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12 10:06:25

⑴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其实我们需要分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保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也是从古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了优秀的部分来完善现在的文化,而且因为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稳步的前行,我们需要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时代的新内容,发展现在的当代文化。
你三个方面是我们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这是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必不可少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要保持足够的信心,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发展下去,不要从根源上否定自己国家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这样才会平稳的进行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⑵ 如何看待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让这个时代的人认同传统文化,其实只要从身边做起,比如现在对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出过去60年的总和。这说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经得到了社会性的认同。

2、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事情,有些事物必然在历史中会被洇灭。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性。比如中国的建筑特色是一项传统文化,那么通过博物馆一些旅游景点的塑造可以让文化产业化。

3、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韩剧中的古代文化其实很多都是来源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韩国人通过韩剧把这部分文化伪装成了自己的文化,主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文化通过影视文学作品进行发扬,让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2)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扩展阅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1、要拥有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抛弃不良的、落后的传统文化,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利弊,保持客观、批判的态度。

2、要创新性学习、发展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现在自媒体发展迅速网络传播快,也要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创新性学习。

3、当然,也要持之以恒,学习好中华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不断坚持不懈、刻苦钻研。

⑶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拓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⑷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其实我们需要分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保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也是从古人的经验教训中吸取了优秀的部分来完善现在的文化,而且因为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在稳步的前行,我们需要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时代的新内容,发展现在的当代文化。
你三个方面是我们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对自身产生怀疑,这是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必不可少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要保持足够的信心,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发展下去,不要从根源上否定自己国家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这样才会平稳的进行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⑸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应该全盘肯定,并且不允许人们对之有任何怀疑与批判,否则就是数典忘祖,崇洋媚外;二是西化派,采取虚无主义或取消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把它们统统斥为“封建、迷信、落后”乃至“反动”的东西,把近代中国的贫弱、落后等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主张完全抛弃中华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1.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 具体地说: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社会和谐”、“天下统一”的社会理想;等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的。

3. 对有些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又如,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思想,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4. 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⑹ 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里面包括了图腾文化、思想教育文化、音乐戏曲文化、书画书法等艺术文化、服饰文化、生活和礼仪文化、中医文化、武术文化、建筑文化以及神话信仰文化等等的很多种类。

每个领域都有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继承发扬的,同时也有糟粕的东西存在,在传承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地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在生活文化和服饰等文化方面现在也有很好的局面出现,飞鱼服就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在节日方面很多人都觉得过节已经少了很多气氛,其实我们可以在过节的时候加入很多有意义的活动,除了玩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我们还可以开创新的玩法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都是每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要把传统的东西继承下来,也要把我们的东西加入进去,最后一起传给我们的子孙!

⑺ 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文化多元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人们以宽广的胸襟海纳百川,丰富自己。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对外来文化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同时,我们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不能丧失我们的文化之根,不能动摇我们的文化之基。

传统文化其实也是持续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要拘泥于“传统”两字。古人尚且没有被“传统”束缚住手脚,奈何我等今人,要被困在“传统”和“外来”之间呢?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来就是吸收了许许多多其他文化的营养而综合形成的文化,这才是我们历经数千年而一直延续下来的根本。所以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关键就在于“包容”。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3.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部分,容纳一切优秀人类文化,创造出具有新特质的新文化.

有人认为: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即外来文化。那看看我们现在的地产流行文化:欧陆文化、欧美文化、地中海文化、夏威夷文化。就象看到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人们的家里又有了厨房文化、厕所文化、阳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方面,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固步自封,辩证的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⑻ 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1、对待传统,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正是抱着尊重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态度展开的。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非遗既是积累与沉淀,也具有开创与自我更新的能力。

2、文化因积累而形成传统,传统因积累而产生巨大能量。一个民族的传统对本民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财富和精神资源。对传统的认同和承继是非常有益并且必要的,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了解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自身定力及自信自尊的精神源泉。

3、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传统内部应该有反思和批判的声音,但一味否定,一概推翻,只会导致全民性的心灵空虚和价值混乱。我们承认,传统中也有糟粕和偏狭,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去伪存真,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

(8)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扩展阅读

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经由非遗传承保护,我们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发掘,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把凝结中国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来。

同时,非遗传承保护也是正当其时、影响深远的文化建构,通过生动讲述中国非遗故事,充分展现中国非遗道路的独特创造、中国非遗理论的独特贡献和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让世界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加深对中国非遗经验和道路的认识。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⑼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是历史各个朝代,数千年的文化汇集而成,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值得继承的地方。同时也有很多需要客观看待,是好是坏,要保持自己的主见。发现其中的优点,也需要杜绝一些不好的东西。

02
顺应潮流。时代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既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要顺应历史潮流。不能一味的坚守传统文化思想,固守其中而不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这样容易被历史所淘汰。

03
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有很多需要我们传承,并且不断发展的。传统的文化能够适应当代发展潮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我们拿来坚持利用,不能够的我们了解,知道就好。不能抛弃,也不能一味的继承。

04
取其精华。不管什么都有好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好的一面。传统文化亦然如此,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学习,继承,宣扬传统文化好的一面。同时,对于不好的一面我们可以了解,但不能固守,学会灵活对待传统文化。

05
敢于创新。时代在发展,历史在不断的更新变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继承其精华的部分,同时也要敢于创新,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在其固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楼,顺应历史发展。传统文化才能永不过时。

06
宣扬教育。传统文化汇集了无数古人,无数朝代的智慧,同时也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宣扬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传统文化能够一直流传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⑽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需做到
第一,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
第二,积极对外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
第三,收集和整理挖掘传统文化
第四,在人才和传统文化之间做好协调储备和教育
第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内容,对其不利的思想进行驳斥和批判

阅读全文

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