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东莞的镇有哪些
东莞有28个镇,分别是石碣、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横沥、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大朗、黄江、清溪、塘厦、凤岗、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滘、洪梅、麻涌、中堂、高埗、樟木头、大岭山、望牛墩。
东莞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着名的华侨之乡、粤剧之乡,曾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等称号。
‘贰’ 欧美城文化小镇怎么样可以说说吗
欧美城文化小镇很好,可以说说。
欧美城文化小镇借助主题业态和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当地文明建设的成果及旅游文化风土人情。项目囊括赛车文化、影视文化、演艺文化、婚博文化、花海艺术、儿童科普、娱乐文化、海洋文化、体育文化、人才培养等15个全体验式主业态项目。
汕头欧美城作为欧美城全国联盟模式的试点落地运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证实其平台商业模式可持续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汕头欧美城的成功试点,将激起汕潮揭三市的经济命脉,在省、市各主流媒体、外国友人及高端消费者等圈层中掀起新的舆论冲击,使整个西部商业版图风起云涌,波澜再起!
‘叁’ 东莞下坝坊有什么吸引游客的地方
广东省这几年可谓是倚靠着广州、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话题热度就没有降下来过,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两个一线城市的强大光芒使得广东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很难被看得见,但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单拎出广东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未必有省会城市差,可能就是因为广州和深圳的光芒太大了,使得其他城市的发展显得就不那么显着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下广东的另一个城市——东莞,它经济发展不输南京、长沙,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一线城市。作为我国即将崛起的新一线,这座城市在未来有望成为下个一线城市。
广东省作为我国南部的一个省,它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强省,不仅仅是因为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更有东莞、佛山这样的城市为广东的发展添砖加瓦,相信在两个一线城市的加持下,东莞的经济会更上一层楼,逐渐超越成都,成为我国的第五大经济城市,甚至跻身一线城市的行列,成为广东的第三座一线城市。
‘肆’ 东莞的八大景点是那些地方
东莞的八大景点是:故垒雄风、可园蕴秀、城楼集瑞、蚝岗探古、潢涌宋祠、南村遗韵、金鳌塔影、东纵丰碑。
1、故垒雄风
在该市虎门镇,当年,中国军民凭借虎门天险构筑了闻名中外的的“金锁铜关”,奋力抗击英国侵略者。如今,昔日的销烟旧址(1957年重建,现存鸦片战争博物馆)、沙角炮台、威远炮台,仍升腾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2、可园蕴秀
东莞可园博物馆景观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村,是岭南私家园林,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
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广东近代的文化策源地之一。可园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艺术地揉合在一起。
3、城楼集瑞
迎恩门城楼景观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曾有城墙连接道家山、南城、钵孟山、东门、北门,全长1299丈,环护东莞城,坚固高大,雄伟壮观。如今,迎恩门城楼依然屹立,红墙碧瓦,飞檐斗拱,蔚然壮观,而其保存的明代基座,尤为珍贵。
迎恩西门,历来是东莞古城的象征,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坐标,旁边的文化广场是新世纪新东莞新气象的展现,绿草茵茵,喷泉绝响,舞姿翩翩,歌声曼妙,构成东莞新时代的盛景。迎恩门城楼与文化广场,展现东莞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气象。
4、蚝岗探古
蚝岗贝丘遗址景观位于南城区胜和蚝岗村,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东莞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保存面积650多平方米,作为在市区中心发现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也较为罕见。
5、潢涌宋祠
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景观位于中堂镇,距离莞城7公里,与增城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所在的中堂镇地属东莞市的水乡、东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自古以来,东莞就是“鱼米之乡“。
潢涌河流交错,水资源十分丰富,历来盛产水稻、甘蔗、香蕉和鱼、蟹等。黎氏大宗祠始建于南宋,是珠江三角洲比较早的祠堂,其布局取龟形,祠内明代碑刻,肃穆凛然。主要建筑有头门、二进(中堂)、后进,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
6、南村遗韵
南社村古建筑群景观立村于南宋末年,现今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有祠堂25间,古民居100多间,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落以水塘为中心,两岸祠堂林立,影影绰绰。
7、金鳌塔影
金鳌洲塔景观位于东莞市莞城西南1公里处,即万江桥畔。因其坐落于万江金鳌洲,故名。金鳌洲古塔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合尖于天启四年(1624年),历时27年。据悉,建塔之目的为“以培风气,亦堪兴家所宜也”。
原为抗御水害的镇水宝塔,8角10层,盖顶有塔刹,无塔檐,无栏杆,砖牙叠砌。后于清干隆二年(1737年)重建,塔基距水边仅三、五米之遥,此塔处于江心陆洲,三面环水,经二百五十多年,保存完整,基础稳固,巍然耸立于东江之滨。
8、东纵丰碑
大岭山,孕育英雄的土地。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景观,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及其前身在这里曾取得百花洞大捷,粉碎了日军的“万人大扫荡”。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是一个文物保护群体,包含多个文物保护单位。
有司令部旧址、会议室旧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电台旧址、报社旧址、情报站旧址、粮站旧址、军械修理厂旧址、军事训练班旧址、干部训练班旧址、后方医院旧址、后方办事处旧址等十余处,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抗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伍’ 东莞面积最小的镇在哪里当地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东莞有28个镇,最大的是虎门镇,最小的是石龙镇,一个虎门镇相当于16个石龙镇,石龙镇因此获得了“东莞市最小乡镇”的称号,这样一个小镇,名气也不大,相信来这里的人也不多,石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城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陆’ 东莞最好玩的几个地方是哪里
东莞最好玩的三个地方(1:东莞动物园,2:常平隐贤山庄景区,3:东莞最美民宿南社古村)
东莞情侣必打卡的地方,东莞最美民宿,虽然古城很小,却很有历史韵味,你们如果喜欢安静,目前算是最安静的网红古镇哦。
常平隐贤山庄4A景区
常平隐贤山庄景区,东莞最热门的旅游景区之一,网红玻璃桥+景区观光+游湖+动物园+东莞唯一刺激过山车超多体验,让旅行更好玩。
一起出去玩,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能和喜欢的人一起欣赏风景。
‘柒’ 东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哪个镇街
其实,整条东城西路、整条东城南路都是属于莞城区的,大部分东城大道也属于莞城区;另外,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东纵大道有一半是属于东城区的,其实,整条东纵大道都是莞城区的。由于不清楚城区的界线,很多人认为莞城区是个楼矮路窄,比南城区、东城区差劲得多的老城区,对也有错误的认识,如很多人就认为南城区是东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先说政治中心,东莞市的市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都在莞城区,市政府在南城区。因党领导国家和人民,所以莞城区无疑是东莞市的政治中心。
再说经济中心。在新鲜出炉的四大规划商贸圈中,东莞市四个区各占一个,莞城区的城楼商圈位居第一位,现实中的商铺租金,城楼商圈的也一直是最贵的。莞城区有沃尔玛两家,分别是东湖、西城楼;家乐福两家,分别是运河、花城;百佳两家,分别是文化广场、聚福。南城区有沃尔玛两家,分别是鸿福、石竹,其中石竹沃尔玛还没开业;家乐福一家,是鸿福;没有百佳。东城区没有沃尔玛,有一家家乐福,没有百佳。万江区没有沃尔玛、家乐福、百佳。综上所述,说莞城区是东莞市的商贸中心是没问题的。当然,南城区众多的高档写字楼是其他三个区不能相比的,东城区的大型商住楼盘是莞城区远不能相比的,也比南城区和万江区有优势。但要说到经济中心,就不得不提最能反映经济的数据国民生产总值GDP。长期以来,东莞市GDP总量最大的都是虎门镇,第二位是长安镇,在这方面四个市区是难以与虎门镇相比的。但是,由于东莞市各个镇街的经济独立性较强,虎门镇的经济辐射力、领导力并不强;而且,说经济中心在一个政治话语权较弱的镇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因此,难说东莞市的经济中心在哪里。
至于文化中心。莞城区有重点高中东莞一中,南城区有全国十大歌剧院之一的玉兰大剧院、市图书馆,东城区有东莞理工学院,万江区没什么可圈点的。可以说,培养有能够考上北大清华以及众多一流大学的高中生的东莞一中,在影响力和能量上是远胜于水平很一般的东莞理工学院的;玉兰大剧院硬件设施虽然好,但由于没有经常性的高水平演出,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市图书馆虽然硬件设施很好,但是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人物或文化活动常在那里活动,因此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因此,东莞市的文化中心应当在莞城区。
‘捌’ 东莞在哪里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因地处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
东莞市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最北是中堂镇大坦乡,与广州市黄埔区和增城区、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南沙区隔海交界;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
东莞市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西北距广州市中心区59千米,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99千米,距香港中心区140千米。东西长70.45千米,南北宽46.8千米,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2.57平方千米。
(8)东莞文化小镇在哪里扩展阅读
东莞的地理环境: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在200—600米,坡度约30°,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峰。
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岗地发育,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
西南部是濒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东莞市握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长112.20千米,主航道岸线53千米,拥有深水良港—东莞港。
‘玖’ 东莞清溪镇靠近哪个市
清溪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深圳市、惠州市接壤,镇府驻地距市城区及深圳均约为48公里。
2009年,清溪镇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3.4万人,常住人口约27万人。[1]
清溪镇是中国2012首批“最美小镇”、“2012中国最佳休闲小城”、“全国文明镇”、“中国最宜居城镇”。[2] 。2014年8月,清溪入全国重点镇,打造珠三角的香格里拉。[3]
清溪是岭南客家古镇,客家传统文化艺术在清溪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清溪客家山歌、麒麟舞、客家民俗舞蹈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奖项,清溪彩扎麒麟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溪麒麟舞、客家山歌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溪客家酿酒已列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溪也获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
历史编辑
清溪镇客家文化
清溪镇客家文化
清溪,明洪武年间(1386--1398),蓝万成从茅盎村迁清溪边立村,后形成清溪圩(老圩),民国13年(1927年)在清溪对岸建清溪新圩。明代为文顺乡辖,清代初为京山司辖,后又为捕厅管辖。
中华民国建立后设立筹办处,辖区为99村。民国24年设乡公所为东莞县第四区辖。1944间中共曾在此建立根据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与塘厦合称新三区,1951年又改作第七区,1958年并入塘厦公社,1959年析出成立清溪公社,1983年9月撤公社建区,1987年5月撤区建镇沿革至今,1988年东莞升格为地级市,清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为数不多的地级市直辖乡镇。
行政区划编辑
截至2009年,清溪镇下辖区20个村(重河村、大埔村、土桥村、谢坑村、荔横村、清厦村、大利村、九乡村、铁场村、铁松村、青皇村、三星村、厦泥村、三中村、上元村、松岗村、浮岗村、罗马村、长山头村、渔梁围村)和1个社区(清溪社区)。[1]
自然地理编辑
清溪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与深圳市、惠州市接壤,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两季吹东南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秋季常吹西风,秋高气爽;冬季多吹北风或西北风,空气较为干燥,较冷年份会出现短期霜冻。[1]
人口编辑
截至2010年10月1日,清溪镇人口总数为312639人,其中户籍人口约32万人。[4]
经济编辑
2011年,清溪镇实现生产总值151.1亿元,进出口总额90.7亿美元,各项存款余额130.2亿元,本级常规性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5.7亿元,合同利用外资额2.48亿美元。
2011年,清溪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达6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达337.1亿元;外贸进出口方面,全镇进出口总值为74.1亿美元,全镇合同利用外资114宗,新口径合同利用外资总额2.38亿美元;财政税收方面,全镇各项税收总额实现17.5亿元;社会投资方面,全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商业发展方面,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4亿元。
社会编辑
民生
2011年,累计设置“村民车间”17个,共安置本地富余劳动力就业321人;引导和鼓励本地生源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和各类企业就业,201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镇村两级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推进全镇农保与职保的整合,推动社保、医保城乡一体化,实现了户籍学生义务教育费用全免。[1]
设施
截至2009年,全镇城市绿化率达42.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75平方米;修建了100多公里高等级公路,镇内交通四通八达;配套4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年供电量达20亿度;四大水厂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设有电信大楼、邮政大楼、综合性公立医院、有线广播电视台、文化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
2010年,清溪镇确定了森林公园配套工程、清溪湖配套工程、清溪湖水厂、敬老院、博物图书馆、清溪法庭、茅輋水库下游河道整治、上元路升级改造、商业街延长线等工程确定为重点建设项目。[1]
清溪以丰富的资源为内涵,规划出“生态围城”的整体景观——东北部,以森林公园、生态农业园、碗窑遗址、铁场客家围等为代表,规划出自然风光及遗址遗迹景区;中部,是以南山曾公祠、麒麟制作、客家酿酒、张松鹤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南部,则是以青湖、金龙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线路;西部以银利高尔夫球场、石马河“一河两岸”等为代表的城市景观线路。通过城市绿道,将主要景点、湖泊水库、自然风光连成一线、串成一片,大力打造“十里画廊”景观。[3]
文化编辑
文化源流
文化范畴,分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一般认为;清溪镇居民以客家人为主,故官方将客家文化视作传统文化。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文化,客家先民纵使经数千年的由北至南的迁徙,然而依旧继承着传统文化。宗祠是其维系客家凝聚力、弘扬传统的一大媒介,宗祠此建筑的作用;其一为祭祀用途,先宗之灵位及骨灰安放以此;每至清民节,客家人以本姓或本村为单位,组织盛大的祭祀活动。其二为弘扬传统用途,祠内的文献、碑文中,可以了解到先民;来自何方、迁徙经过、定居于此的缘由、处世格言等。客家人又以族谱为纽带维系着代代后裔。遗憾的是;宗祠的职能及系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成为了破除迷信运动的打击对象,大部分宗祠在此期间遭大肆破坏,祠中壁画皆被涂鸦或损毁、古籍文献遭焚毁,族谱从此绝后、先宗之灵位及骨灰亦难逃厄运。当今所见的宗祠,一般为重建所成。[1]
文化建设
清溪镇是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定期举办客家文化艺术节,编创的客家山歌获得粤赣闽桂客家山歌邀请赛、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金奖等奖项;新编排创作的麒麟舞相继在全国首届麒麟舞大赛、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大赛和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获金奖,2007年,获邀参加澳洲悉尼华人春节大巡游,2008年,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2008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并获演出金奖。清溪镇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被授予“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1]
2014年,10月17日,清溪首部微电影《禾雀花开》首映,并且获得第23届伦敦创意文化节首届华语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提名,结果将于11月底在伦敦揭晓。[5]
旅游景点编辑
茅輋水库
茅輋水库位于东莞市清溪镇铁场村下游,在市境东南方,距莞城53公里,1957年12月动工,1958年5月竣工。茅輋水库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综合经营于一身。[6]
清溪森林公园
东莞市东南部清溪镇北部山地,属银瓶嘴山系,石马河水系。距清溪镇区3公里。北接樟木头和谢岗、东邻惠阳,南接凤岗,西接塘厦。
公园里面有黄茅田瀑布、龙潭水库、双尾山瀑布等多个景点。[7]
2014年10月,清溪银瓶山森林公园正式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