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良渚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什么时期)
良渚文化
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
新石器时代
,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B. 有人说良渚文化是中国夏代以前的朝代,对吗
有一定道理。
(1)、夏代的大致历史时间距今约4000年到3500年,虽然没有完全证明夏代的存在资料,但在考古学上已经发现了比商代早的城址,在时间和地理位置上都和夏代相符合,具体是夏代的什么性质的建筑有待考证。
(2)、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左右,分布范围遍及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地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的土着文化。
综上,从时间上来说,良渚文化是中国夏代以前的。但朝代这个说法,不妥。虽然良渚文化从考古发掘来说,已经证明具备了国家起源的雏形,但它毕竟是长江下游的区域文化,至少在目前的考古研究上来说,不能说是全国的,也就不能以朝代来说了。
呵呵。
C. 良渚文化 属于什么朝代 商朝有文物吗
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良渚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际旅游城市--西子湖畔,距杭州市中心约10公里,系杭州余杭区中部中心城镇。境内有安溪瑶山遗址,良渚博物馆、杜甫桥、沈括墓、东明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域面积101.69平方公里,辖20个中心行政村及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达8.8万余人,流动人口4.2万余人。杭州绕城公路北线,东西大道横贯全境;104国道和通往杭州中心的衢州路纵越全境;潘塘互通立交从南庄兜为起点,同衢州路相连,与杭州绕城公路北线十字相交,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多元公路立交,三纵三横的交通格局,使良渚成为杭州北部的交通枢纽。宣杭铁路,东苕溪航道东西横贯全境;京杭大运河沿镇东部边界南北穿行。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综合运输体系。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大力调整,良渚镇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经济总量突破70亿大关,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3.4亿元。工业经济围绕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业园区建设,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亿元企业9家。农业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促进人民增收为重点,科技兴农为宗旨,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优势产业,完成国家级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坚持“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基本思路,处理好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现有中国良渚文化村,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金恒德汽车广场,浙江物产集团,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浙江亿丰建材装饰广场,商贸区块等省、市、区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落户良渚,将把良渚这块古老的土地真正热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总体规划,良渚系良渚组团的核心之一,更赋予了“北秀”的内涵。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良渚以“传承良渚文明,创造北秀明珠”为战略目标,全力建设“商贸良渚、实力良渚、文化良渚、和谐良渚”,以工业经济为支撑,城市化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市一体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良渚建设成为集经济、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卫星城镇。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宁绍平原-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江南最具特色的一个文化系列。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河姆渡文化
,被认为是江南地区迄今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存。其后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或草鞋山文化分布范围更广。已发掘的典型遗址有嘉兴马家浜、吴县草鞋山等,距今6000年左右,他们发展成为甚为发达的良渚文化。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D. 考古发现的良诸古国属于历史上记载的什么朝代呢
有人说良渚遗址揭开了中国史前考古文化的新篇章,是中华文明的曙光初现,这样的说法毫不夸张。
说起我们国家的历史,大都是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然而我国可以确定历史年代的时间,史书上记载为公元前841年,后来经过天文现象推算认为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但是这一年距今也不过才3000年多一点,而且这些记载也只是存在于史书之中,至于之前的商朝和夏朝,可查的考古实物证据也不多,特别是夏朝,无论是考古证据还是史书记载,都无法明确而直接地证明夏朝的存在,所以我国的夏商周三代史常为国外史学家所诟病,而我国文化部门也制定了夏商周断代考证工程以填补这些历史研究的空白。
良渚文化的发现也说明在我国的夏朝之前,我国大地上已经出现了社会生产相当发达的区域性文明,并且它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等)、关中平原(半坡文化、史家文化等)、四川盆地(三星堆文化等)、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等)等地的文化有一定的同步性,不过目前来看,可以追溯到1万年前的良渚文化在起始时间上略早一些,因此有人形容说中国古文明的曙光从良渚文化上升起。
E. 良渚文化是哪个时期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良渚文化的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中国此时还未有朝代出现,处于神话时代。
良渚文化是哪个时期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钱塘江地区一支着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中国文明的曙光也是从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相当进步,普遍使用石犁、石镰,在手工业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F. 良渚遗址是哪个朝代
良渚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良渚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境内,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
良渚遗址发现于民国二十五年,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良渚遗址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分等级墓地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围内则分布着外围水利系统。与此同时,城址内外分布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同期遗存,与城址形成了清晰可辨的城郊分野的空间形态。
G. 良渚古国属于历史上记载的哪个朝代
良渚古国比历史上的夏朝还早,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
按照专家推测应该是成鸠氏之国,
并且良渚古都是天皇氏之都。
H. 良渚文化是哪个时期
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
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史,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新石器时代文化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价值
历史意义
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项课题。
良渚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东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诞生于距今11000年至6500年之前。
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原有认识,标志10000年前(前9684----2020年)的良渚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化发展阶段。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国境内的1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史的圣地。
I. 良渚文化是什么时期的呢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J. 良渚文化是什么时期的呢
良渚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的远古文明,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约11000-6500年(前9684----前4564年三皇五帝时期)。
良渚古国开国君主为盘古之子、古越族人----天皇氏。
前4564年,良渚古国君主有巢氏(尊号“巢皇”、“大巢氏”前4664----前4464年在位)迁都巢湖(今安徽巢湖市),良渚古国由此转化为古巢国;良渚古城遂废,良渚文化时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