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南京非遗文化有哪些

南京非遗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9 00:19:24

⑴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一、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江苏省南京市的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工序繁杂,经过“装造掏范、障口、掏边、找断头、接头、拽花、摇纬、练梭、抛梭、挖花过管、妆花配色、织造打纬”等十多个步骤,超过百道工序,耗时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四五年最终织造出南京云锦。

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3。2018年5月15日,该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秦淮灯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白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剪纸

⑵ 非遗文化有哪些种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

(一)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

(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

(六)传统美术、书法。

(2)南京非遗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

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因而,非遗协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⑶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谭振山民间故事,辽宁省新民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谭振山家族有“说书讲古”的传统,家族中的一些长辈都擅长讲故事,许多故事都已在其家族中传承了许多代。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⑷ 非遗项目有哪些

非遗项目有昆曲、铁花、凤阳花鼓、木活字印刷术、麦西热普、福船等。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浙江昆曲

昆曲,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

实际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

⑸ 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物质文化遗产有东莞可园、虎门炮台、蚝岗遗址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广东凉茶、水草(莞香)等等。

⑹ 南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以下是已经申报的,至于有没有列入,不知道
民间舞蹈类:

方山大鼓,源自清同治,南京独有,鼓风威凌雄健,尚传承;

栖霞龙舞,龙文化在古都之传承,全国享誉;

江浦手狮,南京独有,全国享誉,尚传承;

打社火,先民祭祀文化之“活化石”,濒危;

跳五猖,先氏祭祀之傩面舞,濒危;

东坝马灯,南京独有。

民间音乐类:

留左大鼓,源远流长,金陵第一大鼓,尚传承;

鲜花调(茉莉花),全国享誉;

古琴,金陵乐派,尚传承;

高淳民歌,吴头楚尾文化之留痕,尚传承;

高淳送眷,吴头楚尾文化之留痕,濒危。

传统戏曲类:

洪山戏,有称扬剧及白局之源,濒危;

南京白局,源自清中叶,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高淳阳腔目连戏,先民祭祀之戏曲,濒危。

传统工技艺类:

南京鸭制作传统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秦淮小吃,全国享誊;

宝庆金银饰品工艺,百年老字号,技艺精绝,全国享誉;

传统金线制作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金陵折扇,全国享誉,濒危;

蝉人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金属造艺,匠心独具,造诣精绝,濒危;

南京绒花,南京独有;

南京剪纸,全国享誉,濒危;

竹雕,南京独有,濒危;

十竹斋,百年老宇号,技艺精绝,全国享誉,濒危;

仿古牙雕,濒危;

雕花天鹅绒,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民俗活动类:

雨花石,南京独有;

南京吆喝,留痕南京历史,记录民间生态;

夫子庙花鸟虫市,留痕南京历史,记录民间生态;

南京妈祖文化庙会;

南京食素食野菜习俗;

南京童谣儿艺,留痕南京历史,记录民间生态;

南京岁时节令民俗,全国享誉,记录民间生态;

南京老地名,全国享誉

⑺ 南京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哪些

好像不止4个

参考:

民间舞蹈类:

方山大鼓,源自清同治,南京独有,鼓风威凌雄健,尚传承;

栖霞龙舞,龙文化在古都之传承,全国享誉;

江浦手狮,南京独有,全国享誉,尚传承;

打社火,先民祭祀文化之“活化石”,濒危;

跳五猖,先氏祭祀之傩面舞,濒危;

东坝马灯,南京独有。

民间音乐类:

留左大鼓,源远流长,金陵第一大鼓,尚传承;

鲜花调(茉莉花),全国享誉;

古琴,金陵乐派,尚传承;

高淳民歌,吴头楚尾文化之留痕,尚传承;

高淳送眷,吴头楚尾文化之留痕,濒危。

传统戏曲类:

洪山戏,有称扬剧及白局之源,濒危;

南京白局,源自清中叶,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高淳阳腔目连戏,先民祭祀之戏曲,濒危。

传统工技艺类:

南京鸭制作传统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秦淮小吃,全国享誊;

宝庆金银饰品工艺,百年老字号,技艺精绝,全国享誉;

传统金线制作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金陵折扇,全国享誉,濒危;

蝉人工艺,南京独有,全国享誉,濒危;

金属造艺,匠心独具,造诣精绝,濒危;

⑻ 非遗文化都有哪些手工艺

1、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丝绸生产习俗。中国劳动人民是首先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使用丝绸的民族,其制作的丝绸制品更是开启了公元前二世纪与公元前一世纪之间世界上的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2009年9月30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417年(东晋义熙十三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

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3、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紫砂陶制作技艺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身筒或镶接与雕塑结合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4、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源于唐代,是淮北手工艺的精华。1999年,淮北柳孜运河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界首三彩陶片,成为当时全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5、烧蓝

我国传统的首饰工艺之一。这种工艺兴盛于清代。银蓝工艺主要应用在银饰件上,是金属制胎工艺与点蓝施色工艺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因其工艺的特殊性——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的“蓝”,故而又得名“烧银蓝”。

⑼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下:

1、缂丝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阅读全文

与南京非遗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