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广西有什么文化

广西有什么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13 18:42:48

❶ 作为广西的土着壮族,他们有什么特色饮食文化

1、五色糯米饭又称“五色饭”、“花色饭”、乌米饭“,是壮族节日传统食品,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象征着吉祥如意。五色糯米饭是将红兰草、黄花、枫叶、紫番藤的根茎或花叶捣烂,并取其汁分别浸泡糯米,蒸熟而成红、黄、黑、紫四色,再加上糯米本色而构成五色,色彩缤纷,香味诱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有做五色饭,用于祭礼和食用,或馈赠亲友。

4、玉米粥

是将玉米磨成面,煮粥时取适量撒入沸水里,然后再放米煮粥,煮出的粥带着玉米香。

另外的又称玉米糊,桂西一带民间日常食品。将玉米粒磨成细粉末,待水沸后,一边用手抓玉米粉末均匀地撒下锅里,一边用手持一根木叉或木板不停地搅拌,煮成糊状即可食。

❷ 广西特色文化有哪些

广西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壮族的铜鼓、花山崖壁画早已闻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在全国也享有盛名。此外,包括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色工艺品,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瑶、苗等民族的医药,以及丰富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等,都是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至于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更是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广西少数民族一般穿家织的土布,上面有姑娘们亲自手绣的各种精美、复杂的图案,色泽艳丽,款式多样。姑娘们喜戴银制饰物,耳环、项圈、手镯、银钗、银扣等,看上去光彩夺目。人民豪爽、纯朴、热情、友善、崇尚美德,并且能歌善舞,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每逢节日或者祭祀,会举行各种盛大的活动,人们穿上最隆重的服装,唱歌、跳舞,热烈的气氛会令游人深深陶醉其中。
广西的少数民族都保持着他们纯朴的民族习俗,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俗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不可不看的四绝。
壮族的歌--壮族人民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所以广西又被称为"歌的海洋"。青年男女恋爱唱情歌,婚嫁唱哭嫁歌,丧葬唱哭丧歌,还有互相盘考比赛智力的歌,宴请宾客唱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求雨唱祈祷歌,教养儿童唱儿歌和童谣。每到春秋两季,男女青年盛装打扮会集到特定的场所对歌,这种歌会形式称为"歌圩",亦称"歌节"。
瑶族的舞--广西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居住着一支保持了瑶族古老文化及习俗的瑶族同胞。他们的歌舞民族色彩极为浓厚,其旋律、歌词、服装、舞姿、形象与道具均独立构成。18种舞蹈尤以长鼓舞、捉龟舞、黄泥鼓舞、盘古兵舞、八仙舞、胡碟舞等最为盛行。每年在中国农历十月十六日、七月初七、六月初六等瑶族节日都可以看到各种瑶舞的表演。
苗族的节--苗族以节日多、场面大而出名。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年有苗年节、芦笙节、拉鼓节、芒歌节、新禾节、斗马节等众多节日,纪念丰收、祭祀等。节日中可以听到动听的芦笙曲和看到优美的芦笙舞表演,到苗寨旅游或作客,可以享受到拦路歌、拦路酒、拦路鼓、挂彩带、挂彩蛋、打酒印等众多苗族好客习俗的款待。
侗族的楼和桥--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风雨桥是我国闻名的木建筑,是侗族的象征。桥身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全是榫头结合,高超的建筑技艺令人惊叹不止。侗族的楼,包括吊脚楼、鼓楼、凉亭、寨门、水井亭等几种木结构建筑,都是独具特色的侗族建筑。近年来,侗族的建筑艺术展,更是轰动了全中国,人们一致称赞侗族的建筑艺术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❸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广西十大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刘三姐歌谣、壮族歌圩、桂剧、那坡壮族民歌等。

刘三姐歌谣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刘三姐歌谣包含了千百年来丰富的情感以及杰出的诗性智慧,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吐露了人们激荡在心胸间的喜怒哀乐。

刘三姐歌谣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

桂剧大约发端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昆腔流播到广西,后高腔和弋阳腔又相继传入,几种声腔相互融合形成声调优美,抑扬有致的桂剧。桂剧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那坡壮族民歌的起源至少在唐宋时期。那坡壮族民歌曲调多变,旋律跳动大,装饰音较多,富于抒情,艺术魅力更是独特。

❹ 广西作为一个自治区,究竟有什么特色

广西,全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北部湾,是全国5个自治区中唯一沿海的一个。广西的邻居有东边的广东,西边的云南,西北的贵州,东北的湖南,同时,西南与越南接壤。可以说,广西的邻居众多,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不过,因为桂东南那边居住的少数民族同胞并不多,所以桂东南地区很多人都不会唱山歌,但并不妨碍大家三月三放大假呀,因为广西是个大家庭。

❺ 广西有什么民俗文化丰富的旅游景区

1、河池刘三姐故里(壮族歌圩) 4A景区
河池刘三姐故里是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山歌的发源地,在这里能够体会到原滋原味的壮族山歌,是广西着名的民俗旅游胜地。景区包括龙江河、下枧河、刘三姐故居(流河寨)、壮古佬等景点,,尤其是流河寨中保留有刘三姐故居、阿牛哥家、王媒婆家及刘三姐歌台,寨门有壮妹山歌迎宾,寨中有实景演出、民俗表演等,还有对山歌、听彩调、背新娘、看蚂拐舞、板鞋舞、竹杆舞、吃民族餐等壮族风情活动,这里是天下民歌最眷恋的地方,是山歌的海洋,是世界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之一,已成为“广西民族风情旅游”重要的精品线路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三,吸引了很多游客到刘三姐故里赶最美歌圩,每年景区都会举办相关三月三赶歌圩活动,有山歌传唱、三姐寻根、民俗表演等活动。【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
2、程阳侗族八寨(侗族民俗风情) 4A景区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给生活一把琴"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程阳八寨是三江侗寨中规模最大千户侗寨,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彩多姿,因独特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木楼及浓郁的民风民俗闻名遐迩,这里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程阳八寨节日盛多,有“百节之乡”美誉,每逢节日,村村沸腾、寨寨欢歌、处处一片喜气洋洋气象,是广西着名民俗旅游目的地。这里有着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偷个新娘过春节、古老迎宾习俗拦路迎宾、集体婚礼喜酒宴、新娘挑水、闹新娘油茶等,还有侗族大歌、芦笙踩堂、纺纱技艺表演、芦笙狂欢等侗族风情表演。尤其是每年冬至前后,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一月中旬的侗族人吃冬祭祖节日,俗称“侗年”,有杀红猪、抬红猪、挑酸鱼、挑酸鸭及侗族表演。还有农历四月初八至八月十五侗族月地瓦节...【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3、龙脊梯田(晒衣节/壮瑶族民俗风情) 4A景区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我心明亮"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为主体,集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说到龙脊梯田人们便会联想到龙脊梯田春耕、金秋,壮族、瑶族、吊脚楼,一幅气势磅礴的梯田美景和原始古朴民族风情就展现在你眼前。龙脊梯田也是广西体验民俗风情的好地方,民俗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平安古壮寨和金坑红瑶壮寨,尤其是平安壮寨保留着别致的壮族服饰和古朴的生活习俗。龙脊梯田民俗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农历六月六的晒衣节、5月初开耕节、金秋旅游文化节,以及中秋、端午、春节等,尤其是农历六月六的晒衣节,是龙脊红瑶除春节外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还有中秋节的梯田火把夜景,及大型原生态歌舞晚会。Maigoo小编建议来龙脊梯田欣赏壮瑶族民俗风情和民族歌舞表演。【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
4、伊岭岩(壮乡民族民俗风情) 4A景区
伊岭岩洞素有“地下宫殿”之美称,以其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和壮族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石花惟妙惟肖,洞外的壮族风情文化长廊展现了壮乡的风土人情,民族气息浓郁,也是广西着名的民俗旅游胜地。进入伊岭岩景区,有壮族风情民俗展示,迎宾锁呐、对山歌、风味小吃、跳竹杆、喝米酒、敬财神等民俗,悦耳的唢呐、动听的山歌、神秘的图腾、奔放的舞蹈、或是色彩斑斓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清香甘醇的壮家米酒,以及壮乡人如火一般的热情让您感觉走进了桃源仙境。除了观赏令人叹为观止的岩溶风光,还可以体验壮乡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的壮文化大观园竹竿哒哒、山歌袅袅,猴子嬉戏,美不胜收。体验伊岭岩壮乡民族民俗风情最佳节日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歌圩节。【 详细>>】
地址:广西壮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伊岭村
5、百色田州古城(布洛陀民俗) 4A景区
田州古城是以古建筑为平台、壮族文化为“灵魂”,集商业、居住和民俗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建有民族建筑特色的田州古城大牌、古城迎宾广场、养生广场、娅王阁、布洛陀广场,还有铜鼓、舞狮、绣球、壮锦、壮乡夜宴、月亮女等民俗文化展示和精彩的节目表演,为百色及广西体验壮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目的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田州古城都会举办“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可以观看具有民俗特色的舞狮舞龙表演、壮族非物质文化展演、壮族山歌斗歌会、壮乡夜宴、月亮河音乐会、放河灯祈福等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踏入田州古城可以欣赏到娅王巡游、开财门、龙狮腰鼓表演、抓头鸭等一系列民俗节庆活动。【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
6、融水雨卜苗寨(苗族民俗风情) 3A景区
雨卜苗寨是广西原生态的自然苗家村寨,至今保留了许多苗族特色的民族风情,这里有千亩原始森林,漫山遍野连绵起伏的云海,自然风光奇丽,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有苗族多姿多彩的芦笙踩堂舞、芒哥舞、拉鼓舞、敬酒舞和斗马赛马、斗鸟、抬脚求爱、苗族婚俗等习俗,是广西着名的民俗旅游胜地。在这里不仅有赏心悦目的风景,也可以观赏到原生态的苗族风情歌舞表演,体验苗族篝火烧烤、打油茶、坐妹、对歌宾主等联欢活动。每年苗族传统节日,如芦笙节、坡会、春社、新禾节等都有斗马活动。融水则被称为“百节之乡”、“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也是广西民俗旅游热门目的地,MAIgoo小编推荐体验融水苗族瑶族等民俗风情的景点还有田头苗寨、田塘瑶寨景区。【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
7、三江大侗寨 4A景区
三江大侗寨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在这里可以体验侗寨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活动和芦笙、侗族大歌、多耶等民族风情表演,是广西着名的民俗旅游胜地。尤其是三月三,是侗族传统的节日,每年三江大侗寨都会举办“三月三花炮节”,欢庆节日。大侗寨景区的中国侗城,又称“侗乡鸟巢”,是全国集侗族传统斗牛、歌舞表演、民俗展示、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侗族木构建筑综合场馆,侗族特色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体验侗族民俗风情最佳地点。【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8、南丹歌娅思谷(白裤瑶民俗风情) 4A景区
歌娅思谷全称为“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民俗风情园”,是南丹白裤瑶民俗文化核心景点,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的示范点,也是广西民俗旅游胜地。南丹白裤瑶至今仍遗留着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原始神秘。景区围绕白裤瑶族婚俗、葬礼、服饰、宗教、饮食、陀螺、铜鼓、勤泽格拉等多种兼具浓郁民族特色文化来建设,建有南丹白裤瑶民族工艺传承展示区、王尚白裤瑶—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验区、千户瑶寨生态移民区,还有洞天古韵--白裤瑶民族文化展演基地,在这里可以欣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的白裤瑶族织绣,以及各种白裤瑶风情体验活动,如白裤瑶民俗风情服装展示、白裤瑶原生态表演、朵努壁祈福、打糍粑等习俗。【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
9、钦州三娘湾(渔家民俗风情/开海节) 4A景区

三娘湾是以碧海、沙滩、奇石、绿林、渔船、渔村风情、海潮、中华白海豚而着称的滨海度假旅游景区,尤其是三娘湾的渔家民俗风情,来这里体验广西北部湾渔家民俗风情。临海而居有千年历史的三娘湾渔村,在漫长的海上渔业生活中,衣、食、住、行及节庆、婚俗、劳作等,形成了独特而淳朴的渔村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渔家生活。每年的8月中下旬,钦州三娘湾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钦州开海节”活动,有祭海、观豚、赶海、吃海鲜等活动,祭海,是千年渔文化的一种古老习俗,可以感受祭海民俗和体验渔家生活。在这里除了体验渔家风情,观赏到精彩的海歌表演外,还可以踏礁石、吹海风、看海豚、撬蚝蛎、看红树林,品海鲜。【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
10、黄姚古镇(古镇民俗) 4A景区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我心明亮"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黄姚古镇有着近千年历史,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岭南风格极其浓郁。黄姚古镇民俗颇多,如农历大年初二游鱼龙庆丰年,三月初三抢花炮求好运,七月初七取仙水迎吉祥,七月十四放柚子灯祭河神等,古镇每逢传统节假日都会举办各种吸引游客的节日活动,如春节的鱼龙灯会、三月三的“歌节”,九月里会有“柚子节”、9至11月的灯笼文化节等,尤其是春节期间,每年的大年初二,当地的居民便自觉地会聚在一起,参与舞龙舞狮以及表演光对阵,五花阵,提灯等众多的传统活动中,其目的便是共同祈福新春,庆贺新年。除了去黄姚古镇体验民俗外,MaiGoo小编推荐广西其他体验古镇民俗的地方还有大圩古镇、扬美古镇、怀远古镇、中渡古镇、宾阳古镇等...【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
11、广西民族博物馆(民俗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4A景区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给生活一把琴"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以模型、实物、照片、场景等方式再现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婚嫁等民俗风情,常识展览有《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介绍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居住与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染织与服饰、民间工艺、节日、人生礼仪、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等,是广西体验民俗文化的好地方。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歌圩节,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举办地,届时将有迎宾鼓号、红伞传情、芦笙踩堂、三姐迎客、壮乡歌圩、铜鼓祈福、民族歌舞、舌尖记忆、绣球情缘、指尖技艺等民俗表演活动,来这里体验传统习俗也是不错选择。【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环路11号
12、刘三姐大观园 4A景区
桂林刘三姐大观园是刘三姐文化精华为主题,展示刘三姐文化及广西四大少数民族精化为主的风情旅游示范点,2012年被评为广西首批民旅风情旅游示范点,是广西民俗旅游胜地之一。在这里,您能零距离领略和体验少数民族的精髓,可亲身体验广西壮、侗、苗、瑶的民俗风情生活情趣。园内亭台楼榭、峰峻洞幽,有桂林生态乐园之最百鸟园,有电影《刘三姐》的壮楼、莫府,还有入园、剧场演艺、梦幻歌圩、侗家歌台、经典画廊、篝火晚会等好玩的特色节目等。景区民族风情浓郁、经典旅游项目众多,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Maigoo旅游小编建议每年的三月三歌圩节去最佳,可以体验壮族山歌的韵味。【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桃花江路1号
13、北海大江端口民俗风情村(海上渔家风情) 3A景区
北海大江端口民俗风情村是集中了多个少数民族的建筑、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融观赏性、刺激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娱乐游览场所,既有展示北海蛋家人富足的海上生活及其独特的男婚女嫁习俗;又展示了多民族的民俗、民风、民情,有彝族人的“火把舞”、“舔火碳”、“抹黑脸”,布朗族的“黑牙美”、“大耳洞”,怒族人的“围猎”、“树屋”等。北海大江端口主要观赏和参与性的民俗节目有飞猎表演、画脸、草帽舞、抹黑脸、大耳洞、黑牙美、食土、嚼树皮、弹山弦、钗鱼、祈福舞、套山猪、吃生肉、喝生血、舔火碳、踩竹钉、木鼓舞、甩发舞、镖牛舞以及火把焚身舞,这些神秘而又奇特的稀有民族生存和生活方式,将带给你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每年举办的“海洋文化节”、“火把节”吸引了大量游...【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大江村境内
14、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仫佬族风情) 3A景区
柳城古砦仫佬族乡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有着悠久浓厚的古朴民族风情和革命光荣传统,有海山遗址、柳州迄今为止发现保存得最完整的古民居-滩头围村古民居、华南最大最美的红枫林、覃村石拱桥、新维生态林、夹人山、凉伞山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仫佬族特色节庆如开塘节、衣饭节、社节以及特色餐饮等,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民族神韵的百年老镇,民族风情浓郁,是广西体验民俗风情的好地方。除了柳州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外,体验仫佬族民俗风情的地方还有河池罗城石围古村么佬族风情园,2014年石围古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体验仫佬族民风民俗的好去处。【 详细>>】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
15、桂林千古情景区(民俗主题公园)
由宋城演艺和桂林旅股联合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区,再现了桂林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既能欣赏桂林山水,又能了解桂林前世今生,是桂林乃至广西体验民俗风情的好去处。景区内鬼屋、清明上河图电影馆、奇妙街等数十项高科技和儿童体验项目妙趣横生。阳朔古村营造了独特的农耕市井生活风貌,市井街、风情街内爷爷的酒缸、奶奶的糕点、爸爸的玩具等手工作坊留住乡愁、寻找父辈的记忆。尤其是核心演出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是一生必看的演出,视觉盛宴,心灵震撼,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桂林千古传奇。桂林民俗文化旅游胜地还有世外桃源旅游区、大圩古镇、龙胜白面瑶寨、黄洛瑶寨等,尤其是黄洛瑶寨,寻长发红瑶美女,赏民俗表演,体验瑶族山歌对唱、瑶族歌舞等民俗风情。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阳朔镇骥马村
16、美丽南方民俗风情园
美丽南方民俗风情园是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歌舞表演、民族美食以及民族特产为一体的大型民俗风情园,是广西体验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好地方,走进园区便可观看广西各县少数民族歌舞表演,领略广西各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园内集中广西世居少数民族百余名演员,给游客讲解各民族概况和习俗、表演民族传统节目、展示民族文化,游客不仅可以观看广西各民族民俗表演,还可以身着民族服装,与少数民族演员一起载歌载舞,还可以体验欢庆“篝火晚会”、“苗族情歌对唱节”等少数民族节日,也可参加少数民族婚俗表演,品尝到侗族最隆重的待客礼仪“长桌宴”、象征分享和团圆的“簸箕宴”、广西各少数民族的风味小吃。

❻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什么历史文化

广西主要包括以下七大历史文化:

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人类文化;以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文化;以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

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文化;以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主要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其中农历三月三的壮族传统歌节,最为隆重。

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节定为文化艺术节,后演化为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节,每年11月在南宁市举行,吸引了众多中外民歌艺术爱好者。

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6年7月,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桂林和北海,另外还有多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广西有什么文化扩展阅读:

广西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

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其中以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钦州猪脚粉、桂林米粉、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一带及梧州市、贺州市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与广东西北隅。

❼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1、壮族歌圩

壮族歌圩,壮族民俗。“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主要在春秋两季举行。

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以青年男女交情即倚歌择配和赛歌赏歌为核心内容,同时还兼有戏剧、曲艺、体育等文化娱乐活动。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壮族铜鼓习俗

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

广西西北部和贵州南部接壤的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至今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和属藏缅语族的彝族,这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和喜丧祭祀等日子击打铜鼓来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3、刘三姐歌谣

刘三姐在广西民间被视为“歌仙”,刘三姐故乡宜州是刘三姐歌谣流传最有代表性的地区。刘三姐歌谣丰富多样有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创世古歌等。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传承完整传播广泛。

刘三姐歌谣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不仅具有见证民族历史和情感表达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有美学等多种方面研究价值。

4、彩调

彩调,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各地名称原先不一,起源地桂北桂林一带称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地区称调子戏,阳朔以南称“采茶戏”、“彩灯”,左、右江一带称“大采茶”、“嗬嗨戏”。

1955年以后统称“彩调”。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分板、腔、调三类。同一曲调可根据表现内容的需求,在板、腔上加以变通。戏剧表演富有地方特色,尤以舞扇子、手巾、彩带见长。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

“百鸟衣”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它叙述贫苦农民古卡的妻子依娌,被土司抢掠。依娌嘱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鸟,用羽毛制成神衣,百天为期,到州府相会。古卡历尽艰辛,制成百鸟衣后,按时来到州府。古卡借献衣之机杀死土司,夫妻俩双双把家还。

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壮族人民,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2007年,民间故事“百鸟衣”被列入广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❽ 广西的文化底蕴

广西的文化底蕴:

粤剧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区,明万历年间,就有戏班在广西梧州演出。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粤剧演出在广西非常兴盛。西江流经的主要码头成了粤剧演出的重要场所。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一带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桂南采茶戏是主要流传在广西玉林、钦州、贺州、贵港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有近500年历史。

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壮剧、壮欢、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师公戏。



广西的美食:

广西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据旅行家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

其中以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钦州猪脚粉、桂林两江松花糖、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西

❾ 广西传统文化是什么

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地,我国最早的通商口岸,经济最前沿的开放城市,广州有着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兼古今,集中外,底蕴深厚,是具代表性的民俗旅游资源。
广州茶文化是广州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木偶戏

我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古时称“傀儡戏”。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传入。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作出富有南国特色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精雕细刻,神采各异,传神逼真,栩栩如生。

南音 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有说它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成的,为了与广东以外的吴声区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调)名之,它比木鱼,龙舟的音乐性强,因而作为独立的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很多。南音的句格、声韵要求相当严整,有伴奏、有快板与过门音乐,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传唱范围多在文人雅士之中,传统作品也多是伤春怨梦之作。

粤剧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美洲华侨聚居地区时有演出。于清雍正年间吸收各剧种特色,汇合南音、粤讴等形成粤剧。是广州的主要剧种。

❿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

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都以爱唱且擅唱山歌闻名。山歌曲调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内容朴素健康、叙事抒情,问答应对,题材广泛;比兴押韵,排比重叠,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可以即兴演唱,随编随唱,就地取材,渲染气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娱乐欣赏功能。山歌应用广泛,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举凡节日庆典、恋爱求偶、娱乐礼仪,大多以歌声相伴随。特别是哺育了歌仙刘三姐的壮胞山乡,素有“歌海”之称。壮乡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歌抒,每逢三月三,各歌抒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节。侗乡也被称为是“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情歌优美,真挚热情,叙事歌委婉曲折,意蕴深长。“琵琶歌”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伴奏,曲调欢快流畅。“大歌”一领众和,多声部合唱,声音宏亮,气势磅礴。其它如毛南族的“罗海歌”、“欢歌”,松佬族的“走坡”对歌,京族的“哈歌”、“海歌”,坳瑶的“大声歌”,茶山瑶的“香哩歌”等,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阅读全文

与广西有什么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