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带孩子感受中秋传统文化

如何带孩子感受中秋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21 06:31:15

Ⅰ 中秋节培养幼儿什么情感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情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体现。在幼儿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引入传统节日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能够让幼儿更有效的理解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情感。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思考。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传统文化情感;思考
一、 引言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有明确的内容进一步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的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使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激发,由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让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耳濡目染,循序渐进,逐步的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情怀,并感受到思想内涵的熏陶。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情感教育紧密连接,这是因为幼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感染,爱的情感要从低到高逐步深化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能够让幼儿深刻的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积极引入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能够让幼儿充分的了解到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有重大作用。下面,简要谈了一下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思考。
二、 从萌发幼儿的情感入手,分阶段进行教育
(一) 对幼儿展开切实有效的爱家庭、爱幼儿园的教育
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他们在认知水平方面还不够完善,幼儿对于家乡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理解,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萌发出爱的情感,而针对他们自己生活的家庭、对于生活和学习的幼儿园,他们却是特别熟悉的,他们对于自己的父母和亲人都比较热爱,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和特征,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进行爱家、爱园的教育,并循序渐进,以此为切入口,把它当作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初级阶段,让幼儿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爱和被爱的快乐,从而产生愉悦的爱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举办一系列关于情感教育的主题活动,例如,我爱我家、我爱幼儿园、我爱过节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以及亲人和老师的关爱,这样在自然而然之中就让他们能够萌发出对于爱的体验,萌发爱家庭爱幼儿园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爱家庭爱幼儿园为基础,进一步萌发出对传统文化以及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情感体验,进而幼儿们也开始关心同伴,尊重长辈,这也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
(二) 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劳动者的教育
爱家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识水平逐步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要重新扩大,扩大到劳动者和家乡人民,从爱家庭爱幼儿园扩大到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幼儿的直接经验相关联的可以产生情感体验的具体材料、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加强爱家乡教育,把爱家乡情感的培养寓于幼儿的生活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带幼儿参观社区、公园,让幼儿感受家乡风景的优美秀丽,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对家乡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爱的情感逐步深化。
三、 利用有利契机把传统文化教育和节日活动有效连接
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多种类型的体验,所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从日常的生活出发,从具体的居住环境以及幼儿园和家乡开始,可以有针对性的结合当地有特色的节日,以及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进行探究,例如,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幼儿能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并在具体的传统节日教育过程中,进行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和调动,并有效产生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在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来时,在幼儿园或者教室里都布置出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情景,创设出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幼儿园也开展欢欢喜喜闹元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充分的了解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和相应的习俗,也深刻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具体的活动中可以进行深切的感受,通过自己动手画元宵、做元宵、自己尝元宵,体会到节日的快乐。在活动之前,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可以自由穿戴好自制的围兜、厨师帽,一个个神气的站在操作台前,很有大厨的风范,孩子们喜笑颜开,每一幼儿的参与性都很强,让闹元宵的活动显得精彩纷呈,并且情感意味非常浓。孩子们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这也从实践方面让幼儿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有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四、 使家园联系更加紧密,确保家园同步,对幼儿实施情感教育
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幼儿的人生中,家长是第一位导师,他们对幼儿的影响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至关重要,在家庭中有很多时机可以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家长要针对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教育方向等相关方面进行足够的了解和充分的掌握,可以充分的把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使传统文化教育得到更有效的补充和推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家园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园地、家长开发日和家园联系单,分阶段向家长介绍本阶段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Ⅱ 如何在幼儿教育中体现传统文化教育

每一个民族的强大都离不开自己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确传统文化是国民精神的一种体现。对于快速发展的我国社会来说,创新与继承一样是文化发展必须面对的任务。现在提出要重视传统文化,不是要排斥外国的优秀文化。中西文化互有长短、各有特点,又具有共通性,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要以开放的心态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让我们看看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吧。平时玩的最多的就是玩具,电脑游戏,或者上兴趣班。所以孩子们对一些传统的游戏根本就不知道。加上父母们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较快,认为过不过传统的节日也无所谓,导致孩子们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得少之又少。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吸取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呢?怎样才能让幼儿对老一辈的生活有所体会,对我国革命先烈有所缅怀,对身边的亲人有所感恩,对国家有用。我们必须要重视对幼儿传统文化的教育,决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一,利用经典滋润孩子们的心。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晨间、餐前的一些活动用诵读的方式开展学习经典诗词学习。适合幼儿的经典性文化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还有一些简单的唐诗。不要以为孩子朗诵起来很枯燥,恰恰相反孩子们对这些朗朗上口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在朗诵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读音准确的语音,抑扬顿挫地去描述,童用、去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学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回吟’说明作品摸式的储存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对审美创作的重要性,早就被广泛认可……今天我们仍然应该继承,让幼儿多一些祖国优美语言艺术的积淀,这对促进口语的发展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对促进左右脑功能的协调发展都极为有益

第二,利用传统的节日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环境。而家庭、幼儿园对幼儿的成长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从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力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充分发挥家长幼儿园的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园地、宣传栏、调查问卷、育儿知识问卷、园刊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内容,即民俗节日教育内容,如:我国的传统节日具体有哪些,在每个节日里我们希望让孩子了解一些什么内容,家长又可以在节日前后对幼儿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等等。

比如: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请来了孩子的家长,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和家长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虽然孩子们的年龄小但是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明白中秋节的意义,就是要家人团员。通过唱一唱、跳一跳、尝一尝的活动让孩子们明白整个中秋节的过程。同时,在家园栏里我们张贴出孩子在家里过节的情景。让孩子在生活中去感受节日的气氛。同时通过这些节日让孩子学会关爱亲人,学会感恩。

Ⅲ 孩子都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你是怎么做的

我是让孩子从书中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和直接感受传统节日风俗。

不知道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还是因为年味越来越淡了,越来越感受不到小时候过春节的那种快乐。

记得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非常的忙碌,最期待的就是妈妈带我们去采购年货,整条街都热闹非凡红红火火,非常的喜庆。

过春节还有非常多的风俗习惯,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仪式感,从仪式感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三、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延伸

孩子如果比较大,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古诗词中寻找相关的传统节日古诗词。比如春节《京都元夕》,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等。这也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顺便记一些相关的知识。

特别是在城市里,传统节日的氛围更淡,家长更要人孩子一起参与其中,一起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

Ⅳ 怎样让幼儿园宝贝了解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Ⅳ 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所谓传统节日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如: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有着一份独特的价值。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下,我们利用好传统节日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弘扬民族精神,对加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是,近年来西风东逝,像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洋节日越来越受到青睐,以致于现在的小学生过圣诞节比过中秋节还要隆重,还要开心。甚至前一段时间出现了韩国和我国争抢“端午节”的事情。部分商家也推波助澜,小学生对洋节情有独钟,这是社会开放带来的,原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呢?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几个人能知道它们的来历?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学校里对于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假日也只是一放了之,根本没有深入开展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缺失。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对如何利用好传统节日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内涵,因此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非常重要,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从他上下求索、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中体味他那痛苦执着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把传统节日教育情注课堂教学之中。

Ⅵ 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可以将传统节日的传说和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进行一个比较传统节日气氛的活动。比如中秋除了吃月饼还可以做花灯,还可以赏桂花,不要什么节日都是吃点东西,然后看个电影完事就是让孩子写作业,家长玩手机或者玩电脑,这样只会让节日的气氛原来越淡,传统文化也就消失的越快。

Ⅶ 每到节假日,家长该如何让孩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呢

对于每一个传统节日,让孩子能够快速了解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听,多看,多了解。

对于家长来说,对于这方面的传授的知识就要更加的重视,因为我们平时工作很忙,生活压力也比较大,现在社会发展的非常快,所以很有可能平时没有很多的时间去陪伴自己的孩子,就更应该利用这些节假日的时间,不用去非常远的地方,只要就近的地区,让孩子感受一下一个节日当中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中华文化的底蕴就可以了,让孩子自知道自己所处的是这个国家是非常的丰富的,也是非常温暖的。

Ⅷ 想让孩子了解年味,该如何让他体会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其中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了解到这些传统文化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应该从生活当中下手,要让生活充满了仪式感,平时多给孩子说一说,那么孩子自然也就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博大精深,很多大人都不可能全部了解,更何况还只是一个孩子呢。孩子的知识涉及来源主要的途径就是书本和家长,尤其是对于一些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家长平时多和孩子进行知识输入,多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提高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这样对今后孩子学习也会有所帮助。孩子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的,而不是一蹴而成的,千万别指望一口能够吃成大胖子,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千万不要着急。

Ⅸ 作为家长,该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呢

首先,家长可以通过绘本故事告诉孩子们中国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和传统节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家长可以给孩子们树立传统文化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重视传统节日,热爱传统文化,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

家长可以给孩子们树立传统文化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重视传统节日,热爱传统文化,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可以通过绘本故事告诉孩子们中国传统节日,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和传统节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家长可以带孩子们参观传统节日的发源地、展览馆等,让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有更直观的了解,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家长可以给孩子们树立传统文化的榜样。如果家长自己重视传统节日,热爱传统文化,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

Ⅹ 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 一,利用经典滋润孩子们的心。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晨间、餐前的一些活动用诵读的方式开展学习经典诗词学习。适合幼儿的经典性文化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还有一些简单的唐诗。不要以为孩子朗诵起来很枯燥,恰恰相反孩子们对这些朗朗上口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在朗诵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读音准确的语音,抑扬顿挫地去描述,童用、去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学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回吟’说明作品摸式的储存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对审美创作的重要性,早就被广泛认可……今天我们仍然应该继承,让幼儿多一些祖国优美语言艺术的积淀,这对促进口语的发展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对促进左右脑功能的协调发展都极为有益 第 二,利用传统的节日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环境。而家庭、幼儿园对幼儿的成长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幼儿教育必须从幼儿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承担的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际关系出发,协调相关力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充分发挥家长幼儿园的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园地、宣传栏、调查问卷、育儿知识问卷、园刊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内容,即民俗节日教育内容,如:我国的传统节日具体有哪些,在每个节日里我们希望让孩子了解一些什么内容,家长又可以在节日前后对幼儿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等等。 比如: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请来了孩子的家长,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和家长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虽然孩子们的年龄小但是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让孩子明白中秋节的意义,就是要家人团员。通过唱一唱、跳一跳、尝一尝的活动让孩子们明白整个中秋节的过程。同时,在家园栏里我们张贴出孩子在家里过节的情景。让孩子在生活中去感受节日的气氛。同时通过这些节日让孩子学会关爱亲人,学会感恩。 第 三,利用传统的游戏给孩子带来了快乐。 在过去,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机的时候,人们只能从身边寻找一些游戏的工具,泥巴、石子、绳子成了孩子们游戏的中心。于是,便有了跳楼梯、滚铁环、翻花绳等简单、实用的游戏。随着网络游戏等新奇玩意的出现,这些民间的传统游戏渐渐被冷落了,只有那些年长者,才对它们记忆深刻。为了激起孩子对传统游戏的兴趣,我们幼儿园每次举行亲子运动会的时候,都会设立几项传统的游戏。比如:斗鸡、拔河等。家长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回到了难忘的童年,孩子们在观看中看到了父母的孩童时代。这让孩子们更深的了解了父母们的成长经历,激发孩子想参加游戏的愿望。我们幼儿园在晨间活动的时候也会开展一些传统踢毽、跳格子、扔野鸭子等游戏,家长们在送孩子入园的时,家长们都忍不住来参加孩子的游戏,或者指导自己的孩子进行游戏。 传统游戏的回归,不但拉近了我们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能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和进取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强身健体。比如:大班组织孩子玩跳绳的时候,通过规则孩子们知道要坚持跳才能让自己继续游戏,如果有人违反的规则,自己就可以再跳一次来“救”他。每次获得成功时孩子们都会欢呼拥抱。 传统的游戏不仅仅只限于在幼儿园开展,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家园栏或者网页指导什么样的年龄段可以开展什么传统游戏。比如:在中班的年龄段我们可以在家开展跳绳、踢毽、跳格子的活动。 总之,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文化古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只有让我们的教育从学前教育开始抓起才会让孩子们了解我国的文化、了解历史、了解中国;才能让我们祖国的花朵更加茁壮成长,才能让中国始终屹立在世界的巅峰。

与如何带孩子感受中秋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
© Arrange www.lianjie114.net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