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湖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吗
西湖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自公元9世纪以来,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江南的杭州城增添了无限美景。数百年来,西湖景区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日本和韩国的园林设计都产生了影响,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该景观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Ⅱ 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Ⅲ 杭州西湖文化遗产有哪些
西湖文化遗产是由承载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六大景观组成要素分布范围组成,并依据核心要素“西湖十景”的完整视阈空间范围,结合可清晰辨认的地形划定边界,占地面积4235.76公顷。
六大景观要素是指:
一是西湖自然山水(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与北、西、南三座丘陵);
二是城湖的空间特征(简单地说即为“三面云山一面城”);
三是“两堤三岛”景观格局;
四是“西湖十景”题名景观(即大家熟知的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柳浪闻莺等“西湖十景”);
五是西湖文化史迹(包括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等14处历史遗迹);
六是西湖特色植物(西湖两堤“桃柳相间”的景观以及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卉及分布于西湖群山中承载了中国茶禅文化重要价值的传统龙井茶园以及其景观)。
Ⅳ 2019年7月6日杭州的什么列入世界遗迹名录此外我知道的文化遗产有什么自然文化遗产有什么
2019年7月6日杭州的什么列入世界遗迹名录?应该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杭州的世界文化遗产就有西湖,京抗大运河杭州段,西溪湿地等。
Ⅳ 杭州有几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杭州市梁祝传说等八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杭州市的梁祝传说、
白蛇传传说、
杭州小热昏、
西泠印社金石艺术、
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
富阳竹纸制作技艺、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余杭滚灯等
八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Ⅵ 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突出价值的保存、研究与展示,发挥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大运河遗产)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大运河遗产包括:
(一)大运河河道: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西兴段等;
(二)大运河水工设施遗存:拱宸桥、广济桥、凤山水城门遗址、西兴过塘行码头等;
(三)大运河附属遗存:富义仓等;
(四)大运河相关遗产:桥西历史文化街区;
(五)其他依法补充列入的遗产要素。第三条大运河遗产保护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统筹协调、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维护大运河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第四条大运河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并发挥大运河水工设施遗存的功能价值,保护大运河附属遗存、相关遗产与大运河河道的有机联系,保持大运河沿线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维护大运河两岸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将大运河遗产保护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目标考核。
市人民政府和大运河遗产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协调机制,统筹解决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展示、开发、利用、文化交流中的重大问题。
大运河遗产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组织本级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部门,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市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工作。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部门所属的大运河遗产保护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大运河遗产的日常保护、监测、研究和展示等工作。
大运河遗产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部门,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本区域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
大运河综合整治、沿岸土地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第七条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大运河遗产的文物保护工作。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上交通管理机构负责大运河遗产通航水域的航道管理、港政管理、运输管理、水上交通安全监督和船舶污染防治管理。
城市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市河道管理的职责分工负责大运河河道的管理工作。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大运河遗产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绿化、旅游、农业、气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工作。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大运河遗产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大运河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鼓励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大运河遗产保护资金。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运河遗产的义务,并有权举报、制止破坏大运河遗产的行为。
鼓励利用大运河遗产宣传周等形式,举办展示大运河遗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活动。
大运河遗产保护机构应当建立大运河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机制,组织、指导、培训志愿者参与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第十条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是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依据。
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应当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明确大运河遗产的构成、保护标准和保护重点,分类分段分级制定保护措施;确定遗产区、缓冲区范围,限定遗产区、缓冲区土地利用强度和建设规模,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减少城乡建设、航运、游览等对大运河遗产的负面影响,协调遗产保护与沿线城乡发展、居民生活的关系。
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应当根据大运河遗产的保护需要,分级划定缓冲区范围为一级缓冲区和二级缓冲区。第十一条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由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部门会同市文物、规划等部门以及实施大运河综合整治、沿岸土地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的有关单位编制,经征求市建设、城市管理、水行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和大运河遗产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前,应当先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研究处理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经批准公布后,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批准。
Ⅶ 杭州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写出5条拜托各位了 3Q
西湖美景申遗成功 成中国第41处“世遗” 中国的杭州西湖风景区此次申遗面积为4235.76公顷,包括六个承载突出普遍价值的方面:西湖自然山水、成湖空间特征、景观格局、西湖十景、服务景观、西湖文化、西湖特色植物。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西湖景观,坐拥十多处历史遗迹,体现中国传统园艺、绘画、诗词文化元素,还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独特的景观审美传统,对13世纪至20世纪东亚地区的园艺景观也有显着影响。
Ⅷ 杭州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1、雷峰塔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时恰逢北宋追谥钱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孙氏为“皇妃”,所以命名为“皇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
Ⅸ 杭州西湖是什么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在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巴黎时间2011年6月24日17点55分(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23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杭州西湖通过审议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获得成功。
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2011年6月西湖申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申遗历程:
·1999年西湖申遗工作开始启动
2001年以西湖申遗为主要任务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动工
·2006年西湖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8年8月西湖作为正式申报项目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核准
·2009年2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递交西湖申遗文本及规划纲要
2010年2月西湖申遗文本及规划纲要通过初审
2010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专家对杭州西湖申报项目进行实地评估考察
2011年5月世界遗产中心公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西湖申报项目的评估意见
·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