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北欧文化有哪些方面

北欧文化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2-06-26 13:28:53

Ⅰ 北欧风格的八个元素是什么

北欧风格的八个元素:

一、浅色木质感

浅色的原木质感,是北欧风格家具里的一大特色,简单原始的原木,是与北欧风简洁精神契合的设计,令空间更加清新舒适。

二、墙面装饰

小绿植、文化砖、网格架等有趣的小墙饰,也是北欧风格里面的特色元素之一,能增添空间的清新与文艺气息。

三、小茶几

北欧风格作为追求极简生活的风格,在与家具方面,尤其是像茶几可能会影响空间动线的,往往都是以小为主,而且外形方面通常也会做圆弧处理,给人以安全舒适的体验。

四、有趣的灯具

灯具也是北欧风格里面比较容易突显的位置,以串串灯、气泡灯、木质灯、异形灯等灯具,能为空间带来有趣的视觉效果与照明设计。

五、舒适的抱枕

布艺也是北欧风格里面营造舒适氛围的元素,抱枕、布艺沙发等就是比较好的选择,用精致舒适的布艺抱枕,为空间带来轻松舒适的惬意感。

六、清新的绿植

绿植是居家氛围中营造清新气息的元素,北欧风作为舒适宜居的风格,在里面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清新舒适的小绿植,为空间带来惬意活力的气息。

七、精致的挂画

北欧风的墙面通常都是留白简洁为主,在大面积留白的墙面上,挂上简洁精致的装饰画,增添空间的舒适与优雅感。

八、懒人沙发

北欧风有一个“慵懒”的代名词,与其说慵懒,不如说这些人是在追求自然舒适的生活,有着不将就的生活态度,懒人沙发自然也是北欧风格里面比较常见的元素,因为这样的沙发能为主人提供更加舒适的放空自我的体验。

Ⅱ 北欧风格关键元素有哪些

《北欧风格元素》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2uzOI44fJ3V9KRWY2Izqsw

提取码: kepu

北欧风格(Nordic style)是指欧洲北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及冰岛等国的艺术设计风格(主要指室内设计以及工业产品设计),北欧风格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设计风格,因此也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具有简约、自然、人性化的特点

Ⅲ 日本文化与北欧文化有什么异同

北欧和日本文化体现出的风格很多都是简约类的,特别体现在家居方面,精致而简单,很出众的审美和设计感。而日本比较重视文化氛围而北欧则是工业化发展后的升级和改变。

Ⅳ 文中写到的北欧的地理,文化有什么特点

北欧在一万年前才刚刚摆脱冰川和大海,地理上是欧洲最年轻的地域,事实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本身就是在地球最后一个冰川期形成的,时至今日,现代冰川依据占据了一部分冰岛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面积,受北大西洋暖流、挪威暖流及西来气旋的影响,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夏季温和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属寒温带气候。由于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是欧洲消退最晚的地区,林区树种相对贫乏,生态环境比较单一,但森林面积广阔,是世界上木材及木制品的生产出口地区。历史上,北欧五国曾被当作一个整体,因为北欧诸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休戚与共的姻亲关系和相似之处,这不仅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基本自然背景,在更多情况下,是由于它们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类似的文化传统及类似的政治环境,经济模式等背景因素。

Ⅳ 北欧五国文化历史

北欧五国是位于北欧的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及其附属领土如法罗群岛、格陵兰和奥兰的统称。

历史
北欧五国有共同的历史,在社会和文化上关系密切。在黑暗时代,现时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一带有着相似的文化、语言(古诺尔斯语)和宗教(北欧神话)。基督教于1000年传入后,本土化使丹麦、瑞典、挪威形成三个独立王国。由12世纪起,现时是芬兰的地区(语言上属芬兰-乌戈尔语族)开始融入瑞典,形成了瑞典王国;而冰岛、法罗群岛、设德兰群岛、奥克尼群岛、格陵兰和大部分苏格兰和爱尔兰则属于挪威。所有北欧五国跟随宗教改革并接纳路德宗。
14世纪,丹麦、挪威(连同冰岛)和瑞典(连同芬兰)组成卡尔马联盟,由同一君主统治。丹麦很快主导了联盟,但在16世纪初期,瑞典重新成立独立王国;而丹麦对挪威的支配,直至1814年被迫将挪威割让予瑞典国王才完结;冰岛、格陵兰和法罗群岛仍属丹麦。17世纪,瑞典跻身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但其后逐一失去领土,甚至到1809年失去芬兰;芬兰成为附庸俄罗斯沙皇的自治芬兰大公国。
1905年,瑞典与挪威自19世纪开始的联盟随着挪威不满而瓦解。与此同时,斯堪地那维亚主义在斯堪地那维亚冒起,旨在统一瑞、挪、丹三国,但成效不大。一战及俄国十月革命期间,芬兰成为独立国家,组成北欧国家共同体的想法开始出现。二战期间的1944年,冰岛由丹麦独立出来,至此,其后在1952年组成的北欧理事会的成员才全部成立。
二战后,北欧五国的政策有共同的特色,如所有北欧国家都有由税收支付的庞大公共福利体系,以及社会民主主义的立法政体,主要由在两战期间上台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主导。
北欧三国因何逃过欧债危机
北欧五国之所以能在欧债危机中独善其身,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传统优势这些优势不仅帮助其拥有一道抵御南欧重债国风险的天然屏障,也帮助其构筑起抵御危机的核心防线,即稳步上升的经济竞争力
法宝一:与欧洲大陆的经贸关系进退自如
从地理上看,芬兰瑞典和丹麦三国与欧债危机的肇始国及重灾区--南欧诸国相距甚远,经济相关性较小,从而在危机中拥有一个天然屏障
事实上,北欧五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更体现在政治和经济联系上三国中仅有芬兰加入了欧元区;而瑞典和丹麦虽为欧盟国家,却始终无意涉足欧元区
一方面,不加入欧元区,使得瑞典和丹麦在源头上避免了被欧元"绑架"在欧洲货币联盟框架内一损俱损的风险
欧债危机的根源是欧元区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导致各成员国的财政缺乏有效监管,南欧国家过度借债消费,自身经济增长动力长期缺失却无法通过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从而陷入螺旋式恶性循环,逐步走向债务违约的边缘相比之下,独立于欧元区之外的瑞典和丹麦则能够灵活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持自身经济稳定并抵御外部风险,如维持较低的融资成本等
而即使作为北欧五国中唯一的欧元区国家,芬兰经济受到欧债危机一定负面影响,但仍凭借其在信息通信清洁技术等领域的独有竞争力和创新意识,成为欧元区维持主权信用最高评级的少数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北欧五国并未完全与欧洲大陆隔离,在贸易科技创新环保等领域,始终与欧盟保持合作,不断为自身经济"加油"
尤其在贸易领域,芬兰瑞典和丹麦同属于欧盟国家,加入欧盟意味着融入到整个欧盟市场中,可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中拥有建议和推动相关立法的权利,并能够与其他国家分享所签订的协议
总体来说,北欧五国与欧洲其他国家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其进退自如,既能在危机中不受较大拖累,又能在发展中从欧盟觅得机遇
法宝二:全民创新机制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虽然北欧五国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远不及南欧国家,但北欧国家的创新能力却远高于南欧国家在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EIU)2009年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北欧诸国名列前茅,其中芬兰创新力高居全球第三,而南欧国家无一进入前20名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为北欧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北欧五国遥遥领先于南欧国家的创新能力,应归功于其全民创新机制的推行在北欧,企业始终是创新的主体,其次是高校等科研机构,而政府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着指挥者支持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统筹公共研发资金架构创新系统配置创新资源,最终构建起一个执行力强的全民创新机制与南欧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北欧五国的创新投入及研发队伍规模均处于较高水平
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北欧国家的一种传统以瑞典为例,鼓励创新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而且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片诞生了诺贝尔奖的土地上到处都能看到创新的影子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也都在受益于瑞典的创新产品,从代步工具(萨博汽车)到生活起居(宜家家居),从家用电器(伊莱克斯电器)到网络视频通话(Skype网络电话)
在瑞典,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还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只要有创新的技术就有可能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瑞典于2001年成立了国家创新署,主要职责就是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国家2001年以来,国家创新署从政府拿到约20亿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6.623瑞典克朗)的资金,注资于大学研究机构及一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有调查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60%的瑞典企业积极从事各类创新活动调查将企业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四类,其中产品创新最为普遍,特别是中小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六成
而同样得益于创新机制,芬兰和丹麦也不乏诺基亚诺维信这类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知名跨国企业比如芬兰经济曾以森林造纸业和金属工业为主,后来转向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如今又在经历重大结构转变,清洁技术等许多新兴产业崭露头角
法宝三:倡导外贸合作带来丰厚收益
由于人口少,北欧内部市场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必须依靠对外贸易合作芬兰瑞典和丹麦三国经济均属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接近或超过一半以上,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南欧国家的出口经济相比,北欧的外贸策略以自由贸易。

Ⅵ 北欧四国文化,风俗,传说等等。

地理概况 丹麦位于北欧,地处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共由406个岛屿组成。丹麦全国总面积仅为43000平方公里。
从面积上讲,丹麦是北欧最小的国家。
人 口 居民约为520万,日耳曼族的丹麦人占97%,在北欧国家中人口密度居首。
语 言 官方语言为丹麦语,讲英语也相当普遍。
气 候 丹麦气候多变,但恶劣气候罕见。春季四、五月时气候温和,夏季六至八月较暧,因丹麦纬度较高而白
昼较长,晚上九时后才日落。秋季九至十一月多风多雨,冬季常常有些霜雪。
衣 着 丹麦四季分明。晚秋,冬季、早春季节需穿防寒的衣服和大衣。其他季节可穿薄衣着,旅行时建议携带
雨具,穿结实、舒适的轻便鞋。
经济概况 农牧业是北欧最发达的国家。工业是丹麦国民经济主体,石油开采、造船、化工、电子食品、食品、纺
织等部门居重要地位。船用主机、水泥生产设备、助听器、啤酒、酶制剂和人工胰岛素等产品在世界上
享有盛誉。丹麦农业高度发达,在世界一流农业国中享有很高盛誉,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居世界先
进国家之列。丹麦还是世界最大的貂皮生产国、世界四大渔业国之一。
旅 游 丹麦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每年的5-9月份,这期间昼长夜短,气候温和舒适。首都哥本哈根名胜众多,海
滨公园、证券交易所、皇家图书馆、兵器博物馆、国立博物馆以及北欧最大的动物园和水产博物馆等各
具风格,哥本哈根附近的仿古旅游村和丹麦最大的水族馆也是游客盈门。此外,北西兰岛的古城堡和比
隆市的“乐高公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重要城市 哥本哈根,首都,城市人口约为150万,该市也是丹麦金融、文化中心。哥本哈根机场是连接斯堪的纳维
亚与欧洲的主要枢纽。
货 币 克郎,国际符号为DKK,但在丹麦国内价格均以KR表示。
时 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小时,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
教 育 丹麦的高等院校实行免费制度,另有奖学金和补助多,但入学名额常常有一定的限制。综合性大学有5所,最着名的高等学府有:哥本哈根大学、皇家兽医农业大学、丹麦工业技术大学、奥胡斯大学、欧登大学。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独立日:12月6日(1917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着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

国家政要: 总统塔里娅·哈洛宁 (Tarja Halonen) ,2000年3月就职;总理马蒂·万哈宁 (Matti Vanhanen ),2003年6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5公顷,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国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的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公里。鱼类资源丰富。芬兰有1/3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阳,夏季5月底至7月底昼夜都可见到太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人口:519.5万(2002年),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侯比较温和的南部。其中芬兰族占92.4%,瑞典族占5.6%,还有少量萨米人(又称拉普人)。官方语言为芬兰语和瑞典语。84.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东正教。 芬兰国际桑拿浴比赛>>>

首都:赫尔辛基 (Helsinki) 有人口56万(2002年)。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驰名世界的芬兰木屋 >>>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五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

简史: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前,芬兰为原始公社社会时期。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581年起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后,被俄国占领并成为沙俄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后,芬兰于同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前苏联签订了向苏联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年至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了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冷战后,芬兰于1995年加入欧盟。
芬 兰 大 学 生 戴 帽 节

政治: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6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议会为一院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

经济: 森林覆盖率高达66.2%,约2015.3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8公顷,木材储积量20.0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工业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整个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芬还是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信息产业发达,对本国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1年的产值为137.76亿欧元,占GDP的10.5%, 信息技术商品(电脑、通讯设备等)

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
木制教堂——建于1847年的凯里迈基教堂>>

出口额121.5亿欧元,占出口额的30.9%。 芬兰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01年每100人拥有54个接入终端,手机普及率为80.4%。2001年农林业产值为40.3亿欧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9%。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农畜产品自给有余。近年来,化工、电子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服务业发达,基本分为私人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两大类。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旅馆、饭店,银行、保险,社会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主要旅游点是赫尔辛基、图尔库、中部湖泊地带、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芬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金属、纸张纸板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石油及石油产品、钢铁、纺织品、饲料等。20世纪80年代,芬兰经济以年平均增长3.7%的速度持续发展。90年代初,经济出现严重衰退。1993年开始复苏,1994年以来经济总体上发展良好。芬政府90年代初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宏观上继续执行紧缩财政、鼓励投资、削减社会福利、降低所得税、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改善就业的政策,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加入欧元,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取代芬兰马克。2002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芬经济增长缓慢。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8万欧元。

芬兰儿童在微型活动桑拿浴车中洗桑拿。芬兰人酷爱桑拿浴,在这个只有520万人口的国家共有近200万个大大小小的桑拿浴室,每个芬兰人几乎从婴儿时期就开始接受桑拿浴的熏蒸和洗礼。
军事: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咨询机构。总理负责领导民政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方面的国防活动。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8至11个月。

新闻出版:2001年全国共有报纸208种,各种杂志、期刊5158种。主要报刊有《赫尔辛基新闻》、《晚间新闻》、《晨报》、《晚报》、《图尔库新闻》和《首都日报》。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1915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芬兰广播公司(Finn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YLE)于1926年成立,1934年改为国营。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现有电视1台、电视2台、电视3台。此外还有私营广告电视台。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有线电视(赫尔辛基有线电视台)。

芬 兰 人 迎 接 圣 诞 节

外交:二战后长期奉行同苏联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芬兰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作为外交重点。1995年1月1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芬仍坚持奉行军事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密切与北约的合作,同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关系,支持俄融入国际社会。

与中国关系:1950年10月28日,苏兰与中国建交。1951年互设公使馆,1954年升格为大使馆。2002年11月,哈洛宁总统访华。
国名:挪威王国(The Kingdom of Norway)

独立日:6月7日(1905年)

国庆日:5月17日(1814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1∶8。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蓝、白色的十字形图案,略偏左侧。挪威曾在1397年与丹麦、瑞典结成卡尔马联盟,为丹麦所统治,所以国旗上的十字源自丹麦国旗的十字图案。挪威国旗有两种,政府机构悬挂燕尾式国旗,其他场合悬挂上述横长方形国旗。

国徽: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直立着一只金色狮子,头戴王冠,持金柄银斧。金狮是力量的象征,银斧是挪威自由的保护者圣奥拉夫的武器。盾徽上端是一顶镶嵌着圆球和十字的金色王冠。

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

国鸟:河鸟

自然地理:面积为385365平方公里(包括斯瓦巴德群岛、扬马延岛等属地)。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海岸线长2.1万公里,多天然良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南部小丘、湖泊、沼泽广布。属海洋性气候。

人口:441.8万(1998年)。95%为日耳曼语系的挪威人,北部有少数民族萨米族约3万人。官方语言为挪威语,90%的居民信奉国教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奥斯陆(Oslo)。

简史:公元9世纪形成统一的王国。在9—11世纪北欧海盗时期,曾不断向外扩张。1397年与丹麦和瑞典组成卡尔玛联盟,受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换取西波美拉尼亚。1905年独立成立君主国,并选丹麦王子卡尔为国王,称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哈康国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1945年获得解放。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称奥拉夫五世。

政治:宪法规定,挪威为世袭君主立宪国,国王为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统帅,并提名首相人选。议会分上下两院,除制定法律先由下院后由上院讨论外,其他问题均由两院合并讨论。

外交:挪威以同北约的合作和欧美团结为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础。主张同俄罗斯发展正常的睦邻关系。主张积极发展与欧洲共同体及北欧的合作,重视与第三世界发展关系,支持南北对话。挪威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北欧理事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54年10月5日,挪威与中国建交。

瑞 典 概 况

国名: 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

独立日:6月6日(始自1983年,原为国旗日)

国旗:为蓝色,黄色十字略向左侧。蓝、黄颜色来自瑞典皇徽的颜色。

国徽:大国徽为斗篷式,饰有王冠的蓝盾被黄十字一分为四:左上和右下部绘有3顶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绘有戴王冠的金狮。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蓝、银白、红三色斜纹和一个金瓶组成;右面绘有一个城堡式的钟楼和一只金鹰。蓝盾两旁是金狮,下端为勋章。小国徽为一带王冠的蓝盾,盾面上3顶金冠是瑞典王国的象征,也象征着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丹麦、瑞典和挪威。

国歌:《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

国鸟:乌鸫(百舌)

国石: 小(水)晶

自然地理: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有890.9万(2001年底)。90%为瑞典人(日耳曼族后裔),外国移民及其后裔超过100万(其中52.6%为外籍侨民)。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1万人。官方语言为瑞典语。90%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市区人口75万(2000年初)。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为五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

简史: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政治: 现行宪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订)、王位继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订)和新闻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个基本法组成,此外还有议会组织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订)。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议会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国王的最年长子女是法定王位继承人。议会为一院制。

经济: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着称。 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的木材、铁矿、水力资源的国家,瑞典着重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经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2%的工业品出口到国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瑞典工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瑞典加大科研与发展的力度和投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交通、通讯、医药保健、信息、环保领域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度作为瑞典主要出口部门的钢铁,木材加工业已逐渐被机械制造,电子精密仪器和汽车等工业部门所代替。造船、纺织等工业日益衰落,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进行补贴,改组或收归国有。 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是瑞典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瑞典的机械产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艺水平高的特点。滚珠轴承、冷冻设备等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钢铁工业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之一。 化学工业是瑞典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在化学工业内部,尤以石油化学,石油精炼最为突出,塑料、化纤、药品和化肥也有较大发展。汽车工业战后发展迅速,除生产小汽车外,还生产各种卡车。小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销往美国。能源工业在瑞典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工业发达,能源密集企业居多,加上冬季漫长和交通线很长,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仅电力消耗每人年均达1.3万度左右。瑞典的农业和服务业也较为发达。瑞典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主张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 瑞典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及运输设备、机械和仪器、电子产品、木浆纸张、医药化工和钢铁及金属制品。瑞典进口货物的60%以上为制造业的部件和原材料,主要有:电子产品、机械和仪器、汽车和运输设备、食品、纺织品和鞋类等。

文化: 实行9年一贯制义务免费教育。着名高校有斯德哥尔摩大学、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皇家工学院、斯德哥尔摩商学院等。瑞典人文化素质较高、热情好客、纯朴诚实、谈吐文明、行为规矩、重诺守时,瑞典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雇员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计工作1,5000小时。人们喜欢利用闲暇时间到野外活动,到森林和田野远足,采摘野果和蘑菇,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钓;在昼长夜短的夏季,大家纷纷到国内外去旅游。瑞典已成为世界上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体育活动更是瑞典人的爱好。 据瑞典哥德堡大学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因特网在瑞典已经超过传统的报纸,成为更受人们欢迎的传媒。根据抽样调查,平均每个瑞典人每昼夜上网浏览的时间达23分钟,而瑞典人用于阅读日报的时间是21分钟,用于阅读晚报的时间只剩下8分钟,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的时间分别高达2小时和45分钟。调查显示,女性比较喜欢收听广播和读书;男性则较倾向于收看文字电视新闻,看录像和阅读晚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较愿意上网,读书和阅读专业杂志;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则乐意看电视,听广播和阅读晚报。

名胜:诺贝尔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尔斯库加市的白桦山庄,离斯德哥尔摩200多公里。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层楼房,楼房前的绿草坪和四周的白桦林交相辉映,环境清幽。1894年阿尔费雷德·诺贝尔结束了海外飘泊生涯回到祖国定居,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最后两年中的大部分时光。由于他当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生的旧居如今已经矗立起高楼大厦,白桦山庄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诺贝尔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纪念馆以来,这里已成为一游览胜地和诺贝尔学术活动的中心。每年一度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学术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着名科学家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科学领域新课题和诺贝尔“造福于人类”的学术思想。纪念馆里保留着诺贝尔生前活动的照片、他获得的各种技术发明专利证书、金质奖章和遗嘱。诺贝尔的卧室陈设十分简单,只有床、桌和衣柜等几件最必要的家具,而他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设备,则琳琅满目。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发明销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荣膺“炸药大王”的名声。1896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终年63岁。根据他的遗嘱,把折合为920万美元的部分遗产,作为奖励造福人类的科学工作者的基金。以这笔基金的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药、文学、和平5种奖金,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颁发一次,称诺贝尔奖金。

瑞典皇宫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斯德哥尔摩主要旅游景点。坐落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建于17世纪,是瑞典着名建巩学家特里亚尔的作品。正门由两只石雕狮子分立两旁,两名头戴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服装的卫土持枪而立,显得十分威武森严。皇宫四壁有许多精美的浮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场院。南半阙的王宫教堂和国家厅以及北半阙的宴会厅至今保持着原有陈设,对公众开放。皇宫华丽的大厅里,壁上挂着大幅的历代国王和皇后的肖像画,穹顶饰有磁埋和雕刻和绚丽的绘画。据说大多出自17世纪德国美术家之手。有的室内还陈设着古代的战车兵器、珠宝饰物、金银器皿和手持长矛、全身披挂着铜盔铁甲的中世纪骑士的实体模型。王宫卫队每天中午按古老传统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吸引大批游客。

历史名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瑞典着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1833年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在遗嘱中他提出:将其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成立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

奥洛夫·帕尔梅(Olof Palme,1927.1.30--1986.2.28),瑞典已故首相。1927年1月30日生于斯德哥尔摩。早年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锡格蒂纳学校学习,毕业后服兵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入美国俄亥俄州凯尼恩学院,1948年获文学士学位。回国后入斯德哥尔摩大学,1951年获法学士学位。1950参加社会民主党。1953年任瑞典首相特别顾问。1958年当选为议员。1963年起在政府中任职。1969年任社会民主党主席。1969年、1982年两度出任首相。1976年11月当选为社会党国际副主席。1980年9月,在他倡议下成立了“关于裁军和安全问题独立委员会”(也称“帕尔梅委员会”),任主席。1980年11月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特使调停两伊战争。1986年2月28日在斯德哥尔摩遇刺身亡。

外交:奉行“和平时期军事不结盟,以求邻近地区发生战争时守中立”的外交政策。在邻近地区、欧洲和世界事务三个层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认为合作即安全,邻近地区是自身的安全基础,欧盟在欧安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认北约在欧安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视参与联合国事务为外交基石之一。1994年6月,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1995年1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瑞典还主张发挥联合国作用,积极促进缓和与裁军。瑞典是欧洲委员会、北欧理事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50年5月9日,瑞典与中国建交。

Ⅶ 北欧装修风格有什么特点和文化

一、色彩选择搭配,明朗干净
北欧风格特点有哪些?家居色彩的选择,偏色浅色如白色,米色,浅木色。经常以白色为主色调,使用纯色的鲜艳色彩,或以黑白为主色调,不添加任何其他色彩。空间的感觉清晰明了,没有混淆感。另外,白色,黑色,棕色,灰色和蓝色的颜色是北欧风格装饰常用的设计风格。
二、原木质感
北欧风格特点有哪些?木头是北欧风格的灵魂。北欧人为了帮助室内保温,在室内装修时使用了良好的保温木材。木材基本上使用未经过精制的原木,并保留了原木的原始颜色和纹理。这些建筑物主要是尖顶,梁等建筑部件,由室内可见的原木制成。这种风格被用于平顶建筑,演变成一个纯粹的装饰“假梁”。
三、装饰材料自然
北欧风格特点有哪些?除了木材之外,北欧国家室内装饰用的装饰材料还包括石材,玻璃和铁艺品,但都保留了原有的材质。
四、空间设计流畅、简洁
北欧风格特点有哪些?北欧风格通常强调宽敞的室内空间和空间处理的内部和外部的透明度,并将自然光引入到最大。在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流利的感觉;墙壁,地板,天花板,家具陈设,灯具和器具都具有造型简单,质地纯正,工艺精细的特点。
五、软装偏好天然质地
北欧风格特点有哪些?在窗帘地毯等柔软的布置和搭配上,以原木材质搭配天然元素,如木头,藤条,柔软而简单的面料,纱幔等天然纹理。
六、不用纹样和图案装饰
北欧风格特点有哪些?无论是在北欧简约建筑还是在北欧简约的室内设计中,屋顶,墙壁和地板的三面都是完全没有纹样和图案的装饰,只有线条和色块才被用来区分装饰。

Ⅷ 北欧有哪些有趣的民族文化

北欧(Nordic Europe)是政治地理名词,特指北欧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 :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
挪威人非常喜欢握手。无论何时,当陌生人相会,总要握手及互道姓名。同样地,当以后遇见了不怎么熟的人,你也得在招呼时及道别时握手。

冰岛人对外国人友善,性格直爽。冰岛人之间,包括朋友、陌生人见面打招呼通常直呼其名,在欢迎场合有时行贴面礼。
冰岛人时间观念强,与冰岛人会面之前一般需预约。在冰岛把客人邀请到家而不是到餐馆比在其他国家更为普遍。

阅读全文

与北欧文化有哪些方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