞技,维吾尔族达瓦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八、手工艺技艺,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喀什市、吐鲁番地区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
桑皮纸制作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十、民俗:锡伯族西迁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新疆塔吉克斯坦族引水节和播种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斯坦自治县
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

Ⅳ 新疆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Ⅳ 求!新疆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疆自治区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是木卡姆说唱艺术。
“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说唱艺术”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词语。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多种宗教并存传播,东西方文化撞击交融,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疆维吾尔木卡姆有着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的歌唱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等,是反映维吾尔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网络全书。歌曲体裁既有叙咏歌,又有叙事歌;演唱方式既有合唱,又有齐唱、独唱;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复杂多样。

载歌载舞,是维吾尔木卡姆最重要的特色。舞蹈技巧丰富多彩,集体舞的队形组合和步伐步态富于变化。

除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十二木卡姆》外,还流传着《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

Ⅵ 新疆民族文化遗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想问什么呀?
我知道的新疆民族文化遗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有
新疆《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的《木卡姆》

Ⅶ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2、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总称。

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乌鲁木齐等大、中、小城镇也广为流传。特别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广泛流传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和北疆的伊犁地区。

3、贵州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

4、《格萨尔》是一部篇幅极其宏大的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这是我国藏族人民在十一世纪以来漫长的岁月里,用集体智慧创作出来的一部极为珍贵的文学巨着。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也叫《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格萨尔》史诗被誉为藏族古代社会的网络全书,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活态史诗。有着“格萨尔故乡”美誉的那曲,现有103位说唱艺人,人数为西藏各市地最多。

2006年5月20日,格萨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03月,世界最长英雄史诗《格萨尔》文学走进西藏课堂。

5、“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分为十二部分。朝鲜族农乐(象帽舞、乞粒舞)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6年5月20日,朝鲜族农乐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Ⅷ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目前,新疆已公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4640项。

其中,被选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5项、国家级项目94项,自治区级项目保护单位567个、国家级项目保护单位81个。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麦西热甫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新疆公布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654人,被选入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有548名、国家级传承人112名。

玛纳斯

《玛纳斯》是集诗、歌、故事于一体的韵文史诗,是由民间艺人演唱的口头文学,艺人在史诗的创作与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与新疆非物质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2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