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硅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硅藻是淡水和海水中浮游生物的主要构成者之一。它们多单细胞,或彼此相连成各式群体。
细胞壁:由2个套合的硅质半片组成,外面稍大,为上壳,里面稍小的称下壳。上、下壳的正面称壳面,侧面称带面或环带面。上、下壳相套合的部分称连接带。有些种类的壳面具有壳缝,可以在水中运动。有些具壳缝的种类在细胞壳面两端各有一极节,中央有一中央节,为细胞壁增厚的部分。
细胞核:每细胞1核。
鞭毛:营养细胞无鞭毛;某些种类的精子具1~2条9+0型的鞭毛。
光合色素: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c,以及较多的褐色素,色素体黄褐色。
硅藻的植物体单细胞或连接成丝状体、群体。细胞壁是由2个套合的半片组成,称半片为瓣。硅藻的半片称上壳(在外)、下壳(在内),上下壳均有一凸起的面称壳面。侧面或壳边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环绕1周称环带。上壳和下壳都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载色体有一至多数,为小盘状、片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c,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和硅甲黄素。藻体呈橙黄色、黄褐色。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有1个细胞核。营养体无鞭毛。精子具鞭毛,为茸鞭型。
B. 硅藻的药用价值及其学名和拉丁名。
名称:硅藻
拉丁名:diatom
硅藻是一类最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因为硅藻种类多、数量大,因而被称为海洋的"草原"。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硅藻的形态多种多样。
1. 分类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有16000多种,可分为2纲:中心硅藻纲(Centricae)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的花纹自中央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海产多。羽纹硅藻纲(Pennatae)长形或舟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表面有线纹、肋纹、纵裂缝(壳缝),壳面中央呈加厚状,称中央节,在两端称端节.
2. 主要特征
植物体单细胞或连接成丝状体、群体。细胞壁是由2个套合的半片组成,称半片为瓣。硅藻的半片称上壳(epitheca)(在外)、下壳(hypotheca)(在内),上下壳均有一凸起的面称壳面(valve)。侧面或壳边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环绕1周称环带(girdle band)。上壳和下壳都是有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载色体1至多数,小盘状、片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diatoxanthin)和硅甲黄素(diadinoxanthin)。藻体呈橙黄色、黄褐色。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细胞核1个。营养体无鞭毛。精子具鞭毛,为茸鞭型。
3.繁殖
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细胞分裂时,原生质膨胀,使上下两壳略为分离。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载色体、蛋白核等细胞器也随着分裂。原生质体也一分为二,其中一个位于母细胞的上壳之内,另一个位于母细胞的下壳,然后两壳分开成为上壳,各再生另一个新的半壳为下壳,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硅藻中,一个与母体大小相等,而另一个则较母体为小。如此连续分裂下去,多数个体将越来越小。这种体积的缩小不是无限的,缩小到一定大小时,以产生复大孢子(auxospore)的方式恢复其大小。
形成复大孢子的方式主要有3种:①将接合的两个硅藻,借运动或分泌胶质而相互接近,然后两细胞内的核各进行减数分裂,原生质体亦分成两半,形成两个配子,各有两个核,其中一个后来消失,由不同细胞产生的配子脱离母细胞壁后,则相互接合形成两个接合子,接合子与母体垂直方向延长成两复大孢子,如披针桥弯藻[Cymbella lanceolata(Ehr.)V.H.]。②接合的两个细胞各产生一个配子,而配子接合后只产生一个复大孢子,如扁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 var.klinoraphis Geitler]。③无配子生殖,两细胞接近后,包在胶质内,不经过接合,各自形成一个复大孢子,如线卵形藻[Cocconeis placentula var.lineata(Ehr.)Cleve]。
4. 代表植物
小环藻属(Cyllotella) 属中心硅藻纲圆筛藻目。植物体单细胞,有些种以壳面互相连接成带状群体。细胞圆盘形或彭形。壳面圆形,少数种椭圆形,边缘部有辐射状排列的线纹和孔纹,中央平滑或具颗粒。带面平滑没有间生带。载色体多个,小盘状。以细胞分裂进行繁殖,每个细胞产生一个复大孢子。
羽纹硅藻属(Pinnularia)属于羽纹硅藻纲双壳缝目。植物体单细胞或连接成丝状群体,壳面线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两侧平行,极少数种两侧中部膨大、或成对称的波状。壳面两侧具横的平行的肋纹,中轴区宽。色素体两块,片状,常各具1蛋白核。
常见的硅藻还有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舟形藻属(Navicula)等。
它们靠光合作用将海水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硅藻色素包括叶绿素a、c1、c2、以及胡萝卜素。它们能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将细胞中的水分解,使水分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分离出来,一部分有利的氢原子和二氧化碳化合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就产生了糖和淀粉,这就是光合作用。这些物质再和细胞吸收的氮、磷、硫等物质进一步作用,氧就形成了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游离出的部分氢原子每两个和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了水,氧分子中的另一个氧原子就从细胞里跑出来溶解到水里或者跑到大气里去了。地球上有70%的氧气是浮游植物释放出来的,浮游生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就有360亿吨,占地球大气氧含量的70%以上。由于硅藻数量又占浮游生物数量的60%以上,这样可以推算,假设现在地球上没有硅藻了,不用3年,地球上的氧气就耗干了。动物和我们人类也就都没法呼吸了。
硅藻是鱼、贝、虾类特别是其幼体的主要饵料,它与其他植物一起,构成海洋的初级生产力。 硅藻还是形成海底生物性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漫长的年代,那些在海底沉积下来的以硅藻为主要成分的沉积层,逐渐形成了经济价值极高的硅藻土。硅藻土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完好地保存动植物的遗体,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硅藻是一类种类繁多的低等植物,约11000多种。在海洋中硅藻的种类最多,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也不少。据估测每一立方厘米土壤中有羽纹藻约1亿个。硅藻种间个体差异大,小者3.5微米,大者300-600微米。硅藻的身体虽然只有一个细胞,可这一个细胞却非常有趣。它既不象动物细胞一样没有细胞壁,也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大不相同。硅藻的细胞壁由大量的硅质组成,分为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的盖叫上壳,下面的底叫下壳,上壳套住下壳,并且上下壳面上纹饰图案非常精美。如同透明的水晶箱,或者好比一间精致的玻璃小屋。从十六世纪显微镜下发现的这些颇具魅力的小生物后,科学家们耗费了许多的笔工来描绘这些绚丽的玻璃壳。
硅藻死后,它们坚固多孔的外壳—细胞壁也不会分解,而会沉于水底,经过亿万年的积累和地质变迁成为硅藻土。硅藻士可被开采,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制造工业用的过滤剂、隔热及隔音材料等等。我国山东山旺地区就出产大量的硅藻土。游泳池的主人将老化的硅藻壳拿来过滤水里的污染物质。诺贝尔奖的创始人alfred nobel发现将不稳定的硝化甘油放入硅藻所产生的硅土后可以稳定的成为可携带的炸药。
C.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单细胞植物,可以连成各式的群体。细胞内含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细胞壁富含硅质。淡水及海水中广为分布,少数种类可生活于潮湿的土壤。
图3-10 硅藻的各种形态
细胞形似小盒,由上、下两壳组成,上壳稍大,套合在外。壳的顶面和底面称为壳面或瓣面。壳边称连接带。上、下连接带总称壳环带或壳环。壳面(瓣面)的纹饰有辐射状、羽状等。硅藻体形态也多样(图3-10)。
细胞壁由硅质和果胶质组成,硅质在最外层。在壳面上常见到圆点状细小的点纹、网眼及肋纹。肋纹是壳壁内的条状小突室在壳面上的反映,横向排列,形如肋骨。有的壳面上沿长轴方向中央部分有纵沟(脊沟),断面呈“>”形,在其中间部位有加厚形成的中央节、两端(极)节。另有一些种类的壳面上,中枢区不发育成纵沟,仅是形似纵沟的假纵沟,此种硅藻中枢区无节。
硅藻分为中心硅藻及羽纹硅藻。
中心硅藻大多为海产浮游种类,细胞壁常具有突起和刺毛构造。壳面观圆形,多角形等。一般具一中心,由中心向外辐射花纹(图3-11)。化石记录最早见于下侏罗统,新生代较繁盛,至今已有不少属种绝灭。代表属如Melosira(直链藻),白垩纪至现代(图3-12,3),Coscinodiscus(圆筛藻),晚侏罗世(?)至现代(图3-13,4)。
图3-11 中心硅藻目的细胞构造简图
(引自藤冈一男,1978,简化)
左为环带面观,右为壳面观;1—上壳面;2—下壳面;3—壳环带;4—上壳;5—下壳
图3-12 羽纹硅藻目构造简图
(引自藤冈一男,1978,简化)
左上为壳面观,左下为环面观,右上为断面;1—中央节;2—中心孔;3—端节;4—纵沟;4a—下壳的纵沟;5—肋纹;6—上壳;7—下壳;8—环带;9—假纵沟
图3-13 硅藻代表属例
(引自中山、南京大学编《植物学》,1979)
1~2—羽纹硅藻目:1—Fragilaria(脆杆藻);2—Navicula(舟形藻)3~4—中心硅藻目:3—Melosira(直链藻);4—Coscinodiscus(圆筛藻)
羽纹硅藻绝大多数具纵沟,能运动。多数营底栖生活,也有附着的。壳面观多为舟形、纺锤形等,左右对称或不对称,肋纹排列两侧如羽状(图3-12)。绝大多数淡水产,见于新生代(图3-13,1、2)。
D. 硅藻的介绍
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硅藻的形态多种多样。 硅藻常用一分为二的繁殖方法产生。分裂之后,在原来的壳里,各产生一个新的下壳。盒面和盒底分别名为上、下壳面。壳面弯伸部分名壳套。上下壳套向中间伸展部分,称相连带。硅藻属于不等长鞭毛类这一大类群,这一大类群既有自养生物(如金藻、巨藻)又有异养生物(如水霉)。黄棕色叶绿体是不等长鞭毛类的一个特征,这种叶绿体有四层膜,含有类胡萝卜素、墨角藻黄素。硅藻个体通常无鞭毛,但其雄配子具不等长鞭毛,同时与其他类群相比其鞭毛缺乏茸毛。硅藻在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硅藻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硅藻细胞外覆硅质(主要是二氧化硅)的细胞壁。硅质细胞壁纹理和形态各异,但多呈对称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可作为分类命名的依据。但是这种对称并不是完全的对称,因为硅藻细胞壁的一侧比另一侧略大一点,这样才能嵌合在一起。化石遗迹显示,硅藻最迟起源于早侏罗纪时期。仅中心硅藻类的雄配子具鞭毛,可以游动。硅藻一直以来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指示物种,常被用于水质研究。分类上归为一纲,辖下有中心硅藻目及羽纹硅藻目。此外也是近海的优势类群。
E. 2017年硅藻泥十大品牌都有哪些。
弱碱的有:泥博士,大津,大秦,全佳美,双木林
强碱的有:兰舍,绿森林,春之元,川一,上层尚品
F. 硅藻泥能防霉吗
可以,就是吸水的。你可以选用更加环保的硅藻泥材料,比如云答泉硅藻泥和椰之净硅藻泥就很好的。不但一点气味都没有,而且还可以吸收版甲醛,因为硅藻泥有很疏松的孔状结构,吸附力很大。他们都有天猫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