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文化精神是指什么

文化精神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0 08:53:54

❶ 精神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

精神文化是指人类思维领域所涉及的诸如哲学、伦理学和文学艺术等.物质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衣、食、住所需要的物品和工具。

体现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学校区域,就会形成学校文化精神,在企业领域,就会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在影视业,就会形成影视文化精神。

影响

精神文化的存在是对我们的思想有大的影响的,没有了精神文化的创建,人类对于物质界的认识就是如同存在一张白纸上,白纸如果做过处理,上面画上了美丽的图案。

那么才算是一件艺术品一样。对于精神文化来说它的定义就是这样。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是什么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和贵和尚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实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第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辨证精神的范畴。

第二,人本主义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本主义,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以神为本,也不同于西方近代的追求个人的自由与民主价值。

第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 要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四,礼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贯彻实施着人本主义精神,而且也渗透着一种礼治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礼治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的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

❸ 什么是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是什么?

“中国文化精神可以概括成三点。”易说,“第一,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以人类社会、人际关系为本位,出发点是自然界。”

“其次,是脚踏实地的现实精神。”

“《社会主义好》里唱得好啊!”他在台上尽情地唱了起来,“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说得到,做得到......”

台下被易中天的表演笑倒一遍,继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中国人就是讲究现实精神的表现,‘说得到,做得到’。”他解释。

“最后一点就是追求和谐的艺术精神。”易说,“这就是把整个自然都艺术化了,把人和自然都放在艺术里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转化为艺术。”

他举例说关于烹饪的艺术。“这在西方人眼里是技术,而在中国人眼里是艺术。”

“西方人做牛肉片,肯定会说,‘取200克牛肉,七成熟,煮3分52秒......’而在中国人眼里,就会说,‘盐少许,姜适量,豆豉一把......'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他说,“中国人做菜,创造过程很具有观赏性,外国人看得目瞪口呆。”

湖湘文化有三要素

“湖南人很‘霸蛮’。”易中天说。

说到此,台下一片静悄悄一片。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倾听他眼中的湖南人。

从曾国藩组织民工等乌合之众打太平军屡战屡败,到左宗棠抬着棺材进新疆,再到毛泽东打天下,易中天列举了无数个湖南人很“霸蛮”的例子。

“当然,湖南人很‘灵泛’,不是一味的‘霸蛮’。假如不‘灵泛’的话,这么多历史名人也不会成功的。”他进一步解说,“湖南人很潇洒,这最主要体现在长沙人身上。”

“湖北人办丧事哭,而长沙人办丧事笑,还放流行歌曲......”

他的解释得到了全场的一片笑声,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据我了解,在全国来看,还有个地方和长沙一样有趣,那就是成都。”他向听众介绍,“成都人特别喜欢打麻将,边办丧事,边打麻将。在灵堂旁边绝对有一桌麻将。”

易中天还说,自己在外地也有湖南人的这种性格。“前阵子,中央电视台王志采访我,问我,‘现在,网上有这么多人骂你,你怎么看?’我就反问他,‘假如现在厦门发台风,我会怎么看?’”

“那事管不着啊,只能随天意啊。”他乐呵呵地笑了。

他很开心地说,“人生就是一过程,不要只看重结果,那就是‘死’,而要看重过程,快乐过好每一天!”最后,他用这句话送给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❹ 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

1、“人文”精神。炎黄时代已有其萌芽,以后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人文精神,又有创造性发展。
其特征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特别重视礼仪,提倡德治,追求社会的和睦相处,并最终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世界。这些人文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治家治国等传统美德。
2、“自然”精神。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老子》一书提出的“道法自然”,是中国传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强调要如实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而《庄子》一书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的卓越思想。
3、“奇偶”精神。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创立了“阴”和“阳”这个哲学概念。当人们用这两个概念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又在数字方面归纳出“奇”“偶”概念。例如从“无音”、“五色”“五味”中的“五”看事物的构成与变化。唐代后,中医又受“八卦”说的影响。
奇与偶的离合,成为古代思维方式的一个显着特征。于是相生相克、安危、动静、盈缺、尊卑、知行等相对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孔子的“中庸”说、老子的“抑损举补”理论等,都是这种“奇偶”变化的理论说明。宋儒所说的“一分为二”,也是奇偶的结合。观察“一”,要看到它自身的“二”;最后又归结为“一”,这时人们对于某事物才有了真切的认识。
4、“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这种不断吸纳并完善的特质,就是“会通”精神。例如,西汉时期,儒、法走向了结合。以后,儒、道又走向了兼容,并吸取了佛学的精华。这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❺ 精神文化的定义

关于其定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
1。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曾丽雅,《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 10期 。)
2。从更深层次上讲,精神文化是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经营哲学、审美观念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再造精神文化,才能保证物质文化的有效实施。(世杰:《十年磨一剑——中信实业银行沈阳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探秘》,《辽宁经济 》,2005年09期。)
3。 精神文化是指人类思维领域所涉及的诸如哲学、伦理学和文学艺术等.物质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衣、食、住所需要的物品和工具。(徐俊杰; 吴桂荣:《构建中国企业管理之魂的思考》,《齐鲁学刊 》,1996年06期 。)
从以上典型认识当中,我们可以知道,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核心载体,是物质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独具特征的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集合,包括文化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念、文化理想、行为准则等,这是人类新精神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成延续的主要途径和来源。因而,在不同的领域会形成各自人类群体认同的精神文化。体现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在学校区域,就会形成学校文化精神,在企业领域,就会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在影视业,就会形成影视文化精神,在军事领域,就会形成军事文化精神,在政治领域,就会形成政治文化精神等。

❻ 中华文化精神的内涵

麻将 浑沌与中华文化

雪峰

中华文化的根是混沌,或者说,中华文化的主要血脉是混沌文化,而不是儒释道。

混沌文化完全符合上帝之道,但混沌是无序的,无序是混乱的,所以,用混沌难以表达上帝之道的确切含义,所以,我将中华文化的根脉称为浑沌文化。

许多中华知识分子着文说要"复兴中华文化",我读了他们的文章后茫然不知所措,我曾撰文问他们,"你们要复兴中国的哪部分文化?"他们没有一个人给我一个明确清晰的答复或者解说。这说明,要"复兴中华文化"的人们只是有这个良好的心愿,但并不知道什么才是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就是浑沌文化。所谓复兴中华文化,应该是复兴浑沌文化。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伏羲氏,伏羲的主要文化贡献是河图洛书和八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源生于此。中医的经络穴位说、易经、风水、阴阳五行、八字、紫微斗数、择日、占卜、巫术的根源也源于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浑沌现象,是伏羲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后所看到的宇宙景象。

浑沌现象的涵义是宇宙全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事物都与宇宙全息感应,没有独立于事物之外的事物,没有独立于现象之外的现象,形象地说,就是美国阿拉斯加的蝴蝶振动一下翅膀,就能引起南非好望角的一场风暴,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中的某一位咳嗽了一下,澳大利亚的某个人就从楼上掉了下来。

我在解析人类的思维时发现最深妙的思维是浑沌思维,其次是无相思维,接下来才是太极思维、心像思维、迷幻思维等等,儒家的思维是物质思维,是最低级的思维,道家的思维是太极思维,释迦牟尼佛的思维是无相思维,以科技为主的西方人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当今风行的新时代思维,比如赛斯的思维,《与神对话》、《一的法则》、《告别婆娑》、《奇迹课程》等等,属于迷幻思维。人类最终必须走的路是浑沌思维,或者说,人类要继承、发扬、光大浑沌文化。

要认识和理解浑沌文化可以从四个现象着手--天启、八卦、壶子、麻将。

天启就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句话,就是与上帝直接对话交流。我写的《天启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八卦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乂象,六十四乂象生宇宙万象,只要能演绎六十四乂象,不易变易,就能理解和明白浑沌原。。。

❼ 精神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精神文化的定义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精神文化的优越性在于一是具人类文化基因的继承性,还有在实践当中可以不断丰富完善的待完成性。这也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推进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由于文化精神是物质文明的观念意识体现,在不同的领域,其具体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和含义。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一样,它也是由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理论。具体的表现在人的伦理道德、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对于艺术的品位和我们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可以说精神的文化的范畴就是科学、艺术和道德,用我们现在的物质理论概念来解释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❽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概括为以下五点:

1、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

2、刚柔相济的坚忍精神。

刚柔相济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孔子创立儒家重“刚”,但也不失“柔”。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

3、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和”思想的传承特别重要。儒家传统是以夷制夷,德化怀柔,多采取羁縻政策。

4、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能够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颇有贡献。

5、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者爱人”,即仁爱思想。中华民族这种道德传统和深厚博大的“仁爱”正是今天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和为维护社会利益、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源泉。

(8)文化精神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传承:

“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绝不是要回到过去,最关键的是通过国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使之在现代焕发出新的风采,创造出适应时代的文化形态,并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弘扬其优秀成分,剔除其糟粕内容,并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用当代中国人的心胸、智慧、胆识不断激活这些精神;

树立和强化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认同中国文化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

❾ 精神文化包括什么方面

1、精神文化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方面。从更深层次上讲,精神文化是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经营哲学、审美观念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再造精神文化,才能保证物质文化的有效实施。
2、精神文化是指人类思维领域所涉及的诸如哲学、伦理学和文学艺术等。物质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衣、食、住所需要的物品和工具。
3、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是物质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独具特征的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集合,包括文化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念、文化理想、行为准则等,这是人类新精神观、价值观、道德观生成延续的主要途径和来源。

❿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人本精神——天人合一——礼治精神

中国文化不仅丰姿多彩,而且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这迷人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显然,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容是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极为丰富的。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张岂之先生在其《中华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七点;1.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2.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3.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4.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5.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6.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7.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还有很多学者都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做过精辟的概括和总结。

阅读全文

与文化精神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