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条件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又名复合遗产,是同时具备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种条件者。
一、需具备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二、需具备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
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生态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和陆地,水生,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社区发展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1)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年份是多少扩展阅读:
1、申报世界遗产是一件关系社会发展、旅游形象的大事,对于申报地来说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对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申报世界遗产是申报地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内在驱动力。从旅游发展的产业视角审视,旅游资源越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旅游产业就越能突出多样性、世界性,这样的旅游资源更能得到全人类认可。
3、申报世界遗产是促进申报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革命的有效推动力。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就是对旅游资源进行持续保护和管理的过程。尤其是世界遗产的建设规划、保护管理都始终贯穿其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世界自然遗产
‘贰’ 世界文化遗产是如何评出来
【世界遗产的标准】
两个前提:①真实性(最基本的前提)②保护管理(由相关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章还有经费)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1.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其标准有: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问。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名录》的理由)。
2.自然遗产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规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其标准有:
(1)构成代表地球现代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3.文化景观的类型:
(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就在于显着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文化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世界文化遗产的具体评定标准共有六个,符合其中任意一条(除了第六条不能单独存在)就可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A.代表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例如金字塔,长城。
B.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个文化区域内产生过重大影响——例如:凡尔赛宫(欧洲建立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布局和规格影响欧洲两三个世纪)
C.一种文化的特殊证明,例伊朗的波斯波力斯宫 是波斯帝国时期留下的,壁上的雕刻反映了波斯当时的情况,各国进贡情况,是文化证明。复活节岛,只遗留了巨大的石雕像,其他古物没有留下,只有靠石雕像来研究当时的历史。
D.一个历史时期的典范。区别于第二条,典范是指更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梵蒂冈,影响6~7世纪,所有东西都是精华。
E.难于保存的突出例证,例如印第安人保留区。
F.与某些重大事件或先行传统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着直接和实质的联系。此条款不能单独成立。例如耶路撒冷、自由女神像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1、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2、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
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 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文化景观及其他】
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
这样一来,世界遗产即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我国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属此)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还在于显着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3、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2003年10月通过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目前,我国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需先入国家级名录。
如果想要进世界的行列,那得先要申请做到被评为中国的,然后推荐出去作为世界的文化遗产。(请问lZ所说的小毛毛是指?)然后,到了国际的层面上就要考虑两条,一条就是独一无二,另一条就是像开平带有西方一定特色的,是比较容易被中国以外的人所接受的。要是申报成功了,虽然它的价值会被世人承认,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同时也就制约了当地的开发,比如兴修水利,开矿等等,它又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考虑,所以要成功也很有难度~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个黄帝陵,我是非常地赞成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前我们失去了一个端午节让人觉得很愤懑。其实也从这件事里面可以感觉一丝悲凉。首先是关注世遗的人也不是太多(从13亿的人口数量来讲),很少有人会用反问的语气问“为什么它没有列入世遗”。其次,是国人的态度,国人对待文化遗产这件事的态度大多是由愤慨到失望最后淡然。(中学的历史书上中国的人的劣根 "妥协" )不过,现在黄帝陵祭典仪式已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相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不断的宣传下,这么好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也一定能有一席之地的身份。
‘叁’ 兵马俑多少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链接: https://pan..com/s/1wkbUh_JkUqohFseu2RRcQQ
探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篇
‘肆’ 越南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顺化皇城(越南语:Hoàng thành Huế/皇城化),又称大内(越南语:Đại Nội/大内),位于越南承天顺化省顺化市,坐落于顺化古城中央,是越南阮朝的故宫,也是越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93年与顺化京城一道以“顺化古迹建筑群”名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顺化原为占城之地,后被越南夺取。郑阮纷争时期成为广南阮主的统治中心。1635年至1687年,广南阮氏领主阮福澜(神宗)、阮福濒(太宗)在此地建立金龙城作为都城。后经阮福溱(英宗)、阮福阔(世宗)两代扩建,改名富春(越南语:Phú Xuân/富春)。阮福阔在富春兴建了金华殿、光华殿、瑶池阁、朝阳阁、光文殿、就乐殿、正冠堂、中和堂、怡然堂、畅春堂、建瑞云亭、同乐轩、内院庵、绛香亭等宫殿亭阁,并在香江上游修建了建阳春府,内有长乐殿、阅武轩等建筑。
阮福映建立阮朝、定都顺化后,在原有宫殿的基础上,仿照北京紫禁城的规制大幅度扩建皇宫。嘉隆三年(1804年)四月,宫城营建工作开始,负责人为阮文谦、黎质、范文仁。
顺化皇城位于顺化京城城南,为正方形布局,采取中轴对称的平面布置,建有城墙,四面围有护城河。南面正门为午门,午门内为正殿太和殿。太和殿左为太庙、肇庙,右为世庙、兴庙,北为大宫门,门内为阮朝帝后嫔妃太子居住的紫禁城。紫禁城外西侧有太后太妃居住的寿祉宫、兴宁宫,外东侧有御苑几暇园和瀛洲。皇城内还有内务府、御医院、尚膳所、象厂、马厂等服务性建筑。
顺化皇城城墙周长六百四十丈一尺(2500米),南北长一百五十一丈(604米),东西宽一百五十五丈五尺(620米)。城墙高一丈五寸(6.5米),厚二尺六寸(1.04米)。
金水池,为顺化皇城的护城河,开凿于嘉隆年间,明命十四年扩建。
‘伍’ 阿卡古城是在哪一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2年
阿卡最早是生活在那里的迦南人的一个部落所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从地中海东岸通往西亚内陆的重要商业口岸。据介绍,阿卡古城曾是十字军东征时所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和最后据点。公元1291年阿卡被穆斯林攻占。
阿卡曾是欧洲十字军王国的首都和商业中心。十字军骑士们在这里修建了许多官殿、教堂和城市设施。沉睡在地下的十字军城堡已有部分被发现,徘徊在这些阴凉而散发着历史霉味的房间,抚摸着两人才能抱得过来的粗大石柱,欣赏着优美而富有动感的交叉拱顶,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又回到了马可·波罗的时代。阿卡就是在十字军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今天的阿卡古城内仍然十分完好地保存了1000年前十字军时代的古城垣、城堡、客栈等古老遗迹。
建于1781年艾哈迈德·加扎尔清真寺是阿卡最大和最有特色的清真寺。清真寺的庭院呈长方形,四周的房间从前是为朝觐者和伊斯兰教士提供住宿用的。穿过东侧的拱门,走下狭窄的石阶,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它修建于十字军时期。当阿卡几度被围困时,它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为城里的居民和守城士兵提供了堪称救命的饮用水。清真寺大厅内部装饰着蓝、棕和白三种颜色,庄重典雅、美轮美奂。
‘陆’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周期是多少急!谢谢。
请明确一下申报周期的含义。任何时候都可以申报,但是只有在2月1日前递交完整的申报资料,才会得到遗产委员会的审核,其结果会在下一年的6-7月公布。这个过程历时一年半。
但是实际的申报过程和前期工作会比这个审核的周期长很多。
具体可以参考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
‘柒’ 阿卡古城是哪一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阿克古城 (Old City of Acre )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捌’ 世界文化遗产建立时间和地点
截止2014年6月22日,中国共计拥有47项世界遗产(其中1项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共有),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3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遗产总数名列世界第2位,仅次于意大利的49项。下面就列举其中有代表性的10项:
1、万里长城1987.12(文化遗产)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多千米。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明清皇宫-北京故宫1987.12(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至今已逾600余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9000多间,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故宫黄瓦红墙,金扉朱楹,白玉雕栏,宫阙重叠, 巍峨壮观,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3、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兵马俑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举世罕见,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它对于深入研究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 秦始皇兵马俑也是我国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5、山东泰山1987.12(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以泰山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而成,主峰海拔1545米。其山体高大,形象雄伟,山势陡峻,主峰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蕴藏着奇、险、秀、幽、奥、旷等自然景观特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泰山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以其壮丽的山体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浑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流传于世,久负盛名。
6、安徽黄山1990.12(自然文化双遗产)
黄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它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着称。对于世界各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7、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12(自然遗产)
九寨沟位于岷江上游、四川省阿坝州境内,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树正、菏叶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全区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地质结构复杂。这里高差悬殊、气候多样、山明水秀。以明朗的高原风光为基调,以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九寨沟历来被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圣水”,东方人称九寨沟为“人间仙境”,西方人把它誉为“童话世界”。
8、云南丽江古城1997.12(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都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9、中国大运河2014.6(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运河,创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以其勤劳、智慧和坚强的毅力,由短到长,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地开凿整修,持续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直至公元1293年,终于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
10、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
‘玖’ 一个景区或建筑,要怎样才算是世界文化遗产
首先: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一个景区或者建筑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一、申报过程
步骤1、寻求登记的地域由当地政府机关提出候选地推荐并暂定名单提出
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国
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国
步骤2、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要求
步骤3、文化遗产候选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ICOMOS)现场调查报告 、自然地遗产候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现场调查报告
步骤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判断登记推荐
步骤5、在世界遗产委员会最后审议;
步骤6、正式登记。
一个国家需要首先对本国有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份详细的目录。提交给世界遗产中心的提名表会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这两个机构独立地审核。之后评估报告被送到世界遗产委员会。有时候,委员会会延期作出结论并要求会员国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者决议不予列入,被拒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提名遗产地将不得再次提出申请。一处遗产需要满足登录基准,方可被录入世界遗产。
二、审批标准
条件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目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至2015年7月,中国已有48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使我国世界遗产增加至48处,位于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3] ,仅次于拥有50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遗产3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
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中国,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 洛阳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 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与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河南,2010.8.2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浙江,2011.6.25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内蒙古自治区,2012.6.29世界文化遗产)
云南哈尼梯田(云南,2013.6.22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河南、陕西、甘肃、新疆,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11]
土司遗址(湖南、湖北、贵州)
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申报之路任重而道远。
‘拾’ 阿卡古城哪一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阿卡古城,位于地中海东岸,距以色列特拉维夫110公里。2001年成为以色列第一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古迹。阿卡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据文献记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生活在那里的迦南人的一个部落所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从地中海东岸通往西亚内陆的重要商业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