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传承诗词文化

如何传承诗词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29 11:02:15

① 如何传承中华诗词经典

一是从高校或中学教师中招募志愿者,到社区、工地等地举办经典诗词的吟诵、分析及创作培训,提升公众阅读诗词的兴趣、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二是可以尝试举办传统经典诗词的分级考试;三是编辑出版一些简易读本,或开发更多的有趣的诗词软件,让人们轻松愉快地在手机上背诵传统诗
一、让孩子们感受到诗教的乐趣;二、让父母们感受到子女接受诗教之后的生命升华;三、不要把诗教搞成发财获利的行业;四、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传统文化教育要想久远前行,就必须平实起步,把诗教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② 传承古诗词蓝图该怎么做

诗词存在的意义也深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在学习或生活中,合理运用古诗词,来显示自己文化素养,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诗词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传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uán chéng。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泛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
出处:郭沫若 《孔墨的批判·墨子的思想体系》:尧 舜 禅让虽是传说,但也有确实的影响,那就是原始公社时的族长传承的反映。
例句
1.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 2.传承传统美德。

③ 现在如何继承并发展传统的古诗词

现代的我们该如何去继承并发展古诗词呢?我想作为一个诗词的爱好者与临摹者,本人对诗词更有一番深切体会,我想简单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承前启后”!

承:即传承,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文明传唱至今,可谓是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中的杰出一脉。

古诗词是先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我们首先要喜欢这个文化艺术,要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也喜欢这个文化艺术。只有一代一代人都喜欢,都对她有浓厚的兴趣,才能谈得上发展壮大。另外,现代人的生活与古代人有很大不同,我们也要与时共进。第一,古诗词中韵律、对仗必须坚持。第二,我们也要容忍现代人作诗作词时失声(冲出平仄)的情况,毕竟现代人发声与古代不同啊,平仄声太难掌握了。只有坚持与包容并存,诗词文化才能更进一步发展的。

④ 如何传承中国古诗词之美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热爱古典诗词,能融入其中,能了解或是体会到每一首诗词所蕴含的的用意或所表达的感情,其次也要充分了解近现代的诗词文学,将古代与现代的思想和文学内容融会贯通后,怀着热爱祖国的心情,前人的伟大情怀,将古代和现代的思想融于一体,就是最好的传承。

⑤ 传承诗词文化,我们该怎么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这是清干隆蘅塘退土孙洙对《唐诗三百首》的题词,充分评价了唐诗三百首的意义和功用。。通过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这可能是很聪明的选择。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材料要精,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三百首,最有代表性的三百首,而不是其他。第二,要熟读。三百首要反过来复过去的读,读到透读到烂为止。根据这样的材料,相信就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⑥ 如何把经典诗词传承好

近来,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广泛好评。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本期微访谈特约请相关专家一起谈谈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更好发展。
■最近,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少女武亦姝夺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很多人随之“拿起了诗词书,背起了古诗词”,对此现象您怎么看?
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认识的一些平常不怎么读书的人,看了这个节目以后,都开始在手机上安装背诵诗词的软件,坚持背诵诗词。中国是一个诗词大国,名篇佳句难以数记,长期浸淫于这些优秀作品中,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改变我们审视世界的方式,也能净化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有诗意、更有兴味。
孟凡君(西南大学教授、北大文学博士):一则为喜,二则为忧。一方面,很多人对古诗词重新关注,表明中国传统诗教模式开始回归。另一方面又不免担忧“诗词热”只是人们头脑一热的产物。中国人太多,茫然从众、无端跟风者也不少,不管出现什么新势头,往往男女老少一哄而上,然后一哄而散。中国文化世代承传数千年不绝,应归于世代教育之功。既然是世代承传的教育,就不能忽冷忽热,一会“好一似食尽鸟投林”,一会“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应该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武亦姝的母校特级教师黄荣华感叹:应试夹缝传承传统文化很难。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选择“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您认为传承古诗词该如何破除应试教育思维的桎梏呢?
张全之:这里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是冰炭不容的两个东西,而是可以并存、相互渗透的。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命题科学性的增强、阅卷规范性的提升,通过素质教育达到应试教育的目的,已经越来越变得可行。所以教师、学生和家长应该调整思维方式,通过提升学生素质来获取高分,才是基础教育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背诵诗词、大量阅读文学名着以提升自己的整体写作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孟凡君:要破除应试教育思维的桎梏,应至少做到两点:第一,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充分认识到诗教的无量妙用;第二,在立足传统、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有效改良应试模式。
■在传统文化衰落、低俗文化侵袭的语境下,把经典诗词传承好发展好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张全之:首先经典诗词属于阳春白雪,原本就属于小众,现在要通过大众来传承,自然很困难;其次,目前通俗或低俗的东西通过手机迅速传播,这些东西看起来很刺激、好玩,可以让人们很轻松地打发时间,自然对大众更有吸引力。
孟凡君:困难有三:一、真正懂古诗词的教师太少;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诗词教育书刊不全;三、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诗词文化氛围缺乏。挑战有二: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排挤;二、功利性的社会导向对非功利性的诗教活动的侵染。
■该如何将诗词的高雅性与传播的通俗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提高古诗词的普及性呢?
张全之:就《中国诗词大会》来说,通过大众传媒,展现经典诗词魅力,使诗词进入寻常百姓家,算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举。但真要传承优秀文化,还要靠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营造出“书香中国”的阅读氛围,把人们更多吸引到书房里。
孟凡君:诗教是一个长久陶冶的过程,不可能头脑热后,一夜醒来便是人人李杜、个个苏辛。要想有效的开展诗教工作,应从两方面着手:一、从蒙童抓起,坚持不懈,日久方成;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避免一曝十寒。
■在古诗词融入教育、融入生产生活方面您有哪些建议或想法?
张全之:一是从高校或中学教师中招募志愿者,到社区、工地等地举办经典诗词的吟诵、分析及创作培训,提升公众阅读诗词的兴趣、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二是可以尝试举办传统经典诗词的分级考试;三是编辑出版一些简易读本,或开发更多的有趣的诗词软件,让人们轻松愉快地在手机上背诵传统诗词。
孟凡君:一、让孩子们感受到诗教的乐趣;二、让父母们感受到子女接受诗教之后的生命升华;三、不要把诗教搞成发财获利的行业;四、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传统文化教育要想久远前行,就必须平实起步,把诗教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阅读全文

与如何传承诗词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