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快餐文化
"文化快餐”是一种消遣、轻松、通俗的文化。
"快餐"相对于正餐而言,正餐为主,快餐为辅,它乃是一种调剂,一种新意的改变。整年一日三餐的大米饭、青菜汤、红烧肉总有吃腻的时候,那个时候,去肯德基或麦当劳换换口味,肯定是个明智之举。所以当我们过久地忠于传统文学、经典名着时候,不妨读一些格调不是太高的书来消遣消遣,将一脸严肃放松,做一回俗人,俗人自有俗人的乐趣。
㈡ 求关于“快餐文化”的作文
最佳答案检举 “囫囵吞枣”新传
“囫囵吞枣”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顾名思义,是说不嚼就把大枣吞下肚去。现如今“囫囵吞枣”恰好对应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大啖“文化快餐”。
古代人如果只嚼梨而不咽,那是怕伤胃;如果干吞枣而不嚼,那是怕伤牙。而现代人要是把枣囫囵吞下去,理由恐怕有些不同,三个字——没时间!至于原因么,无非是什么“当今社会,时间就是财富”、或者“要适应高科技社会飞快的生活节奏”之类,所以在今天,一颗颗红枣就经过一系列先进手段加工,成为了一颗颗红枣胶囊,使人一口水就能吞下肚,而且据称“不损失营养成分”。
所以被前人一生钻研的大部头着作在今天就像红枣一样成了一粒粒“胶囊”——各种缩写本、精华本,故事梗概,读书者可以轻松省去“咀嚼”原着这一费事又伤牙的工序,开开心心地直接把“营养成分”吞下去。这样无论说到哪一本小说名着,就算没看过,人物和故事张口就来,要是再不小心看了着作分析的精华本,简直可以侃侃而谈,俨然一位颇有见地的文人了,而事实上,这位仁兄连原着的一章一节也没看过。
然而,这样的“文化快餐”已经走入了误区。姑且不说那“红枣胶囊”营养是不是真的没有损失,单说那“味道”一项,便与新鲜的大枣差了十万八千里,毫无口感可言了。
真正的文化应该是一种艺术,如色彩鲜艳、味道甘美、柔嫩多汁的果实一般具有直接的诱惑力与美感,而把这果子磨研成粉、浓缩成胶囊,就等于剥夺了文化的美感,使文学作品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丝丝缕缕精神上的感动成了刻板的符号公式,令人提不起兴趣;而书中种种鲜活丰富的人物形象也被剥得只剩了骷髅,难以看见血肉之躯了。
我们读名着,是为了真正亲身经历那美的洗礼,一些西方名着翻译后的文采已经有损了,倒不如找份电视报看看一句话剧情介绍算了。
当今科技已发展到用药物供给人类身体营养所需,而人类仍然不会放弃亲口品尝美食,那文化做成的“胶囊”,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㈢ 哪位学霸可以,以文化快餐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无
置身于瞬息万变的快节奏社会中,对各种“快餐”现象耳熟能详,一看材料就可进入一种一吐为快的场景中。围绕“文化快餐”这个话题,很快就可拟定一批“有特色的题目”,可完全赞成“文化快餐”现象,如拟题为“戏说”;可完全反对这种“文化快餐”现象;还可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如拟题为“‘文化快餐’利弊说”、“我看‘文化快餐’”、“文化---快餐?”等等。就这个话题,可采用的文体也是很宽泛的
,既可运用形象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方式编故事,也可用辩证思维、立体思维、具体——概括思维的方式议论,还可应用分类思维、组合思维等方式写日记、小品文等等。
㈣ 如何面对快餐文化作文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文化快餐”应运而生。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广告单上写着:“某某学校速成班,无效退款。”我不禁要问:古人十年寒窗苦读,十年磨一剑,文化知识岂能速成?
然而惭愧的是,在中考前的一个月,父母大人曾派遣孩子参加某作文速成班,美其名曰“考前冲刺”。那里的老师说啦,看见“挫折”就写韩信,看见“英雄”就写项羽,看见“奉献”就写昭君。于是乎,诸君的作文全成了悲情剧场,可怜的韩信永远屈居于人家胯下,不得翻身;项羽是抹了脖子又复活,再抹脖子;昭君永远是一副大义凛然、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的苦情角色。除此之外,写作手法,甚至用词都相当相似,不免令人寒噤。“文化速成”的粗糙与拙劣可见一斑。
前几天看电视,无意中看到《红楼梦》要拍新版的消息,某知名导演大谈拍摄计划,我因眼神敏锐,发现其宣传海报上除用楷书写的“红楼梦”三字以外,还有用黑体写成的英文“The Dream
OfRedBiuldings”,即为“红色建筑里的梦”。如此翻译,使中国名着的韵味和诗意全无,这就像硬把中国的元宵水饺放进锅里油炸,再抹上番茄酱充当洋快餐的感觉。悲哉!我们的四大名着之一《红楼梦》就快失去她那富有神韵和风采的名字了。接着往下看,才知道新版的《红楼梦》主要以二宝、二玉的三角恋爱为主线,贯穿以凤姐及其荒淫放荡的丈夫贾琏的情感纠葛,加上贾瑞对凤姐的非分之想,构成一部清代贵族的现代版言情剧。台下的观众皆欢呼雀跃,他们也许没空欣赏原着吧,也许没关注没落家族背后的兴衰吧,也许不再懂得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了吧。看来,新版《红楼梦》也只有成为都市繁忙的人们消遣娱乐之物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为“文化快餐”感到寒心,“文化快餐”食之有味,实则无趣。它不能带给人们充足的精神养料,不能支撑起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并且吃多了,不仅对健康有害,还会对其造成依赖。“文化快餐”不是不能食用,但千万不要走到看到“挫折”就想起韩信,看到“英雄”就想起项羽,看到“奉献”就想起昭君的地步,您说呢?
㈤ 如何看待快餐文化的即兴评述
快餐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便于人们快捷接受的文化形式.它是随着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的,是电视文化在大众传播手段领域的扩展. 几千年来,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和静止的画面来接受文化的.电视的出现,使人们惊奇地发现:文字变成形象,静止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