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认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是什么
认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是梨膏糖。
梨膏糖不仅是上海的小吃味道,更是文化的传承。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记忆中的味道,说起上海的老味道,就不得不提走过166年光景的糖果梨膏糖。它诞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首家梨膏糖商店在老城隍庙的庙前大门石狮子旁开业,1961年上海梨膏糖食品厂成立。
简介: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37.85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2487.09万人。
⑵ 上海有什么传统文化
【顾绣】民间工艺。古代上海地区着名刺绣技艺。源于明代。嘉靖年间,上海名宦顾名世筑名园"露香园"。顾绣创始人是顾名世长子顾会海之妾缪氏,她在宋绣传统上创新发展,奠定了顾绣基础。传至次子顾斗英第二子寿潜妻韩希孟时,技艺登峰造极。她于画艺有造诣,运用针锋特技以体现画稿的神韵,今存世之顾绣代表作均为她的作品。每幅绣品旁均有董其昌题咏,珍贵异常。顾名世曾孙女顾兰玉精通绣艺,曾设幔授徒,四乡妇女学艺后以此为营生,顾绣艺术得以传世,其居功甚伟。顾绣特点是擘丝细过于发,针刺细如毫,配色精妙,绣品气韵生动,工致无匹,有"画绣"之美誉。顾绣对后来之苏绣、湘绣、蜀绣均有影响,为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
http://ke..com/view/62428.htm
(个人观点:重点关注,传承意义,传人(师傅)...侧重点在宣传,保护,传承)
【金山农民画】上海金山县民间传统艺术。包括灶头画、剪纸漆绘、民间玩具、泥塑和石刻等,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江南水乡独特风韵。金山县文化馆组织农民画创作骨干20多人组成金山农民画社,从事专业创作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展,大获成功。1981年,金山农民画在美国华盛顿、纽约、洛杉矶以及比利时布鲁塞尔和联邦德国展出时,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的源头"。到1987年底,已有近2500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日本国美乃美出版社出版了金山农民画册。有4幅精品被邮电部制成邮票发行。金山县因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http://ke..com/view/243467.htm
(个人观点:在传承,保护的同时..在创新这个角度可以下点功夫...模仿其造型进行制作)
【嘉定竹刻】民间工艺。竹刻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工艺,始于唐朝,盛于明清。嘉定竹刻始于明隆庆年间,熔笔墨艺术和雕刻技艺于一炉,作品富于诗情画意,形成着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代表人物是朱鹤、朱缨和朱稚征祖孙三人(世称"嘉定三朱"),以深刻作浮雕和透雕技法为其流派特色。嘉定竹刻以留青阳刻为主,即利用竹皮、竹肌色泽的不同,雕镂出浓淡相间、绚烂多姿的艺术品。品种繁多,既有插屏、挂屏等艺术欣赏品,亦有烟盒、扇骨、笔筒、花瓶、搁臂等实用工艺品。
http://ke..com/view/149523.htm
(个人观点:在传承,保护的同时..可模仿其造型进行制作)
【黄草编织】传统手工编织工艺,以嘉定最为有名。嘉定黄草色泽淡雅,质地坚韧,并能染色,用它编出的工艺品门类多样,式样新颖,色彩丰富,工艺精致,具有民族特色。草编制品有拎包、果盆、杯套、盆垫、拖鞋等等,充满乡土气息,兼具手工织品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实用价值。早在清代,嘉定黄草拖鞋便远销欧亚各国。现在,黄草由野生改为人工培育,质量更佳,近年推出仿古图案新产品,制作精巧,纹路细密,图案中人物、车马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巧夺天工,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上海着名的工艺品。
http://ke..com/view/298454.htm
⑶ 上海有什么民风民俗
1、除夕
许多家庭之长者,在年夜饭后,不去就寝,围炉守岁。 守至鸡初鸣、天微明,各户男女老少皆,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到子夜时,有一些人还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撞“头钟”。玉佛寺一般都是烧头像的地方,龙华寺是撞头钟的地方。
2、上海桃花节
每年3-4月间举办,上海人赏桃花的习惯由来已久,南汇是赏花的好地方,上海南汇区多植桃树,为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自1991年起,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举办了上海桃花节,以进一步弘扬桃文化,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3、春节
自初一以后各日,便是亲戚朋友往还拜年之期。客来多携礼品,待客必请喝“元宝茶”,是为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一枚,又必请吃酒饭。上海人一到过年必定要去城隍庙逛一逛,走一走那里的九曲桥。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之举。
4、元宵
每家必吃“元宵”,即汤圆,也是取团圆、吉利之义。但元宵之盛还在于“灯”,所以又名“灯节”。家家户户、各店各铺悬灯门前,寺庙、园林、广场等公共处所,更是大张灯彩。届时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
5、浴佛节
在上海,四月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这天寺庙要拂去佛像身上尘土,诵经礼拜,城内外大的寺院如静安寺和方浜路的广福寺都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山门外百货毕集,进行土特产品交流。
⑷ 上海有哪些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地标建筑
上海市有非常多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地标建筑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东方明珠,站在东方明珠的顶上是可以看到整个外滩的全景,如果是第1次去到上海的话,就可以考虑去一下东方明珠。还有最着名的地方之一就是外滩,外套和周围的建筑也承载了很多的历史,在夜里如果坐轮渡的话,是能够看到黄浦江两岸非常漂亮的景色。还有陆家嘴是在外滩的对岸,这也是中国影响力比较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被人们戏称为陆家嘴三件套,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而且上海也是有很多年历史的,像比较有悠久历史的圣地,就是上海城隍庙,还可以去上海城隍庙旁边的豫园感受当地的文化。除此之外,去上海必打卡的地方就是南京路步行街,这也是上海最繁华的街区,只要沿着步行街一直往东走,就可以到达上海的外滩。
总结
最后上海称为魔都是有非常多世界性地标的存在,同时也有传统的建筑,东西文化也在这里激烈上演着。
⑸ 上海特有的文化是什么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会展之都。地处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的入海口以及亚太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东濒东海,北界长江,南临杭州湾,西与江苏省和浙江省接壤,北与江苏省南通市接壤。面积6340.5km²,人口2309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旅游交通方面,已形成了航空、铁路、高等级公路、海运、轻轨与地铁等组合的立体交通网络
航空方面,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同全球200多个城市通航。铁路运输方面,上海有两个火车站,即上海火车站和上海火车南站,高铁或普铁与全国各大中城市联通。有邮轮通往韩国仁川、釜山,日本大阪、神户等地。地铁在城市内四通八达
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传统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人多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上海又是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大都市和国际金融中心,经济发达,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⑹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5项。
1、江南丝竹
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锣鼓书
旧称“太保书”,“太保”是由上海郊县农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动“太卜”衍化而成,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锣鼓书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堪称曲艺的杰出代表。在当地家喻户晓,影响甚广。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十锦细锣鼓
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于2008年6月成为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4、上海道教音乐
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余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
5、上海龙华庙会
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华东地区历史悠久并沿袭至今的传统庙会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是独特的海派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6、嘉定竹刻
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徐行草编
徐行古镇是江南着名的草编之乡,黄草草编是上海嘉定徐行的传统手工艺品,上海嘉定区劳动人民利用黄草杆茎编织成玲珑精致的生活用品,缀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精细美观,轻巧方便,成为一方名产,其黄草编织历史悠久,饮誉中外。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市徐汇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棉麻纺织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唐代手工棉纺织技艺得到明显提高,清代达到繁盛时代。2006年5月20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⑺ 上海的传统文化形式有什么
【顾绣】民间工艺。古代上海地区着名刺绣技艺。
【金山农民画】上海金山县民间传统艺术。包括灶头画、剪纸漆绘、民间玩具、泥塑和石刻等,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江南水乡独特风韵。
【嘉定竹刻】民间工艺。竹刻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工艺,始于唐朝,盛于明清。嘉定竹刻始于明隆庆年间,熔笔墨艺术和雕刻技艺于一炉,作品富于诗情画意,形成着名的竹刻流派--"嘉定派"。
⑻ 上海有哪些人文特色
上海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海派特色的滑稽戏产生于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脚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因为方言隔阂,只流行于上海、苏南、浙江等吴语地区。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脚戏”。
沪剧(旧时也称申曲)是用上海话演唱的上海本地戏曲。上海说唱、浦东说书等也是上海特色曲艺。
苏州评弹、越剧等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曲艺,因其与上海语言文化相近,在沪上拥有许多观众。
上海是中国近代流行乐的发源地之一,上海音乐学院是当时亚洲顶尖的音乐学府,当时上海的流行乐曾一度风靡东南亚,部分歌曲被美国歌手英文翻唱后曾一度创下连续数月雄踞美国流行歌曲排行榜冠军的传奇。大量歌曲至今脍炙人口如夜上海、夜来香、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上海滩等都已成不朽经典。
⑼ 上海人文精神有哪些
上海,简称“沪”,有“东方巴黎”的美称,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上海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类的弄堂文化、外滩建筑群、庙宇的文化;生活类的习俗、节日、嫁娶、饮食、方言的文化;艺术文化类的沪剧、浦东说书、滑稽戏等上海传统文化,带你了解一个老上海的风情。
上海话又叫上海方言、上海闲话,俗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的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有哪些文化历史?常用的上海话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上海方言】
上海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文化。那么上海都有哪些节日习俗呢?本文为为你盘点了上海的所有节日习俗大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上海节日】
上海如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国际都市的水平,很多的文化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不同程度的冲击,婚俗文化也是如此,上海结婚习俗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既有中国特色,想要在上海踏入婚姻殿堂的你,应该要了解一下【上海嫁娶文化】
上海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是一个沿江滨海的城市,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邻近江湖密布,全年盛产鱼虾,市郊菜田连片,四时蔬菜常青,物产丰富。正是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历史,所以形成了上海独有的饮食文化。【上海饮食文化】
海派文化诞生于上海,但是上海的本土文化并不完全是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本质上是上海的城市文化,糅合了以江南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欧美的外来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后形成的上海城市文化。【海派文化】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寺庙文化特色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寺院庙堂,是供着祖宗神佛着名历史人物便于世人瞻仰祭祀的地方。那么上海有哪些着名的寺庙,上海的庙会文化是什么样的?【庙宇/庙会文化】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那么沪剧发展后有哪些艺术特色呢?【沪剧文化】
⑽ 上海有什么特色
上海特色菜:上海人称的本帮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风味的菜肴,特色可有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概括。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糖为主,品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本帮炒菜中,荤菜中特色菜有响油鳝糊、油爆河虾、油酱毛蟹、锅烧河鳗、红烧圈子、佛手肚膛、红烧回鱼、黄焖栗子鸡等,真正体现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上海蔬菜按季节不同有各种时令菜。
马兰头、荠菜、鸡毛菜、上海小油菜等都非常清爽。市民早点——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
(10)上海有哪些文化扩展阅读:
上海被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评为“世界一线城市”。上海在科尔尼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9位,中国第3位。
在2019年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暨百强城市排行榜中,上海排名世界第48位,中国第4位。2019年10月31日,上海入选首批5G商用城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