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偶像文化哪里来的

偶像文化哪里来的

发布时间:2022-06-20 06:48:14

Ⅰ 只有两千年历史的日本,四千年和万年一遇美女都哪来的

日本只有两千年历史,他们的四千年一现、万年一遇美女从哪来的?

说起日本这个国家,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日本是我国的一个海上邻居,很多人在旅游的时候也都会考虑地理上的远近来做决定,所以每年都有不少的中国游客去到日本体验一番。日本当地有很多特别的文化,比如他们的和服、祭典等,而日本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化,就是他们的偶像文化。

Ⅱ “偶像”这个词语是谁发明的

偶像一词的本义是指用木料、泥土或金属等制成的供人敬奉的人像,例如庙里的佛像、神龛中的圣像等等。后来是指人们所崇拜的对象,尤其是指带有某种盲目性的崇拜的对象。对于偶像的狂热崇拜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文化价值的某种指向。现在我们所指的现代偶像,是社会部分成员心中崇拜的目标、心仪的对象、仿效的摹本、追随的榜样。因此,首先,偶像和人们的心理机制有关。偶像的产生基于人们的心理动因,这种动因激活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使人们产生了具有定向性的心理张力。现代偶像崇拜中充满着异常强烈的情绪性,异常火爆的狂热性,其原因就在于此。其次,偶像还是一种人们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的偶像崇拜早已经不是一种个人的私密行为,而完全是一种公开的社会举动。特别是在流行文化的领域中,偶像崇拜的社会性就尤其明显。当一些偶像级的大腕明星举行演唱会,当他们走上演出舞台,做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成千上万的崇拜者就会随之欢呼雀跃,激动不已。非但如此,这种偶像崇拜活动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生活,交通拥挤,买卖兴旺,电视收视率飚升,公共秩序发生混乱等等。因此,现代偶像崇拜的社会意义不能低估。

Ⅲ 为什么韩国的爱豆文化会这么发达

“爱豆”这个词其实是“舶来品”,并非是中国的本土产品,它是源自于日韩的偶像文化,最终传入了中国,并且受到了中国年轻人的一致追捧,在中国的境内,也被年轻人带起了一阵爱豆文化浪潮,不得不让人感叹,当代的年轻人追星是真的疯狂啊!熟悉韩国的人都知道,其实韩国才是爱豆文化最繁荣的地方!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韩国文化产业的发达!作为一个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国家,韩国有意促进了本国偶像文化产业和爱豆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支持,自然就有很多的爱豆产生了,因为国家和社会能够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资源,有了资源他们自然能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Ⅳ 为什么偶像文化能够在日本那么盛行

日本偶像文化盛行其实是与扎根在日本人骨子里的武士道精神有关

Ⅳ 偶像文化的实质是什么,谁能解释一下,歌迷的疯狂是否很傻

不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是自己的精神支柱,崇拜一个人,那个人肯定能够有他的优点

Ⅵ 在你心中你是咋定义偶像文化的呢

偶像文化更像是一种精神动力,看到会开心,失落的时候看看视频能缓解心情,我个人是有潜藏的舞台梦的,但奈何自身实力太差这辈子都没有可能,而爱豆做到了我渴望却做不到的一切,我愿意看着那些帅气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实现梦想,满足自己的精神寄托。

Ⅶ 让小虎队上春晚有意义吗

小虎队为央视春晚彩排再度重聚,引来热烈反响,也让这支老牌台湾偶像组合再度翻红,虽然小虎队的歌又开始热播,而对年轻歌迷而言,小虎队显然还很陌生。
记者近日采访国内两位80后乐评人崔恕、Sean。因是小虎队的音乐陪伴成长的一代,他们对小虎队代表作《爱》、《青苹果乐园》等津津乐道。
崔恕更称:“小虎队开创华人偶像文化”。
A 重新认识小虎队
崔恕:他们是华人偶像文化的鼻祖
小虎队将在春晚演唱曲目《爱》、《青苹果乐园》和《蝴蝶飞啊》,可谓家喻户晓的作品。自****正式出道到1997年解散,小虎队共推出包括精选集在内的 13张唱片。其中《红蜻蜓》被乐评人崔恕形容为“巅峰时期的开篇”。
小虎队的作品
单曲
《爱》:“向天空大声地呼喊说声我爱你,向那流浪的白云说声我想你”,这或许是小虎队最为人所知的歌词。 歌曲里那种对于爱情甜蜜、青涩的憧憬,也成为小虎队音乐作品的一大特征。 更值得一提的是,《 爱》把“重唱三声部”引入华语流行乐并成为潮流。当年《爱》走红后,中小学每个班都会选一男一女合唱,想必《爱》应该是不少80后的爱情启蒙。
《蝴蝶飞啊》:歌曲MV 拍的是小虎队三人去郊外游玩,表现出青春期的无忧无虑。这首歌的曲调有些忧伤,但小虎队唱出了对梦想的期许。当时每到新年、 六一文艺汇演,都会有中小学生拿这首歌编排舞蹈。
《青苹果乐园》:小虎队的第一支单曲,但由于传入大陆的时间稍晚于《爱》,所以成了小虎队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印象中,《 青苹果乐园》当年在青少年儿童节目中的点播率非常高,而且当时正好是卡拉OK进入大陆,不少比赛都有人选这首歌,还模仿小虎队的舞蹈。
《新年快乐》:小虎队初试啼音的歌。讲的是新年里的表白,不是说“我爱你”而是说“新年快乐”。小虎队之所以能吸引各个年龄群的追捧,歌词也是一大亮点,由于小虎队的歌词不露骨,并没如今的偶像歌手唱的那些情感纠葛和缠绵悱恻,而是表达健康、单纯的情感。所以当时中小学老师也不反对大家听小虎队的歌。
《红蜻蜓》:小虎队的经典励志歌。歌词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一方面激励小歌迷,另一方面年长歌迷听到《红蜻蜓》,也会勾起对纯真年代的回忆。2003年经可米小子翻唱,《红蜻蜓》再度唱红。这说明小虎队的作品经得起时间推敲,而青春议题的作品也很容易引起共鸣,像周杰伦也是这样。
专辑
走红:《逍遥游》是小虎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专辑,当时开丽唱片为小虎队策划的万人马拉松签名会,以及货柜车全台湾巡演,让小虎队人气飙升。开丽唱片趁势为小虎队制作《 男孩不哭》《星星的约会》两张专辑,但这个时期小虎队真正流传的作品只有《叫你一声My Love》和《星星的约会》。
巅峰:《红蜻蜓》、《爱》、《再见》是小虎队巅峰时期的三部作品,这时他们已转投飞碟旗下。由于当时唱片市场很蓬勃,所以发片速度较快。 小虎队可保证一年发两张,而且能轻松破几十万销量,靠版税就赚很多钱。飞碟也为小虎队打造《红蜻蜓》《爱》《蝴蝶飞啊》《放心去飞》《骊歌》等多首传唱歌曲。人气更是如日中天,据说当时在台湾,若是趁中小学课间休息,无厘头地喊一声“小虎队”都会引来尖叫声。不过到了《再见》专辑,因苏有朋准备考大学,陈志朋要当兵,小虎队面临第一次解散。
转型:待陈志朋归队,小虎队重新出发,推出《星光依旧灿烂》。由于复合话题备受关注,所以专辑销量虽不及以往,但《星光依旧灿烂》传唱度依然很高。唱片公司则趁势在1995年为小虎队安排“虎啸龙跃”亚洲巡演,其中还包括大陆站,反响非常热烈,人气有所回升。不过三位成员年龄增长,唱片公司有意让他们走成熟路线,一方面主打抒情慢歌,一方面又害怕歌迷流失,为小虎队选了一系列只突出舞蹈,而歌词和旋律都较平庸的作品。导致《快乐的感觉永远一样》《庸人自扰》两张专辑默默无闻,人气大幅度下降。这也加速了小虎队解散。
小虎队是怎样炼成的
名称:1988年7月,台湾开丽唱片公司推出一档针对青少年学生群的电视节目《 电视新春争霸战》。节目由3个女生组成的“小猫队”担任助理主持,于是有人提议应加入3个男助平衡画面。为此开丽举行选秀,而“霹雳虎”吴奇隆、“小帅虎”陈志朋及“乖乖虎”苏有朋脱颖而出,组成“小虎队”。
造型:小虎队造型一直走干净、简洁路线。开丽唱片时期,三人多是白衬衫、小西服、领结的打扮。而到了飞碟旗下,三人的造型就有更多变化,开始尝试欧美、英伦学院风。发型上,陈志朋和吴奇隆一直很时髦,苏有朋则是淳朴、可爱的“西装头”。
站位:从专辑封面到舞台表演,小虎队的站位一直是吴奇隆站中间,左边是陈志朋、右边是苏有朋。唯一例外的是《庸人自扰》专辑封面,改由苏有朋站中间。唱片公司后来解释说,吴奇隆老少通吃;陈志朋因神似张国荣主攻年长歌迷;而苏有朋样貌乖巧又会念书
品牌:小虎队走红,采取的是多元化宣传模式。唱片公司除了为他们规划专辑、演唱会、 影视作品外,还会推出豪华的日历、宣传画、贴纸、明信片、信纸信封、文具用品等,逐步形成了华语乐坛最早的偶像文化。小虎队也是华人歌手“ 周边产品的鼻祖”,而且小虎队的模式,后来也被四大天王等港台明星参考。
B 为何不是他们
Sean:小虎队更有话题
与小虎队同期活跃于歌坛的,也有诸多组合,包括与他们合唱《新年快乐》的忧欢派对、少女队、红唇族等。但当时能与小虎队拼人气的,还是豹小子、红孩儿、草蜢三支男子组合,但他们为何没能登上春晚舞台?乐评人Sean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组合各具特色,但比起小虎队,“作品影响力、知名度、话题性都较弱”。因此春晚最终没有选择他们。
豹小子代表作都是翻唱
豹小子是几乎和小虎队同期的组合,两位成员吴仕龙、李东元都是跳舞高手。他们的音乐特色是流行舞曲加老歌新唱,从《 爱你在心口难开》、《 风从哪里来》到《今天不回家》,都为他们奠定辨识度较高的风格。但Sean指出,虽翻唱成就了豹小子,也导致两人淡出娱乐圈后,观众记不得他们唱过什么歌。相形小虎队,豹小子缺乏属于自己、有力度的代表作。观众对他们已没有认知,“豹小子上春晚可能性几乎为零。”
红孩儿舞功盖过音乐
红孩儿作为小虎队的师弟,同样通过选秀脱颖而出,七位团员各具特色,很快吸引大批粉丝,甚至包括小S。首张大碟《亮出我的年轻护照》卖了满堂红,歌迷们称红孩儿是“年轻的英雄,火红的伙伴”。红孩儿的五张大碟里,销量最差也有25万张,当时红孩儿被视为小虎队的强劲对手。 大陆观众印象深刻的,应是吴奇隆和陈志朋主演的电视剧《小侠龙卷风》,主题曲《神奇的旋风》由红孩儿演唱。
虽人气和业绩都与小虎队不相上下,但红孩儿能传唱的歌较少,而更多是主打舞蹈,音乐部分并不突出。Sean认为这是红孩儿最终昙花一现的主因。而对于上春晚,他说:“歌迷可能不想看到发福版的红孩儿”
草蜢再难引起广泛关注
1990年,当小虎队的《爱》唱遍大街小巷时,香港组合草蜢的事业也迎来高峰期,不仅连续五年获得****叱咤组合金奖,更赴台湾发展。《失恋阵线联盟》专辑获歌迷青睐后,多张专辑都有不错佳绩,《宝贝对不起》、《忘情森巴舞》更是成为当时人们的最爱。2000年草蜢解散,三人开始独立发展,也有成员涉及幕后工作。而2005年草蜢重组开唱,各界评价都不错。
与小虎队相比,草蜢歌艺舞技略胜一筹,而传唱作品也不相上下,也有参加春晚的可能性。但Sean认为即便草蜢如今演唱会大获好评,可难再产生新话题,“草蜢重组或解散似乎都不能引起广泛关注。”换言之,春晚当然会选择更有话题的小虎队。

以上是复制别人的~~~

Ⅷ 什么是偶像文化

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好的是,把一些积极人物、历史文物、先进人物当偶像,学习。
不好的一个是,盲目追星,可以举一些不好 的追星例子

Ⅸ 韩国盛产偶像和爱豆,这和韩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吗

严格意义上来讲,韩国的爱豆文化和传统文化真的没有很大联系,因为韩国的传统文化受中国的影响比较大,你看中国继承了5000多年的儒学文明正统,在中国土地上有诞生过爱豆文化吗?没有,中国现代的爱豆文化都是日韩国家的“舶来品”,并非是土生土长!所以,韩国的爱豆文化和传统文化是没有关系的。

当然了,除了以上两个原因,韩国爱豆文化的盛行其实还和很多韩国现代文化因子有关,正是因为这些现代的文化才塑造了韩国的形象,成就了韩国的发展。爱豆文化其实也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当然了,追星有“风险”,所以还是请保持理智!

Ⅹ 偶像剧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前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媒体是息息相关的,而电视节目更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消费娱乐。偶像剧最初只流行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后来,开拓了中国和东南亚等地区的市场,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客观的经济效益。爱看偶像剧的观众,女多于男,由以青少年为主。对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迷恋偶像剧多少反映出对生命美好的憧憬。但若说偶像剧是青少年的专利倒也未必,因为连三十几岁的小姐对偶像剧也是趋之若鹜,陶醉在其浪漫的情境裏。偶像剧不只满足人们对美梦的期望,也引领了观众在剧情中脱离现实的残缺。

早期的偶像剧—就是日剧,已在台湾行之有年,而近几年来,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偶像剧一部又一部的开拍,为什么会造成这股风潮呢?

这大概要从具有指标性的“流星花园”说起,流星花园是由日本的漫画改编,流星花园在漫画市场本来就具有很高的人气,再加上青春校园剧“麻辣鲜师”这个偶像培育所培育出一群已经具有人气的新生代演员投入流星花园的演出,以及媒体的炒作,一经播出当然造成轰动,收视告捷后又变成流行的话题,让各大电视台不跟进也不行,于是偶像剧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头。

偶像剧标榜由偶像主演,故名“偶像剧”。但是偶像剧不是只有偶像,也不只是外貌俊秀而已,假如不是这样的话怎么会风靡青少年呢?偶像剧之所以吸引人,最根本的就在于它给人一种“陌生的美感”:年轻漂亮的演员、轻巧浪漫的情调、永恒的爱情、时尚的服装和布景,它以一种新的情调让人重新认识城市生活。偶像剧演出了年轻人所关心的事情、现代人的生活,不只是只有为爱而活、大企业大财团间的恶斗而是真正思考生活上所遇到的难题,大家关心的事。

自从“流星花园”大红大紫之后,偶像剧便取代了花系列的“师奶剧”,偶像剧也提供了观众有别于乡土剧、古装剧的另外一种选择,也让戏剧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每过几年就重拍旧剧本,可以让剧作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新演员有演出的机会。

二●偶像剧的意义、起源

意义:

何谓偶像剧?它不过是电视剧题材的一种,以年轻人的友情、爱情为主线的一种融合青春时尚的电视剧。多以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对年轻人的心理和成长的丝丝入扣的刻画而吸引大众,而且制作精良,人物性格鲜明,情感传递准确,剧情紧凑,画面精美,配乐优美,甚至,有些处理还会带有卡通性。

起源:

自从大陆原汁原味的古装历史剧引进后,加上香港演绎化的古装剧与后现代色彩浓郁的武侠剧出现,此外,本质上未脱传统家庭伦理爱情路线的韩剧,却在精致的创制表现,再加上现代高丽化风味的包装下,彻底取代了以前的八点档时装戏与花系列剧集;而用电影创制手法拍摄,而以都会青年男女爱情为主轴的日本偶像剧,则完全填补了过往国内对年轻观众市场的空白。直到今天,台湾一枝独秀的代表剧种就非乡土剧莫属了。

然而,两年前“流星花园”意外的成功后,一股名为偶像的剧种蔚为风潮,瞬时之间,一个可以与乡土剧分庭抗礼的剧种已然成型,但是这个风潮很快的又在制播体系标榜的“向日本偶像剧看齐”的短线策略下给糟蹋掉了。

日本偶像剧原为无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推出的“趋势剧”,每剧一星期播放一次,一般多为十二集,分三个月播毕。之所以称为“趋势剧”是由于剧情所探讨的多为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剧中人、事、地、物往往反映时下的流行趋势。台湾引进这类节目后,为行销之便,以演出的“俊男美女”偶像为号召,将其改称为“偶像剧”。

一般人总将日本流行文化在台湾的盛行,都归因于文化的接近性,但若深究偶像剧引进时,台湾的媒介生态与社会文化背景,就会发现文化接近性并非其风靡台湾的唯一原因,事实上,台湾和日本在历史上的渊源、经济以及都会化等因素,对偶像剧的盛行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令人玩味的是,日本并没有"偶像剧″这样的名称,目前在台湾走红的"偶像剧″正是日本所谓的"趋势剧″,其主要目的是即时反应日本的社会问题,提供日本观众进一步省思的机会,但这些探讨社会议题的趋势剧,在台湾有线电视台,唱片业者的包装后,却成了对剧中主角的崇拜、流行资讯的最前线参考指标。

三●偶像剧之窜红

偶像剧为什么会这麼受人欢迎呢?首先,偶像剧主要面对的是青少年观众。青少年正处在身体思想发育的年龄,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现在虽然有电子游戏机和电脑与之抗衡,但电视仍然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反过来说,青少年也是电视的主力观众。偶像剧拍摄靓丽、风格轻松,比起传统画面不太讲求美感,思想性过强,风格稍显严肃的电视作品,偶像剧更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

偶像剧拍的是现代生活,以年轻人的爱情、工作为题材,与青少年的生活非常贴近,让青少年感觉很亲切,很容易引起兴趣。剧中人们所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正是青少年正面临或将会遇到的问题,当然会很愿意借鉴。偶像剧最早传于国外,反映了现代都市青年的精神风貌,青少年通过它可以了解到现代主流都市同龄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性格风采,同时,对于正迅速国际化、现代化的社会中我国青少年暗含了某种指导意义,如长辈已是时代转型前的教育产物,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已较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对于现今社会上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自然也就较难给年轻人什么意见了,在此情况下,需要帮助的青少年自然转向别的渠道求援,而反映现代青年人生活的偶像剧,必然受到欢迎。青少年没有什么生活阅历,思想、情感还比较肤浅,很容易被外表的光鲜吸引,喜欢形象出众,性格突出的人物,这也是偶像剧的男女主角容易为年轻人作为热烈崇拜模仿的原因,当然也反映了现代审美观、价值观与传统的变异,可以说偶像剧的成功是特定观众群和特定时代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针对这几年受欢迎的电视剧,显示出一个成功的方程式如下:
爱情+时代背景+主题意义+明星+动作=成功
根据爱情偶像剧的特点,结合以上方程式设计了本剧:

(一) 爱情:
本剧以爱情为线索,通过一对对恋人牵肠挂肚的爱情故事,反映现代年轻人与现代中年人的恋爱价值观和心态,甚为吸引人。
(二) 时代背景:
现代都市题材,展示在观众眼前的是身边年轻人的故事。

(三) 偶像:
将聘请内地、港台以及美加着名的演员演出,演员阵容强大。

(四) 主题意义:
每部探讨一种爱情观,取得观众共鸣。

(五) 动作:
剧中穿插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描述,会有许多的动感场面,简单地说不只是文戏,也有武戏的安排,使情节更紧张热闹。

四●偶像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偶像剧究竟在观众的心里造成多大影响呢?不少青少年竞相模仿起剧中的情节,甚至认为现实生活与剧中没什么差异,连价值观也起了不小的变化。女生立志嫁入豪门、非三高男不嫁,男生追求女生力求搞怪的浪漫花招,认为女生都是势利眼、只注重外表。这些偏见助长了整形歪风、使年轻人忘记了内在远比外在美还重要。看了偶像剧之后,有些年轻人成了追逐偶像的追星族,这些问题使家长头痛不已、认为自己的小孩不务正业只会迷恋偶像、更加深了两代之间的代沟、贬低偶像剧的价值。

偶像剧不仅影响了台湾演艺圈的生态,也影响大陆开拍青春偶像剧的风潮,也出现了大量起用新人造成资深演员无戏可演的窘境。事实上,在日本偶像剧的演员常以资深演员为主角,虽是如此依然可以开创不错的收视率,新脸孔虽然可以带来新鲜感,但演技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准。但台湾偶像剧不像日剧那样,凭某个青春偶像就可号召起一批固定的观众群。台湾偶像剧需要时间,可是观众并不会给太多时间,不管是日剧或是韩剧,台湾偶像剧若拉不住这些性质重叠性高的观众,日剧和韩剧还是会遥遥领先在前头,当然,收视数字上来比或许还不会差太多,只是一旦热度过了,照样无法生存。台湾偶像剧尚处于发展初期,有待成熟。如果不及时在题材内容及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克服一味谈情的弱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难免很快被观众冷落。

五●偶像剧泡沫化危机

自从‘流星花园’红遍全台后,顿时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偶像剧一部接着一部开拍,‘吐司男之吻’、‘薰衣草’、‘贫穷贵公子’‘爱情白皮书’¨¨¨一直到现在的‘MVP情人’、‘海豚湾恋人’、‘蔷薇之恋’¨¨¨等等,虽然量多但收视却不一定好,真正收视率好的就那几部,可见观众要的并不是氾滥、速成的偶像剧,而是像日剧般兼具质感、美感、与现实感的偶像剧!台湾偶像剧滥制的风气再不改善,难保偶像剧不会成为一现的昙花,消失在电视生态中!

危机一:偶像剧定义模糊、狭隘

何谓偶像剧,请偶像来演就叫偶像剧,或是请新人来演就叫偶像剧,台湾偶像剧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都请新人、年轻人来演,似乎找新人、年轻人来演,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气象就叫偶像剧,但这样的偶像剧的定义未免太模糊、狭隘,‘爱情白皮书’的导演杨大庆就曾经表示:“不必把偶像剧狭隘定位,像田村正和就是全日本的偶像,只要戏好,角色佳,无论什么戏都会受欢迎,中年、老年人也能演偶像剧!”,现今台湾的社会大众总认为偶像剧就是一堆俊男美女拼起来的偶像剧,其实也没错,偶像剧很重要的是演员本身的个人魅力,要把他解释成表面上的意思自然就是脸要好看,可是只有这样吗?对许多人而言,看自己偶像的作品是绝对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因素导致了制作单位在选角时自然便会大量考虑这一点,可惜的是,除了演员本身以外,是否还有顾及到这出戏本身该有的基本素质?也许很多时候这些因素都被摆到很后面的位置了。

危机二:演员普遍演技生涩

由于偶像剧都找一些新面孔或年轻人来演,所以一些当红的年轻偶像歌手,或没有知名度的新面孔,或脸蛋不错得一片歌手,或电视剧的新面孔,或年轻帅气的DJ,纷纷被抓去跨行演起偶像剧,例如:F 4、WEWE、S.H.E、大S、范植伟、许绍洋、陈怡蓉、张韶涵¨¨¨等等。

在众多新面孔中,虽然有些是有电影经验的老手,演起来得心应手,但大部份的却都是没有戏剧经验,或是戏剧经验少之又少的戏剧新人,因而演起戏来总是稍嫌不足,演技生涩、不自然,笑闹戏还可以,但感情戏就惨了,表现出来的感情深度总是不够,无法让人由心底感动起来。不过值得讨论的是,当中有些新演员演技进步神速,越来越能够进入状况,因此总能渐入佳境,稍补刚开始的不足。

整体看来,偶像剧的一大致命伤是感情戏,感情戏想演得入木三分,明明不爱对方却要演出爱对方爱到入骨的感觉,没有好演技的演员是绝对演不出那种令人刻股铭心的感觉。

演技好的演员总能带领着观众投入剧情,随着角色的心情、遭遇起伏,而不好的演技只会让人感到很假、很矫糅做作,所以不只是外表要吸引人,同样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内涵才行。

危机三:偶像剧氾滥成灾

自“流星花园”后,偶像剧是一部接着一部的推出,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推出二、三十出偶像剧,大家可以想象各电视公司或传播公司,是如何仓促赶工拍出偶像剧的,其内容与品质可想而知,二、三十部偶像剧中,真正收视率好的用手指头都可以数的出来,除了‘流星花园’、‘吐司男之吻’、‘薰衣草’、‘爱情白皮书’的收视率创下不错成绩,其余收视率皆平平,有的收视率甚至很凄惨,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呢?举例来说,“流星花园”拍的还买具有质感,无论是剧情、选角、配乐等等都有向日剧看齐的味道,虽然台湾人演日本人有些格格不入,但是并不能否定这部戏的用心,但接下来的戏呢?“吐司男之吻”走出台湾偶像剧的独特风格,值得赞赏,可是其他的偶像剧却没有看到真相,戏剧不只需要俊男美女堆砌,还需要这些俊男美女的演技,和幕后制作单位的努力,否则不要只怪网路上随便恶意指责、批评,有时他们说的还真是实话。

记得当年魏约翰‘花系列’创下的长红纪录吗?‘花系列’总共制播了十四年,才正式宣告结束,为什么‘花系列’能红十几年,除了演员演技精湛外,每部戏都是经过长时间筹备才准推出,毕竟从制作人、导演、剧本到演员,有太多的细节得详细准备、讨论,一部戏剧要成功、事前与事后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只是为了因应现在的潮流而去拍偶像剧,那拍出的剧就不会受到社会大众欢迎,本土偶像剧若不能从基本的戏剧本质下手,只注意到用很表面的东西来吸引观众,不久之后观众会认清事实,选择将手中的遥控器转向其他性质的节目。

危机四:题材狭隘、无意义

如果看过日剧的人都知道,日本偶像剧题材丰富,有姐弟恋、师生恋等以爱情为主题的戏剧;也有律师、法官、发型师、空服员、教师、厨师等以职业为主题的戏剧;此外,还有一些奇情片。日本偶像具有梦幻、有写实、有社会奇情,日剧擅长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平时却耐人寻味的剧情走向,演员在剧中的台词,总是能引起观众心中"我也是如此″的共鸣,然而,这却是台湾偶像剧所未达到的境界。

‘吐司男之吻’、‘来我家吧’导演钮承泽曾表示,台湾偶像剧部分剧情张力不够,日本优质戏剧不仅剧情铺陈很棒,情节奇幻、情感真实,凡此都是日剧受欢迎的主因,‘流星花园’导演蔡岳勋也曾表示,漂亮的场景与演员只是偶像剧的元素之二,想要受注意,还是得有扎实的内容与题材。

有些人说,台湾拍出来的偶像剧,给人飘来不定的感觉,总是"不知所云、太过梦幻″,剧情不够扎实,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整部戏看完了都还不知道主要在讲些什么,就场景美、主角漂亮而已。这些评论点出台湾偶像剧的致命伤就是剧情太过浮滥,主题不够明确,其实偶像剧并不一定非要以爱情为主,也不一定要拍的如梦似幻,主要主题明确、剧情张力够、内容扎实,就算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也能引起感动!

六●偶像剧未来的可能趋势

这一波偶像剧热潮下,重新架构了台湾连戏剧的生态,而且带来不少加分的正面影响,只希望这波热潮能日渐带动更多本土剧的品质,从目前的日本漫画改编进而改编本土漫画为自制偶像剧,从新带动台湾更多漫画创作及栽培人才。而不是又像以往的蛋塔热一样,咻一声就人间蒸发!

七●结论

偶像剧风行台湾已有一阵子了。想当初它刚在国人面前亮相时,凭着剧中时尚的俊男美女、高贵的轿车豪宅、曲折的缠绵爱情,的确令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耳目一新,痴迷至醉。但是随着萤幕上偶像剧的日渐增多,特别是原版日韩偶像剧的纷纷引进,如今的电视观众对偶像剧的态度早已由当初的好奇心、尝新鲜、一睹为快,演变为见怪不怪了。此时,偶像剧在其华丽外表下所掩盖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举如:在为人处世方面,偶像剧中的俊男美女们就大多潜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傲慢”与“偏见”。

也许有人会认为作为涉世未深的青年男女有那么点“傲慢”与“偏见”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大可不必太在意,将归为可原谅之列。但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偶像剧是否表达了这些“傲慢”与“偏见”,而在于它是如何去表现这些“傲慢”与“偏见”,在表现的过程中编导们又是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刻意的赞赏、还是善意的批评,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青春偶像剧的编导者对这股潜滋暗长的“傲慢”与“偏见”都表达出默许认可,抑或追捧赞赏的态度,因而使得这股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傲慢”与“偏见”,已由当初的遮遮掩掩演变成了如今的赤裸裸。

如今偶像剧的主角显得越来越张狂了,不是今天要推出什么新花样,就是明天又要搞出什么新成果。而且新花样必然是惊世骇俗,招来众多的反对者,而主角则依然初衷不改,固执己见;新成果则必然是举世瞩目,能给最初的反对者一记响亮的耳光,以证明其目光短浅,从而反证主人公的远见卓识……

如果说早期的青春偶像剧“着墨”的重点大多放在刻骨铭心的爱情上,那么现在的青春偶像剧可是对爱情之外的东西越加关注,而且这种关注不少是戴着有色眼镜进行的。换言之,在青春偶像剧的脉脉温情下,赤裸裸的“偏见”已从台下浮向台面,有人把偶像剧比作现代都市童话,既是童话,就应该少些世俗,多些意境。试想:如果让“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的恋情一会儿遇上个学历问题,再一会儿还遇上个职业问题,那该多煞风景。当然人为设定这些赤裸裸的“偏见”,在偶像剧的编导者们看来也许是为了创造矛盾,制造冲突,使剧情更好看。但实际效果会如何呢?或许在社会大众的透视下,通过再三强化渲染这些爱情之外的矛盾冲突,剧情倒是有了,但偶像剧的美却可能没了。

总而言之,如今的偶像剧主角如果没有“狂妄自大”般的“傲慢”,没有“一意孤行”般的“固执”,那或许就会被称为没有性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赤裸裸的“傲慢”是否站得住脚我们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阅读全文

与偶像文化哪里来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