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的哪个市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1],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2]。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3]。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4][5],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4]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1],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㈡ 浙江有什么文化遗址
1.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遗址保存完好,内涵丰富,以发达的耜耕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为文化特征,真实地反映了7000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的发现和发掘动摇了中华远古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论,有力地证明了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
2.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 ,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3.马家浜文化遗址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
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籼、粳两种稻。农用工具有穿孔斧、骨耜、木铲、陶杵等。还饲养狗、猪、水牛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
4.罗家角遗址
罗家角遗址位于浙江桐乡市石门镇东北2公里处。利星村的罗家角自然村,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为马家洪文化遗存。
罗家角遗址发现灰坑53个,还发现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大量的动物遗骸及稻谷等自然遗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遗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商代的白陶。还发现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宽沿盆和多角沿盘,喇叭形圈足豆、小网坠等,其文化面貌明显有别于钱塘江南岸的河姆渡文化。
在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40年的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从而使嘉兴市境成为是迄今所知中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
5.南河浜遗址
南河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云西村和南子村,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为新石器时期遗址。
南河浜遗址是崧泽文化的代表,1996年建设沪杭高速公路时被发现,当时挖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清理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墓葬、灰坑、房屋、祭坛等,出土了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遗存。
南河浜遗址的发掘规模大、揭露墓葬多、出土文物丰富,从房屋、灰坑、祭坛、墓葬到大量器物,南河浜遗址极大地增添了崧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成为崧泽文化遗址中具有重要价值的遗址之一。
㈢ 良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什么市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遗址是良渚文化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于2019年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其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
㈣ 良渚文化遗址在哪里
良渚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境内。
良渚遗址发现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研究价值
在所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和人类的珍贵历史遗产,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性。
良渚遗址所反映出来的“良渚精神”,是中国文明传统的部分之一,不仅开创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良渚社会”,而且对当今世界仍具有教育和启发意义。
㈤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多少年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5300-4300年。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5)浙江文化遗址属于哪个省扩展阅读
1、文物遗存
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器型包括玉琮、玉钺、玉璧、三叉形器、冠状饰、锥形器、玉璜、半圆形饰、柱形器、玉镯、玉织具、玉纺轮等,以及圆雕的鸟、龟、鱼、蝉等动物形玉器。
2、良渚文化的分布
主要在太湖流域,浙北、苏南、上海等地,而余杭瓶窑、良渚一带的遗址群是特别高级的片区,算得上是首都级别的,遗址分布也特别密集,至今已经发现了135个遗址点。
㈥ 浙江世界遗产
浙江省的世界遗产名单有以下几个:
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浙江,2011.6.24 世界文化遗产)
2、大运河(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丹霞(贵州、福建、湖南、广东、江西、浙江,2010.8.1 世界自然遗产)
浙江省在2019年中国世界遗产预备申报名单中有:
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6)浙江文化遗址属于哪个省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位居第二位(53项)意大利第一位(54项)。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位居第一超过美国和加拿大。
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7项),苏州是中国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城市(2004年,第28届)。
㈦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哪里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具体的地址是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时期时代城址,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良渚文化持续发展了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具体的地址是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时期时代城址,在山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良渚古城遗址是我国最大的史前遗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在1959年,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将良渚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存命名为良渚文化,这是当时我国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而良渚文化的年代距今5300~4300年,它持续发展了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在良渚古城遗址中,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而良渚古城也是我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利和信仰中心。
㈧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考古发现有哪些特点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一个盅形雕器,它的上刻有4条蚕纹,仿佛4条蚕还在向前蜿蜒爬行,头部和身躯上的横节纹也非常清晰,这应是一种野蚕。
㈨ 浙江属于哪个省
浙江省就是一个省,不属于其他省
浙江省简称浙。位于东海之滨。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着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浙北平原是全国着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黄麻、桑蚕产区。浙江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浙江是绿茶、毛竹的主要产地,着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
浙江的历史沿革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浙江省
㈩ 良渚古城遗址在哪里
良渚古城遗址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良渚古城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
遗址于1936年被发现,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城、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其外围水利系统是中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水坝系统之一。
良渚古城的整体特点。
良渚遗址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围内则分布着外围水利系统。与此同时,城址内外分布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同期遗存,与城址形成了清晰可辨的“城郊分野”的空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