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有什么样的呼应
深圳地铁11号线即将于月底开通,将成为目前国内时速最快的地铁。此外令人关注的是,在全线18个车站中,9个站点都量身定制了各自的“表情”,用专属的公共艺术墙反映深圳的城市历史和新时代的变迁。据悉,在这9面艺术墙里,既有“传统与记忆中的深圳”,也有“时尚与现实的深圳”。比如, 宝安站艺术墙取材于深圳摄影学会会长何煌友的摄影作品《围海造田》,再现1973年深圳宝安西乡公社翻身大队围海造田的历史镜头;南山站艺术墙则选取被誉为南山三宝之首的荔枝为主题,用传统的装饰语言描绘了仲夏时节荔枝丰收的喜悦场景。这样的消息令人怦然心动。从伦敦在世界上首先建成地铁至今一百多年来,地铁日益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地铁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一个城市的人文展厅,是人们得以打量、了解城市的一个入口。如何让地铁线路成为一条人文专线,让地铁成为城市文化的“第二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道文化考题。以一些地铁文化发达的国际知名城市为例。莫斯科地铁的站点进出口内,醒目处是俄罗斯名画和名人雕像。在香港,既有仿古的老式车站建筑配以现代化的抽象作品,赋予旧线路新活力,也有时代感强烈的新式车站,配上附有集体回忆的旧式主题装饰,表达了整个城市对历史人文的尊重。我国内地的地铁文化也在不断积淀当中。前些年,上海与伦敦分别举行过“中英诗歌进地铁”活动,一时引为盛事。北京地铁曾由官方组织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型音乐会,反响良好。对深圳来说,这些年来,诸如地铁图书漂流、地铁电影周、“通往书乡的地铁”等文化策划活动,也让深圳地铁的文化气息愈发浓厚。地铁11号线借助一系列公共艺术墙勾勒出深圳的文化面容,无疑意味着深圳地铁文化在进一步向前掘进,意味着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有了更深的互动与呼应。据报道,未来,深圳轨道交通三期工程还将把多个地铁站点打造成“一站一故事”,全面反映深圳特色的历史人文风景——在地铁里读懂深圳,让地铁出行也成为一次历史人文之旅,将让人们愈加体认到地铁文化对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乃至铸造城市文化灵魂的重要性。当然,将地铁打造成优质公共文化空间,不是把“地面艺术”在地下进行“复制粘贴”那么简单,而是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和人流的特殊性、通过细节来实现创意与审美的升华。无论是纽约还是巴黎,无论是伦敦还是斯德哥尔摩,这些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城市地铁文化艺术的百般风景,正是来自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和运行维持方案的精心设计。作为一个创意充沛的城市,我们相信深圳地铁未来将继续延伸、撑大人们对城市的文化想象空间。
❷ 广州地铁精神文化
广州地铁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于1997年6月28日开通,是中国大陆第四个开通并运营地铁的城市。截至2016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共有10条营运路线(1号线-8号线、广佛线及APM线),总长为308.7千米,共167座车站,开通里程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日均客流量预计达777万人次,客流强度全国第一。[1]
广州地铁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并且还是广佛地铁的实际建设及营运者,因此广州地铁的服务范围亦延伸至佛山市。
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截至2016年5月1日,广州地铁单日客流纪录达到900万人次,总客流人次超过2015年12月31日的879万人次,再次刷新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5.3%。[2]
广州地铁现时的口号是“全程为你”,在之前使用过的口号为“地铁,为广州提速”以及“新生活干线”;广州地铁的吉祥物是“科技范”悠悠(YoYo)。
❸ 深圳地铁文化是什么
深圳地铁文化的核心是:人性关怀。
❹ 厦门地铁的文化元素是什么
厦门地铁2号线于12月25日开通,根据厦门日报的公众号报道,厦门地铁的站点设计融入了很多厦门独有的文化元素。
1.“金”型山墙造型,财富汇聚
厦门地铁2号线两岸金融中心站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地铁文化元素,望采纳
❺ 南京地铁4号线的地铁文化
地铁4号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线路,从龙江一直延伸到仙林,由于4号线是一条主城线路,经过包括颐和路公馆片区、省市政府、以及紫金山在内的诸多景点,称得上是紫气东来,因此,这条线路被定义为“人文线路”。在颜色的选择上,经过各种尝试,最终选择的是紫色,以此体现出4号线的人文气息。
4号线的主题文化确定为“宁人伟业”,在车站艺术墙打造上,选择与南京息息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另外,在换乘站点,须综合考虑两条线路的文化兼而有之。由于3号线是红楼梦文化主题,而鸡鸣寺站又靠近江宁织造府,地铁3号线和4号线在鸡鸣寺站换乘,因此,该站艺术墙主题最终被确定为“曹雪芹和他笔下的人物”,以展现出生于南京的曹雪芹和他笔下恢弘的文学世界。
地铁1号线鼓楼站如今是以“六朝古都”为主题的铜浮雕字文化墙,因此4号线鼓楼站选择了六朝文化里最风骨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七位名士将齐聚鼓楼站。他们不仅才艺出众,而且所有人都是“玄虚淡泊,与道逍遥”,兼具中国文人追求的才气、风骨,以及精神追求,到现在都是中国文人的标杆。
龙江站主题文化墙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多年前,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并七下西洋,龙江一代至今仍有当时造船的遗址。
云南路站主题文化墙是桃李满天下的陶行知。云南路站靠近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陶行知和南京有不解之缘,他也是南大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首届学生。
徐庄站主题文化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在南朝刘宋时期,宋文帝刘义隆在钟山脚下相继建了30多处皇家离宫别馆和花园,祖冲之在内创造了数学、天文学、机械学、造船学等奇迹。而徐庄软件园今日的科研创新正是祖冲之当年不断科研探索千年后的延续。
❻ 有哪些关于中国地铁的冷知识
南京地铁新街口站,总共面积7.6万平米,也是亚洲最大地铁站,因为南京新街口是南京最繁荣的地区,因此每天早晚高峰人流量非常大,日均人流量100万以上,即使建设了7.6万平米的地铁内部空间还是感觉拥挤,并且南京地铁新街口站还是中国出口最多的地铁站,一共有24个出口。
❼ 地铁文化是怎样与城市文化相呼应的
地铁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体现城市文明,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的源头,是地铁文化建设的依据.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的基础。
总之,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的基础。要提升城市精神,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地铁文化在建设中,就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历史,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方向,不能忽视城市大众对地铁文化的需要。只有合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地铁文化的潜力,在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拓展地铁文化的延伸方向,城市文化的特点就会越来越明晰,凝结为城市精神,进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建设。
❽ 地铁文化是什么
地铁文化积淀着城市文化的精髓。一条地铁从孕育之始,就在把城市文化基因植入自己的血脉。从地铁线路的选择到地铁站点的设置;从站台环境的设计,到地下隧道的布置;从地铁日常管理,到地铁服务水平,种种细节都积淀着城市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乃至特定的文化心理。
无疑,地铁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是城市精致集中又丰富多彩的一面。独特的地铁文化,令市民更加热爱生活,也为城市增色。
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体现。综观全球地铁建设,地铁文化不仅反映城市文化的风貌,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对自己城市文化的性质做深入缜密的研究,以城市自身所特有的文化作为统领建设地铁文化,才能展示城市形象、传播地域文化、丰富市民生活。
基于“地铁是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理念,只有让地铁更“有文化”,才能让城市地铁生活更加令人惬意,符合人性。
(8)中国的地铁文化知多少扩展阅读:
例如,香港地铁以商业味浓而广为人知,但自2004年开始,港铁就在香港站的中环行人隧道设置了表演舞台,透过举办现场音乐会等舞台艺术表演,展示香港人的艺术才华。同时,港铁还在52个港铁车站设立“社区画廊”,展出学生或艺术团体的创作,成为香港地铁的文化窗口和城市一景。
深圳在开启地铁生活新时代的同时,也正在开启地铁文化新时代。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服务。从基础交通建设看,这几年深圳地铁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已经开通的干线不断提高服务水准,新的线路正在铺向以往覆盖薄弱的区域,深圳人迎来全面的地铁生活时代。
但是,在地铁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尤其值得有关方面注意的是,在注重现代化、追求新技术的同时,也应把艺术砌入建筑,把文化融入铁流。
深圳地铁在大运会宣传和国学经典文化宣传方面,曾经展示过非常精彩的一面,未来,地铁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把城市文化沉淀成为一种精神,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地铁文化品牌,这是地铁的识见和责任,也是市民的期待。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评论:地铁文化积淀着城市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