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意义
1、提高审美
教会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是学校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做一个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也是我们学生成才的必修课;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卓越的审美能力也是一个当代人的重要素质。
2、展示美
艺术节是展示全校师生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美的创造能力的舞台,艺术节又是我们学会审美,提升审美能力的平台。
3、愉悦身心
办好艺术节,不仅仅为师生们提供一次愉悦身心的机会,更是提升学校审美教育的大舞台。我校的艺术教育在近几年取得了飞跃发展,改制高中以来我校为各级各类艺术体育院校输送了多名艺术体育生,我校的艺术教育以完整的计划性、规范的组织性、教学的特*性和成绩的辉煌性越来越多地为全市其他学校所关注,并且逐渐成为我校的一大特亮点。
B. 西塘汉服文化节是什么意思 需要穿汉服去吗
在汉文化节期间去西塘,穿汉服免门票。今年的汉文化节是10月30到11月1。
C. 是什么日本传统节日..
元旦——1月1日民间历来就有庆新年之风俗,但确定为国家节日是在1948年。按传统习俗,“大晦日”(除夕)进行大扫除。门前摆上松、竹、梅(“松门”)(现多已改为画片代替),以示吉祥如意。除夕完餐,全家吃过年面(荞麦面条),饭后一面看专为新年播送的电视节目,一面等待新年钟声,称“守岁”。元旦早餐吃杂煮(年糕汤),喝屠苏酒,吃“御节料理“(各种美味及节日菜肴)。元旦一般休假5~7天。成人节—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一1948年定为国家节日。按日本法律规定:20岁为成年。这一天凡年满20岁的青年都身着盛装去参加成人庆祝仪式。并以这一天为人生的新起点,开始具备履行法律的权利和义务。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日本神话传说,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神武天皇统一日本后建立日本国,并作了日本第一代天皇。旧时(二战结束前)称为“纪元节”,1945年被废除,1966年恢复后改称为现名。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1966年12月,佐藤内阁提出把2月11日作为建国纪念日,第二年开始实施。缘由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第一代天皇建国即位。
樱花祭——3月15日阳春三月樱花盛开,日本人民认为樱花具有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的精神。他们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一般日本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游,赏樱,同时也是赞美大自然,放松身心的绝好时刻。不过同种植物的花期不可能实在同一天,总有先后;而且樱花的花期很短,所以在三月这个樱花观赏月里选定了15日(三月中旬)为樱花节(这时候绝大多樱花也开了,早樱还未全谢)。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樱花在日本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而且,樱花热烈、纯洁、高尚,严冬过后,它最先带来春天的消息。因此,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这时,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实为人生一大快事。
女儿节——3月3日祈求女孩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
春分——3月20日旧称“春季皇灵祭”,是天皇春季祭祖的日子,日本人也在这一天进行扫墓活动,祭祀自己的祖先。这一天,也是赞美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日子。
绿节——4月29日原昭和天皇生日
宪法纪念日——5月3日1947年5月3日日本国宪法实行
男孩节——5月5日祝愿男孩子茁壮成长,1948年定为国定节日(旧时称为“端午节”),现作为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凡有男孩子的家庭都在屋顶悬挂布制大鲤鱼(称“鲤帜”),门上摆菖蒲叶,全家吃糕团粽子。
夏日祭——8月15日在这天政府会举办祭奠游行,政府及其民间的社团会举行很多表演,人们装上漂亮的和服,上街逛街,买东西,参加娱乐活动(也就是中国所说的游园);周边的店面在这天也会装饰一新,开展各种特别活动。这种庙会的原始习俗原先来自中国,后来传到日本,结合日本的本土文化,就有了今天各种各样的祭奠活动,逐渐形成了日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盂兰盆会——农历七月十五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盂兰盆节是日本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至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在小镇和农村生活的人还要穿着夏季的单和服跳盂兰盆舞。
月见——农历8月15日在东方世界大都有赏月的习惯,日本在8月15日这天会准备有丸子、季节性水果等物品摆在窗边供奉月亮,然后再一边赏月。月亮高挂在澄静的秋空中会显得格外的美,对以农为本的日本人来说赏月的原意是祈求农作物丰收的形式,但在现在已是纯粹的赏月而已了。
敬老节——9月15日1966年定为国家假日,以表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老人的尊重,并祝愿他们健康长寿。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庆祝会,向老人赠送纪念品。
秋分——9月23日旧称“秋季皇灵祭”,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民间也在这一天祭祀祖先,以缅怀先人。
体育节——10月10日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日,1966年被定为国家节日。秋季运动会一般也在这一天举行。
文化节——11月3日于1937年定。旧称“明治节”,是为了纪念明治天皇的诞辰日。现在是作为向科学、文化事业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授“文化勋章”的日子。因勋章上刻有菊花图案,所以也称之为“菊花日”。这一天各级学校都停课,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儿童节——11月15日特别为7岁和3岁的女孩,以及5岁的男孩过的节日。
劳动感谢节——11月23日于1948年定。旧称“新尝祭”,是天皇品尝新米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尊重劳动、庆祝生产的日子。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建国纪念日:2月11日,系按阳历推算出的古代神武天皇元年的元旦。
圣诞节——12月25日在日本也不只限基督徒,有很多人都会在圣诞夜与家人或男、女朋友互换圣诞礼物和一起享受丰盛的圣诞大餐。通常都还会准备有装饰圣诞节式样的蛋糕来庆祝。为刺激消费意欲各百货公司和企业在圣诞节前就会开始炒作所谓的圣诞节活动。大约在每年的11月后半月起,百货公司和商店街就会装点的非常美丽,进而开始展开一连串的圣诞特卖活动。
D. 文化节一般是指什么
你好,我觉得动漫文化节的意义就是宣传交流!
E. 民俗文化节与民族节日是否同个意思
有一些不同,如民俗文化节有傣族的泼水节,但民族节日中华民族都过的春节。
F. 三亚的南山长寿文化节是什么时候举办的啊有什么意思么
“南山长寿文化节”是三亚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庆活动,每两年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期间举办,活动为期一周。活动以“生态健康、国泰民安、长寿延生”为主题,生动地展示海南省长寿岛形象,推动老年旅游事业的发展,一贯地倡导“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的社会主张,继续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老、孝母”的优良传统,为提高老人生活品质,增进老人身心健康而努力。
G. 日本是怎么过文化节的
在日本,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文化节日,文化节就是其中一个,日本的文化节是十一月三号,文化日是日本国民节日之一,在1954年以前是为纪念日本明治天皇诞辰而设立的节日,这一天作为文化节,是为了提倡爱自由平等,促进文化事业的社会原则。
在这一天呢,会对文化事业有成就的人颁发勋章,而勋章的名字就叫做,文化勋章,哈哈,我觉得这勋章的名字太直白了,是要在日本的皇宫里举行这个文化勋章的颁发仪式,文化不只是代表的是文化知识,还代表着学术、科学技术、艺术领域之类的人才,他是属于日本国内文化领域最高的一种勋章了呢,据我了解貌似只有这一种最高勋章,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就是大概把。
这一天呢,日本的各家报纸都会做出相关的报道,可见是有多么重视啊。
H. 隆安那文化节是什么意思
壮侗语民族把水稻田叫做“那”,“那文化”就是壮侗语民族的稻作文化,“那文化”圈是以稻作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壮侗语民族群体,它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和独特的稻作文化习俗。“那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以及越南北部、老挝、缅甸、泰国和印度的阿萨姆邦等地。
“那”文化节,就是壮侗民族稻作文化节。
广西隆安将举办“那”文化节 展现壮族古老稻作文化
2012年4月11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4月26日至5月3日,在隆安县举办“2012年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此文化节将向外界展示中国发源最早、规模最大、生产工具最先进的稻作文化中心区之一:以隆安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稻作文化——“那”文化。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考古学家在隆安县境内相继出土了大量的大石铲、牙章、遗骨等文物,并在此间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这些可靠的考古资料,为隆安县成为“那文化”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谢寿球说,壮侗语民族把水稻田叫做“那”,“那文化”就是壮侗语民族的稻作文化,“那文化”圈是以稻作作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壮侗语民族群体,它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和独特的稻作文化习俗。“那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以及越南北部、老挝、缅甸、泰国和印度的阿萨姆邦等地。
谢寿球称,通过考古发现,隆安县境内出现了中国历史最久远、规模最庞大的稻神祭祀坛,这样的稻神祭祀坛在别的地方是从未被发现过的。而且,隆安还是中国野生稻的原生地。诸多证据表明,以隆安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是中国发源最早、规模最大、生产工具最先进的稻作中心区之一。
中国稻作文化研究着名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说,隆安自古流传着最古老的稻作文化习俗,“四月八”农具节、“芒那节”等最原生态和独特的农业祖神祭祀民俗,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程序严谨的祭祀方式,造就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那”文化。目前,全县已有《那桐农具节》、《红良壮族打铁技艺》、《稻神祭》、《壮族九莲灯》、《壮族亥日》等5个项目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梁庭望称,隆安的稻作文化必定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影响全世界,将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为进一步发掘和弘扬历史文化,加快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隆安县人民政府决定举办此项节庆。节庆主要安排三个板块十二项活动,包括开幕式、“那”文化论坛、山水旅游节三大联谊载体,美食一条街、商品展销交易会、投资洽谈活动三个经贸平台,文艺晚会、书画摄影民俗作品展、千人稻神祭表演、千人石铲表演、千人农具表演、百人排歌表演六项文化活动。
开幕式将以弘扬“那”之魂,实现新跨越为主题,以历史悠久的“那”文化习俗为主线设计编排大型情景表演节目,充分展示隆安古仆、独特的稻作文化;大型文艺晚会将以“在‘那’文化绽放的地方”为主题,内容分为《据“那”而作》、《凭“那”而居》、《靠“那”而行》、《依“那”而乐》等四个章节,每个节目都融合“那”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并邀请诸多明星前来“助阵”,将奉献一道“那”文化盛宴;山水旅游节将依托隆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举行各种休闲游乐活动,让广大游客亲身体验“那”山“那”水的美好与惬意。
隆安县人民政府县长陈竑说,整个节庆活动将凸显“民族化、本土化、大众化、集贸化和多样化等“五大特色”,将旅游与文化及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区内外客商搭建商贸、引资、旅游等商务平台。届时,将有数百位境内外行政官员、数千名境外游客、近万名国内游客云集隆安,50多家境内外新闻媒体将进行全程采访报道或现场直播。
I. 文化节庆概念解释
文化节庆概念。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
J. 日本大学文化节是啥
1、网络就有懒得手打,仅摘录谢绝采纳
日本每年的秋季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举行文化节。很多是向社会开放的。目的即可以向社会做宣传广告,又可以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才能。谁都可以自由参观他们的教学楼和校园。各个系拿出研究成果向来宾展示。大学生们还各显生手,做各种料理叫卖等。。。
2、又称为【祭】【学园祭】【文化祭】等。“祭”,在日语里是节日的意思。而大学祭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课外活动,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有的高校甚至举行两次。负责组织工作的都是学生,校方不直接参与而是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大学祭的内容也很丰富。这一天,学校里的各个团体、俱乐部都会来个“模拟出店”卖些饮食。除此之外还有文艺演出和文化展览等。举行地点在各自的大学校内,参观的人不但是局限本校学生,而是公开的面向社会。一般规模稍大的高校大学祭也可以算作当地的重要节日。
---非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