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濮阳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濮阳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1 08:40:58

Ⅰ 濮阳县的名胜古迹

截至2010年,濮阳县有各类文物古迹65处,其中历史文化遗产11处,地表文物13处,现代文物12处。名胜古迹有“中华第一龙”遗址,瑕丘及姚墟,张挥源于濮阳的挥公墓,保存完好的明、清四条古商业街等。
回銮碑
回銮碑,亦作“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阳城内御井街西侧。此碑原为青石,高2.6米,宽1.3米,碑文为宋真宗所赋《契丹出境》诗。
瑕丘古迹
瑕丘,一作负夏,位于县城东南18里固堆西,“舜就时于负夏”、“曾子吊于负夏”即此。门口左右两碑,一曰“瑕丘古迹”,一曰“瑕丘记”,皆清嘉庆九年知州李符清所立。
八都坊
八都坊,又叫“澶渊名阀坊”,坐落于濮阳城内北大街。坊为青石结构,由石条、石柱叠砌嵌合。八都坊为明朝万历年间所建,由明代濮阳籍御史纪着、侯英等八家共立。

Ⅱ 河南濮阳的历史!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

春秋时期,濮阳一带属卫国。公元前629年,卫国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400年。公元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国此时名存实亡。前240年,东郡治濮阳。

宋,濮阳改称开德府,一度成为北辅。1128年秋,金占领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明清时期,濮阳仍称开州,辖濮阳、清丰、南乐,属大名府。

民国2年(1913年),改开州为开县。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复称濮阳县。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归河北省大名府管辖。


(2)濮阳的文化遗产有哪些扩展阅读

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平原,北与河北省邯郸市交界,东与山东省泰安市、济宁市、聊城市、菏泽市接壤,西与安阳汤阴县、滑县接壤,西南与新乡长垣县毗邻,鹤濮高速将鹤壁与濮阳两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

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石油、天然气、盐、煤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濮阳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卢、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作为“中国杂技之乡”,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2年2月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

风景名胜

1、戚城遗址

戚城遗址是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城邑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前476年。戚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上的部分为周长1520米的古城残垣,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地下则保存着自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到汉代等不同时期历史遗存。

戚城又称“孔悝城”,向北隔黄河与晋国相望,南与鲁接壤,西与郑毗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成为诸侯争夺的一个战略目标。同时,戚城又是卫国孙氏家族的采邑,孙氏家族权倾朝野,其立场的向背直接影响到卫国的政局和诸侯势力的均衡,所以,史书记载,许多历史事件与戚城有关,孔子戚城遗址的弟子子路就是在与戚城有关的政治事变中遇难。

2、单拐革命旧址

单拐革命旧址位于河南省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包括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革命旧址、冀鲁豫军区纪念馆等。

1945年春到1946年10月军区政委邓小平、司令员杨勇等同志先后在这里居住长达一年之久。他们在这里不仅领导了有名的锡山战役和解放阳谷、封丘、延津等战役,还积极发动这一带贫苦农民建立农民政权,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增资、增佃斗争,并在这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成功制造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近年来,清丰县对该旧址进行了多次修复,并按原址建成3个展区、8户旧居和19座展室,并从全国征集史料和革命文物2000余件,各类珍贵图片400余幅,并建设了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革命旧址广场。

3、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吴村,遗址上建有庙宇和一些碑刻。明天启七年(1627年)的碑文记述,对仓颉的供奉“历汉唐以来没有间断过”,可见汉唐以来这里已有陵庙建筑。明清两代,陵庙得到大规模整修兴建,现仅存明天启年间方碑两通,其正面所刻“三教之祖”、“历圣之宗”分别为明工部尚书李从心和刑部尚书李养正题。

享殿前檐石柱两根,上雕二龙戏珠和鱼龙变化图案,正面镌刻楹联:“百王景仰治代结绳扶宇宙,万圣崇尊文成书契整干坤”。仓颉陵建筑在一处古文化遗址之上,这一遗址位于古繁水河道的阳台地上,面积约4000平方米。经考古钻探,地下有汉代和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层,充分表明,在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先民的一个聚居地。

Ⅲ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一、民间文学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花木兰传说(虞城县)、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柳毅的传说(卫辉市)、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

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赵氏孤儿传说(温县)、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内乡县、灵宝市)、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葛天氏传说(长葛市)、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竹林七贤传说(修武县)、帝舜传说(濮阳县)。

以上内容参考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榜

Ⅳ 濮阳最好玩的景点在哪里

你想玩什么了,
游山玩水,西水库(西水坡) 绿色庄园 濮上园 海洋馆 世锦园 黄埔有个梨园 还有鸵鸟园 戚成公园 子路坟 三角公园 新蕾公园 昆吾园 毛楼 等等,自己发掘
名胜古迹,戚成公园 西水坡 张家祠堂 子路坟 御井庙 毛楼(郑板桥当知县的地方)老城四牌楼(东西南北四条街四个特色)三义庙 等等,自己发掘
大饱口福, 老城四牌楼的壮馍 北街的馄饨肉盒 萧记的烩面 范县的包子 老城煤电街口的胡辣汤和豆沫 小堤上的什么来着。。。 毛楼的黄河鲤鱼 渠村的叫(gə ya汤)等等,自己发掘
深夜魅影, 飞度 迷城 赫柏 其他的不知道了,我认地方不爱乱跑。。。
差不多了吧,喝咖啡的话,上岛 海景 忆景(不知道是不是)托斯卡纳 等等

Ⅳ 濮阳有哪些文化遗产

第一批濮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38 项)

一、民间文学(5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帝舜传说 濮阳县
2 Ⅰ-2 张清丰孝道故事 清丰县
3 Ⅰ-3 鞭打芦花 范 县
4 Ⅰ-4 颛顼传说 濮阳市龙文化研究会
5 Ⅰ-5 张公艺美德故事 台前县
二、民间美术(3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 Ⅱ-1 麦秆画 清丰县
7 Ⅱ-2 木版年画 高新区
8 Ⅱ-3 板书花鸟画 高新区
三、民间音乐(2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 Ⅲ-1 杨韩村唱秧歌 清丰县
10 Ⅲ-2 陶 埙 濮阳市
四、民间舞蹈(5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Ⅳ-1 五彩纸龙 清丰县
12 Ⅳ-2 铁花火龙 清丰县
13 Ⅳ-3 清丰背阁抬阁 清丰县
14 Ⅳ-4 狮龙斗蛛舞 清丰县
15 Ⅳ-5 西街龙舞 南乐县
五、民间戏剧(10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6 Ⅴ-1 大平调 濮阳县
17 Ⅴ-2 大弦戏 濮阳县
18 Ⅴ-3 四平调 范 县
19 Ⅴ-4 罗卷戏 范 县
20 Ⅴ-5 枣 梆 范 县、台前县
21 Ⅴ-6 清丰柳子戏 清丰县
22 Ⅴ-7 二夹弦 台前县
23 Ⅴ-8 目连戏 南乐县
24 Ⅴ-9 五腔调 南乐县
25 Ⅴ-10 大罗戏 南乐县
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2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6 Ⅶ-1 清丰梅花拳 清丰县
27 Ⅶ-2 大洪拳 台前县
七、民间手工技艺(7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 Ⅷ-1 茂家红酒酿制技艺 濮阳县
29 Ⅷ-2 南五庄面塑技艺 濮阳县
30 Ⅷ-3 王五辈壮馍制作工艺 濮阳县
31 Ⅷ-4 六百居香肠制作工艺 濮阳县
32 Ⅷ-5 清丰彩灯制作工艺 清丰县
33 Ⅷ-6 草编技艺 南乐县
34 Ⅷ-7 柳编技艺 华龙区
八、民间杂技(2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5 Ⅸ-1 东北庄杂技 华龙区
36 Ⅸ-2 清丰驯兽艺术 清丰县
九、民间信仰(2 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7 XⅢ-1 韩愈祠古庙会 高新区
38 XⅢ-2 张曹庙会 清丰县

Ⅵ 河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1、 花木兰传说(虞城县) 2、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 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 白蛇闹许仙传说 (鹤壁市淇滨区) 5、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 柳毅的传说 (卫辉市) 7、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 邵原创世神话群 (济源市邵原镇) 9、 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 (固始县) 10、 愚公移山传说 (济源市) 11、 赵氏孤儿传说 (温县) 12、 大禹神话传说 (禹州市) 13、 王莽撵刘秀传说 (西平县、遂平县) 14、 灵宝黄帝传说 (灵宝市) 民间美术(9项) 1、 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 黄河澄泥砚 (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3、 汴京灯笼张 (开封市) 4、 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县) 5、 农民画 (舞阳县、汝南县) 6、 虢州石砚 (灵宝市) 7、 秦氏绢艺 (滑县) 8、 方城石猴 (方城县) 9、 民间剪纸 (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 民间音乐 (13项) 1、 板头曲(南阳市) 2、 中州筝派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 筹音乐 (许昌市) 4、 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5、 超化吹歌 (新密市) 6、 唢呐 (沁阳市) 7、 大铜器 (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8、 河南盘鼓 武陟县、开封县) 9、 官会响锣 (项城市) 10、 轧琴 (舞钢市) 11、 信阳民歌 (信阳市) 12、 郑王词曲 (沁阳市) 13、 西坪民歌 (西峡县) 民间舞蹈(13项) 1、火龙舞 (孟州市) 2、苏家作龙凤灯 (博爱县) 3、高抬火轿 (沁阳市) 4、齐天圣鼓 (灵宝市) 5、回民秧歌 (项城市) 6、大仵民间舞蹈 (柘城县) 7、跑帷子 (汤阴县) 8、花挑舞 (固始县) 9、艾庄铜器舞 (许昌县) 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11、麒麟舞 (兰考县、睢县) 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 (商城县) 13、双人旱船舞 (临颖县) 民间戏剧及曲艺(28项) 1、 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2、 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 越调(周口市) 4、 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5、 罗卷戏 (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6、 目连戏(南乐县) 7、 道情(太康县) 8、 宛梆(内乡县) 9、 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10、 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1、 皮影戏 (灵宝市、罗山县) 12、 杠天神 (新蔡县) 13、 怀梆 (沁阳市) 14、 河洛大鼓(洛阳市) 15、 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16、 王屋琴书 (济源市) 17、 灶书 (固始县) 18、 丝弦道 (平舆县) 19、 锣鼓书 (三门峡市) 20、 清丰县柳子戏 (清丰县) 21、 河阳花鼓戏 (孟州市) 22、 二股弦 (武陟县) 23、 光山花鼓戏 (光山县) 24、 南阳曲艺 (南阳市) 25、 扁担戏 (新蔡县) 26、 扬高戏 (三门峡市) 27、 二夹弦 (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28、 落腔 (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 体育竞技及杂技(2项) 1、东北庄杂技 (濮阳市) 2、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阳县) 手工技艺(13项) 1、 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2、 钧瓷烧制技艺 (禹州市) 3、 镇平玉雕工艺 (镇平县) 4、 泥咕咕 (浚县) 5、 棠溪宝剑铸造工艺 (西平县) 6、 汝瓷烧制技艺 (宝丰县、汝州市) 7、 唐三彩 (洛阳市) 8、 汴绣工艺 (开封市) 9、 太平车制作技艺 (平舆县) 10、 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 (修武县) 11、 武陟油茶制作技艺 (武陟县) 12、 东岸桃核雕花工艺 (上蔡县) 13、 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 民俗节庆(6项) 1、“重阳节”民俗 (上蔡县) 2、大营社火 (陕县) 3、浚县民间社火 (浚县) 4、打铁花 (确山县) 5、地坑院民俗 (陕县) 6、东西常骂社火 (灵宝市) 文化空间(10项) 1、 马街书会 (宝丰县) 2、 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阳县) 3、 浚县正月古庙会(浚县) 4、 老子生日祭典 (鹿邑县) 5、 帝舜传说 (濮阳县) 6、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新郑市) 7、 洛阳关林朝圣大典 (洛阳市) 8、 嫘祖祭典 (西平县) 9、 火神祭祀 (商丘市睢阳区) 10、 中岳古庙会 (郑州市) 民间知识(8项) 1、 少林功夫(少林寺) 2、 太极拳(温县) 3、 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4、 洛阳牡丹栽培技艺 (洛阳市) 5、 洛阳水席 (洛阳市) 6、 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 (开封市) 7、 开封马豫兴桶子鸡 (开封市) 8、 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 (开封市) 中医中药(5项) 1、洛阳正骨 (洛阳市) 2、百泉药会(辉县市) 3、针灸铜人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4、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焦作市) 5、禹州中医中药炮制技艺 (禹州市)

Ⅶ 用濮阳的文化迹产写作文

文化遗产保护绽放异彩。文物保护成绩明显。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不可移动文物登记1205处,新发现文物点936处,台前沙湾闸遗迹已被纳入京杭大运河整体申遗体系。卫国都城——高城遗址、北齐李亨墓等一批重要文物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濮阳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文化价值。配合基本建设勘探发掘200余万平方米,出土青釉覆莲四系瓷罐等重要文物600余件。征集各类有价值书画作品710余幅。由清丰单拐革命旧址、台前孙口刘邓大军渡河纪念地等景点组成的红色旅游线路,被确定为全省五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之一。以文物为载体,举办“龙文化”研讨会、仓颉文化研讨会等学术活动,编辑出版《中华第一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濮阳》等书籍。文物安全角势整体稳定,连续实现27个(含2010年)馆藏文物安全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全市共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24项进入省级保护名录,100项进入市级保护名录,各县区也公布了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市有6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34人被命名为省级传承人,59人被命名为市级传承人。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

Ⅷ 河南省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刚刚拿到,嵩山、云台山是世界地址公园

洛阳龙门石窟 AAAA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

洛阳白马寺 AAAA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市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由官府...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

汉光武陵
汉光武陵原称原陵,又称汉陵,位于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白鹤乡,南依邙山,北临黄河,总占地约6.6万平方米。汉光武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
地址:河南省洛阳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

http://www.fdays.com/travelguide/SearchResult.asp?SearchType=China&CountryID=1&ProvinceID=14&CityID=&SightTypeID=&KeyWord=&ColumnOn=&OrderBy=&CurPage=1

Ⅸ 河南有哪些文化遗产

1、 花木兰传说(虞城县)
2、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 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 白蛇闹许仙传说 (鹤壁市淇滨区)
5、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 柳毅的传说 (卫辉市)
7、 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 邵原创世神话群 (济源市邵原镇)
9、 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 (固始县)
10、 愚公移山传说 (济源市)
11、 赵氏孤儿传说 (温县)
12、 大禹神话传说 (禹州市)
13、 王莽撵刘秀传说 (西平县、遂平县)
14、 灵宝黄帝传说 (灵宝市)

民间美术(9项)
1、 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 黄河澄泥砚 (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3、 汴京灯笼张 (开封市)
4、 柘城李秀山泥塑 (柘城县)
5、 农民画 (舞阳县、汝南县)
6、 虢州石砚 (灵宝市)
7、 秦氏绢艺 (滑县)
8、 方城石猴 (方城县)
9、 民间剪纸 (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

民间音乐 (13项)
1、 板头曲(南阳市)
2、 中州筝派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 筹音乐 (许昌市)
4、 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5、 超化吹歌 (新密市)
6、 唢呐 (沁阳市)
7、 大铜器 (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8、 河南盘鼓 武陟县、开封县)
9、 官会响锣 (项城市)
10、 轧琴 (舞钢市)
11、 信阳民歌 (信阳市)
12、 郑王词曲 (沁阳市)
13、 西坪民歌 (西峡县)

民间舞蹈(13项)
1、火龙舞 (孟州市)
2、苏家作龙凤灯 (博爱县)
3、高抬火轿 (沁阳市)
4、齐天圣鼓 (灵宝市)
5、回民秧歌 (项城市)
6、大仵民间舞蹈 (柘城县)
7、跑帷子 (汤阴县)
8、花挑舞 (固始县)
9、艾庄铜器舞 (许昌县)
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11、麒麟舞 (兰考县、睢县)
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 (商城县)
13、双人旱船舞 (临颖县)

民间戏剧及曲艺(28项)
1、 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2、 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 越调(周口市)
4、 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5、 罗卷戏 (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6、 目连戏(南乐县)
7、 道情(太康县)
8、 宛梆(内乡县)
9、 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10、 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1、 皮影戏 (灵宝市、罗山县)
12、 杠天神 (新蔡县)
13、 怀梆 (沁阳市)
14、 河洛大鼓(洛阳市)
15、 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16、 王屋琴书 (济源市)
17、 灶书 (固始县)
18、 丝弦道 (平舆县)
19、 锣鼓书 (三门峡市)
20、 清丰县柳子戏 (清丰县)
21、 河阳花鼓戏 (孟州市)
22、 二股弦 (武陟县)
23、 光山花鼓戏 (光山县)
24、 南阳曲艺 (南阳市)
25、 扁担戏 (新蔡县)
26、 扬高戏 (三门峡市)
27、 二夹弦 (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28、 落腔 (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

体育竞技及杂技(2项)
1、东北庄杂技 (濮阳市)
2、心意六合拳 (漯河市、淮阳县)

Ⅹ 古今濮阳文化历史。

濮阳文化底蕴厚重。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

1、美誉:1987年出土的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被誉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据此命名濮阳为“华夏龙都”。濮阳杂技享誉中外,是“中国杂技之乡”。

2、名人: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5、文学: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6、重大事件: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濮阳地区各县根据中共中央和冀鲁豫行署的部署,从1946年6月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打土豪分田地)。至1947年5月,濮阳地区各县基本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实现平分土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阅读全文

与濮阳的文化遗产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6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5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2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