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中华文化如何进入美术课堂

中华文化如何进入美术课堂

发布时间:2022-03-15 13:58:04

传统文化传承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完成育人的功能的同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结合民间工艺制作,了解传统文化,使民族的东西得以发展。 民间美术是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间美术品种极多,贯穿了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我们通过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本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化,由衷地感到骄傲,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比如,在七年级的《江南民间美术》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形式丰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刺绣、年画、皮影戏、泥塑、风筝、中国结??同学们利用课余收集的信息资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根据自己介绍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先进行交流,然后小组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向同学们介绍了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有的小组介绍了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及各种结的装饰用途和寓意。有的小组介绍了各种民间的玩具的形式、特点及民间玩具图案的装饰寓意??通过第一课时的讨论、交流,同学们从对中国古老的民间美术知识的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制作一只风筝、放飞风筝、中国结的制作,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对风筝文化、中国结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通过对风筝、中国结的学习、制作,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结合建筑艺术的欣赏,领略中华建筑的文化历史,建筑特色。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无论从建筑的构造,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少儿版七年级的《建筑与环境》单元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楼,同学们发现傣族的竹楼布局灵活多样,造型灵巧飘逸,四周以竹篱环绕,幽静宜人,体现了人居相依的理念;而蒙古包是用最简洁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侗族的鼓楼,不用一钉一铆而衔接,我们不仅为工匠的精湛技艺而赞叹,同时鼓楼又是侗家人团结的象征。通过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体会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三)结合名画欣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抓住赏画、品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在课前我安排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走进名家、名画》栏目,通过一周一位学生轮流的交流,感受艺术家那份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同时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适时地渗透传统文化,如在六年级美术教材中,在讲各种不同的线的表现时,我通过让学欣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等这样一些具体的作品,感受中国画线条的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赏画,使学生对中国画中的用线有了一定的认识,唯有在认知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造。

❷ 浅谈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

可以从绘画、音乐、舞蹈、诗词、书法等艺术门类入手,向小孩子们慢慢渗透传统文化。 幼儿接触事物都是非常感性的,因此用艺术去熏陶他们,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从传统艺术中感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❸ 乡土文化如何走进农村美术课堂

乡土文化源于大众,兴于乡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农村美术课堂中去有着丰富的开发潜力。作为新型的农村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优势,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学会利用,并巧妙的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契机,丰富农村美术课堂。

❹ 中国美术史是怎样的一门课程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中国美术史》课程是美术学院教学的专业必修理论课和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骨干课程和延伸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美术的悠久传统和光辉成就,对中国美术历从史前到近现代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要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等有最基本的了解,把握传统艺术形式语言在美术历史进程中的演进和流变,认识中国美术发生发展的历程及规律,从而使学生以本民族艺术传统为依托,在较高的文化层面和较为广阔的艺术视野中进行专业研究和艺术创作。
始创:自1982年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前身即洛阳师专艺术系美术科时期起,即面向专科生开设《中国美术史》课程。注重专业建设,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特色,《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既兼取国内各名校《中国美术史》论课程教学之优长,更注重务实,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强调良好的教学教法的运用,较早形成并实现了通过《中国美术史》课程学习,对学生专业认知、学科理念培养发挥重要意义的特点。
发展2000年洛阳师范学院升本,实现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美术学院成立,对《中国美术史》课程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国美术史》课程建设进入长足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美术学院不断地开展《中国美术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改革,已经进行了数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强调在单位教学时间中的专业信息量增大,注重把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引入教学,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注重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基础性内容和最新学术成果、本课程和相关课程、传授知识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关系。使得《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形成典型的洛阳师范学院教学所倡导的的科学性、规范性、发展性特点,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在培养知识结构全面且具创造性美术人才的过程中效果显着。主讲教师在教学及科研方面的努成就和教学队伍的整体提升和成长,对《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产生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有力的影响。
改革2000年至今是该课程走向成熟化和正规化的时期。2004年洛阳师院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被批准为洛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在此背景下,美术学院将主干理论课《中国美术史》课程作为一门精品课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重点建设。在本课程的指导思想的确定、课程模块的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探索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以培养新时期的学生美术专业素养为目标,以改革《中国美术史》教学内容为起点,以教材内容在经典性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区域文化优势为抓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行了较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内容建设。2000年开始进行《中国美术史》课程内容建设,重新建立《中国美术史》教学新的框架体系。一方面更加注重《中国美术史》发展和中国古代传统历史文化的相互关系,努力吸取文化等多学科的成果,用高屋建瓴的文化范型来阐释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及揭示美术现象后面的本质。另一方面,在体现《中国美术史》教学内容经典性的基础上注入区域性历史文化课程资源。面对高校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弘扬中原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以《中国美术史》为核心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延伸课程建设,如《河南古代美术遗存》、《河南民间美术》、《河南传统美术欣赏》等专题性课程,都已成为美术学院和全校公选的主要选修课程,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2、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列为我成教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同行前列,2004年该网络课程被评为省教育厅一等奖,2005年获评全国优秀教育资源。在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课件制作。2001年开始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信息引入课堂,丰富《中国美术史》课程的信息来源及信息呈现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水平及效果获得同行及学生高度评价。
4、网络教学。积极参与我校网络教育学院网络课程建设,可以实现同步教学、异步教学以及指导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开发和建设了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及延伸课程,完成了《中国美术史》网络课程、河南古代美术遗存、河南民间美术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构。获得河南省及教育部奖励。网络课程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同行前列。
5、精品课程建设。多年来积极建设《中国美术史》课程,为建设精品课程作好基础工作,在资源库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资料收集及整理、课件制作、录像资料、举证材料、网络资源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积累,本课程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精品课程的良好的基本条件和显着的特色。并且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潜力。2008年4月,《中国美术史》课程获批洛阳师范学院校级精品课程。
现状2009年10月洛阳师范学院获批河南省“艺术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对美术学院加大了办学条件、经费、设备、科研、项目等方面支持力度,《中国美术史》精品课程建设由此获得更加有效的支持和强大的发展推力。《中国美术史》课程在开展教学改革与实验及进一步实施相关网络课程建设、大型艺术网站“艺术河南”建设方面获得了显着成效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相关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目前学科人员作为河南高等教育美术精品课教材研究与编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核心成员,积极参与主持着全省《中国美术史》论专业课教材的改革与制定。
2010年2月,洛阳师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精品课程全面改版,新版《中国美术史》精品课程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理念的开放性、视觉呈现方式的新颖性、教学过程的适用性诸方面,均体现了新理念、新水平

❺ 怎样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通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完成育人的功能的同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结合民间工艺制作,了解传统文化,使民族的东西得以发展。

民间美术是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间美术品种极多,贯穿了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我们通过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本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化,由衷地感到骄傲,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比如,在七年级的《江南民间美术》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形式丰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刺绣、年画、皮影戏、泥塑、风筝、中国结„„同学们利用课余收集的信息资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根据自己介绍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先进行交流,然后小组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向同学们介绍了风筝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有的小组介绍了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及各种结的装饰用途和寓意。有的小组介绍了各种民间的玩具的形式、特点及民间玩具图案的装饰寓意„„通过第一课时的讨论、交流,同学们从对中国古老的民间美术知识的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制作一只风筝、放飞风筝、中国结的制作,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对风筝文化、中国结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通过对风筝、中国结的学习、制作,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结合建筑艺术的欣赏,领略中华建筑的文化历史,建筑特色。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无论从建筑的构造,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在少儿版七年级的《建筑与环境》单元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楼,同学们发现傣族的竹楼布局灵活多样,造型灵巧飘逸,四周以竹篱环绕,幽静宜人,体现了人居相依的理念;而蒙古包是用最简洁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侗族的鼓楼,不用一钉一铆而衔接,我们不仅为工匠的精湛技艺而赞叹,同时鼓楼又是侗家人团结的象征。通过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体会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三)结合名画欣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抓住赏画、品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在课前我安排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走进名家、名画》栏目,通过一周一位学生轮流的交流,感受艺术家那份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同时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适时地渗透传统文化,如在六年级美术教材中,在讲各种不同的线的表现时,我通过让学欣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等这样一些具体的作品,感受中国画线条的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赏画,使学生对中国画中的用线有了一定的认识,唯有在认知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造。

❻ 如何在美术课中渗透民间传统文化

这是一个大课题,但是又是一个小课题,作为中国美术爱好者,所见到的中国美术中都是传统文化的影子。
不管是画风还是元素,都能融进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存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认为一个从事美术的工作者,要充分的理解传统文化,但不能拘泥于传统文化,体味生活,是一个画家应有的沉淀,一个好的美术工作者应该学会提炼生活。
对于传统,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要刻意,自然就好。

❼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传承中华文化

一、美术教学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为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从高中教材可以知道,能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相当少,传统文化常常被忽视和遗忘,机械反复地进行技能学习,将忽视美术内涵。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也摧残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并强化美术文化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
二、利用课堂课程教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美术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和拓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比如对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皮影、武术、中国漆器、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四大发明、中国织绣、中国瓷器古代兵器、青铜器、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等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要有大概的理解和把握。在美术教学中,抓住教材安排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插图渗透传统教育。如对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比较,欣赏中国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建筑的构造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利用课堂知识让学生课外通过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楼,而蒙古包是用最简洁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们不仅为工匠的精湛技艺而赞叹,而且鼓楼是侗家人团结的象征。通过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学生体会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这样通过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❽ 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这是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的一段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如何通过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无愧于时代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学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教育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把文化的学习融入到美术教学过程中是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受传统文化巨大的美术魅力。一是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外来文化迅速冲击我国,一些学生在“日流”“韩流”的影响下“冷落”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少之甚少,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日渐式微。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再创辉煌。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让学生更清晰、更直观的了解中国的美术作品,感受传统美术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二是要引导学生具有参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许多传统手工艺,如泥塑、面塑、剪纸、皮影戏、年画等民间艺术正在远离我们的视线,将面临消亡的危险,怎样才能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关注点。如鉴赏中民间美术一课,课堂中可以利用幻灯片进行图片展示、可以进行实物现场展示,更甚至可以进行实地的参观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在学习欣赏好的传统美术的同时,增强民族传统文化意识,让我们的后代再次领略先人带给我们的美丽文化,自觉参与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且更是一种文化品质的学习和培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使之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是一切民族情愫的基础和前提。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位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理解,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热爱。如齐白石所画的花鸟鱼虫,笔意稳练、古朴,率真而无掩饰,他所画的虾,平淡中透出几分天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我们的美术教学就应该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它所折射出的作者那份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民族的才是历史的。我国的艺术作品既是社会时代的真实写照,又是历史见之于当下的重要窗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汴京城商业繁荣的景象,通过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北宋的风俗、风貌;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通过瓷器的欣赏,我们可以了解华夏各个时期的文明及其辉煌历史;民间美术是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我国民间美术品种极多,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三、选择教材中相应的切入点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
1.结合民间工艺制作,了解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我国的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博大精深,而学生对民间工艺的了解渠道比较狭窄,仅仅通过电视、报纸中知道一鳞半爪,或者看到父母从产地带回后的实物才略知一二,对民间工艺的内涵、价值、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民间艺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等更是知之甚少。比如在高中美术鉴赏17课《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形式丰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刺绣、年画、皮影戏、泥塑、风筝、中国结等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根据自己介绍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先进行交流,然后小组进行汇总,使学生们从对中国古老的民间美术知识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大家设计制作剪纸、年画、泥哨、风筝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加深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民族人文精神。
2.结合建筑艺术欣赏,领略中华建筑的文化历史,弘扬民族的建筑特色。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无论从建筑的构造,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建筑装饰的“吉祥观”与“等级观”,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把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作为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以建筑为切入点,展开进行分析讲解,不仅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能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传承中国民族建筑特色。
3.结合名画欣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中去。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赏画、品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通过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潘天寿的《露气》,林风眠的《鱼鹰小舟》,领略中国写意画的水墨淋漓、似与不似的创作特点。通过赏画,使学生对中国写意画有一个质的认识,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创作空灵意境中蕴含的美学真谛。
总之,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长期关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来考虑选择授课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了解民族传统艺术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激发广大青少年珍惜祖国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自觉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在知识爆炸的这样一个时代里呵护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❾ 如何开展小学美术课堂中国画传统技法教学

国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具有博大精深、风格独特的显着特征,除了在国内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国画本质上并非是西方概念中的绘画,而是一种文化综合体的表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专属于我国文化的特色综合体。若如想要提高现代社会中人的文化艺术感,提高他们对诗、书、画的欣赏水平,效果显着的方法就是将美术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将美术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前至个体的小学学习过程之中。在小学阶段设置美术课程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小就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有所接触,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热爱,能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小学应通过国画的教学,使学生从小就对国画产生深刻的认识,进而喜欢国画、会画国画,从而在“主科”学习取得成绩的同时,在艺术水平、爱国情感等方面皆有所发展。
一、现行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课程目标
正确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若想要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之中获得更高的成效,教师必须先对美术的教学目标进行确定,从而依据教学的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教学工作的实施。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特将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记述如下。
1.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①能够用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②能够用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③知道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④能够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2.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①能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②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③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④能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3.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①能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②能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③能够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④能够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由此可见,小学美术的课程目标设置层层递进、逐渐提高,小学美术教师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之上设置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的学习。
二、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课程意�x
小学时期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均处于非常活跃的阶段,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促进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除了简单的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诗、书、画这个文化综合体对学生的国画能力间接地进行培养。书法与国画的联系,在于它们都使用毛笔进行创作;诗词与国画的联系,在于它们都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展现,诗佛王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达的就是诗与画的联系。因此,美术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国画教学提高重视,充分利用自己的美术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国画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国画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成长。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是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就在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接班人。新时代条件下,只有得到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够在进入工作岗位、社会生活之后,取得其整个人生的成功。
2.完善学生对美的学习
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美作为一个独立的基础素养,仅仅依靠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交流美等方式进行美的探索和学习是不够的,美术课程在小学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规范的进行美术学习,从而能够形成追求美的正确取向,使学生能够在美的课程中,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和提高。 三、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国画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美术的课程之中,国画的教学是一项重点内容。从笔者自身对于国画的学习感受而言,笔者在学完国画之后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更使自身的综合素养有所提升。为促使小学生能够在对国画的学习中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所学习、对自身的美的素养有所提高,笔者首先对国画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以便更好地使小学生能够对国画形成争取的认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所重视。
1.接触我国的优秀传统
现如今的时代下,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使社会中人产生眼花缭乱之感。小学生进步的时代之中,导致学生有限的学习方面涉及不到类似于戏曲、功夫、国画、书法等传统的文化和国粹,从而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接触较少。小学美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我国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更深程度的理解和接受,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使其终身受益。
2.陶冶学生自身的情操
我国的传统国画讲究的是整幅图的意境和内涵,画家希望通过画面展现出真正的艺术美。小学生能够在对国画的学习过程中,在美术教师的指引之下,逐渐使自身的气质得以培养,使自身的情操逐渐提高。
3.培训学生的美术素养
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国画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及其相关心理素质,国画不同于素描,国画一旦落笔便不能够再更改。国画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耐心等相关心理素质,让学生逐渐养成胆大、细心的性格。
4.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
国画中的形象主要靠表现性进行体现,国画整篇的画幅就为展示画家的个人情感,因此,国画的画幅中必然包括一些经过提炼后的形象对画家的内心进行表达。小学生对于国画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解画家情感的同时,学会利用国画将自己的内心进行展现,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国画的精髓是神韵,国画的内容一般都能够在生活和自然中找到现实的素材,因此,对于国画的学习,能够帮助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而通过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仔细观察,使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创作素材,使美术的教学更具成效。
四、小学美术课程国画的教学策略
上文中,我们对小学美术的学习意义、课程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们不能够仅仅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理解,而应根据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向前迈出一步,指引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使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使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规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以往的文献多从理论的角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导,下面笔者对自身的经典国画课堂进行简单记述,希望能够为各小学美术教师进行国画教学提供实践运用的借鉴。
中国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绘画方式之一。中国画利用中国特有的毛笔进行作画,以水调墨或者水彩,将自身的构图、想要表现的意象展现在宣纸上。小学生通过对中国画的学习,可以体验到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了解和体会我国传统绘画及文化的特点。笔者建议,在学生进行中国画的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先对软笔书法进行训练,从而掌握毛笔的执笔姿势和书画力度,为中国画的学习和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教学目标设置:目标的设置是计划制定的依据,课堂的教学目标确定下来之后才能够更加有方向性的进行计划的制定,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学习的要求,笔者特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部分: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熟悉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韵味及运笔用墨的技法。
2.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水墨的点、线,用笔用墨的技法体会墨色变化体会水墨作画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课程教学设置: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分段学习。
低年段:1-2年级:审美培养上,经典国画作品欣赏以吴冠中的国画作品作为欣赏范本。引导学生感受、体会画家画作中点、线、色的元素表现的意境。技法上,学习用毛笔练习画点、线、色,体会笔墨的水情墨趣,在“玩玩”中初步体会学习毛笔的中锋、侧锋用笔和运笔及墨色的清、淡、浓、干、焦五色。
中年段:3-4年级:审美培养上,以齐白石经典的蔬菜瓜果、小动物的国画小品为主要欣赏范本,引导学生品味一蔬一果,一虾一蟹的画意及笔墨妙韵及中国画中的题字落款的��面布局。技法上进一步学习体验、体会笔墨的浓淡干湿展现出来的奇妙效果。
高年段:5-6年级:审美培养上,以古代的有名山水画为主作为欣赏范本,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及在山水画中表现的意境及中国画的特殊构图法,散点透视等。技法上,学习用中锋来勾画树木、山石;学习用侧锋皴擦画出树干、山石的凹凸及纹理及墨色浓淡干湿画面处理。
(三)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阵地,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课堂导入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堂结尾阶段,在这三个阶段,教师可以这样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1.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阶段,可以首先对学生展现几幅经典的中国画;在对学生进行国画的简单介绍之后,对国画的作画工具进行展示;并教会学生其使用方法,包括握笔姿势、调墨调色方法等;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示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国画的基本画法;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国画作画方法之后,教师揭示课堂的教学主题:例如画山石。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阶段,美术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现画山石的国画,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范例对山石的造型结构、皴擦墨色处理等进行思考、讨论和总结;在学生对山石的特点进行了整体的、完善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之上进行作画,将自己理解了的山石结构通过勾画、皴擦的技法展现在宣纸之上;学生作画完毕,教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作画时的体验和感受,要求班级内学生进行经验的交流。 3.课堂结尾
课堂结尾阶段,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现,小组之间进行作品的互评,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过程进行适当的参与和指导,使学生的国画水平能够在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信息中得以提高。另外,由于国画这门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教师应在此阶段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也有所渗透,激发学生的�酃�情感,培养其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
(四)课后活动。
教师的课后任务布置应以课堂的理论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够在结合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程度的理解和更高程度的掌握。笔者认为,国画的教学应不仅仅是课堂之上的授课内容,而更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所训练,因此,笔者在课后会为学生创办一些小的活动,帮助活跃性、积极性较强的小学生更好地巩固国画的学习内容。
笔者在为学生开展课后活动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在保证纪律的情况之下通过自身的思考将国画的精髓进行展现,可以展现其意境美,也可以展现其结构美。笔者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之中发现,一些创造力较强的学生,会有选择的将国画与其他绘画形式进行结合展现一幅综合性较强的画幅。绘画的评比,并不仅仅限制于学生所作出的画笔触是否细腻、意象是否充分展现,而应通过对学生在画幅中想象力、创造力的展现进行评比,对学生在画幅中所体现的国画精髓进行评比。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画为小学生打开了通往我国传统艺术宝库的大门,加强了小学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看到了专属于中国美术的博大精深,领略了国画的魅力和气势,并不断树立起民族的骄傲感和自豪感,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国画学习之后主动的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国画的教学意义众多,国画的教学承载着万众的期望,然而国画的教学在美术的教学中仍困难重重。首先用于国画教学的课时很少,无法对丰富的国画技巧进行详细的讲析和训练,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多选用临摹来使学生的国画能力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固定在观察、模仿、反馈的不断循环之中,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了抑制,从而在降低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降低了学生对于国画的热爱,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降低了学生国画能力的实质性提高,更降低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小学美术教师应极力避免此现象的出现,让学生能够在规范的指引之下对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提高,使学生能够切实从国画的学习中获得知识。笔者在自身对小学生进行国画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发现,小学生进行国画学习的首要,是要了解国画的特点,教师应使学生能够对国画的特点进行深刻的领会,其次是用笔用墨的技法要掌握,只有多练习,才能在用笔用墨中体会水墨的意趣。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之中,应是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自己决定画幅中内容的展现。学生创作的过程应交由学生自由的想象、创造、表达自身的思考。

阅读全文

与中华文化如何进入美术课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3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0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8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8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2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3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7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2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2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5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