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敦煌文化是什么

敦煌文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4 13:33:57

A. 敦煌的历史文化是什么样的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敦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生,并逐渐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羌戎族在此地游牧定居。

在战国和秦代时期,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族人。在以后,大月氏逐渐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在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了乌孙人、塞族人,独占了敦煌,直至秦末汉初。

在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大月氏,迫使大月氏人向西迁徙于锡尔河、阿姆河两河流域,整个河西走廊被匈奴占领了。

东汉初年,匈奴又逐渐强盛,征服了曾是西汉管辖的大部分西域地区。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

B. 敦煌有哪些文化价值 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概述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

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C. 敦煌文化是世界的还是中国的一段见解

敦煌文化又称为莫高窟文化,敦煌这个地方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敦煌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
所有以上这些,都是中国的古代文明溶合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形成的灿烂文化瑰宝,所以它是中国独有的,是中国灿烂古代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D. 敦煌文化与敦煌文学有什么区别

敦煌文化
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
敦煌文化包含敦煌历史、敦煌建筑、敦煌绘画、敦煌文学、敦煌对世界的影响等等。
敦煌文学
所谓敦煌文学,指保存或仅存于敦煌莫高窟的,以唐、五代、宋初写卷为主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

E. 千古敦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和底蕴呢

汉朝丝绸之路诞生时,敦煌就具备了很高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它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一路走到了现在,为中华文化保留了历史和记忆。


一千年以来,从皇帝到唐代,敦煌不间断的汉文化,在一千年,这个连接是中华文明最繁荣的时代,汉、唐时期,汉、唐时期文明的本质回族,汉、唐时期文明树的根深入地球,而敦煌将会产生非常灿烂的敦煌文化,展现的是石窟艺术的绝妙杰作,文化和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石窟的神秘。

F. 敦煌文化的介绍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这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改为敦煌研究院),开始了中国文物保护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体系而且不曾间断的保护、研究工作。

G. 敦煌文化的内容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社会安定民风古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敦煌历经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着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设置了关西七卫。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H. 敦煌文化元素包括哪些

敦煌文化元素包括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敦煌古城等。
1、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2、鸣沙山:沙峰起伏,人们顺坡滑落,便会发出轰鸣声,称为“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3、月牙泉:位于月牙泉风景区,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
4、雅丹地貌:是一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
5、敦煌古城:敦煌古城为汉敦煌郡治,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并筑有敦煌绿洲外围的土河、塞城以及马圈口堰水利枢纽。

I. 敦煌包含了多少民族的文化呢

敦煌文化中也存在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兼容并包交融合作的一种文化精神,在现在的发展新时代,对于这种交流合作的精神,我们要进行继承和发扬,让敦煌文化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也与其它的文化建立交流与合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对推动世界和平作出一定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敦煌文化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