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西文化冲击的例子
中西文化冲击的例子有时间观。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
中西文化冲击的例子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吃饭时也一样。
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还有喝水方式,以前中国人对客人最热情的举动就是给滚烫的热水,中国人还有多喝热水的习惯,而西方人是基本不喝热水的,只喝冷水。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否定自己时,会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Ⅱ 去日本之后,最大的文化冲击是什么
今天,就让果妈带大家去看一下只有去过日本才能体会到的文化冲击吧~
1.听到旁边的人吃拉面发出声音
第一次去日本的人踏进当地的拉面店时可能会被日本人吃拉面的声音吓到,但其实在日本吃拉面发出声音更能展现出你真的非常享受这碗拉面喔!
2.第一次上日本的厕所
日本跟中国一样有两种厕所,坐式厕所跟蹲式厕所。但是他们的坐式厕所跟中国非常不同的地方是,从饭店到公共厕所几乎全部都是喷水马桶。在某些人倾向可以让屁屁享受最高级待遇的同时,应该也有一些人很不习惯使用高级马桶吧!
3.各种澡堂跟温泉
想要享受极致的日式风情当然就是要泡温泉,但如果你预算不足的话来试试看路边的澡堂也不错。澡堂文化从几百年前就存在,至今依然深受日本人喜爱,结束后别忘了喝一瓶冰冰凉凉的牛奶!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身上有刺青可能就不能进入澡堂哦!
4.垃圾桶都跑到哪去了?垃圾分类太复杂了吧?
日本是个非常方便的国家,到处都有贩卖机、超商的存在。但是在丢弃垃圾的时候可能就没那么方便了,90年代的恐怖攻击事件过后,垃圾桶几乎就从日本街道消失了!在这边提供几个可能会有垃圾桶的地方:便利商店店内或门口、地铁站月台以及地铁站进出闸门处。而垃圾分类分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瓶罐(玻璃瓶、铝瓶)以及保特瓶。千万别丢错哦!
5.他们都不怕东西被偷吗?
当你在咖啡厅坐坐休息时,可能会看到有些人直接把随身物品放在桌上就离席。日本的治安非常好,犯罪率为全球前几低。除此之外也经常能看到低年级学童独自搭乘电车上下学。
6.水果贵死啦!
吃完美食后你可能会想来点新鲜的水果,但是当你走到超商买水果时可能会被吓到,因为每个水果都爆贵!有些哈密瓜甚至一颗就卖(1万到2万日币),但是这种哈密瓜不是用来买回家吃的,主要用途其实是送礼。如果你想买便宜的水果可以去新宿ALTA百货,在那边只需要(100~120日币)就能吃到美味新鲜的水果哦!
7.日本人都是小鸟胃吗!
食量比较大的人可能会觉得日本每间餐厅的食物份量怎么都这么小!很多日本餐厅都没有提供剩饭打包的服务,因此都会刚好提供一人份的份量,但是每个人的饭量都不一样,如果你真的很饿的话不妨点饭或面类料理,然后选择大盛(Oomori)就能吃到大碗的份量了。
8.怎么都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休息?
当你因为观光而疲劳时,可能会发觉怎么到处都没有椅子坐,尤其在东京真的很难找到提供休息的公共长椅。甚至连火车站月台都只有少数几个椅子。所以如果你真的走累了想要休息,还是直接在咖啡厅或是麦当劳买杯饮料休息吧!如果你人在东京还可以直接跳上山手线坐好,就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后绕一圈回到你现在的地铁站了。
9.日本人也太爱排队了吧!
东京是个人潮拥挤的城市,也因此到处都有人排队,无论是在火车、手扶梯、餐厅都能看到排队行列。总之,来到东京就作好排队的心理准备吧!如果你真的很讨厌排队,那就不要把假期安排在周末或假日的日子吧!
10.失物招领区什么都有!
在国外旅行的时候弄丢东西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但如果你在日本把东西弄丢,那可能不需要这么担心,因为找回来的机率很大。如果是在地铁站遗失的请直接向地铁站工作人员询问,如果在其它地方遗失可以寻找最近的派出所。只要用这句话当开场忘物(wasuremono wo shimashita)意思是我有东西不见了!就可以了。
Ⅲ 外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的例子
1、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批传教士随着帝国主义的军队和枪炮来到中国,其中除个别人如1914—1937年任上海基督教刊物《教务杂志》主编的美国传教士乐灵生、1925年到四川传教的加拿大传教士文幼章等。
进行正常的传教活动,同情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反帝爱国运动之外,绝大多数传教士与当地军阀势力勾结,建立教堂,创办学校,利用宗教进行种种罪恶活动。
2、1922年,光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的发展,就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全国有市会40处,会员53800多人;校会200处,会员24100多人;外籍干事95人,华籍干事87人。女青年会也有市会12处,会员近3000人;校会80多处,会员近6000人;外籍干事87人,华籍干事51人。
为了鼓励中国基督教会和基督教青年会发展,总部在瑞典的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决定在1922年4月4日至8日中国北京清华学校召开第11届大会。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和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的创始人及同盟主席、国际宣教协会会长穆德(美国人),依仗美国基督教北美协会的经济支持,亲自来华主持大会。
(3)有哪些文化冲击的例子扩展阅读:
近代日本文化侵华史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一书……中的《日本对华奴化教育与日语教学的强制推行》一章,只是通过两三个并非等位的面和点,来批判日本主要采取强制推行日语教育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中国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在殖民地的奴化教育,是日本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具有实施时间长、涉及地域广的特点。教育,特别是语言殖民和文化殖民,需要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育体制的支持以及设施、教员、教材等条件的完备,更需要离开战事的空间、时间以及有条件接受教育的人群。
中国大部分沦陷区一直与战火和战乱相伴,奴化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不可能在各地都形成能够实现预设目标的规模效益。因此,各殖民地区的情况相去甚远。或许系统的个案调查更能还原历史,实质性地推进奴化教育研究。
抗战时期,日本对华的文化侵略实质是文化专制。因此,一些学者将日本的侵华宣传也归类到文化侵略中。如严昌洪的《抗战期间日本对华文化侵略述论》,王向远的《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等。
Ⅳ 有没有关于文化冲击的例子
1、见面问候
中国人的见面打招呼很有特色的一般都是“吃了吗”传闻这是因为中国“民以食为天”的观念造成。而西方一般都是“Hello!”之后就问天气,“觉得今天天气怎么样啊?”“觉得天气不错啊,难得的一个大晴天!”
2、餐饮习俗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喝醉了为止。
3、生活工具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老外就感觉很奇怪,两根树枝都能吃饭?但是看见两根“树枝”在东方人手中能如此灵活,也许就会觉得中国人是真聪明。听长辈说以前国家还没这么开放的时候,外国人刚多起来,最怕的就是在中国吃饭,两根树枝能把手都弄抽筋。
(4)有哪些文化冲击的例子扩展阅读:
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就会被打破。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
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化冲突
Ⅳ 你能列举一些例子来定义文化冲击吗
比如美国人可以随便就拥抱表示友好,而中国人不习惯,中国人还是喜欢点个头,握个手拍个肩膀等表示友好。
Ⅵ 文化冲击有哪些
文化冲击是指当生活在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接触到另一种新的文化时所感受到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反应。
文化冲击的四阶段
文化冲击往往难以预测和控制,不同的人对文化冲击会有不同的反应,根据奥伯格的研究,文化冲击通常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
蜜月阶段通常为国际外派人员及其家庭刚抵达东道国2~3个月的时间段,外派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抱着新奇的心态看待东道国的文化行为。从社会学习的角度看,他们没有发现自身原有行为与东道国文化的冲突,还没有接受到足够的负面反馈。
2.冲击阶段
冲击阶段通常为国际外派人员及其家庭到达东道国3~9个月的时间段,外派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将自己暴露于新文化环境中挣扎。从社会学习的角度看,外派人员开始接收到他们不恰当行为的大量负面反馈,但又不知道什么是恰当的行为,因此他们感到困惑、失望和恐惧。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文化冲击,很可能产生极度保守、沟通中断和非理性反应的结果。在这个阶段,能否克服文化冲击是决定海外派遣成功与否的关键。
3.适应阶段
适应阶段通常为国际外派人员及其家庭抵达东道国9~10个月的时间段,外派人员开始由抵触东道国文化变为逐渐适应。从社会学习的角度看,外派人员及其家庭成员逐渐了解什么是恰当的行为和不恰当的行为,并开始尝试做出恰当的行为,这会导致正面反馈的增加和负面反馈的减少。随着对新文化的逐渐理解,行为方式逐渐变得适应并可预期,语言障碍的影响开始减退,生活也开始自如。在这一阶段,人们经历过文化危机并逐渐恢复。
Ⅶ 文化冲击的五个阶段是什么列出五个阶段并简要解释
1、第一个阶段兴高采烈阶段
为新文化着迷和兴奋,要持续几天或几个月。在这段时间内,每件事情都是新的或不同的。有时这个阶段被称为是“蜜月”阶段。
2、第二阶段是危机和觉醒阶段
当你遭遇到更多的和你文化不同的新文化进,你的兴奋也转为失望。
3、第三阶段调整阶段
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
4、第四阶段接受阶段
会感觉在新文化中就像在家一样,开始在新文化中活跃,开始培养友谊,开始感到在宿主文化社会中很舒服,你开始学习语言,并且新的文化风格做事。
5、最后一阶段是再进入的冲击
你几乎象是最初在新文化中调整时受伤一样,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国外,当你返回自己的国家,也会象最早进入别的国家那样重复以上四个阶段。
Ⅷ 你遇到过的最大的文化冲击是什么
美国总是让人饱含着梦想,对于很多人来说,美国梦似乎是他们的一个目标。在美国你会发现很多,但作为一个来自完全不同文化的个人,有许多方面第一次就一定能打动你。
美国很有趣,充满活力,这里是一个融合多种文化的地方。在这个国家我们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美食、风俗等等。美国是移民汇聚的土地,因此美国更具包容性。但是,美国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因为像任何其他国家一样,美国也有让人不禁吐槽的一面。
对于没有保险的人来说,医疗成本真的很贵。免费或慈善的项目少之又少,因此贫困人口在医疗方面会面临许多问题。一些人甚至参加药物试验以获得医疗照顾,就像一部美剧中,竟然有人装病看急诊!现在理解了吧~毕竟门诊你是压根在数月内排不上队的~
在美国的时间久了你就会越来越适应这里的一切,很多真实一定要自己去发掘~无论是留学生,又或是第一次涉足的旅行者,任何新文化的冲击一定会带给你更多的挑战~同时,我也相信,这种文化冲击一定会带给你更多的挑战和进步!
Ⅸ 文化冲击的例子有哪些
文化冲击的例子有:
1、节日文化
现代中国的许多节日和西方国家的节日有相似之处,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表现突出。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祈求自身吉祥幸福,节日习俗以吃喝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并通过饮食来实现。
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缅怀上帝,求其保佑,节日以玩乐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2、婚庆活动
我们中国古代结婚,新娘穿的嫁衣是红色的,披着红盖头,现在经过中西文化交流,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中西式结合的婚礼,年轻人结婚都是穿婚纱,去教堂,然后再穿传统服装。
3、饮食文化
中国人以前是不吃西餐的,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餐厅在中国经营,中国人也喜欢西餐了。
其他例子: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吃饭时也一样。
中西文化不同的地方还有喝水方式,以前中国人对客人最热情的举动就是给滚烫的热水,中国人还有多喝热水的习惯,而西方人是基本不喝热水的,只喝冷水。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否定自己时,会认为中国人不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