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认为世界上酒鬼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
中国其实是酒文化的发祥地,是全球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所以说,我国就是酒的故乡。现如今,酒文化已经变成一种学问,家庭聚会、好友聚会、又或是谈生意,酒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饮品。但说起全球酒鬼最多的国家,大家又知道是谁吗?
所以在这儿小编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大家想要去这里旅游的话,最好不要晚上出门,如果碰巧遇到喝醉的人那就危险了。各位小伙伴们,你们见过的俄罗斯人酒量又如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B. 喝水就像喝酒,政府还设立醒酒站,世界上酒鬼最泛滥的国家是哪个
这个国家当然就是俄罗斯啦。众所周知,喝点烈酒能够驱寒,暖和一下身子,所以高纬度的俄罗斯人就把酒当成取暖的利器,不停喝酒。因为人民过度饮酒,在苏联时期都被迫出台禁酒令,但是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不过过度饮酒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俄罗斯。因为在冬季,每年都有醉倒在路边被冻死的醉汉,所以政府设立了醒酒站,让这些醉汉有个温暖的地方停留。此外,由于俄罗斯人常在饮酒后进行某种运动,所以有相当大比例的孩子大脑发育不全,有着脑瘫等缺陷。
C. 世界上哪个酒文化的历史最长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在我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是三代伟人的厚爱。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的历次全国名酒评比,均无可争议地荣登榜首:2000年,作为历史见证与文化象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犹如中国发给世界的一张飘香的名片,茅台酒创造了内销川省千户饮,外运五洲万人尝的百年辉煌,为人争相畅饮、收藏,被誉为世界名酒、“中国之光”。
D. 武汉格鲁吉亚红酒
格鲁吉亚红酒是由格鲁吉亚出产,是前苏联的国宴酒。
格鲁吉亚是世界葡萄酒的发源地,1965年据前苏联对格鲁吉亚出土的10粒葡萄籽考古研究发现:这是距今7000-8000年前人工栽培的vitis vinifera sativa D.C品种葡萄,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品种!由此证明格鲁吉亚是世界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对于格鲁吉亚人就像茶与中国人一样,在古老的发展史中难解难分 。在现今的世界,举国家家自酿葡萄酒只有格鲁吉亚人,深厚多彩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原苏联国家民众公认格鲁吉亚葡萄酒是世界最好的、最纯的酒,而不是法国红酒。
陶罐酿酒是格鲁吉亚一种古老的葡萄酒酿造方式,在现代化的酿酒方式的冲击下,因其酿造工艺复杂,产量小已经逐渐被边缘化。为了保护这项传统工艺,格鲁吉亚决定,把陶罐酿造葡萄酒申请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陶罐生产葡萄酒,将陶罐埋入土中,只将口露出地面,每个陶罐容量可达3000-5000升,埋入土中的陶罐可使葡萄汁在14-15度常温下发酵和保存,使葡萄酒在良好状态下保存相当长时间。历史记载,过去在格鲁吉亚主要是用脚踩榨葡萄汁,以免压碎葡萄籽,影响葡萄酒口味。将葡萄破碎榨汁后直接存入陶罐3-4个月到充分发酵后,分析并倒入其它储存罐,按基本技术工艺要求进行后发酵。从榨汁后的碎渣中再次榨出葡萄汁并制成酒。酿酒材料在榨汁后的碎渣中陈醇对葡萄酒特殊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在大陶罐里酿造的葡萄酒——世界上独一无二
在世界公认存在两种主要的葡萄酒酿造工艺—欧洲工艺和卡赫季亚工艺,而卡赫季亚工艺是在格鲁吉亚传承数千年的独有工艺,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工艺是纯手工的酿造过程,将人工压榨的葡萄原汁,倒入格鲁吉亚特有红色粘土烧制的大陶罐(квеври)中,把陶罐埋入地下使其保持14~15的恒温,葡萄在地下自然低温发酵3~4年才能成为葡萄酒,该工艺酿造的葡萄酒浓烈,饱满,含更多的单宁和酚物质,比用木桶发酵更能保持葡萄酒中葡萄的香味。和欧洲葡萄酒相比,卡赫季亚的葡萄酒更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只有用这种工艺酿造的葡萄酒才被称为Nature wine。
在格鲁吉亚,二十世纪之前,квеври是酿造和保存葡萄酒的唯一器皿。
E. 外国酒文化有哪些
外国酒习惯称之为洋酒,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自产酒的历史和文化。目前,洋酒的品种很多,酒牌更是五花八门,举不胜举。比较着名的产酒国家有: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俄国、瑞士、西班牙等。这其中最为着名的当首推法国。法国生产的白兰地、香槟酒、红、白葡萄酒及各种烈性甜酒,都是首屈一指的。其次是英国,英国生产的金酒和威士忌,都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苏格兰威士忌特有的烟熏味道使其在威士忌家族中独占鳌头。德国的啤酒以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还有原苏联和北欧的伏特加、牙买加的罗姆酒,更是远近皆知。美国的酿酒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比较着名的波本威士忌等。
各种酒类的生产工艺不同,但一般可以分为蒸馏酒和酿造酒两大类。蒸馏酒是在酿造过程中,采用蒸馏的方法浓缩酒精,提高酒度的酒种,酒精含量常在40%(常记为40? )以上,所以又称之为烈酒。在介绍外国烈酒之前,有必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酒度的表示方法。目前,国际上酒度表示法有三种:第一种:标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标准酒度是法国着名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aka)发明的。它是指在20℃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这种表示法比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较为广泛。标准酒度又称为盖·吕萨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缩写GL表示;第二种;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VK)。英制酒度是18世纪由英国人克拉克(Clark)创造的一种酒度计算方法;第三种:美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制酒度用酒精纯度(Proof)表示,一个酒精纯度相当于0.5%的酒精含量。
在餐厅酒吧和销售部门,通常习惯把烈酒分为六大类:即金酒(Gin)、 威士忌(Whisky)、 白兰地(Brandy)、 伏特加(Vodka)、 罗姆酒(Rum)和 特吉拉酒(Tequila)。
一、金酒(Gin)
金酒有许多称呼:香港、广东地区称为毡酒;台北称为琴酒,又因其含有特殊的杜松子味道,所以又被称为杜松子酒。
据说金酒诞生于17世纪中叶,是由荷兰莱顿大学的医学教授西尔维斯(Sylvius),首创。最初是作为利尿、清热的药剂使用,不久人们发现这种利尿剂香气和谐、口味协调、醇和温雅、酒体洁净,具有净、爽的自然风格,很快就被人们作为正式的酒精饮料饮用。金酒的怡人香气主要来自具有利尿作用的杜松子。杜松子的加法有许多种,一般是将其包于纱布中,挂在蒸馏器出口部位。蒸酒时,其味便串于酒中,或者将杜松子浸于绝对中性的酒精中,一周后再回流复蒸,将其味蒸于酒中。有时还可以将杜松子压碎成小片状,加入酿酒原料中,进行糖化、发酵、蒸馏,以得其味。有的国家和酒厂配合其它香料来酿制金酒,如荽子、豆寇、甘草、橙皮等。而准确的配方,厂家一向是非常保密的。
世界上的金酒名字很多。荷兰人称之为Gellever,英国人称之为Hollamds或Genova,德国人称之为Wacholder,法国人称之为Genevieve,比利时人称之为Jenevers……
金酒不用陈酿,但也有的厂家将原酒放到橡木桶中陈酿,从而使酒液略带金黄色。金酒的酒度一般在35一55? 之间,酒度越高,其质量就越好。比较着名的有荷式金酒、英式金酒和美国金酒。
(一)荷式金酒
荷式金酒产于荷兰,主要的产区集中在斯希丹(Schiedam)一带,是荷兰人的国酒。
荷式金酒是以大麦芽与裸麦等为主要原料,配以杜松子酶为调香材料,经发酵后蒸馏三次获得的谷物原酒,然后加入杜松子香料再蒸馏,最后将精馏而得的酒,贮存于玻璃槽中待其成熟,包装时再稀释装瓶。荷式金酒色泽透明清亮,酒香味突出,香料味浓重,辣中带甜,风格独特。无论是纯饮或加冰都很爽口,酒度为52度左右。因香味过重,荷式金酒只适于纯饮,不宜作混合酒的基酒,否则会破坏配料的平衡香味。
荷式金酒在装瓶前不可贮存过久,以免杜松子氧化而使味道变苦。而装瓶后则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降低质量。荷式金酒常装在长形陶瓷瓶中出售。新酒叫Jonge,陈酒叫Oulde,老陈酒叫Zeet oulde。比较着名的酒牌有:亨克斯(Henkes)、波尔斯(Bols)、波克马(Bokma)、邦斯马。(Bomsma),哈瑟坎坡(Hasekamp)。
荷式金酒的饮法也比较多,在东印度群岛流行在饮用前用苦精(Bitter)洗杯,然后注入荷兰金酒,大口快饮,痛快淋漓,具有开胃之功效,饮后再饮一杯冰水,更是美不胜言。荷式金酒加冰块、再配以一片柠檬,就是世界名饮干马天尼(Dry Martini)的最好代用品。
(二)英式金酒
大约是在17世纪,威廉三世统治英国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参战的士兵将金酒由欧洲大陆带回英国。1702一1704年,当政的安妮女王对法国进口的葡萄酒和白兰地苛以重税,而对本国的蒸馏酒降低税收。金酒因而成了英国平民百姓的廉价蒸馏酒。另外,金酒的原料低廉,生产周期短,无需长期增陈贮存,因此经济效益很高,不久就在英国流行起来。当时一家小客栈打出一个非常有趣的招牌,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金酒是何等的便宜:
Drunk for a penay 一分钱喝个饱;
Dead drunk for two penay 二分钱喝个倒;
Clean straw for nothing 穷小子来喝酒,一分钱也不要。
英式金酒的生产过程较荷式金酒简单,它用食用酒槽和杜松子及其它香料共同蒸馏而得干金酒。由于干金酒酒液无色透明,气味奇异清香,口感醇美爽适,既可单饮,又可与其它酒混合配制或作为鸡尾酒的基酒,所以深受世人的喜爱。英式金酒又称伦敦干金酒,属淡体金酒,意思是指不甜,不带原体味,口味与其它酒相比,比较淡雅。
英式干金酒的商标有: Dry Gin、Extra Dry Gin、Very Dry Gin、London Dry Gin和English Dry Gin,这些都是英国上议院给金酒一定地位的记号。着名的酒牌有:英国卫兵(Beefeater)、歌顿金(Gordon’s)、吉利蓓(Gilbey’s)、仙蕾(schenley)、坦求来(Tangueray)、伊利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老女士(Old Lady’s)、老汤姆(Old Tom)、上议院(House of Lords)、格利挪尔斯(Greenall’s)、博德尔斯(Boodles)、博士(Booth’s)、伯内茨(Burnett’s)、普利莫斯(Plymouth)、沃克斯(Walker’s)、怀瑟斯(Wiser’s)、西格兰姆斯、(seagram’s)等等。
伦敦干金酒也可以冰镇后纯饮。冰镇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将酒瓶放入冰箱或冰桶,或在倒出的酒中加冰块,但大多数客人喜欢将之用于混饮(即做混合酒的基酒)。
(三)美式金酒(American Gin)
美国金酒为淡金黄色,因为与其它金酒相比,它要在橡木桶中陈年一段时间。美国金酒主要有蒸馏金酒(Distiled gin)和混合金酒(Mixed gin)两大类。通常情况下,美国的蒸馏金酒在瓶底部有“D”字,这是美国蒸馏金酒的特殊标志。混合金酒是用食用酒精和杜松子简单混合而成的,很少用于单饮,多用于调制鸡尾酒。
(四)其它国家的金酒
金酒的主要产地除荷兰、英国、美国以外还有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比较常见和有名的金酒有:辛肯哈根·德国(schinkenhager)、布鲁克人·比利时(Bruggman)、西利西特,德国(Schlichte)、菲利埃斯·比利时(Filliers)、多享卡特·德国(Doornkaat)、弗兰斯·比利时(Fryns)、克丽森·法国(Claessens)、海特·比利时(Herte)、罗斯·法国(Loos)、康坡,比利时(Kampe)、拉弗斯卡德·法国(Lafoscade)、万达姆。比利时(Vanpamme)、布苓吉维克,南斯拉夫(Brinevec)。
干金酒中有一种叫Sloe gin的金酒,但它不能称为杜松子酒,因为它所用的原料是一种野生李子,名叫黑刺李。Sloe gin习惯上可以称为“金酒”,但要加上“黑刺李”,称为“黑刺李金酒”。
(五)金酒的分类
金酒按口味风格可分为辣味金酒(干金酒)、老汤姆金酒(加甜金酒),荷兰金酒和果味金酒(芳香金酒)四种。辣味金酒质地较淡、清凉爽口,略带辣味,酒度约在80-94 proof之间,老汤姆金酒是在辣味金酒中加入2%的糖份,使其带有怡人的甜辣味;荷兰金酒除了具有浓烈的杜松子气味外,还具有麦芽的芬芳,酒度通常在100一110 proof之间;果味金酒是在干金酒中加入了成熟的水果和香料,如柑桔金酒,柠檬金酒、姜汁金酒等。
二、威士忌(Whisky)
“威士忌”一词是古代居住在爱尔兰和苏格兰高地的塞尔特人(Ce1t)的语言,古爱尔兰人称此酒为Visge一Beatha,古苏格兰人称为Visage baugh。经过年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今天的Whisky一词。不同的国家对威士忌的写法也有差异,在爱尔兰和美国写成Whiskey,而在苏格兰和加拿大则写成Whisky,发音区别在于尾音的长短。“威士忌”一词,意为“生命之水”,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纯饮威士忌。
威士忌的酿制是将上等的大麦浸于水中,使其发芽,再用木炭烟将其烘干,经发酵、蒸馏、陈酿而成。贮陈过程最少3年,也有多至15年以上的。造酒专家认为:劣质的酒陈年再久也不会变好的,所以,经二次蒸馏过滤的原威士忌,必须经酿酒师鉴定合格后,才可放入酒槽,注入炭黑橡木桶里贮藏酝酿。由于橡木本身的成份及透过橡木桶进入桶内的空气,会与威士忌发生作用,使酒中不洁之物得以澄清,口味更加醇化,产生独一无二的酒香味,并且会使酒染上焦糖般的颜色。所有威士忌都具有相同的特征:略带微妙的烟草味。大多数威士忌在蒸馏时,酒精纯度高达140~180proof,装瓶时稀释至80~86proof这时酒的陈年作用便自然消失了,也不会因时间的长短而使酒的质量有所改变。
几百年来,威士忌大多是用麦芽酿造的。直至1831年才诞生了用玉米、燕麦等其它谷类所制的威士忌。到了1860年,威士忌的酿造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人们学会了用掺杂法来酿造威士忌,所以威士忌因原料不同和酿制方法的区别可分为麦芽威士忌、谷物威士忌、五谷威士忌、稞麦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五大类。掺杂法酿造威士忌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威士忌家族更加地壮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生产威士忌的酒厂,生产的威士忌酒更是种类齐全、花样繁多,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威士忌分别是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美国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类。
(一)苏格兰威士忌(Scotch Whisky)
在苏格兰有四个生产威士忌的区城,即高地(High land)、低地(Low land)、康倍尔镇(Campbel town)和伊莱(Islay),这四个区域生产的产品各有其独特风格。
苏格兰威士忌的配制需经六道工序,即:将大麦浸水发芽→烘干、搅拌麦芽→入槽加水糖化→入桶加酵母发酵→两次蒸馏→陈酿、混合。调制的苏格兰威士忌,是由麦芽威士忌供给其香味特色。谷物威士忌的酒味较淡,酿藏时间也较短,调和时占整个苏格兰威士忌的60~70%。调和后的威士忌口味比较粗劣,仍需注入橡木桶中贮存、陈酿,苏格兰威士忌在酿制过程中,需将浸水的麦芽置于泥煤上烤干,所以成品酒均含有烟熏味道。在贮存过程中,酒中粗劣的味道逐渐被橡木桶吸收,木桶的颜色也慢慢渗入酒中,因而成品酒的颜色呈淡琥珀色。苏格兰威士忌必须陈年5年以上方可饮用,普通的成品酒需贮存7~8年,醇美的威士忌需贮存10年以上,通常贮存15~20年的威士忌是最优质的,这时的酒色、香味均是上乘的。贮存超过20年的威士忌,酒质会逐渐变坏,但装瓶以后,则可保持酒质永久不变。苏格兰威士忌具有独特的风格,它的色泽棕黄带红,清澈透明,气味焦香,略带烟熏味的特色,口感干洌、醇厚、劲足、圆正绵柔,酒度一般在40一43度之间。衡量苏格兰威士忌的重要标准是嗅觉的感受,即酒香气味。苏格兰威士忌是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之一。
苏格兰威士忌分为纯威士忌(straight whisky)和混合威士忌(Blended whisky)两大类。所谓纯威士忌是以一种原料加工酿制而成的,通常指纯麦威士忌(Straight malt whisky),而混合成士忌通常指的是谷物威士忌(Grain whisky)和兑和威士忌(Blended scotch whisky)。
1.纯麦威士忌(StraigIlt malt whisky)纯麦成士忌是以在露天泥煤上烘烤的大麦芽为原料,经发酵后,用罐式蒸馏器蒸馏,然后装入特别的木桶(由美国的一种白橡木制成,内壁需经火烤炙后才能使用)中陈酿,装瓶前加以稀释,酒度在40度以上。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纯麦威士忌的泥煤味太浓了,不宜被接受,而混合威士忌,原有的麦芽味已经被冲淡,嗅觉上更为吸引人。所以提到威士忌,多数是指混合威士忌而言的。较着名的纯麦威士忌的品牌有:格兰菲蒂切(Glenfiddich)、托玛亭(Tomatin)、卡尔都(CarI Hu)。格兰利非特(Glen Livet)、不列颠尼亚(Britain Nia)、马加兰(Macallan)。高地派克(High Land Park)、阿尔吉利(Argrli)、斯布林邦克(Spring Bank)。
2.谷物威士忌(Grain whisky)谷物威士忌是以燕麦、小麦、黑麦、玉米等谷物为主料。大麦只占20%,主要用来制麦芽,作为糖化剂使用。谷物威士忌的口味很平淡,几乎和食用酒精相同,属清淡性烈酒,多用于勾兑其它威士忌酒,谷物威士忌很少零售。
3.兑和威士忌(Blended scoth whisky)兑和威士忌是用纯麦威士忌、谷物威士忌或食用酒精勾兑而成的混合成士忌。勾兑时加入食用酒精者,一般在商标上都有注明。勾兑威士忌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通常是由出色的兑酒师来掌握。在兑和时,不仅要考虑到纯、杂粮酒液的兑和比例,还要照顾到各种勾兑酒液的年龄、产地、口味及其它特征。威士忌的勾兑不同于Cognac(干邑、白兰地名品),它在勾兑时,不用口品尝,而是用嗅觉判断来勾兑,在气味分辨遇到困难时,取一点酒液涂于手背上,使其香味挥发,再仔细嗅别鉴定。着名的厂家,凭其出色的酿酒师的经验和技术,独到而保密的勾兑方程式,调制出比原来各种个别原料更令人畅快的新口味来。据不完全统计,苏格兰威士忌约有2000多种勾兑方式,但只有100种左右的苏格兰威士忌,在勾兑后能达到卓越的水平,因而风行一时,销售量远远大于其它混合威士忌。在英国名气最大,产量又最高的牌子“红方”、“黑方”则是由40种不同的原酒样品勾兑而成的,经勾兑混合、贮存若干年后的威士忌,烟熏味则被冲淡,香味更加诱人,并且在世界上销量最多,这是苏格兰威士忌的精华所在。
兑和威士忌通常有普通和高级之分。一般来说,纯麦威士忌用量在50~80%之间者,为高级兑和威士忌。如果谷物威士忌所占的比重大于纯麦威士忌,即为普通威士忌。高级威士忌兑和后要在橡木桶中贮存12年以上,而普通威士忌在兑和后贮存8年左右即可出售。
普通戚士忌(Standard Whisky)名品有:特醇百龄坛(Ballantine’s Finst)、金铃威(Be11’s)、红方威(Johnnie Walker Red Lable)、白马威(White Horse)、龙津威(Long John)、先生威(Teacher’s)、珍宝(J and B)、顺凤威(Cutty Sart)、维特(Vat69)。
高级威士忌(Premium Whisky)名品有:金玺百龄坛(Bal lantine’s Gold sed)、百龄坛30年(Ballantine’s 3O Years Old)、高级海格(Haig Dimple)、格兰(Grant’s)、高级白马(Logan’s)、黑方威(Johnnie Walker Black Lable)、特级威士忌(Something Special)、高级詹姆斯·巴切南(Strat bconon)、百龄坛17年(Ballantine’s 17 Years Old)、老牌(Old Parr)、芝华士(Chivas Regal)、皇室敬礼(Chivas Regal Royal Salute)等。
在饮用苏格兰威士忌时用古典杯服侍,这种宽大而不深的平底杯,更利于苏格兰威士忌风格的表现。苏格兰威士忌在餐前或餐后饮用,标准用量为每份40毫升。可纯饮,也可加冰、加水或用来调制鸡尾酒。
(二)爱尔兰威士忌(Irish whiskey)
爱尔兰制造威士忌据说至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一些专家和权威人士认为蒸馏技术起源于爱尔兰,而后传到苏格兰的。
爱尔兰威士忌是以80%的大麦为主要原料,混以小麦、黑麦、燕麦、玉米等为配料,制作程序与苏格兰威士忌大致相同,但不像苏格兰威士忌那样要进行复杂的勾兑。另外,爱尔兰威士忌在口味上没有那种烟熏味道,是因为在熏麦芽时,所用的不是泥煤而是无烟煤,爱尔兰成士忌陈酿时间一般为8~15年,成熟度也较高,因此口味较绵柔长润,并略带甜味。蒸馏酒液一般高达86度,用蒸馏水稀释后陈酿,装瓶出售时酒度为40度,名品有:约翰波尔斯父子(John Power and sons)、老布什米尔(Old Bush Mills)、约翰·詹姆森父于(John Jameson and Son)、帕蒂(Paddy)、特拉莫尔露:(Tullamore Dew)等。
爱尔兰威士忌口味比较醇和、适中,所以人们很少用于净饮,一般用来作鸡尾酒的基酒。比较着名的爱尔兰咖啡(Irish Coffee),就是以爱尔兰威士忌为基酒的一款热饮。其制法是:先用酒精炉把杯子温热,倒入少量的爱尔兰威士忌,用火把酒点燃,转动杯子使酒液均匀地涂于杯壁上,加糖、热咖啡搅拌均匀,最后在咖啡上加上鲜奶油,同一杯冰水配合饮用。
(三)美国威士忌(American whiskey)
美国威士忌与苏格兰威士忌在制法上大致相似,但所用的谷物不同,蒸馏出的酒精纯度也较苏格兰威士忌低。
1.纯威士忌(Straight whiskey)是指不混合其它威士忌或谷类制成的中性酒精,以玉米、黑麦、大麦或小麦为原料,制成后贮放在炭化的橡木桶中至少两年。此酒又细分为四种:
(1)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波本是美国肯塔基州(Kentucky)的一个地名,所以波本威士忌,又称Kentucky Stright Bourbon Whiskey,它是用51一75%的玉米谷物发酵蒸馏而成的,在新的内壁经烘炙的白橡木桶中陈酿4~8年,酒液呈琥珀色,原体香味浓郁,口感醇厚绵柔,回味悠长,酒度为43.5度,波本威士忌并不意味着必须生产于肯塔基州波本县。按美国酒法规定,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产品,都可以用此名:第一,酿造原料中,玉米至少占51%:第二,蒸馏出的酒液度数应在40~80度范围内;第三,以酒度40~ 62.5度贮存在新制烧焦的橡木桶中,贮存期在2年以上。所以伊利诺、印地安那、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田纳西和密苏里州也出产波本威士忌,但只有肯塔基州生产的才能称Kentucky Straight Bourbon whiskey。
(2)黑麦威士忌(Rey Whiskey)是用51%以上的黑麦及其它谷物制成的,颜色为琥珀色,味道与波本不同,略感清洌。
(3)玉米威士忌(Corn Whiskey)是用80%以上的玉米和其它谷物制成,用旧的炭橡木桶贮陈。
(4)保税威士忌(Bottled in Bond)是一种纯威士忌,通常是波本或黑麦威士忌,是在美国政府监督下制成的。政府不保证它的质量,只要求至少陈年四年,酒精纯度在装瓶时为100? ,必须是一个酒厂所造,装瓶也为政府所监督。
2.混合威士忌(Blended whiskey)是用一种以上的单一威士忌,以及20%的中性谷物类酒精混合而成的。装瓶时酒度为40%,常用来作混合饮料的基酒,共分三种:
(1)肯塔基威士忌是用该州所产的纯威士忌和中性谷物类酒精混合而成的。
(2)纯混合成士忌是用两种以上的纯威士忌混合而成的,但不加中性谷物类酒精。
(3)美国混合淡质威士忌是美国的一种新酒种、用不得多于20%纯威士忌和80%的酒精纯度为100proof的淡质威士忌混合而成。
3.淡质威士忌(Light whiskey)是美国政府认可的一种新威士忌、蒸馏时酒精纯度高达161一189Proof,口味清淡,用旧桶陈年。淡质威士忌所加的100Proof的纯威士忌用量不得超过20%。
在美国还有一种酒称为Sour-Mash Whiskey,这种酒是用老酵母加入要发酵的原料里蒸馏而成的,其新旧比率为1:2。此种发酵的情况比较稳定,而且多用在波本酒中,是由比利加·克莱(Belija Craig)在1789年所发明使用的。
美国西部的宾州、肯塔基和田纳西地区,水中含有石灰质成份,这是制造威士忌最重要的条件,所以这几个区为美国制造成士忌的中心。美国威士忌的名品有:美格波本威士忌(Maker’s Mark)、天高(Ten High)、四玫瑰(Four Roses)、杰克·丹尼(Jack Danie)、西格兰姆斯7王冠(seagvam’s 7 Crown)、老祖父(Old Grand Dad)、老乌鸦(Old Crown)、老林头(Old Forster)、老火鸡(Old Turkey)、伊万·威廉斯(EvanVilliams)、金冰(Jim Bean)、野鸡(Wild Turkey)。
美国威士忌的饮用方法与苏格兰威士忌大致相同,有时也常加可乐兑饮。
(四)加拿大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在国外比国内更有名气,它的原料构成受到国家法律条文的制约。主要酿制原料为玉米、黑麦,再掺入其它一些谷物原料。但没有一种谷物超过50%的,并且各个酒厂都有自己的配方,比例都保密。加拿大威士忌在酿制过程中需两次蒸馏,然后在橡木桶中陈酿2年以上,再与各种烈酒混合后装瓶,装瓶时酒度为45度。一般上市的酒都要陈年6年以上,如果少于4年,在瓶盖上必须注明。加拿大威士忌酒色棕黄,酒香芬芳,口感轻快爽适,酒体丰满,以淡雅的风格着称。
据专家分析,加拿大威士忌味道独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拿大轻冷的气候影响谷物的质地;(2)水质较好,发酵技术特别;(3)蒸馏出酒后,马上加以兑和。加拿大威士忌的名品有:加拿大俱乐部(Canadian Club)、西格兰姆斯特醇(Segram’s V.O)、米·盖伊尼斯(Me Guinness)、辛雷(Schenley)、怀瑟斯(Wiser’s)。加拿大之家(Canadian House)。
加拿大威士忌在餐前或餐后饮用,可纯饮也可兑入可口可乐或七喜汽水饮用。
三、白兰地(Brandy)
在法国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谚语:男孩子喝红酒,男人喝跑特(Port),要想当英雄,就喝白兰地。人们授与白兰地以至高无上的地位,称之为英雄的酒。白兰地一词分狭义和广义之说,从广义上讲,所有以水果为原料发酵蒸馏而成的酒都称为白兰地、例如苹果白兰地,但现在已经习惯把葡萄酒经过蒸馏和放在木桶里经过相当时间的陈酿而成的酒,称为白兰地。白兰地通常的意思是“葡萄酒的灵魂”。
(一)白兰地的诞生
白兰地是人们无意中发现的。18世纪初,法国的查伦泰河(Charente)的码头因交通方便,成为酒类出口的商端口。由于当时整箱葡萄酒占船的空间很大,于是法国人便想出了双蒸的办法,去掉葡萄酒的水份,提高葡萄酒的纯度,减少占用空间而便于运输,这就是早期的白兰地。1701年、法国卷入了西班牙战争,白兰地销路大减,酒被积存在橡木桶内。战争结束以后,人们发觉贮陈在橡木桶内的白兰地酒,酒质更醇,芳香更浓,而且还有晶莹的琥珀色,因此,用橡木桶贮陈和贮陈的年限便成为酿制白兰地的重要环节。
(二)白兰地的贮陈
白兰地酒之所以经贮陈后,口感醇和,芳香浓郁,是因为所用的橡木桶对白兰地有微妙的“交换作用”,使本来没有颜色的酒,神奇地变成橡木桶的琥珀色,而且增添了白兰地特有的香气。不过白兰地本身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一部分白兰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蒸发掉。据说,仅在法国Cognac(干邑)地区,一年蒸发掉的酒约2000万瓶,难怪有人笑称这些蒸发掉的酒是给天使偷喝去了,由于橡木对白兰地的酒质影响很大,因而酒厂对木材的选择和酒桶的制造也非常讲究。首先,被伐下来的橡木,须经两年以上的风干以后,才可以用来做木桶,以防橡木中的水份渗出而影响白兰地的醇美口味;并且,所有的木桶都应该纯粹用橡木镶嵌而成,其间不用一颗铁钉或一滴胶水,也不能用锯子来割,以确保贮陈过程不影响酒的色泽和口味。这就要求木匠师傅以聪明智慧和娴熟的技巧,利用自然界物体热涨冷缩的原理,将木条用火烤弯,互相吸合造成酒桶,这种酒桶的大小以350公升的酒桶最合适(价值约人民币3000元)。装人像木桶中的酒因进入一部分空气中的氧气,会使酒质发生变化。氧气是从桶壁进入桶中,与白兰地发生作用,它在氧化过程中引起复杂的化学反应并发展酒香;另外,橡木桶的溶解物质和它的微生物,对于白兰地的老熟和产生酒香影响极大。酒里的酒精也会蒸发一部分,使酒的烈度降低,每年平均蒸发约1一2%,并且橡木桶的颜色也逐渐渗入酒中,使原本无色的酒变为晶莹的琥珀色,味道也大有改进。
陈酿时间越久,白兰地的风格越柔顺,香气也越精美,价格就越高昂,但这并不等于说,白兰地可以无限止地陈酿于木桶中,酒本身也有一个从未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白兰地的最佳酒龄为20一40年,一般不超过50年,顶多也不超过70年。时间过长,品质将走向衰败,酒中的水份也会全部蒸发掉,酒味将遭破坏变成木质味,一般到了年头的酒可改用搪瓷罐贮存,则可以保证酒的品质长期不变。最好的白兰地是由不同酒龄、不同来源的多种白兰地掺兑而成的。兑酒师要通过品尝储藏在桶内的酒类来判断酒的品质和风格,并决定调兑比例。兑酒师都有自己的配方,绝不外传。勾兑后的白兰地在适当的容器中和谐6个月就可装瓶。白兰地与葡萄酒不一样,不在瓶中沉淀,人瓶以后就成为定型产品。只要避光、低温保存,不泄漏,就可长期留用。
品质优良的白兰地与所选用的原料和加工工艺有关,通常用白葡萄酒酿制比用红葡萄酒酿制好。新蒸馏出来的未经陈年的白兰地酒是无色的,酒度在40一43? 之间,香气低而不调和,味道辛辣不爽口,无醇和甘洌之口感,所以要经过在大橡木桶中贮陈来提高质量。一般至少贮陈2年以上,否则白兰地的名称上必须注明“未成熟”等字样。白兰地的酒龄一般为3一8年,但有许多着名的牌子酒龄长至25年,甚至更为长远。为了突出贮陈年限,抬高酒价,酒瓶的商标上还要有醒目的特殊标记,这些标记各有不同的意义。
★3年陈
F. 那个国家的酒文化深厚
当然是中国了
G. 捷克人喜欢喝酒,在捷克有着怎样的酒文化
捷克的啤酒是很出名的,如果说到啤酒,肯定就要说一说捷克这个国家了,因为捷克现在是世界上啤酒消费数量最大的一个国家,而第一部关于酿酒的技术的着作就是在捷克这里诞生的。捷克的酿酒文化,历史非常的悠久。
到了13世纪的后期,捷克的饮酒的习惯可以说是慢慢的开始普及,因为在13世纪的后期当时的国王说服了天主教取消了酿酒的禁令开放了酿酒,也就是说当时谁都可以酿酒。后面随着越来越多人的酿酒和经营,啤酒行业在捷克也盛行了开来,慢慢的从自家的零售贩卖变成了量化的生产经营。当时的捷克人喜欢啤酒,达到什么程度,根据记载,有一次在一个皇家的婚宴上,当时的人为这个婚宴酿造了九百多桶啤酒,而根据计算当时这些酒的总量高达二十多万公升,难以想象。
捷克的酿酒技术,随着他们的知识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慢慢的进行改进。而这些集结了捷克人智慧的技术最后就被整理归纳成书,从此也就奠定了捷克啤酒的声誉。其中捷克啤酒最出名的应该是皮尔森,皮尔森又被称为啤酒之乡。
H.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特色酒
俄罗斯以“伏特加”着名。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喝酒习惯用大杯,而且要干杯,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起来了。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时,必先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来的“传统”。
法国人饮酒喜欢细品,他们一定要把酒从舌尖慢慢滑到喉头,因为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尝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饮。法国的香槟和葡萄酒是世界闻名的。香槟为喜庆准备,只要遇到喜庆之日,法国人就打开香槟,共同举杯庆祝。但香槟不宜与烤肉同用,因为烟味会夺走酒味。
饮用法国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时,有“白酒配鱼,红酒配肉”的不成文法则。而且白葡萄酒不宜太冰,红葡萄酒不宜过温。另外,酒杯也有学问,高脚杯可使手掌与酒保持距离,也就是不升高酒温。想做“酒博士”很不容易,法国有几个学校专门培养这种学生。
英国“威士忌”于1839年正式投产。今天的“威士忌”酿造时加入了黑麦、燕麦、玉米等各种原料,正如英国人所说,“混合是一种艺术”。最有仿效力的日本人一直想知道英国人的“混合”是什么艺术,但直到现在,也只仿出了半吊子的“艺术”。英国人在调酒方面的能力令人望尘莫及。
日本人仿佛把喝酒也当成了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吧报到。他们做出重大决定往往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酒吧里。谁得到了升迁,一概是要喝酒的,酒吧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下班后泡酒吧,然后拖着醉态的步子回家,以这种方式饮酒的日本人多半是为了从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
韩国酒比日本酒更加清淡,度数很低。难怪在韩剧当中,无论男女主角都能一杯杯“豪饮”下去。韩国的能饮之士还研究出一种增加酒味的方法:把柠檬汁和海盐加入酒杯中,感觉跟在酒吧里喝龙舌兰酒一样爽快。
德国以啤酒着名,啤酒节、啤酒园、啤酒香肠、啤酒地下屋……。德国人是变着法子享受啤酒。德国啤酒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装一升!此外还有“啤酒冷”与“啤酒尸”的说法,令人摸不着头脑。“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尸”指那些喝得太多而躺在路边的人。
墨西哥人也很爱喝啤酒,啤酒不但是他们的饮料也是美食。墨西哥啤酒别具一格,他们的啤酒是龙舌兰做的,呈乳胶状,而且酿好后当天就要喝掉。如果有一天你能坐上飞机到墨西哥,饮上一大杯龙舌兰做的啤酒,绝对是一件开心的事。
意大利的饮酒文化:每宴必饮
意大利是一个嗜酒的国度,意大利大餐世界出名,每宴必饮酒,而且一喝起来就不计较时间,往往痛饮至深夜。他们最盛行的酒是一种叫“维诺”的葡萄酒。
希腊人微醉酒文化
希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在许多方面和中国有相近之处,希腊人喜欢喝酒,这一点也挺像中国人。希腊最有名的酒叫"乌佐",42度,它在希腊的名气就像五粮液在中国一样大,但它的价格和销售量却和中国普通酒差不多,当我看到希腊人拿着瓶甚至塑料桶到酒馆打酒时,就像看到北京人去买二锅头、老白干一样熟悉。"乌佐"的味道有一些甘草香味,喝之前要放一些冰块,然后轻轻晃动几下,透明的液体就会变白,看上去非常柔和,喝起来味道也不错。希腊人认为中国的酒很好喝,但在希腊只能在中餐馆才能喝到,而且价钱很贵。在希腊,人们通常是去餐馆和酒吧喝酒,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边吃饭边喝酒,而是单纯喝酒,最多佐以干果和橄榄。
希腊人无论午餐和晚餐都饮酒,并且喜好喝酒寻欢至深夜。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开怀畅饮,如痴如狂同希腊人谈生意也免不了陪着喝浓厚的希腊咖啡以及希腊烈性酒(ouzo),如果贸然谢绝,会被认为是对对方的羞辱。他们还把稍醉微醺作为社交的风范。
波兰人通常习惯在饭前饮烈酒,饭后吃甜酒。
葡萄牙饮酒文化:男女老少均爱饮酒
世界上最爱喝葡萄酒的国家首推葡萄牙。在这个国家,人同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葡萄酒是每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饮料,男女老幼、饭前饭后都爱饮酒,也喜欢用酒招待人。在他们看来,男人只有饮酒才被认为是男子汉。据说,在这个面积只有8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里,酒店就有万家之多。
不过,更让人称奇的是他们十分讲究的饮酒方式:饭前要饮开胃葡萄酒,饭后要饮助消化的葡萄酒,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菜肴配不同的酒,如吃肉时喝红葡萄酒,吃鱼时喝白葡萄酒,吃点心时则配葡萄汽酒。这种传统而严格的配酒方式,沿袭至今,已成为全国人民在招待客人、商务宴请、社交场合和家庭宴会时的一种礼节和习惯。在葡萄牙,被宴请时必须喝酒,如果搬出理由不喝,他们会认为你瞧不起他们。其实,也不必担心,这里的葡萄酒与别国的有所不同人称比水还便宜,酒精度也很低,进餐时喝点酒;绝不至于喝醉,而且这种酒又醇又香,值得一尝。
西班牙饮酒文化:站着喝
漫步西班牙街头,可以发现几乎三五步就是一家酒馆,甚至有些街道全是青一色的酒馆。城市如此,农村也不例外,即使是偏远的小山村,全村不到二三十户人家,也一定有一个小酒馆。这些小酒馆不仅仅是饮酒场所,它还是供人们聊天和全村人聚会的地方。西班牙的酒馆,客人来往如梭,人多拥挤。因此,大部份是站着喝,很少有人坐下来,有些酒馆甚至连椅子都没有。
美国饮酒文化:健康
美国人历史上也以喜欢喝烈酒着称于世,但是后来他们的饮酒习惯发生了变化,即从烈性深色酒转向非烈性浅色酒,更多人则喜欢饮啤酒、葡萄酒和果酒。据统计,1975年,英国威士忌在美国的消耗量达13.6%,到1985年则降为11%。相反,近20年来,美国低度酒的销量却上升了约30%。美国人普遍认为:“浅色酒比深色酒有益于健康。”美国人饮酒的这种变化,对世界饮酒习俗有重大影响,它反映了全世界酒俗的大趋势。
I. 酒文化的起源地在哪里
酒,中国,这是两个几乎划上等号的标签,中国的酿酒史,具体开始时间没有定论,一种观点是新石器农耕时代就有了,一种观点是黄帝造酒,还有一种比较出名的说法说杜康造酒。
J. 世界十大最爱喝酒国家的获奖国家
有一个笑话说,英国人爱酒有3个时间:昨天、今天和明天。酒帮助英国人逾越了很多传统的束缚,一段关系在酒馆开始,也在那里结束。有人说英国的酒馆就是一个生活的大戏台,经常能看到戏剧性的结局。最具代表性的是苦啤。
英国人擅长调酒,英国“威士忌”于1839年正式投产。今天的“威士忌”酿造时加入了黑麦、燕麦、玉米等各种原料,正如英国人所说,“混合是一种艺术”。最有效仿力的日本人一直想知道英国人的“混合”是什么艺术,但直到现在,也只仿出了半吊子的“艺术”。英国人在调酒方面的能力令人望尘莫及。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史前:从最早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时代,原始部落的人们采集的野果在经过长期的储存后发霉,然后形成酒的气味。经过最初的品尝后,他们认为,发霉后果子流出的水也很好喝,于是,就开始了酿酒文化。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一般是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
夏朝:夏朝酒文化十分盛行,商人善饮酒,夏朝有一种叫爵的酒器,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在中华历史上具体重要地位。古云:“杜康造秫酒”,杜康作为夏王朝的五世国王,亲自造酒,可见当时人们对酒的重视程度。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由此诗充分展示了夏朝的酒文化。
商代:商代酿酒业十分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作酒有了成套的经验,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当时的酒精饮料有酒、醴和鬯,饮酒风气很盛,特别是贵族饮酒极为盛行,酒的广泛饮用引起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纣王造酒池可行船,整日里美酒伴美色,商代留下了“酒色文化”。
周代:周代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把酒的主要用途限制的祭祀上,于是出现了“酒祭文化”。周代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周代乡饮习俗,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为宾。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有生动显现。这即是周代的“酒仪文化”。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民“早出暮归,强乎耕稼树艺,多娶菽粟”,生产积极性提高,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物资财富大为增加。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资基础,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对酒的记载很多:
《论语》:“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诗经·幽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醴,酒的一种,系甜酒。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酎,重酿之酒,配乐而饮,是说开盛会而饮之酒。
《礼记·玉藻》:“凡尊必尚元酒唯君面尊,唯饷野人皆酒,大夫侧尊用木于士侧尊用禁。”尚元酒,带怀古之意,系君专饮之酒。春秋时分国人和野人,野人是指普通群众。饷野人皆酒,意思是让他们一般的饭菜,喝普通的酒。木于、禁是酒杯的等级。
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其酒器主要以青铜制品为主。酿酒技术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酒的质量随之也有很大的提高,饮酒的方法是:将酿成的酒盛于青铜垒壶之中,再用青铜勺挹取,置入青铜杯中饮用。
秦汉:秦朝经济的繁荣,酿酒业自然也就兴旺起来。秦汉年间出现“酒政文化”,统治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屡次禁酒,提倡戒酒,以减少五谷的消耗,最终屡禁不止。汉代时期对酒的认识进一步加宽,酒的用途广为扩大,东汉名医张仲景用酒疗病,水平相当高。调和人伦、献谀神灵和祭祀祖先是汉代基本酒文化功能,以乐为本是汉人酒文化的精神内核。秦汉以后,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礼严格。而东汉末年,酒文化从以乐为本向以悲为怀的转变。
两汉时期,饮酒逐渐与各种节日联系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酒日,酒曲的种类也更多了。汉代之酒道,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
三国:三国时期作为我国的酒文化的发展时期,不论是技术,原料,还是种类等都有很大进步,三国时期的酒风极“盛”,酒风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评价三国酒风时曾引用这样一段话:“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三国劝酒之风也颇盛,喝酒手段也比较激烈。
魏晋南北:秦汉年间提倡戒酒,到魏晋时期,酒才有合法地位,酒禁大开,允许民间自由酿酒,私人自酿自饮的现象相当普遍,酒业市场十分兴盛,并出现了酒税,酒税成为国家的财源之一,因此就有了“酒财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饮酒风气极盛,借助于酒,人们抒发着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忧思、对历史的慨叹。酒的作用潜入人们的内心深处,从而使酒的文化内涵也随之扩展了。
魏晋时期之酒道,此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此外,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曲水流觞”的习俗,把酒道向前推进了一步。
隋唐:唐宋时期的酒文化是酒与文人墨客大结缘。唐朝诗词的繁荣,对酒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酒与诗词、酒与音乐、酒与书法、酒与美术、酒与绘画等,相融相兴,沸沸扬扬。唐代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度发达时期,唐代酒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辉煌璀璨。“酒催诗兴”是唐朝文化最凝炼最高度的体现,酒催发了诗人的诗兴,从而内化在其诗作里,酒也就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酒文化在唐诗中酝酿充分,品醇味久。唐朝酒肆日益增多,酒令战风行,酒文化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唐人崇尚“美酒盛以贵器”。其酒道,饮酒大多在饭(食)后,正所谓“食讫命酒”“食毕行酒”“烹鸡设食,食毕,贳酒欲饮”。当时的饮酒之道,是在食毕进行,饱食徐饮、欢饮,既不易醉,又能借酒获得更多的欢聚尽兴的乐趣。
宋辽金元:宋朝酒文化是唐朝酒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比唐朝的酒文化更丰富,更接近我们现今的酒文化。酒业繁盛、酒店遍布,宋代酒店强调名牌的文化个性。金代北方民族素有豪饮之风,有着浓厚的酒文化底蕴,金代有着烧锅酒文化。而元代出现了烧酒(阿剌吉酒)。此外,宋代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明清:明代起义烽烟不断,清王朝不御外侵,百姓四处迁徙避患,地域文化的形成促进“酒域文化”的产生。明清以后,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品,每逢佳节节令,“专用酒”十分流行,如元旦饮椒柏酒、正月十五饮填仓酒、端午饮菖蒲酒、中秋饮桂花酒、重阳饮菊花酒。清代有“酒品之乡,京师为最”之说,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们比较崇尚黄酒,中下层百姓则多喜欢价廉味浓的烧酒。
明清两代可以说是中国历代行酒道的又一个高峰,饮酒特别讲究“陈”之字,以陈作酒之姓,“酒以陈者为上,愈陈愈妙”。此外,酒道推向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境界,酒令五花八门,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鱼虫、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时令风俗无不入令,且雅令很多,把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从名人雅士的所为普及为里巷市井的爱好。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崇饮器、行酒令、懂饮道的高尚境地。
新中国:当今,酒文化的核心便是“酒民文化”。人的酒行为更为普遍,酒与人的命运更为密切,酒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贴近“生活”的酒文化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如生日宴、婚庆宴、丧宴等等以及相关的酒俗、酒礼,成为生活内容。 喝酒,在俄罗斯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俄罗斯有着西伯利亚的冬天,而且繁盛的文学。这些都需要酒这种东西,当然最有名的酒要数伏特加了。
俄罗斯人喝酒习惯豪饮。俄罗斯以“伏特加”着名。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喝酒习惯用大杯,而且要干杯,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起来了。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时,必先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来的“传统”。 法国人或许会嘲笑其他欧洲国家不优雅的饮酒习惯,他们永远都以自己手中的红酒为傲。在法国,红酒是除了早餐之外的每餐必备品。而且非常的便宜,有时候比矿泉水还要便宜。法国人爱红酒,他们永远都怀有骄傲,不会愿意碰比利时的啤酒。
法国人喝酒喜细品。法国人饮酒喜欢细品,他们一定要把酒从舌尖慢慢滑到喉头,因为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尝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饮。法国的香槟和葡萄酒是世界闻名的。香槟为喜庆准备,只要遇到喜庆之日,法国人就打开香槟,共同举杯庆祝。 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酒的国家,酒除了能帮人消解郁闷之外,喝酒还成为了韩国商人做生意时需要的润滑剂。当一个公司的人在一起喝酒的时候,酒能让上下级之间的“等级”荡然无存。这在平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韩国最出名的喝酒方法恐怕要算是“炸弹”了——把小杯威士忌放到大杯的啤酒里面。据说韩国的炸弹就有好几十种,不同的酒对应不同的名称。
韩国酒比日本酒更加清淡,度数很低。在韩剧当中,无论男女主角都能一杯杯“豪饮”下去。韩国的能饮之士还研究出一种增加酒味的方法:把柠檬汁和海盐加入酒杯中,感觉跟在酒吧里喝龙舌兰酒一样爽快。 德国不是欧洲最大的啤酒消费国(捷克才是),不过德国似乎与啤酒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要归功于闻名世界的慕尼黑啤酒节。德国的啤酒有很多种,有着名的是波罗的海啤酒、大麦啤酒以及用麦芽酿造的啤酒。在德国到处都能买到啤酒,无论是在加油站还是报刊亭。
德国以啤酒着名,啤酒节、啤酒园、啤酒香肠、啤酒地下屋……德国人是变着法子享受啤酒。德国啤酒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装一升!此外还有“啤酒冷”与“啤酒尸”的说法,令人摸不着头脑。“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尸”指那些喝得太多而躺在路边的人。 澳大利亚曾经是非常能喝酒的国家。1983至1991年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鲍勃·霍克,曾经以自己2.5秒喝下2.5品脱(1品脱=0.473升)啤酒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如果你要是和澳大利亚人一起喝酒,你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习惯“加酒”(shout:大喊服务员来加酒)。这意味着一旦你在酒吧里接受了一同去喝酒的某人的酒之后,你就应该给每个人都叫一杯酒作为回敬——这可是要花不少钱的。最传统的澳大利亚酒是:霞多丽葡萄酒或名为“Sav”的葡萄酒。
在澳大利亚,由于地广人稀,是生活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没有汽车代步,衣食住行都很难进行。而且独特的干燥气候使得冰冻啤酒成为澳大利亚人一年四季的最爱。就像中国人对茶的热爱一样,啤酒就是他们每天的“鬼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