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哪些文化是外来文化

哪些文化是外来文化

发布时间:2022-06-29 19:17:54

‘壹’ 我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是不是除了中医书法其他都是外来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具体体现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方式,中医中药,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等方面。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看,我们的本土文化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具有生命力。

‘贰’ 中国有哪些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是指非本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非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绵延不断地传入中土,前后长达数百年,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这第一次只是对中国的宗教信仰影响很大,对社会经济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另一次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叁’ 外来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外来文化包括:文学、绘画、舞蹈、音乐等文艺全方位。

‘肆’ 如何定义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是指非本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非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伍’ 外来文化的具体特征

外来性文化是指那些来自其他民族而在本民族中产生一定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审美文化。理解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外”,一个是“来”。讲一种审美文化是“外”来的,就是强调这个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异”。而讲外来文化的“来”,就是强调它和本民族文化的“同”。这意味着外来文化进入本地审美文化的视野,会感染其审美色彩,成为既有别于本地审美文化、也多多少少地有别于它的原初样式的一种存在形态。
例:油画《泉》。
外来文化的审美特征有三点:第一,奇异;第二,徵实;第三,逼真。
奇异,指外国的文化进入中国文化视野之后所呈现的一种迥异于本土文化的特征。
徵实的特征是和中国审美文化相对而言的。中国文化讲求的是空灵和蕴藉,而外来性文化,尤其是外来的西方文化,则具有一种追问本体、以实体为本的传统。
例:塞尚静物画。
西方重在形式的逼真,中国重在形式的模糊。西方的艺术家常常认为,一幅画的好坏,必须要看它是否“逼真”,是否合乎自然。

‘陆’ 影响中国的外来文化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影响中国的主要外来文化: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古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近现代西方文化

特点:

1、草原游牧民族文化:①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给中国人带来了铁器、胡瓜、胡床、葡萄、番茄、箜篌、羌笛和尚武精神等,影响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当代汉语普通话也受到阿尔泰语系的影响;②持续时间长,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直到清代中国都受到游牧民族文化深远的影响;③这些游牧民族的文化最终都被中华文化所同化,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与华夏农耕文化一同构成当代中华文化。

2、古印度文化: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佛教方面,在宗教和哲学领域对中国人影响最大;②传入中国的印度文化最后被中国本土化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③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三条线路向中国传播。

3、伊斯兰文化:①主要是宗教文化,对中国回族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排斥

4、近现代西方文化:①是强势的先进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化影响巨大,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主体部分;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排斥,但新文化运动后逐渐战胜了中国传统文化;③对中国现代化贡献巨大,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基础;④包容性极强,可以吸收、容纳中国传统文化、古印度文化、当代日本文化和世界各地的各种宗教;⑤包罗万象,包括西装、西方语言(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拉丁语族和芬兰语系、乌拉尔语系)、西餐、现代科技、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现代文学、西方文化复兴时期以后的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现代建筑、影视剧、现代美术、现代音乐,在当代华人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柒’ 日本有哪些外来文化

你这个问题范围确实很大,我只能简单一说,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二楼所说的仅仅是些枝叶而已。
一、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包括了以五经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唐学”、宋初时期的新儒学、元明时期的阳明学和朱子学等。
二、佛教文化:佛教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于公元6世纪中叶经朝鲜传到日本,在日本形成了比在中国更大、更持久的影响。
三、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摄入分为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蛮学、以荷兰文化为中心的兰学、以及以西方先进科学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洋学这三个阶段。
我只能概述到这里,具体的东西不是一两千字可以叙述完的,如果有兴趣的话楼主可以自行查找相关的资料。
问题补充:
那么你的题目就有问题了,首先日本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吸收外来文化,孜孜不倦的求学史,“拿来主义”是日本的特色,这具体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你所说的文字,文字的来源我就不赘述了,这几乎是常识了,那么日本的书法呢,这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吧,日本书法的祖先是中国的王羲之。再比如说绘画,日本绘画中的日本画来自于佛教,西洋画来自于荷兰。再比如陶器,日本的陶器是模仿中国的唐三彩,而瓷器则是由朝鲜的李参平传入。诸如以上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如日本的国球棒球源自美国;空手道源自唐手;围棋、将棋、麻将皆源自中国;落语和漫才源自中国的单口相声和对口相声;号称日本文学之粹的物语、草纸、纪行来源自佛教;日本古式建筑、雕刻来源于佛教艺术;节日中的端午节、七夕、赏月源自中国,彼岸、春分、秋分源自佛教,圣诞节源自基督教等等等等。日本文化要素中的外来文化已经渗入日本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小到一根筷子,大到风俗习惯,无一不带有外来文化的影子,相比之下日本的本土文化反而有些相形见拙,凤毛麟角了。

‘捌’ 身边的外来文化

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复杂整体。
只要是非本土的文化都可以称作外来文化。如区别于东方文化的西方文化;以国名命名的各种文化,如美国文化,日本文化等。
人们经常把“外来文化符号”和“外来文化”一词混为一谈。外来文化是抽象的,包括各种外来文化符号;外来文化符号则是具体的。如圣诞节、十字架等节日或物品,只是符号,不能称作“外来文化”。

‘玖’ 什么是外来文化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by 南野藏马

前几日在书房,兴之所致,随手拎起了一本四书,翻到到第一面,念了两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便发现自己意兴阑珊,随手又把它扔到了书橱里,拿起本日本漫画,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后。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叹中国当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对于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为,不禁感到惭愧,一向标榜热爱传统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弃这些中国骄傲么?

时逢国庆,单位邀请我们新行员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我便想,是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来感叹祖国多么秀美多么壮丽的河山,还是切实关注一下我们正在慢慢遗失的民族骄傲呢?

台湾忠信工商学校的校长高震东在内地演讲时说,“什么是爱国?哪里是爱国?什么都是爱国,哪里都是爱国!”爱国是微小却又具体的。我们身在中国,有时却茫然不知自己国家有什么,是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我们过于注意别人的东西?爱国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她是千百年来国人对文化的希望,是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当我们今日面临着随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而如洪水般涌来的西方文化时,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那涓涓的细水长流?

我们的81年代后、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

简练的讲,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的名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它刚好总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最早的诗歌《诗经》开始到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古乐。“书”,是指历代文人体现他们思想观点的专着,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体现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礼”,是指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易”,并不单纯的是指《易经》,还包括了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而“春秋”便是特指从《尚书》到《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一系列的史学专着。中华传统文化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现代那些伪民俗或是一个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还没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更没提到魏晋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或是为了逗情人开心为她轻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浓情蜜意?

我们现在是否能从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潇洒不群、壮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是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致,与君痛饮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呢?大概只会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杀杀中了吧。

没有了“花间一壶酒”、“共剪西窗烛”的烂漫情怀,没有了“誓扫匈奴不顾身”、“醉里挑灯看剑”的壮烈胸襟。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年代和90年代难道只能在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的多袋阔脚裤中显示自己的潇洒不羁么?没有了任侠的少年轻狂,没有了温文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

还有多少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来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亡,不是匹夫之责,而是我的责任。有多少年轻人还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会装作很酷的说“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日埋首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拒绝长大。

还有多少人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吴宗宪的《我猜》和《周日八点档》,大概只会迷惘的说: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会觉得“香九龄,能温席”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大概会觉得他好傻,干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买台空调不就得了吗?还有谁会觉得“融七岁,能让梨”是一种中国式的谦逊礼让?孩子们自小接受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课内科外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哪还会有人说,第一名我不要,给你吧!再不知何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们可以成为象曹子建、王摩诘那样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了。孩子们现在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已大多为考试加分服务,哪还有“为君唱遍《红豆吟》”的情怀了。

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相信有圣诞老人。我不知道谁是阿福,也好久没放过爷爷纸糊的风筝了。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看来除了意味着能看到无聊的文艺晚会,多几天去哪里都是人满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苍白。传统,从我们指缝滑过,轻轻流失。

西元一九00年,梁启超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造世界”的少年气质在我们身上依稀可见,却再嗅不到中华之气息。纯粹的行乐主义、盛气,在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轻浮。我们应从何处寻觅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难道是在邻国日本的传统活动上发现:“咦,这个东西是从我们中国唐朝传过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反省,我们为何只有在别人那里欣赏到曾经的国粹。蓦然回顾,国已不国。

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而让我们走的更远,在座诸君难道不会心思神往?

‘拾’ 外来文化包括哪些举例说明哦,比如有圣诞节等节日还有麦当劳什么的,谢谢咯

西洋乐器的引进,钢琴,小提琴等等
日本动漫
太多了,你所能看见的事物,60%都是外来文化的产物。

阅读全文

与哪些文化是外来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