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镇远文化名城在哪里

镇远文化名城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6-18 22:06:11

Ⅰ 贵州镇远古镇在哪里

镇远古镇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长江水系上游和贵州东南部,处于贵州高原东部武陵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主要景点:高过河、舞阳河、青龙洞、石屏山、铁溪景区、报京侗寨、古名居、古巷道、镇远古城、和平村、府城垣、周达文故居。

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1)镇远文化名城在哪里扩展阅读:

1986年,镇远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把镇远舞阳河风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镇远是一幅画,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一点不过誉。

2009年3月6日,镇远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称号,位居第五。

Ⅱ 镇远县景点

1、镇远古城:是镇远县名镇,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
2、舞阳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位于施秉县与镇远县之间,观光游览以船游和徒步为主,景点密布、奇丽俊秀。
3、青龙洞古建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镇远,占地2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由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香炉岩等6个部分组成,共有36栋单体建筑。
4、古耳洞瀑布景区:古耳洞瀑布景区先得经过“玉女峡谷”,而“玉女峡谷”的神奇在于沿途峰秀林幽,溪流潺潺,就像一个养在深闺初见人的清纯玉女,生机盎然,亦被人们称为“美人溪”。
5、中元禅院:据传曾是道教祖师张三丰的住处,山门由两块巨石斜搭形成。前院的古树“月月桂”,非常稀有,望星楼、独柱亭使用了十分巧妙的建筑手法。望星楼没有一尺平地做基址,而是建在锥形崖体上,独柱亭的基础只是一根木柱。

Ⅲ 镇远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镇远是一个一辈子都不能错过的安静小镇。带上边肖为你准备的超实用的贵州镇远古镇旅游指南,约好闺蜜一起去旅游,两天吃饭都在落香酸汤馆,。镇远古镇简介镇远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边缘,是一座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文明古城。是国家批准的黔东南州国家改革开放试验区所辖县市之一。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在“中国十大最美古城”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宋高祖时期才使用“镇远”这个名称,意思是凭借这座城市,小镇已经很远了。镇远古镇在哪里?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面环山。河水以“S”字形蜿蜒流过城市,北岸是古老的涪城,南岸是古老的卫城,远远看去就像是太极图。两座城市都建于明朝,还有一些城墙和城门。城内外有许多古建筑、传统民居和历史码头。城东青龙洞是明清时期一组规模极大的宗教建筑。不仅有佛寺,还有道观、孔庙。此外,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武王洞、石坪山、铁西等景点。镇远古镇必游景点:1和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由王龙峡、诸葛峡、西峡组成,被称为小三峡。舞阳河三峡是景区的精华。干流长35公里,主要特点是怪峡、险峰、碧水。云台山位于舞阳河上游,地形起伏明显,峰峦叠嶂,构成了千山万和的喀斯特奇观,寺遗址、摩崖石刻众多。铁西是舞阳河的支流,两岸原生植被丰富,山谷中耸立着奇峰怪石。2.朱升大桥是一座七孔蓝宝石拱桥。

Ⅳ 镇远古镇在哪里那里怎么样与江南水乡周庄相比哪个好

镇远位于贵州黔东南舞阳河畔,那里四周皆山,景色秀丽。有人曾说:“镇远是一幅画”,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一点不过誉。镇远山水秀丽,景色迷人,有被誉为有“长江三峡之雄伟,桂林山水之秀丽”的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三峡景区,也有可同四川九寨沟媲美而被古人惊叹为“或不得游则有为恨者矣”的铁溪风景区,有广为历代名人盛赞的名城镇远二十奇景,还有野趣神韵堪与湖北神农架相比的高过河幽地。除此,镇远不有众多千奇面怪、千姿百态的溶洞兀峰、奇石奇景荟萃,惹人迷醉。
相比周庄,镇远显得更从容更安静,它虽然不像周庄那样天下皆知,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周庄商业化日益严重,镇远的美显得就更加珍贵。

Ⅳ 贵州省的镇远属于那个城市

镇远隶属于贵州省的黔东南州。

Ⅵ 镇远介绍

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有“湘黔咽喉”、“黔东重地”之称。从陆地,可深入贵州腹地与云南,直达缅甸,是通往东南亚古驿道上一个重要驿站;水路连接沅江,进入洞庭湖
后,顺流而东,可达沿海;若弃舟登岸,向北可到京师。镇远是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官殿
早上起身,文正秀习惯地靠在门前向远处眺望。文家住在镇远城北九曲岗上的四官殿内,这里应该是城里观景的最佳地点,(音“舞”)阳河水将镇远城一分为二,河面上,早起的摆渡人摇起了双橹,县城龙舟队的队员
们正在训练,隐约还看得见河边早起垂钓的人们,石屏山脚下的老四合院里也燃起了炊烟。殿里供奉的是战国时的四大名将:吴起、廉颇、王翦、李牧,四官殿因此得名。四官殿被划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后,他们一家四口住进了四官殿,每天的工作是打扫四官殿的卫生,收入从门票及香火钱中提成。
“一天才两三个客人,2元的门票,这点收入还不够吃饭。”文正秀抱怨着炎热的天气,“冬天上山的人要多些,观音菩萨生日时最热闹。”四官殿的门口,除了文物保护条例,还挂了块殿内菩萨们的生辰祭日,提醒着拜佛进香的善男信女们。
四官殿建在九曲岗的悬崖之巅,惟一的小路从大殿底层穿过,经过一道碉楼式的砖石拱门,可以直登石屏山顶。镇远城东、西、南三个城门都是水头,而四官殿前的北津关却是惟一的陆上关卡。
陪同我们的胡弘是县文管处的副所长,在经过北津前门时,胡弘伸开双臂量了一下城门的宽度,“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城门了”,他旋即掏出一卷尺测量起来:城门高4·9米,宽5·4米,拱洞最矮处2·1米,门
洞深3·2米。胡弘问道:“不知能不能申报吉尼斯纪录?”我们一下子被他的认真劲逗乐了。
民间传说,居心叵测的人进入镇远城,必须先过了这四官的“关”,四官殿因此又被看作镇远的守护神。
其实镇远城的守护神又何止这战国四将呢?镇远兴起于元朝初年,从一个军事城堡演变而来,城内武将的遗址可谓比比皆是。中河山东侧有“令公庙”,城东有“吴王洞”,府城头牌街有“邹公祠”,卫城西部有“和公祠
”,府城兴隆街上还有“苏公馆”……这些大大小小的将军,或是在战争年保卫过镇远,或是名声显赫的军事人物,一旦被立祠纪念,不但成为镇远历史的一部分,也成了镇远的守护神。

妈祖庙
镇远分卫、府两城,均依山势而建。镇远先有卫城,后建府城,这是其军事地位所决定的。据记载:从元初置镇远沿边溪招讨司之后,镇远成为“滇黔锁钥”的军事重地,到清康熙以前,镇远屯兵2220名,咸丰、同治
年间,驻军人数多达两万余人。为了保证军需供给,大批商人涌入镇远,仅在1850年—1882年的三十来年间,迁入镇远的商业客户就有2062户。商人们带来了汉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镇远的发展。
82岁的梁鼎解放前曾出任过阳镇的副镇长,老人说:“镇远城里的会馆大都建于清初,着名的有江西会馆、福建会馆、秦晋会馆、两湖会馆、两广会馆等,号称‘八大会馆’。会馆里的戏楼一唱就是一两个月。”
福建会馆就是镇上的天后宫,这是一座远离大海的妈祖庙。现存的天后宫,虽带有山地建筑的特点,却又秉承了闽南建筑的特征,其大殿内的一副窗雕异常繁复绮丽,而殿脊上的泥塑“二龙抢宝”,更是采用了空雕的技艺
。宫内有戏台、客房、厨房,而且还有瞻望水运情况的临河眺台。每逢妈祖生辰,这里都举行大型的庙会。
在镇远城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有过20多个码头,目前仍在使用的有大河关码头、禹门码头、城隍庙码头、天后宫码头、米码头等12座,府城的每条古巷都对应着一个古码头,复兴巷对应的是城隍庙,仁寿巷对
应的是新码头,四方井巷对应的是古渡口大码头。解放后,老街老巷的名称大多改得新潮时髦,可镇远人仍然依习惯称“头牌”、“二牌”、“三牌”。而城中的地名如镇西关、北津门、周街卡、上北门卡等,也大都带着过去
军事重镇的痕迹。
镇远航运业极盛时期,阳河上停满了往来船只,船到码头,船工们可以到各省开设的会馆戏楼里听《岳飞传》、《杨家将》,也可以到河坝上对山歌。
航运业的衰败,使镇远城一时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尴尬。住在杨家大院的刘开元还清楚地记得自己30年前在航运社跑船的日子,“船过老鸦滩时,我们一把把地将糯米粑向空中抛,那河滩上的老鸦(乌鸦)应该有几百
只吧,如果老鸦将糯米粑都叼了去,说明我们这一趟船能平平安安地返航。那时候,我们门前阳河还可以跑40吨的大船。”他所说的老鸦滩是沅江上游的清浪滩,从贵州镇远起锚,经沅水,入洞庭湖,跑船的人提起这十里
长滩,没有不摇头的,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先是镇远通了火车,后来下游的电站建成后,这水再跑不起大船,船卖了,航运社也解散了。
望着眼前静静流淌的阳河水,刘开元不愿再提往事,“总之,我们跑船的这一帮老家伙日子都过得挺苦”。

傅家四合院
住在四方井巷的傅舜德是傅家的第七代传人,当年祖辈从江西一副货郎担挑到镇远定居下来,“赚了点钱,转行做桐油生意,后来在大码头边建起了自家的裕盛老行,主要是存放过往货物。”如今在县城建局工作的傅舜德
说:“祖辈人靠着眼前的阳河发了家,给我们留下这幢老四合院。祖屋的顶楼至今仍是双层楼板,当年老行里的贵重货物大概就堆放在家中。”
老屋从建成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傅家历经七代,一直住在这套老四合院里。四合院分前院后院两部分,阳光透过天井洒在老宅的一扇扇工艺精致的花窗上。
傅宅是我们走访的数十个民居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家,老宅里的家具多是明清时期购置的,桌子是明朝的,几张太师椅是清朝的,二张琴凳也是清朝的东西,还有一张清朝的“百子床”。傅开着玩笑说,“我们家是几代单
传,好像与老祖宗的意思不相吻合。”老宅里如今只剩下老夫妻两人,傅的子女都去了省城贵阳工作。
傅家老宅的这几扇窗子上共有400多个雕花图案,远看窗花的雕刻遵循了传统技法中的对称原则,而实际每一朵花,每一个动物图案都有细微的差别,也就是说每个图案都不重样,老傅解释道:“镇远的木雕与石雕工艺
图案造型不求细腻,线条圆润、浑厚,造型上多憨态可掬,而我们家中的这几扇窗的图案以精细见长,其中受苗族刺绣、挑花等艺术的影响,图案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因为防潮方面的原因,老傅在老屋的改造中也采用了现代的地砖,“主要是房子太潮湿,家具脚都泡朽了。”而他巧用心思改造的卫生间曾被来此参观的古建专家称赞:“老城区里的地下通水系统是很考究的,卫生间的化
粪池巧妙地利用了天井中的下水通道进行处理,再汇入古巷的下水道。”
傅家大门上的几块裙板在“文革”中被毁,神龛也只剩下一幅残破的对联,老傅请了福建师傅在家中做了一个多月,将几块裙板恢复了。
在复兴巷的入口处,傅指着一堵封火墙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傅家祖辈开办的堆栈,专供商人们存放大宗货物,也算是现代意义上的仓储公司吧。”墙上“裕盛老行”四个大字依稀可辨,可无论是堆栈还是仓储公司都早
已成为普通人家的住宅。

古建一绝
陪同我们的胡弘不仅是个镇远通,而且堪称县里的古建筑专家,一进青龙洞,胡弘来了劲。“那一年,从北京请来的古建维修专家祈英涛先生在青龙洞讲课,短短几天课,涉及到的建筑构件名称有数百个。如果把青龙洞所
有的建筑手法、构件名称编辑成册,抵得上半部《建筑辞典》。古建专业的学生来这里实习,不用上课,不用看模型,在中河山上多转几圈就入门。”
胡弘的介绍中有对家乡的感情,不过,当我们随着胡弘一路走来,不由得为眼前一座座飞檐翘首的建筑拍手叫绝。
青龙洞在城东中河山腰宽约80米、长约300米的悬崖地带上,30多座靠崖连洞的建筑依山而立直至山顶。远远望去,这些飞檐翘翼、青瓦红墙的殿阁就像是挂在山崖上的壁画,它与石崖、溶洞、古树、藤萝融为一体
,自然天成。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群,整座中河山及环山流动的阳河都是青龙洞存在的环境空间,岩石、洞穴、远山近水、炊烟、行船都是青龙洞的借景。
青龙洞建筑是镇远古城建筑的精华,它是由青龙洞、紫阳洞、中元洞、万寿宫、祝圣桥等古建筑群组成。胡弘一路指点着其中的玄妙之处:“因为是顺应山势而建,讲究的是如何计算建筑的支点,每一座建筑都是独具匠心
。殿寺贴山的部分,半楼以岩石为楼板,半楼悬空;吕祖殿里底层是吊脚楼,正面是阁楼,后半部干脆就在岩洞中;老君殿的12根立柱,有7根是在凹凸不平的岩石上,而一栋建筑中竟然巧妙地做出三种檐式……而这一切都
是依照万寿宫山门石坊上的两块砖雕重现原貌的。”
那两块宝贝砖雕,是各长120厘米、宽40厘米的青砖,微缩了青龙洞、万寿宫、中元洞三组古建筑群全景,是立面约1万平方米面积的八千分之一。在“文革”浩劫中,青龙洞也未能幸免。后来主持修复工程的县文化
局长陶钟麟感叹:“多亏了那两块砖雕!其雕刻手法有微雕、圆雕、浅浮雕,算是砖雕艺术中的珍品。”
遗憾的是,修复后的青龙洞加了少量耀眼的琉璃瓦。而原先青灰的瓦面土红、褚石相间的柱、墙、门窗,白瓷点缀的正脊、翘角,黑底金字的匾额、楹联,与山上的岩洞、植被,才是相映成趣的啊。

各路神仙
镇远人好客,古巷里老宅大门终日敞开着。对于推门而入的外地人,主人家总会递过张小板凳,闲时,陪你天南地北地聊,决不会因你的擅自闯入而面露不快,更不会因为门前挂了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而借机敛财。
在城西的黄家,神龛上的牌位很耐人寻味,“天地君亲师”的两旁密密麻麻地写着四官大师、文武曲星、福禄财神、灶王府君、观音大士、杨泗将军等牌位。向主人家一一请教,原来镇远人是有神便供,越多越好。
在冲子巷口遇到一家人正在烧香,凑过去一打听,主人家热情地解释关于“金龙王”与“龙王爷”的差别,半天我也没能听懂。仪式也极简单,杀一只鸡,上二炷香,片刻功夫,主人家已经完成。在每条古巷的老井旁,总
可以见到香火鼎盛的龙王庙,掌管井水的龙王爷毕竟实用!
在阳河东的中河山上住着的几十位“神仙”:玉皇大帝、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尧、舜、禹、观音菩萨、财神爷、朱熹、张三丰、十八罗汉、斗姥、吕洞宾等,这些老百姓眼中的神仙们共聚一山,相安无事,不能不说是
宗教史上的一个奇观。青龙洞里有观音殿,紫阳洞中有老君堂,张三丰在中元洞里炼丹,民间诸神更是自在,在三洞里随地摆设香炉,财神爷跑到了青龙洞,杜康在紫阳洞里对酒当歌,王灵官在中元洞里当上了“纠察官”。
神仙们杂居一处,无意中透视出镇远人对宗教的态度,热情但保持一定的距离,实用但又很超脱。据说从前在中元洞里办庙会,会期选取在佛祖的生日夏历四月八日,信徒们要在释迦牟尼像前大办酒宴;而每年在紫阳洞里
举办的“杜康会”,居然在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眼前祭酒神。而释迦牟尼与朱熹大概只能入乡随俗,对这曾是军事重镇的镇远城的商人和市民们的做法睁只眼闭只眼了。

参考资料:┊W┊W┊W┊。┊u┊t┊u┊2┊。┊c┊o┊m┊

Ⅶ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镇远县古城 资料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镇远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阳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
古城镇远,自秦召王30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县历史,其中1300多年作为府、道、专署所在地,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使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Ⅷ 贵州镇远在那

镇远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距离州府凯里市96公里,位于贵州省东部武陵山区

镇远县是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东界湖南新晃,南邻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市的石阡,是贵州省的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镇远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中国旅游百强县市。

(8)镇远文化名城在哪里扩展阅读: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行政区划: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5个县。州政府驻地凯里市。镇远县辖8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舞阳镇、蕉溪镇、青溪镇、羊坪镇、羊场镇、都坪镇、江古镇、金堡镇、涌溪乡、报京乡、大地乡、尚寨土家族乡。

Ⅸ 古城镇远简介

镇远,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镇远交通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 镇远古城鸟瞰
里170公里、270公里。 古城镇远,自秦昭王30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县历史,其中1300多年作为府、道、专署所在地,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使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现已形成了五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景区,另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高挂河,以及保持明清风貌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省、县级文物古迹160余处。城内氵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是一座"移民"的城市,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自古以来就以"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的政治、军事要地着称于世,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历史上曾经屯兵2.8万,供奉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大"东方战神"的四官殿以及石屏山上的古长城和众多的关、屯、堡等就是历史的鉴证。镇远也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明清时期衍升为黔东地区政治、军事、商业、文化的中心,历史上的"八大会馆"、"十二戏楼"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至今这里还仍保存着几百年前民风古朴、服饰依旧、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三月三"侗族情人节,"九月九"苗家丰收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阅读全文

与镇远文化名城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