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长沙传统文化在哪里欣赏

长沙传统文化在哪里欣赏

发布时间:2022-06-24 16:46:11

A. 端午节怎么过 长沙端午节去哪里 长沙端午节旅游攻略

端午节习俗
地域不同习俗上有所差异,但吃粽子、赛龙舟是最主流的习俗,另外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等辟邪驱毒也是大部分地区人们的习俗。
长沙端午节去哪里
既然是传统节日当然端午节旅游主题上选是感受数千年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与此同时乘难得的假日游山玩水,欣赏祖国大地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放飞心情,端午节也可以过得相当充实。
感受千年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篇
长沙端午节去哪里?端午节是中华名族传统节日,对于国人来说也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这或许是去感受千年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最好的机会,各地别具特色的端午节活动、美食能够让我们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屈原投江地湖南汨罗、屈原家乡湖北秭归的端午节纪念屈原文化更重,一路追寻历史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足迹是最佳的长沙端午节旅游去处。

B. 长沙的历史文化街区有哪些都在什么位置

太平街古老长沙一缩影。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池开始,太平街就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历经2000多年没有改变。长沙目前能见到最早的志书明嘉靖《长沙府志》和最早的城区地图清嘉庆《善化县城图》记述和描绘的太平街地段的街巷名和走向,与今日太平街毫无二致。在今日长沙城区,能像太平街一样完整窥视古代街巷格局的地段已经凤毛麟角,太平街可谓是长沙古城的一个缩影。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湘江东岸的解放路口至五一大道路口一带,以太平街为轴线,西侧的街巷有金线街、孚嘉巷、马家巷等;东侧的街巷有太傅里、江宁里和西牌楼等。太平街一带自古为人文荟萃和商业繁华之区。清代地方政府为方便货物和居民出入城,在小西门和大西门之间新开一太平门,太平街由此得名。街区内,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木门窗,是这一带民居和店铺的共同特色。老式公馆则保留了较为原始的石库门、青砖墙、天井四合院、回楼护栏等传统格局。太平街地区较好体现了长沙历史文脉和特色,街区内历史文化遗存也有很多亮点:贾谊故居、李富春故居坐落当地;辛亥革命时的共进会、四区社、湖南体育会和体育学堂旧址分布太平街两厢;明吉王府西牌楼旧址有迹可寻,王府大石础、琉璃瓦等构件已获妥善保存;清代至民国众多长沙老字号遗址尚存,其中有名的包括:朱昌琳开设的乾益升粮栈、长沙四大茶馆中的洞庭春茶馆、利生盐号、杨泰隆钉子铺、老通义油漆铺等。 潮宗街:百年长沙之起源。潮宗街曾经是长沙最有名的麻石街。清雍正年间始铺麻石路,历史上曾进行过路面改造。清长沙县署位于此地,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在这条街上创办,1920年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文化书社也设立于此。可以说,这条街折射了长沙近现代的发展历史,较典型地反映了长沙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潮宗街曾直通原潮宗门,为旧时长沙米厂、粮行集中地。历史上,当地居民多以挑脚、卖河水为生,是旧时长沙有名的贫民区。该历史文化街区北起北站路、南至中山路、东毗蔡锷路、西临湘江大道。区内现存中共湖南省工委旧址、李觉公馆、长沙天主教堂、基督教永恒堂、基督教圣公会礼拜堂、中山亭、乐诚堂、文化书社、三座亭等文物和近现代建筑。 坡子街:传统民居正在消逝。正在融入现代都市的百年老街坡子街,现在已经变成了美食一条街了,在黄兴路步行街附近。 化龙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化龙池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芙蓉区中南部,南起都正街、晏家塘,北至东牌楼、藩后街,东起建湘路,西止于黄兴南路。一俟人民西路拉通,化龙池街区将封存于史册。该街区现存有程潜公馆、修业学校旧址、浏城桥楚墓旧址、聚福井、福建会馆等历史遗存。其中程潜公馆、南阳街基督教堂保存较好,福建会馆有较大改变,聚福井已废除。清光绪《善化县志》载:化龙池所在地原名玉带街,曾为长沙旧城八大公沟之一。万历四十年(1612年)善化知县唐源在学宫屏墙外横开一渠,桥曰三元,街曰鳌背,池曰化龙。民间传说此处有口井,井中有条孽龙托梦给此街一铁匠:不日将重现龙身东归大海,届时长沙汪洋一片。铁匠决心舍己为公,成功将烧熔的一大桶滚烫铁水倒向井里。结果,井边受热下陷,铁匠随铁水落入井下,孽龙被铁水浇铸丧命,铁匠也英勇献身。后来井塌处衍生一口小塘,人们为怀念铁匠,将该塘取名化龙池。旧时,化龙池为油鞋店集中地,清代着名书法家何绍基曾寓居此地。 虽然大部分是拷贝来的,但是是精心收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C. 长沙有哪些传统文化,举例说明,说清楚,100字左右,打得好的采纳!!

长沙湘剧

【长沙湘剧】湘剧是湖南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以长沙为中心流行于湘、资二水中下游地区及赣西的修水、吉安等县。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的称长沙湘剧,民间称为"大戏班子"。长沙湘剧的形成与外地声腔的传入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高腔出于弋阳腔,明代从江西传入。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又有安徽青阳腔和昆腔传入。最晚传入长沙的是弹腔,又称南北路。高腔、昆腔、弹腔、低牌子在长沙地区汇合后,与长沙乡土语言、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长沙官话的地方大戏--长沙湘剧。湘剧剧目约1200多个。抗日战争时期经田汉、洪深、欧阳予倩等改革直至1949年以后的发展与革新,现经常上演约200余个,曲牌300余支。此外还整理了《拜月记》、《追鱼记》、《金丸记》、《百花公主》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创作了现代戏《山乡巨变》、《湘潮》、《园丁之歌》、《布衣毛润芝》等。其中《布衣毛润芝》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拜月记》、《园丁之歌》等被摄制成舞台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长沙花鼓

【长沙花鼓】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以农村的山歌、民间的小调及本地花鼓为基础演变而成。形成时期为清代末叶。长沙花鼓戏在原长沙府地区内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演唱时均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故通称长沙花鼓戏。其音乐曲调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4类约200余支,有传统剧目336个。以表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特色,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1949年后,整理了传统戏《刘海砍樵》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并获奖。50年代《刘海砍樵》唱遍全国。1989年长沙市花鼓戏剧院重新整理改编的《海哥与九妹》赴日本演出,轰动东瀛。还有《小姑贤》、《讨学钱》、《访友》、《喜脉案》以及现代戏《姑嫂忙》、《打铜锣》、《补锅》、《中秋之夜》等,其中拍成电影艺术片的有《打铜锣》、《补锅》、《喜脉案》等。花鼓戏演员中还涌现了一批歌唱家如李谷一、张也等。【皮影、木偶戏】皮影戏又叫"影子戏",始于汉,盛于宋,清代传入长沙。皮影戏班一般为3~4人,一副竹架戏棚、一担戏箱就可走乡串村。艺人一专多能,或举纸偶兼唱,或伴奏兼唱,一人演几个角色。唱正戏用湘剧曲调,唱杂戏用花鼓戏曲调。正戏有《封神榜》、《岳飞传》、《杨家将》等,杂戏有《五更劝夫》、《讨学钱》等。1949年后,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团创作了寓言皮影戏《龟与鹤》。该剧1956年参加布加勒斯特第三届木偶皮影节,获最佳演出奖。还应邀赴苏联、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访问演出,获好评。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戏"。远在汉代长沙就有木偶戏,至清代更为盛行。长沙木偶戏是"杖头"木偶,擅长于表演传统剧目,尤其是传统喜剧。其表演特点是:操作稳重细腻,水袖和翎子功十分优美,丑角与小生尤有特色。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团创作的《金鳞记》在1983年澳大利亚阿雷德市举行的国际木偶艺术节上获国际荣誉奖。

长沙古乐

【长沙古乐】清光绪至民国时,长沙有一"同善雅乐社",为民间古乐演奏社团,备有古乐器约数百件,专事雅乐演奏。1958年,长沙的民间艺人演奏了一支《西宫词》,系全国发现的唐代诸宫调中至今尚存的惟一一种,而浏阳古乐更饮誉中外。浏阳古乐始创于清道光九年(1829),创始人为古乐家邱之NC13A。它熔歌、舞、礼、乐于一炉,演奏起来场面之大,气势之宏,可与西洋交响乐比美。作为祀孔用乐舞,清咸、同年间曾国藩派人来浏请邱之?之子庆龠去南昌、安庆、南京等地教习浏乐。继后黑龙江、两广及全国各地都有人来浏习乐。袁世凯也曾派人到曲阜及浏阳考察。1954年保加利亚的客人访湘时特意要求听了浏乐后极力赞赏。邱之?潜心研究古乐,积数十年经验着《律音汇考》。1930年日本音乐家田边尚雄着《中国音乐史》,将《律音汇考》择要录入,并推此书为音乐界人士必读之作。据说日本祭祀乐歌,大都同于浏乐。

湘绣

【湘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发源于长沙县沙坪,历史悠久。它以彩色散丝作绣线,除用"齐针"、"接针"、"打籽针"等针法外,还独创"掺针"法,使表现的形象丰富饱满,色调和谐,更符合于中国画的笔墨神韵。其所绣山水、人物、花草、翎毛和走兽无一不生动逼真。1912年和1933年,其绣品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章。1949年后,湘绣经过恢复和发展,成功地绣出了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奇特的技艺、非凡的艺术效果被国内外誉为"超级绣品"。

望城剪纸

【望城剪纸】民间艺术。望城十分流行。每逢民族节日和婚寿喜庆,用红纸或其他彩纸剪成《百鸟朝凤》、《福寿图》以及吉祥如意的图案和人物故事等张贴在门窗、墙壁上,用以增添欢庆气氛和作美的装饰。望城剪纸风格粗犷淳朴、干净洒脱,多以家禽家畜为题材,栩栩如生,极富乡间情趣。

浏阳花炮

【浏阳花炮】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赋予火药以文化内涵和艺术生命,使之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株瑰丽奇葩的则是中国的浏阳花炮。浏阳花炮制作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雍正元年(1723),浏阳花炮作为贡品进贡皇室,一时朝野轰动,名传海外。1875年开始出口,远销朝鲜、日本、南洋、印度、伊朗以至欧美,受到称赞。1923年参加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获优等奖;1929年参加"中华国货展览会"获一等奖;1986年代表中国参加在摩洛哥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国际焰火大赛荣登魁首;1995年4月,浏阳市被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的称号。中国的重大庆典活动如国庆、五一节,大型运动会所燃放的烟花多为浏阳花炮,1997年香港回归时在京、港燃放的烟花也是浏阳产品,1999年50周年国庆和澳门回归的焰火晚会也预订了浏阳花炮。浏阳花炮年产量已达880多万箱,产值12亿多元,其中内销320多万箱,出口560多万箱,年创汇8000多万美元,创税1.8亿多元(不含相关行业),为浏阳市重要出口创汇支柱产业。现浏阳市成立"鞭炮烟花管理局"加强管理,生产厂家成立了集团公司并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烟花研究所,加强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和开发。

湘菜

【湘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具雏形,南宋时自成体系,至清末,由民间食谱、宗庙祭祀菜和宫廷菜肴综合成众多的传统菜谱。其特点是:烹调讲究,选料认真,配料精细,浓淡分明,色彩丰富,口味适中,辣而别于川菜,甜淡而别于下江菜,鲜嫩而别于粤菜,故备受国内外食客的青睐。湘菜在发展中又形成了湘中南、湘北、湘西三大地区风格,长沙为其正宗。长沙的"曲园"、"玉楼东"、"潇湘"、"奇峰阁"、"天然居"、"三湘店"、"徐长兴"等老牌菜馆,名闻遐迩。1949年后,"蓉园"、"玉楼东"、"又一村"和开设在北京的"曲园"等店的湘菜先后驰名中外。近年来,国外的中餐馆聘湖南厨师主理湘菜的日益盛行,湘菜正大步走向世界。

火宫殿风味小吃

【火宫殿风味小吃】长沙火宫殿与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一样,是外地客人常慕名光顾的地方。火宫殿地处坡子街,其前身可上溯到南唐。原叫乾元宫,专奉火神。清干隆十二年(1747)重建,咸丰帝题"德威煊赫"匾。殿宇金碧辉煌,殿前空坪上由个体小商贩支起面棚,撑着大伞,经营各种长沙风味小吃。到1942年时,空坪上盖起了48间木架棚屋,除理发、说书、卖烟、卖酒各用一间外,其余42间全部为小吃点。主要经营的品种有色青、肉白、松脆、鲜香的"油炸臭豆腐",形似荸荠、色如白玉、外表柔软、内吐芳香的"姊妹团子"以及"东坡馓子"、"龙脂猪血"、"神仙果饭"、"三角豆腐"、"煨牛蹄筋"、"红烧蹄花"、"红烩乌龟"等300余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彭德怀等曾到此品尝过,百余个国家的客人也曾到此领略古城长沙的饮食文化

D. 在长沙游玩时间有限,哪里最能体验长沙的人文气息

1、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四大书院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2016年6月,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3、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 天心阁始建于明末,清干隆年间重修天心阁,阁楼总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当时为全城最高处。1983年重建天心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E. 长沙有哪些传统文化,100字左右

【长沙湘剧】湘剧是湖南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以长沙为中心流行于湘、资二水中下游地区及赣西的修水、吉安等县。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的称长沙湘剧,民间称为“大戏班子”。长沙湘剧的形成与外地声腔的传入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高腔出于弋阳腔,明代从江西传入。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又有安徽青阳腔和昆腔传入。最晚传入长沙的是弹腔,又称南北路。湘剧剧目约1200多个,现经常上演约200余个,曲牌300余支。
【长沙花鼓】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以农村的山歌、民间的小调及本地花鼓为基础演变而成。形成时期为清代末叶。长沙花鼓戏在原长沙府地区内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演唱时均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故通称长沙花鼓戏。其音乐曲调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4类约200余支,有传统剧目336个。1949年后,整理了传统戏《刘海砍樵》、《小姑贤》以及现代戏《打铜锣》、《补锅》等。
【皮影、木偶戏】皮影戏又叫“影子戏”,始于汉,盛于宋,清代传入长沙。皮影戏班一般为3-4人,一副竹架戏棚、一担戏箱就可走乡串村。艺人一专多能,或举纸偶兼唱,或伴奏兼唱,一人演几个角色。唱正戏用湘剧曲调,唱杂戏用花鼓戏曲调。1949年后,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团创作了寓言皮影戏《龟与鹤》。
【湘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发源于长沙县沙坪,历史悠久。它以彩色散丝作绣线,除用“齐针”、“接针”、“打籽针”等针法外,还独创“掺针”法,使表现的形象丰富饱满,色调和谐,更符合于中国画的笔墨神韵。其所绣山水、人物、花草、翎毛和走兽无一不生动逼真。1912年和1933年,其绣品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章。1949年后,湘绣经过恢复和发展,成功地绣出了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奇特的技艺、非凡的艺术效果被国内外誉为“超级绣品”。
【望城剪纸】民间艺术。望城十分流行。每逢民族节日和婚寿喜庆,用红纸或其他彩纸剪成《百鸟朝凤》、《福寿图》以及吉祥如意的图案和人物故事等张贴在门窗、墙壁上,用以增添欢庆气氛和作美的装饰。望城剪纸风格粗犷淳朴、干净洒脱,多以家禽家畜为题材,栩栩如生,极富乡间情趣。
【浏阳花炮】浏阳花炮制作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清雍正元年(1723),浏阳花炮作为贡品进贡皇室,一时朝野轰动,名传海外。1875年开始出口,远销亚非以至欧美。1995年4月,浏阳市被授予“中国烟花之乡”的称号。中国的重大庆典活动如国庆、五一节,大型运动会所燃放的烟花多为浏阳花炮。
【湘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具雏形,南宋时自成体系,至清末,由民间食谱、宗庙祭祀菜和宫廷菜肴综合成众多的传统菜谱。其特点是:烹调讲究,选料认真,配料精细,浓淡分明,色彩丰富,口味适中,辣而别于川菜,甜淡而别于下江菜,鲜嫩而别于粤菜,故备受国内外食客的青睐。湘菜在发展中又形成了湘中南、湘北、湘西三大地区风格,长沙为其正宗。
【火宫殿风味小吃】长沙火宫殿与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一样,是外地客人常慕名光顾的地方。火宫殿地处坡子街,其前身可上溯到南唐。原叫乾元宫,专奉火神。清干隆十二年(1747)重建,咸丰帝题“德威煊赫”匾。殿宇金碧辉煌,殿前空坪上由个体小商贩支起面棚,撑着大伞,经营各种长沙风味小吃是:油炸臭豆腐、姊妹团子、东坡馓子、龙脂猪血、神仙果饭等300余种。

F. 湖南省长沙市有什么历史遗迹

有岳麓书院、天心阁、贾谊故居、开福寺、麓山寺等。

1、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

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

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

2、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

天心阁有楼阁三层,建筑面积846平方米,碧瓦飞檐,朱梁画栋。

天心阁始建于明末,清干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抗战期间因文夕大火烧毁,1983年重建天心阁。

3、贾谊故居

贾谊故居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太平街(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汇处)。

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西汉着名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贾谊住在这里,时任长沙王太傅。

4、开福寺

开福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之城北新河,临湘江,主体建筑南北朝向,为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寺院。

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佛殿三进,即三圣殿(弥勒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和毗卢殿。东厢有客堂、斋堂、库房、方丈居室,西厢为说法堂、禅堂等。寺内有清康熙、光绪年间石碑各一道。

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被列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佛教协会和长沙市佛教协会均设在寺内。

5、麓山寺

麓山寺又名慧光寺、万寿禅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山腰,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入湘最早的遗迹,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湖南省佛教协会驻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岳麓书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天心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贾谊故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开福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麓山寺

G. 长沙必去的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橘子洲头的非遗馆怎么样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馆内收藏各类非遗展品千余件,展示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70余项。除实物展示外,展示馆还采用多媒体互动、幻影成像等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融入寓教于乐的非遗知识竞答和猜谜游戏。在这里,你可以借助多媒体互动平台,了解长沙窑铜官陶瓷“浴火重生”的过程;亲身体验齐针、滚针等神奇的湘绣针法;以玩游戏的方式感受麻山锣鼓的喜庆和热闹,见证长沙臭豆腐从食材准备到烹制出锅的全过程……
市民还可以在二楼文创产品展示区买到各种各样的非遗文创产品,而定期举行各类非遗作品展览的临展区,则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参观者还可以去位于副楼的戏园,一边欣赏舞台上展演的传统戏剧、音乐、曲艺等节目,一边品尝戏园为观众提供的长沙特色小吃。

H. 长沙最有文化特色旅游地方

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首。现占地1.2万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东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东,由门堂、亭、台、楼、轩、斋、祠组成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为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北侧是半学斋、文庙、湘水校经堂、船山祠等纪念性建筑、南侧有教学斋、百泉轩、麓山寺等到景点。岳麓书院在岳麓山之东麓,始建于宋开宝九年(976年),朱熹、张主讲期间是全盛时期,有学生千人,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高等学府,后又变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改为湖南大学。书院现存古建筑尚有御书楼、文昌楼、半学斋、十彝器堂、濂溪祠、湘水校经堂、自卑亭等,让人缅怀书院辉煌历史。岳麓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壑清幽,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位于清风峡口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孕育了博大精深,广袤无垠的湖湘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先烈、伟人。
岳麓山也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这里长眠了辛亥革命时期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为舍生取义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还长眠了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那一座座为他们树立的丰碑墓志,永远昭示和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构成了岳麓山的一幅幅悲壮肃穆的人文景观。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登高路58号
长沙还是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湖南我已经去了好几次了,岳麓山是和美途游记的朋友一起去的。不光去了以上说的地方,还在长沙待了几天,逛了不少地方。

阅读全文

与长沙传统文化在哪里欣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10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