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苗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苗族鼓藏节、跳花节、苗族姊妹节、苗族服饰、苗族蜡染等。
1、苗族鼓藏节
苗族鼓藏节,贵州省雷山县传统祭祀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
鼓藏节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己存在。在汉文典籍中对苗族“吃牯脏”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清代。苗族鼓藏节主要流布于雷山县全县的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雷山县申报苗族鼓藏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Ⅸ—19。
2、跳花节
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
2008年6月7日,跳花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苗族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
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
台江县域内各支系的苗族过姊妹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间。台江苗族姊妹节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施洞地区的姊妹节。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姊妹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2)
4、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2006年云南省保山市申报的苗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65)。
5、苗族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 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织物的染色当时设有一种叫“染人”的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专门主持生产靛蓝的“蓝尹”工官。
2006年5月20日,该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苗族姊妹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跳花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苗族鼓藏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苗族服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苗族蜡染
Ⅱ 贵州老八大名酒的酿造技艺分别都有什么特点,是否都是非遗项目
首先说一下,贵州老八大名酒是哪八大:
1963年贵州省政府发起了第一届“贵州名酒”评选活动,评选出8款贵州名酒,被称为“贵州老八大名酒”。
茅台酒——(贵州茅台镇茅台酒厂)
匀酒——(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匀酒厂)
董酒——(贵州遵义董酒厂)
金沙窖酒——(贵州毕节金沙县金沙窖酒厂)
安酒——(贵州安顺酒厂)
泉酒——(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县酒厂)
鸭溪窖酒——(贵州遵义鸭溪县鸭溪窖酒厂)
平坝窖酒——(贵州平坝酒厂)
再来看工艺(主要说当时的工艺,因为后来个别品牌在工艺上有所改进或转型,比如贵州匀酒,当时参选是匀香型白酒参选,目前匀酒主推酱香型白酒):
1.贵州老八大名酒·茅台工艺:
茅台酒工艺中的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
2.贵州老八大名酒·匀酒工艺:
早期的匀酒,工艺主要是“匀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匀香,就是有匀酒厂自身特色浓头酱尾的兼香,借鉴了早期都匀地区酿酒采用的“苗曲”工艺,小曲糖化、大曲发酵、同甑串蒸。用高粱、稻谷、小麦、绿豆、甜荞等作为香醅原料,同时用小麦磨碎加一百多味中药材,最初于一九五一年试产成功(在此之前的产品叫匀茅,后叫"新制匀酒",最终改为"匀酒"。)当时的匀香产品,工艺被后来的董酒所借鉴(董酒的董香型就是复合多种中草药入曲,目前成为比较特别的小众香型)。匀酒厂的匀香型白酒,目前还在持续生产,酒体清亮晶莹,馨香馥郁,柔绵爽口、尾净味醇。喝后口不干、不打头,畅销多地。后来因市场需求转变,匀酒厂开始扩大生产线,陆续酿造优质酱香产品,采用传统大曲酱香工艺。
3.董酒工艺:
董酒,工艺特殊,香型别异。董酒是以优质糯高梁为主要原料,采用140多种中药材和小麦制曲,以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一次串蒸 而得酒。然后,再经过量质摘酒,分级陈酿,科学勾兑,精心包装而成。董酒,由于采用大小两种酒曲酿造,工艺操作过程又不同于其他名酒,所以,它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的特点,并微带使人产生快感的药材香。
4.平坝窖酒工艺:
选用大米、小麦分别制成小曲和大曲,同时配上几十种名贵中药,然后采取独特工艺酿制,并窑上半年至一年,再经过精心勾兑而成。
5.金沙窖酒工艺:
该酒用高粱、稻谷、糯谷为原料,以当地产香麦、大米配以中药制小曲,以小麦及麸皮与中草药踩香曲,小曲糖化,香曲下窑。采用茅台酒生产工艺酿造。
6.安酒工艺:
以优质的糯高粱和上等糯谷为原料,小麦制成的中、高温大曲混蒸混烧分层蒸馏。量质接酒,分级贮存,然后经长期储存再精心勾兑而成。
7.鸭溪窖酒工艺:
鸭溪窖酒沿袭鸭溪窖独特传统工艺-慢工出酒。以优质的高粱为原料,加上适量的糯谷、小麦在中温下制成大曲作糖化发酵剂,采用肥泥窖作糖化发酵池,万年糟酿制,入窖淀粉浓度高、酸度高、续糟、回糟、回酒、翻沙的组合发酵工艺。多次发酵多次蒸馏,把蒸馏出的酒量质贮存,分期窖藏,然后精心勾兑而成。发酵周期长,母糟发酵期不低于60天,回糟发酵120天左右,双轮底发酵180天左右。
8.泉酒工艺:
泉酒以高粱、稻谷为原料,以多种药材制香曲,入石窖发酵,精工制作。该酒属其它香型,酒精含里百分之五十五,色清透明,芳香浓郁,醇和协调,尾净味长。
Ⅲ 贵州有哪些非遗文化
贵州最出名的就是酒了,仡佬族酿酒技艺就是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雄正酱香酒就是由这个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张再彬亲酿调制的,酱香醇正,是酱香酒本来的味道。
Ⅳ 贵州黔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贵州黔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2017-11-09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金盆街道人民路。
贵州黔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22727MA6EDBBG24,企业法人陈蕊,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贵州黔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贵州黔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贵州黔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