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除了蓝天、草原、牛羊,还有哪些符号能代表蒙古文化
很多人都向往蒙古大草原,因为喜欢在平原上奔跑,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无聊的时候可以放羊放牛,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谈起内蒙古,除了蓝天、草原、牛羊,还有哪些符号能代表蒙古文化呢?我认为还有蒙古包、成吉思汗、蒙古文等可以代表蒙古文化,当然还有他们的服饰也是蒙古文化的体现,下面我们来详细的分析一下吧。
最后一般对于蒙古族来说,他们都有各自的语言,比如蒙古文就是他们文化的象征。蒙古文是他们用蒙古语拼写出来的文字,一般说出来的话外人都难以听懂。谈及到蒙古文,这是世界上目前最少的文字之一,蒙古文是他们交流的语言,也是它们生命力的重要象征,更是蒙古文化的标志。
B. 内蒙古文化符号是什么和什么
是“那达慕”,蒙古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蒙古族牧民习惯称为“乃日”(nair)。那达慕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涵,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体现民族精神与性格的重要载体。每年的不同季节,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和喜庆日子都要举行规模不等的那达慕。
如今夏季那达慕、冰雪那达慕、旅游那达慕、国际那达慕为主的各种那达慕,竞相开展,异彩纷呈。
以传统搏克、赛马、射箭“三项竞技”为核心内容形成的新型那达慕,融传统体育、宗教、服饰、建筑、饮食、歌舞、诗词、经贸活动为一体,通过竞技、仪式、展示、表演、交流等模式,开始实现多方面的成效。草原盛会那达慕以其古老的传统、独具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来到富饶美丽的内蒙古观光。
(2)蒙古文化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团结和睦
在蒙古族家庭中,以牧区而论,男人主要从事放牧,勘察草场、迁徙营盘、整修生产工具等主要的劳动,在家庭中的地位深受家庭成员的尊重。
习惯上妻子不直呼丈夫的名字。但是男子理家庭大事,一般都彼此商量,夫妻共同解决问题。他们十分讲求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祥和的家风。
C. 蒙古文化八大元素是什么
1、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
D. 蒙古族的纹样特点,含义是什么
蒙古族的纹样特点即多为民族图腾,含义与这些民族图腾的内涵有关。
1、自然纹样
其中花草纹有梅花、杏花、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另外还有山、水、火、云之类的图案。
2、吉祥纹样
如福、禄、寿、喜、盘长、八结、龙、凤、法螺、佛手、宝莲等。图案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蒙古族图案与纹样同其他民族的纹样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示出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图案纹样,如将盘长纹延伸再加入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丰富多彩。技法多以几何形卷草纹为主,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直曲线条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画面布局。
(4)蒙古文化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常用纹样
1、民族图腾
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牦牛、鹰、天鹅、树木等等。《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狼和鹿。
2、狼图腾
蒙古民族的狼图腾最早只是古代乞颜部落孛儿只斤氏的图腾,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经过数百年的演绎,狼图腾被人们当成了整个蒙古民族的图腾。
3、鹿图腾
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
4、鹰图腾
蒙古萨满传统认为,海东青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把她培养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女巫师)。而布里亚特的萨满神话传说中,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
5、熊图腾
布里亚特和达尔哈特人常称熊为祖先、神圣的,称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长者、老人。
捕捉熊以后,分吃熊头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图腾圣餐”习俗的遗留。在原始人看来,用图腾的血和肉作为圣餐,更能巩固他们与图腾的亲密关系,重新获得图腾的灵威。
6、此外,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民族也崇拜龙,还有的部族有树木图腾崇拜、牦牛图腾崇拜等等。各种图腾神话反映了蒙古民族特点及与北方各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的许多共通之处,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
E. 内蒙古文化符号有哪些
1、内蒙古大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河西走廊,地势起伏绵延,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全区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0.2亿亩,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
蒙古族文化历史:
内蒙古地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摇篮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据文献记载,古代曾在这里活动过的游牧部族有10多个,其中维系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回纥建立起了一个新汗国,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并成为如今蒙文的先锋。
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诸部。
F. 内蒙古文化符号的是什么
是“那达慕”,蒙古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蒙古族牧民习惯称为 “乃日”(nair)。那达慕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涵,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体现民族精神与性格的重要载体。每年的不同季节,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和喜庆日子都要举行规模不等的那达慕。
如今夏季那达慕、冰雪那达慕、旅游那达慕、国际那达慕为主的各种那达慕,竞相开展,异彩纷呈。
以传统搏克、赛马、射箭“三项竞技”为核心内容形成的新型那达慕,融传统体育、宗教、服饰、建筑、饮食、歌舞、诗词、经贸活动为一体,通过竞技、仪式、展示、表演、交流等模式,开始实现多方面的成效。草原盛会那达慕以其古老的传统、独具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来到富饶美丽的内蒙古观光。
(6)蒙古文化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内蒙古文化符号标示象征着内蒙古文化的形象、特征和价值。蒙古包作为展现游牧民族思想情感、精神风貌的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不可替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在旅游与文化深度交融、一体发展的大潮中开始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内蒙古大草原既是自然地理概念,也是历史和文化地理概念。大草原是我国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承载地,已经成为内蒙古形象的象征,对外的代名词,是草原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G. 蒙古文化符号十大文化符号的是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符号”分别是内蒙古大草原、马头琴、那达慕、蒙古包、成吉思汗、草原英雄小姐妹、蒙古文、敖包、蒙古马、红山玉龙。文化符号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凝结和表达一定文化内涵和意义的象征形式。内蒙古文化符号标示象征着内蒙古文化的形象、特征和价值。
H. 蒙古文化符号的是什么
马头琴
。
马头琴是蒙古民间
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
潮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
呈梯形,声音圆润,
低回宛转
,音量较弱。
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
长调
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
辽阔的草原
、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
(8)蒙古文化符号有哪些扩展阅读:
马头琴是属于指板类型的拉弦乐器,不设千斤,从山口到
琴马
的一段琴弦为有效
弦长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琴箱的面、背两面都蒙
皮膜
。
这和一般拉弦乐器只正面(筒
前口
)
蒙皮
、背面(筒后口)设音窗或呈开口式是不同的。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甘美、浑厚、悠扬、动听,这在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I. 十大文化符号以下是内蒙古文化符号的是
C,马头琴和敖包,这些都是内蒙古特有的。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北部,地理上位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属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
截至2019年末,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辖9个地级市、3个盟,共有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常住人口253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12.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2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6818.9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530.5亿元,增长5.4%。
清代将较早内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内札萨克蒙古”,将后来陆续归附的喀尔喀、厄鲁特等部称为“外札萨克蒙古”,不设札萨克的察哈尔、唐努乌梁海等部称为内属蒙古。 “内札萨克蒙古”后来演变出“内蒙古”一词。在蒙古语中,内蒙古的名称原来和汉语一致(鲍培转写:dotuγamongγol;西里尔写法:дотоодмонгол)。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将蒙古语名称更改为(鲍培转写:öbörmongγol;西里尔写法:өвөрмонгол)。
其中(鲍培转写:öbör;西里尔写法:өвөр)蒙古文意思是“山的阳面”即“阴山的南面”。汉语一般仍称为“内蒙古”,也有少数人称这一地区为来源于漠南蒙古的一词,直译“南蒙古”。
J. 内蒙古文化符号是什么
是“那达慕”,蒙古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蒙古族牧民习惯称为“乃日”(nair)。那达慕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涵,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体现民族精神与性格的重要载体。每年的不同季节,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和喜庆日子都要举行规模不等的那达慕。
以传统搏克、赛马、射箭“三项竞技”为核心内容形成的新型那达慕,融传统体育、宗教、服饰、建筑、饮食、歌舞、诗词、经贸活动为一体,通过竞技、仪式、展示、表演、交流等模式,开始实现多方面的成效。草原盛会那达慕以其古老的传统、独具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朋友来到富饶美丽的内蒙古观光。
在蒙古族家庭中,以牧区而论,男人主要从事放牧,勘察草场、迁徙营盘、整修生产工具等主要的劳动,在家庭中的地位深受家庭成员的尊重。
习惯上妻子不直呼丈夫的名字。但是男子理家庭大事,一般都彼此商量,夫妻共同解决问题。他们十分讲求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团结祥和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