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蒙古族的神话传说
1.蒙古族神话传说——鹿图腾
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奔于荒野,猎人们赶走了狼,带回了男孩,不知他为何人所生,便起名为"沙鲁"。及其能言,沙鲁能听懂各种动物语言;及壮应征入伍,随成吉思汗征战。一次宿营,沙鲁听到狼嚎,便告诉头领有洪水之灾,必须易地扎营。果然夜间风雨交加,原营地被洪水淹没。从此,凡夜间宿营,头领问沙鲁便知吉凶。从上述历史记载和民间流传的狼童传说看,蒙古人存在着狼图腾崇拜的观念显而易见。
鹿,柔顺而善于奔驰,和美而具有神力,古代人自然对其产生祟拜之情,此点史书不乏记载。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博)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所以"苍狼白鹿"这一对蒙古先民曾经起过巨大凝聚力的图腾神话,在《蒙古秘史》中被记载下来,弥足珍贵。从图腾制的发展来看,最古老的图腾是"原生态图腾",每个氏族只有一个,而且是存在于他们周围环境的实有之物,如狼、鹿这样的图腾实体。"在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人的自身繁衍)都不断有所发展的情状下,氏族之间必然发生冲突、和盟、交往、婚媾和混血。……血缘家庭受到极大冲击,终至瓦解。族外婚导致图腾崇拜发生变化,'准原生态图腾'应运而生。"准原生态图腾实际是氏族由单一图腾向母系图腾和父系图腾两峰对峙的过渡,开始后者不占重要位置,等到人们更重视父系图腾时,便迈入了原始社会后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苍狼白鹿"双峰对峙而又以夫携妻的形式出现,可见是蒙古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存在的图腾形式。
2.熊图腾崇拜
据传说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女人与一只熊相遇,并逐渐熟悉接近,后来这个女人生下了与熊相似的几个孩子,把孩子养大后,她又回到熊那里。临行前留下话:'三年内不要杀熊,那样做就等于杀死我'。但是孩子们还是违背了母亲的告诫,第三年头上杀死了一只熊,当剖开熊腹时,竞看到那女人的乳房在里面"。
3.芒牛图腾崇拜
芒牛图腾崇拜也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的信仰。隆布策仍所撰《蒙古布里亚特史》便记载了有关布里亚特古史的神话传说。相传降生于布里亚特的名叫"阿旭干"的"依都干" (女巫)在贝加尔湖漫游时,看见一只芒牛在湖边口喷泡沫嗥叫。心想:"这不是我的一般际遇,而是天赐良缘",便与芒牛交。不久,依都干生二男,兄名布里亚太,弟叫浩日太。布里亚太在山顶丛林行猎时,遇一女为妻,生二男,兄叫依黑日持,弟名宝拉嘎特。由依黑日特和宝拉嘎特繁衍生息的子孙们,在罕山丛林里总是口念:"芒牛那额(王)父亲,灌木丛哈屯(后纪)母亲",并流传着向上苍献洒鲜奶以求保佑的献祭仪礼,至今生息于贝加尔湖的一些部族中尚有此俗。一芒牛崇拜神话传说(天子芒牛那颜)也是叙述芒牛那颜和依黑日特、宝拉咳特的起源的。传说芒牛那额本是天之子,然而他披着芒牛皮在貌似忙牛行走当中,向台吉、可汗的公主使眼神而使之怀孕。后来由他使眼神而妊娠所生的两个男孩成了宝拉嘎特、依黑日特一系的鼻祖。
4.天鹅图腾崇拜
相传霍里土默特是个尚未成家的单身青年。一天,他在贝加尔湖湖畔漫游时,见从东北方向飞来九只天鹅落在湖岸脱下羽衣后变成九位仙女跳入湖中洗浴,他将一只天鹅的羽衣偷来潜身躲藏。浴毕,八只天鹅身着羽衣飞去,留下一只作了他的妻子。当生下第十一个儿子后,妻子想回故乡,求夫还其衣,夫不允。一天,妻子正在做针线活儿,霍里土默特拿着"抓手"(即两片防止烫手的毡片)做菜烧饭。妻子说:"请把鹅衣给我吧,我穿上看看,我要由包门出进,你会轻易地抓住我的,让我试试看吧!"霍里土默特想:"他穿上又会怎么样呢?"于是从箱子里取出那件洁白的鹅衣交给了妻子。妻子穿上鹅衣立刻变成了天鹅,在房内舒展翅膀,忽然,喇的一声展翅从天窗飞了出去。"嗬唷,你不能走,不要走呀!"丈夫惊讶地喊叫,慌忙中伸手抓住了天鹅的小腿,但是,最后天鹅还是飞向了天空。霍里土默特说:"你走就走吧,但要给十一个儿子起名再走吧!"于是,妻子给十一个儿子起名为呼布德(xubud)、嘎拉珠德(GalJud)、霍瓦柴(xowaCai)、哈勒宾(Qalbin)、巴图乃(Batunai)、霍岱(xodai)、呼希德(xusid)、查干(caYan)、莎莱德(saraid)、包登古德(Bunggud)、哈尔嘎那(xarYana),成为十一位父亲留了下来,还祝福说:"愿你们世世代代安享福份,日子过得美满红火吧!"说完之后,便向东北方向腾空飞去。
5.鹰图腾崇拜
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编织成一件神衣,头上插上了羽毛做的神冠,让她邀游天界,把她培养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ugan)",这是解释蒙古女巫来源的神话。而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原苏联杭加罗夫《文集》便记载了这样的传说:"世界开初,人间没有病,也没有死。过了不久,恶鬼向人间洒下病和死,人们开始受苦。这时,众神就派鹰从天上来到人间相助。但是,这特意派下来的鹰好不容易降到地上,地上的人们既听不懂它的话,又无法弄清它来到人间到底是为什么?不得已,鹰便在众神脚下飞舞起来返回天上。于是,众神便命令鹰说:到地上以后向最早遇到的人传授萨满的本领。这样,鹰再次来到人间,一眼就看到一棵树下睡着一个女人,鹰便和这个女人相交,使她怀孕。此时,这女人正处在暂时和丈夫分别的时期,待她重新回到丈夫那里,到足月时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人间最早的萨满。
6.树木图腾崇拜
传说古时候有两户名叫阿密内和图门内的人家,住在深山老林里生息繁衍。他们的子孙中有一个狩猎能手。一天,这个猎手在森林里发现一棵大树,中间有瘤,瘤洞里(空心)躺着一个婴儿。树瘤上端有一形如漏管的枝叉,其尖端正好插在婴儿口中,树的液汁顺着漏管经婴儿口进入体内,成为他的食品。树上有一鸱鸮精心守护。猎人便把婴儿抱回抚养,称婴儿为"树婴为母,鸱鸮为父的天神(腾格里)的外甥。"婴儿成人后被推为首领,其子孙便繁衍成为绰罗斯部族。"绰罗斯"者,漏管树杈哺育人之意。又有将抱养婴儿的人及其后代称为"准噶尔"部等说法。
B. 华夏民族上古时期先人们所信仰的神有哪些
鸿钧老祖,女娲,伏羲,神农,盘古,元始天尊,鸿蒙老祖,帝梭,顿清,元虚上人,虚无元尊,通河,澜溟,咫魁,血河老祖(剩下的我忘了……)
C. 蒙古族文化特色
民族图腾
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牦牛、鹰、天鹅、树木等等。《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狼和鹿。
此外,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民族也崇拜龙,还有的部族有树木图腾崇拜、牦牛图腾崇拜等等。各种图腾神话反映了蒙古民族特点及与北方各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的许多共通之处,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
文学艺术
13世纪初起,蒙古族开始根据回鹘、吐蕃等民族的文字创制蒙古文字。此后,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学作品相继问世,有些一直流传至今。其中,历史着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最为着名,被称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着。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民族传统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与筷子舞等。
中国部分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传统的节日里,蒙古族群众仍然喜欢穿上民族服装,参加骑马、射箭、摔跤等体育竞技,下蒙古象棋,演奏马头琴,跳传统民族舞蹈,用奶茶、奶渣、炒米、手把羊肉待客等等。
即使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蒙古族也很注意使现代化与民族特色融为一体。例如北方城市姑娘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化的华美气息。北疆城市公共建筑上的蒙古包造型装饰和大型彩绘奔马图及奔马雕塑,鲜明地表现草原文化的风格。
蒙古族是东亚及中亚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蒙古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全球蒙古族人口约为一千万人,其中六百万人居住在中国大陆境内,其余的分布于蒙古国以及俄罗斯。
于中国大陆的蒙古族人主要居住于内蒙古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而在俄罗斯的则主要居住于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 到近代19世纪末以后,由于“民族”一词的含义引入,“蒙古族”便就取代“蒙古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蒙古族所说的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代蒙古人的祖先称为原始蒙古人。
(3)草原文化时期北方哪个部落崇拜鹰扩展阅读:
语言
蒙古族传统上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今亦有蒙古族使用汉语或俄语等。
宗教与信仰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明末清初,以格鲁派为主的藏传佛教逐渐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诵经便成为敖包祭祀活动中的主角和重要内容。此外,藏传佛教法事活动还遍及蒙古族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清代多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称为蒙古回回,各地蒙古回回亦有不同称谓。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有少数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穆斯林群体。
他们在语言、服装上同其他蒙古族相似,但在宰杀牛羊的方式以及饮食禁忌上,和穆斯林相同而有别于其他蒙古族人。
当地俗称缠头回回,文献中称蒙古回回或蒙古族穆斯林,清朝地方政府称蒙回。族群来源有多种说法,体貌特征接近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1950年代,中国政府将他们归于蒙古族。2015年的人口数据是1255人。
在青海省,还有信仰伊斯兰教、说蒙古语方言的托茂人,人口只有数百,原系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南右翼后旗的属民,但目前其被官方归为回族。
生活习俗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蒙古族不吃青牛肉。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和新年(也称白月)。
D. 草原雄鹰,彪悍勇武的匈奴后裔在哪里呢
匈奴人的后裔现在陕西,山西以及山东居住,大多已经汉化改姓,在 刘、丛、呼延、万俟(mò qí) 等姓氏中,就有匈奴后裔。除了在我国有匈奴人的后裔,在别的国家也发现了不少,就比如韩国。根据记载,金日啴的后代大部分其实都逃到了韩国朝鲜,是如今韩国朝鲜金氏的祖先,。
今天,在中国,肯定有匈奴的后裔。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甄别的时候,需要看三个基本条件,独立的文化(语言)、宗教和聚集地。然而,匈奴却很悲催,这三个条件都符合,所以中国56个民族中,也就没有了匈奴族!没有匈奴族,不代表没有匈奴后裔。据了解,匈奴人后裔的大多数是在陕西、山西以及山东居住,大多已经汉化改姓,在 刘、丛、呼延、万俟(mò qí) 等姓氏中,就有匈奴后裔!
E. 蒙古人的图腾是什么
有狼图腾、鹿图腾、熊图腾、鹰图腾、树木图腾等。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
图腾,是记载神的灵魂的载体。是古代原始部落迷信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原始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图腾崇拜,比如中国人的图腾一般为龙,俄罗斯则有熊图腾的崇拜。
(5)草原文化时期北方哪个部落崇拜鹰扩展阅读
民族图腾
《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狼和鹿。
此外,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民族也崇拜龙,还有的部族有树木图腾崇拜、牦牛图腾崇拜等等。各种图腾神话反映了蒙古民族特点及与北方各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的许多共通之处,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
F. 原始社会时期图腾的地域差异性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对象大都是所处地域的特有猛禽、猛兽或者传说中的怪兽。
比如干旱平原地区很多以马、狮子为图腾,草原和高原地区多以鹰或狼为图腾,山地丘陵地带多以虎、熊、豹等为图腾,河流水网地区以鳄鱼、鹿等为图腾。但是唯一有例外的是蛇,很多不同地域的部落、民族都以蛇为图腾,可能也与蛇类凶猛和分布广泛有关吧。
G. 中国游牧民族为什么把狼作为自己的图腾崇拜
因为草原上没有更凶猛的动物了。老虎狮子豹子狗熊都没有,只好崇拜狼了。不过崇拜狼的也只是中国游牧民族的一部分,游牧民族有崇拜狗的,也有崇拜鹰的。再具体一点说,这里的所谓图腾崇拜是从广义上说,并不严格。只能说是在文化或者语言上有利用狼这个意象作比喻或者表达用,像汉语里面关于虎的,如虎添翼、虎虎生威、乳虎啸谷、虎踞龙盘之类。并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表明中国的游牧民族以狼作为图腾。相反,由于草原生存条件恶劣,狼害对于牧民的生命财产威胁比较大,倒是能从游牧民族文化里面找出不少关于狼的负面描述。
狼在距今500万年的时候起源于地球,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很多具备强者实力的动物已灭绝,可狼却生存了下来。面对强悍对手的追杀与人类的捕杀,狼不但没有灭亡,反而从优秀走向了优秀,从弱小走向了强悍。这不得不承认狼有其独特的“生存哲学”,如达尔文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狼能在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动物界中生存下来,不得不被人类所佩服,所崇拜。
H. 蒙古族的图腾是什么
蒙古族所崇拜的图腾有狼图腾、鹿图腾、熊图腾、鹰图腾、树木图腾等。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具体介绍如下:
1、狼图腾:狼是突厥系民族图腾,阿尔泰民族的另一支东胡也敬畏狼。汉史载古代突厥系民族高车认为他们是一个美丽匈奴公主和一匹狼的后代。而乌孙的祖先则传说是弃婴和母狼阿史那的后代。乌孙、高车,一为匈奴养子,一为匈奴之后,加之传为匈奴别部的突厥,皆有狼祖神话。
2、鹿图腾: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
3、熊图腾:布里亚特和达尔哈特人常用崇拜熊,将其看成是猛兽之王。在猎熊时,他们要遵循从古以来传承的"熊祭仪",举行许多奇特的祭祀仪式。则熊与妇女相交生子的神化传说,反映了古人希望能像那样凶猛,甚至幻想变成熊,表现了人类早期“恐惧创造神”的特征。
4、由于萨满是由神鹰孕化而来,所以鹰便成了萨满始祖灵的象征物。科尔沁右翼杜尔伯特乌尔图那苏贝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第二十七世孙,他们的氏族自称是鹰氏族,各代的长子、长孙都以各种鹰来命名。
5、树木图腾:从蒙古人的树木崇拜来看,无论神话传说还是蒙古英雄史诗中所残留的树木崇拜观念在植物崇拜中却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北方各民族的狩猎民自古栖居山林,靠山林哺育成长,发展壮大,蒙古族亦然,开始以山林做摇篮,之后向草原推进。
I. 蒙古族图腾艺术的渊源
蒙古族图腾艺术的渊源:
1、蒙古图腾的艺术形象
图腾神话是世界上所有民族或部落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普遍存在过的文化现象,蒙古原始人群也是如此。
蒙古族图腾文化丛遗存虽然不像世界上有的民族那样五光十色,遍及各地,但也不是绝无仅有,岩画、古籍、史诗、游记,特别是代代相传的民间口头作品中留有不少图腾文化的遗迹。如前所述,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芒牛、鹰、天鹅、树木等等。
2、蒙古族图腾艺术的渊源
蒙古古老而生动的狼、鹿图腾神话虽然难以寻觅,但从北方民族史、蒙古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萨满的神祗观念表现中仍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存在过狼图腾、鹿图腾崇拜。
狼图腾崇拜现象几乎为生息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不仅匈奴、突厥存在狼图腾崇拜,回鹘人也有过生动的狼神故事。说明在那蛮荒的北方草原,对于原始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它们往往集合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搏斗,凶猛而富有灵性。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就是狼图腾崇拜的萌生。
按照与泰勒理论相联“平行论”的文化发展论观点看,任何两个不同的部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大体相似时,他们的文化必然表现出同样的适应性。那么,同处于北方草原或森林地带的蒙古先民有过狼图腾崇拜便不值得奇怪了。
此点有历史典籍和口传作品可证。《蒙古源流》卷四记载:“岁次丁亥三月十八日,兵行唐古诗之便,于杭爱之地方设围,汗以神机降旨云:‘今围中有一郭斡玛喇勒,有一布尔特克沁绰诺出此,二者毋杀。’”郭斡玛喇勒意为“草黄母鹿”,布尔特克沁绰诺意为“苍色狼”。成吉思汗在围猎中特降旨对这两种野兽要放生,可见是作为神兽加以爱护的。
还有将帝王的生死与狼的命运相联系的传说。《多桑蒙古史》记云:“有蒙古人告离阔台言:前夜伊斯兰教力士捕一狼,而此狼尽害其畜群。窝阔台以干巴里失购此狼,以羊一群赏来告之蒙古人,人以狼至,命释之,曰:‘俾其以所经危险往告同辈,离此他适。’狼甫被释,猎犬群起啮杀之。窝阔台见之忧甚,入帐默久之,然后语左右曰:‘我疾日甚,欲放此狼生,冀天或增我寿。孰知其难逃定命,此事于我非吉兆也。’其后末久,此汗果死。”从这段故事分析,放狼生,天可增寿,说明狼是吉祥物,吉祥物被毁,必是凶兆,自己的生命也难于久留人世。从这种把帝王的休数与狼的生死联系起来的看法,可窥视出远古崇拜狼的心理积淀虽已流逝久远,则还保留在后世人的观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