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阿斯亚文化在哪里

阿斯亚文化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7-03 02:33:43

⑴ 阿斯基亚王陵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阿斯基亚王陵

英文名称:Tomb of Askia
国家:马里
所属洲:非洲
入选时间:2004年
遴选标准
200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ii)(iii)(i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⑵ 希腊在哪

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

公元前第2千纪和第1千纪初期的希腊 近代考古发掘揭示,希腊大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克里特岛约于公元前第3千纪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公元前第2千纪初有了国家和文字。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些讲希腊语的部落开始在希腊半岛定居。公元前第 2千纪的中、后期,希腊人建立过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旧译“派洛斯”)等小国,已有文字,创造了灿烂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第 2千纪中期起,希腊人逐步向爱琴海(包括克里特岛)的诸岛扩张。传说发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的特洛伊

战争,可能就在希腊人向外扩张的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或者公元前12世纪初。(见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世纪以后的一、二百年内,迈锡尼文明逐渐衰落。一些生活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讲希腊语的部落从北方进入希腊半岛,引起了塞萨利亚及其以南的许多希腊部落和部族向不同方向的迁徙。国家、文字和宏伟的宫殿都消失了,继之而来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希腊人居住的地区占统治地位的“荷马时代”。

公元前8~前4世纪上半叶的希腊 从公元前 8世纪初至前 6世纪末,古代希腊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环境之中,没有受到外族的严重威胁。由于与古代世界其他一些文明中心的联系日益密切,希腊人从埃及和西亚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铁制工具已经普遍使用。尽管所有地区主要的经济部门都是农业,但在一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如科林斯、埃吉纳、米利都、雅典、哈尔基斯、埃雷特里亚、希俄斯等地,商业和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制陶、武器制造等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业也有长足进步,出现了三列桨战舰。公元前 8世纪,希腊人在改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重新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公元前 6世纪中叶,在埃吉纳、科林斯、雅典等地开始铸造货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从公元前8 世纪起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人中,又开始形成国家。一、二百年内,陆续出现了一批史家称为“城邦”的小国。但也有一些部落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后期。

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前6世纪末希腊人的广泛移民活动,是社会经济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商人外出贸易,破产者到海外谋生,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陆续在海外占据一些殖民点。随着希腊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殖民范围扩大,在东起黑海东岸,西至今法国的马赛,包括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的一部分,南达尼罗河口和利比亚,北抵今阿尔巴尼亚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的广大地域内,几十个希腊城邦(远非所有城邦都参加了移民)先后建立了总数逾百的移民区。其中最着名的有林斯人建立的叙拉古,斯巴达人建立的塔连同(见大希腊),迈加拉人建立的拜占廷,米利都人建立的奥尔比亚等。大多数城邦移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耕地不足。这个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是绝大多数移民区都成了独立的城邦。它们与母邦的关系,主要限于奉祀共同的神□。随着条件的变迁,彼此间的关系有的疏远,有的密切,也有的兵戎相见。同时不少地区出现了移民奴役、剥削原有居民的现象。在广大地域内众多移民区的建立密切,也有的兵戎相见。同时不少地区出现了移民奴役、剥削原有居民的现象。在广大地域内众多移民区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希腊人与其他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希腊经济的发展,对各城邦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也有一定影响。

古代希腊

希腊人在向外扩张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内部各地区间的交往。以宗教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许多“近邻同盟”的建立,奥林匹亚、德尔斐等逐渐具有全希腊意义的宗教中心和竞技中心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希腊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经济、文化交流。城邦之间也发生过不同性质的战争,包括斯巴达征服美塞尼亚那样的希腊人奴役希腊人的战争。

公元前 7世纪中叶以后,重装步兵逐渐成为各城邦公民兵的主要兵种。兵制的变革对城邦政治和社会发展都有影响。贫富分化加剧引起的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奴役以及政治上的垄断地位的斗争,以奴役外族人为主的奴隶占有制的发展,使许多城邦的阶级结构和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其突出表现为斯巴达的“平等者公社”的形成,以及僭主政治在许多城邦的兴衰。同时出现了一些用成文法规定城邦基本制度的“立法者”的活动,如斯巴达的利库尔戈斯(一译“莱库古”)改革、雅典的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除由波斯人扶植的一些僭主外,在公元前7和前6世纪的希腊,“僭主”一词系指非通过选举上台执政的人,他们大多得到公民中下层群众的支持,采取一些有利于下层群众、削弱氏族贵族势力和影响、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措施。最着名的僭主是科林斯的佩里安德和雅典的庇西特拉图。

公元前 6世纪中叶起,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斯巴达逐步联合半岛大多数城邦,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希腊一个城邦集团的领袖。以米利都为首的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推翻波斯统治的起义(公元前 500~前494),揭开了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的序幕。公元前 492、前490和前480年波斯军队对希腊的侵略,都以失败告终。在马拉松、萨拉米斯、普拉蒂亚等战役中,反抗侵略的数十个希腊城邦的人民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希腊人的胜利在希腊世界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见希波战争)。西西里岛的希腊人也在公元前480年取得了打败迦太基的重大胜利。

公元前478或前477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提洛同盟。该同盟的建立及其性质的演变,使希腊世界的整个政治格局变得日益复杂。以奴隶占有制为基础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整个希腊世界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雅典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扩张,斯巴达日益感到不安,并且企图加以限制。忒拜、科林斯、阿尔戈斯等比较大的城邦则都权衡利害得失而在分别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两大城邦集团之间周旋。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各邦之间矛盾更加突出。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臻于鼎盛。城邦之间的矛盾终于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不仅牵涉到希腊半岛的许多城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触及散布在西西里、爱琴海诸岛、色雷斯沿岸和小亚细亚等地的众多希腊城邦。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告终。战后,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叙拉古等主要城邦内部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一些地区,公民兵制逐渐瓦解,雇用兵制不断发展。

在希波战争中失败而暂时退出欧洲的波斯,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起重新成为操纵希腊政局的重要力量,并用大量金钱支持斯巴达,帮助其打败雅典。不久,斯巴达因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政治地位问题与波斯发生武装冲突,波斯人转而支持不满斯巴达统治的希腊诸邦。公元前 395年爆发了雅典等邦联合反对斯巴达的科林斯战争(公元前387年结束)。同年,在波斯任职的雅典人农指挥的舰队,大败斯巴达海军,迅速清除了斯巴达在爱琴海诸岛派驻的军队。他胜利返回雅典,重建了公元前 404年根据斯巴达的要求拆除的雅典城墙。为了求得波斯人的支持,希腊交战双方竞相派代表与波斯王廷谈判。公元前 387年,斯巴达以承认波斯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统治为条件,在波斯人直接干预下,强迫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希腊城邦接受了有利于斯巴达的《安塔尔基达斯和约》。此后,斯巴达重新肆无忌惮地干涉其他城邦的内政,蹂躏他邦主权,扶植寡头。

公元前 378年,忒拜的民主派在雅典人支持下推翻了斯巴达于公元前 382年扶植起来的寡头统治,驱逐了强占卫城达军队。以忒拜为首的维奥蒂亚联盟在埃帕米农达等人领导下,一时成为左右希腊大陆政局的首屈一指的强国。公元前 371年留克特拉之役后,斯巴达军队被逐出中部希腊。随后,埃帕米农达率军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促成了阿卡迪亚的独立,使麦西尼亚摆脱了斯巴达人数百年的统治,重新获得了政治独立。此后,斯巴达不再是希腊的头等军事强国,其政治影响也江河日下。忒拜的称雄于公元前 362年蒙提涅亚战役后结束。在色萨利,费列的僭主雅松(公元前380~前370当政)也一度雄踞一方,并企图称霸希腊。

留克特拉战役纪念碑

利用对斯巴达暴虐统治的普遍不满,雅典于公元前378 年组织了新的城邦联盟。起初,它庄严保证入盟诸邦平等,不干涉他邦内政,不在他邦境内驻兵和安置雅典军事移民,一时博得广泛的支持。但是以雅典为首组织的第二个城邦联盟(史称“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好景不长。忒拜不满雅典接近斯巴达,带领一部分支持者分裂出去。接着,因雅典违反同盟条约而爆发了盟邦反对雅典的“同盟战争”(公元前357~前355)。雅典的失败使同盟趋于瓦解,于公元前338年正式解散。

马其顿王国的崛起和希腊化时代 希腊的北方邻国马其顿的居民在种族和语言方面与希腊人很接近,并且深受先进的希腊文化的影响。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前336在位)统治下的古代马其顿的迅速崛起,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马其顿历史的发展,而且使马其顿人的历史从此长期与希腊人的历史融为一体。马其顿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的向外扩张,严重损害希腊许多城邦的利益,威胁它们的生存。以狄摩西尼(公元前384~前322)为代表的雅典反马其顿派,从公元前 4世纪50年代起,即为抵抗马其顿的侵略在雅典内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以失败告终。公元前 338年希腊诸邦联军在喀罗尼亚战役中败北,从此希腊的大部分城邦逐渐丧失了政治独立,沦于马其顿王国统治之下。

公元前 334年开始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实质是以马其顿人为主的马其顿、希腊军队对亚洲和北非广大地区的侵略。公元前 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希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在欧亚非三洲的广大地域内出现了以托勒密王国、塞琉西王国、马其顿王国为主的一批“希腊化国家”。希腊化时代的希腊城邦多数程度不同地成了国王或僭主统治下的保有一定自治权利的地方自治单位。在希腊大陆,只有埃托利亚同盟和阿哈伊亚同盟以及斯巴达比较长期地保持了政治独立。公元前 299年罗马势力开始侵入巴尔干半岛。随着希腊化诸王国陆续灭亡,罗马人逐渐成为希腊人命运的主宰。公元前30年,罗马灭亡了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古代希腊的历史随之告终。

古代希腊文化 在广泛吸收西亚和埃及等地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古代希腊人根据生产,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在包括数学、天文、医学、建筑、雕刻、戏剧、诗歌、哲学、历史、演说术等众多领域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领域希腊诸邦都为丰富希腊的文化宝库作出了努力。在希腊化时期,由于希腊文化与亚洲和非洲各地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某种程度地融合和相互影响,使传统的希腊文化有了新的内容。古代希腊文化是属于奴隶占有制社会经济形态的文化,其发、发展与奴隶占有制密不可分,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gudai Xila wenhua

古代希腊文化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指公元前第 3千纪末至前 1世纪下半叶生活在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周围广大地区的古代希腊人创造的文化。古希腊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世界,尤其对欧洲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从公元前 4世纪开始,“希腊人”并不单纯是一个种族概念,而是泛指一切接受希腊文化和讲希腊语的人。

公元前第3千纪末和前第2千纪,在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大陆有过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见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这里主要讲公元前第 1千纪的希腊文化。这一时期的希腊文化是适应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占有制一定发展阶段希腊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反映、服务于这种发展的;是希腊人广泛吸收周围各民族,尤其是古代西亚、北非诸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创造性地予以改造和发展的结果,是不同地区的希腊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神话和宗教 古希腊文化发轫时期,神话和宗教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希腊人创作了许多具有永恒魅力的神话。希腊的宗教有过对宇宙万物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并从图腾崇拜发展到拟人化。古希腊众多的氏族部落共同体都曾有自己的神,后来有了城邦的神和在整个希腊世界得到普遍尊重的神。公元前 8世纪末至前7 世纪初的诗人赫西奥德已经在他写的《神统谱》中叙述了以宙斯为首的包括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赫拉等在内的神的家族。

宗教在希腊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作用是有区别的。在阶级分化还不严重,所有氏族成员都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许多神与劳动过程有关。如赫尔墨斯放牧,雅典娜栽培橄榄,阿尔忒弥斯打猎等。当氏族贵族成为公社的统治者的时候,神便成了他们的保护者和权力的源泉。执掌祭祀大权的氏族贵族运用手中的宗教权力,控制和奴役普通氏族成员。他们利用据说来源于神或是得到神的保护的不成文法,对氏族成员进行裁判。当氏族贵族的统治由于城邦制度的发展而遭到削弱或摧毁时,把全体公民联系在一起的具有整个城邦性质的宗教便应运而生。为城邦全体公民奉祀的神建庙和设立节日,是其具体表现。在雅典,所有重要的祭祀活动都被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各种节日庆典成了加强公民团结的重要手段。在希腊化时代,埃及和西亚诸国的众多宗教信仰对希腊人产生了广泛影响。托勒密王朝的国王大力推行对兼备埃及神和希腊神特征的塞拉皮斯的崇拜。

建筑和艺术 希腊人的祭祀仪式一般不在庙内,而在庙前举行,因此庙的规模不大。最早的神庙为木结构,后来发展为石结构,多用希腊盛产的大理石建筑。公元前7世纪以前,在科林斯等地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神庙,其结构显然脱胎于迈锡尼时代的“麦加隆”(正厅)。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两种围柱式神庙构筑法,即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前者盛行于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地区、大希腊和西西里岛,后者则为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广泛采用。作为希腊建筑基础的柱式结构是希腊人的伟大创造,对后世影响深远。公元前 5世纪末,在伊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科林斯柱式,并于公元前 4世纪被广泛采用。神庙的装饰从无到有,在很长时期内,塑造神像和装饰神庙、祭坛是希腊绘画家和雕塑家施展才能的主要方面。古希腊雕像—掷铁饼手除塑造神像外,希腊雕塑家还创造了众多的被理想化了的人体雕像,其中包括大量表现优秀运动员的雕像。早在公元前 7世纪就出现了称为“库罗斯”的石质裸体男青年雕像。在手法上,希腊雕塑家长期致力于表现运动中的人体姿态,取得了巨大成就。公元前 4世纪的雕塑家开始注意表现人的情感。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一些描写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作品。

公元前 5世纪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有以表现运动中的竞技者着称的米隆,以精妙的青年运动员青铜雕像闻名的波利克利图斯和以雕塑神像享有盛名的菲迪亚斯(活动时期约公元前490~前430)。菲迪亚斯创作的奥林匹亚宙斯庙中的宙斯像,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领导建筑的耸立于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设计师为伊克蒂诺和卡利克拉特),至今仍被视为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为这座神庙塑造的雅典娜女神像也享有盛名。公元前 4世纪的卓越雕塑家有普拉克西特利斯、斯科帕斯和利西波斯。

陶器的造型和各种器皿上的绘画是古希腊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元前 7世纪起,希腊的陶器绘画已经显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公元前 6世纪下半叶,雅典的陶器绘画得到高度的发展。在陶器天然的红色表面用黑色作画的黑画陶初享盛名,取而代之的是更便于现实地表现人体和动作的红画陶,即画面本身是陶器天然的红色,而其余空间皆为黑色。

文字、诗歌和戏剧 公元前 8世纪,希腊人在改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这是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现在的希腊字母是不同地区的古希腊人不断改进的结晶。这种不仅能够表现辅音,而且能够表现元音的字母,成为拉丁字母的前驱。

古代希腊人留下了不朽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译《奥德修纪》)。教喻诗、抒情诗等不同题材诗歌在古希腊大放异彩,出现了赫西奥德、萨福、品达罗斯、西摩尼得斯、卡利马科斯等富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各异,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所处时代的风貌。

悲剧和喜剧创作是古希腊人在文化方面的又一伟大贡献。无论悲剧或喜剧,都是在公元前 6世纪下半叶产生于雅典,都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有关。组织戏剧演出是雅典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公元前 5世纪,雅典的伟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不断完善悲剧的表演形式,通过神话传说,深刻反映现实中公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独特的结构,表达了作者对迫切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见解。公元

前 4世纪下半叶着名剧作家米南德的作品,提供了许多关于当时社会的珍贵资料。公元前 4世纪,圆形剧场成为希腊最流行的建筑物。在希腊化时代,体育馆和剧场是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公元前 4世纪下半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埃皮达鲁斯修建的剧场至今保存完好,每逢夏季那里常有古希腊戏剧上演。

演说术 由于政治斗争和众多诉讼的需要,古代希腊出现了一系列着名演说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演说辞。例如吕西阿斯、伊索克拉底、狄摩西尼、埃斯基涅斯等。

哲学和史学 以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芝诺(公元前335~前263)等人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崇高

地位,为后世各个流派的哲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源泉。

古代希腊产生了许多着名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波利比奥斯等。他们的着作广泛记载了各种事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希腊化时代科学渐与哲学分离而趋于分门别类的探索。亚历山大里亚、帕加马、罗德斯等地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地理学、医学、天文学、数学、植物学、解剖学、物理学等学科都有重大发展。对过去典籍的整理取得了重大成就。学术上的代表人物有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植物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数学家欧几里得、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以及出生于萨莫斯岛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科斯、生于尼凯亚的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等人。他们都在学术思想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得的着作今天仍有意义。

希腊化诸国相继沦为罗马的行省之后,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希腊文化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罗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总的来看,希腊文化随着城邦的衰落而式微。

Kelite wenming he Maixini wenming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Cretan civilization and Mycenaean civilization

公元前第3千纪末和前第2千纪分布于克里特岛及其周围地区以及希腊大陆的青铜时代文化。史称爱琴文明。

德国学者H.谢利曼、希腊学者C.特孙塔斯、英国学者A.J.伊文斯和A.J.B.韦斯等人在迈锡尼、克里特岛和

爱琴海其他岛屿上进行的考古发掘,英国学者M.G.F.文特里斯对线形文字B的释读,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学者对上述文明的研究。

克里特文明 青铜时代中、晚期文化。又称“米诺斯文明”(源于古代希腊神话中之克里特王米诺斯的名字)。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明的发源地,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约公元前第 3千纪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公元前第 2千纪初产生了欧洲最早的以克诺索斯为中心的奴隶占有制国家。克诺索斯位于克里特岛北部,这里最早的宫殿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兴建于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点内。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得以发展,与东地中海沿岸的贸易频繁,与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西西里、意大利等地有广泛的联系。接着在法伊斯托斯、马利阿、扎克罗斯等地也都出现了宫殿。克诺索斯的后宫殿来毁于地震或战祸,旋又重建,而且更加雄伟。这是一个由多座两层以上楼房组成的完美建筑群,有专供举行祭祀的场所(见彩图克诺索斯王宫)。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诺索斯和法伊斯托斯等地的宫殿同时遭到破坏,有人认为是由于锡拉岛附近的火山爆发。公元前1450年左右,宫殿遭到人为破坏,可能是由于巴尔干半岛希腊人的入侵。从这时起希腊人成了克里特岛的主宰,并逐渐与当地原有居民融合,克里特文明亦随之结束。

克里特出土了包括着名的“蛋壳陶”等多种精美陶器,以及大量青铜武器、金器和宝石雕刻。克诺索斯的宫殿中有多幅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彩色壁画。

公元前第 2千纪初在克里特出现了象形文字。后来象形文字被简化,形成以线条表示轮廓的线形文字。早期的线形文字称为线形文字A,在克里特的许多器物上都有发现,不过迄今未能释读。公元前第 2千纪中期希腊人入侵之后,出现了线形文字B,这是用来记录希腊文文书的,多写在泥版上。这种泥版文书在克里特岛仅见于克诺索斯。

克里特女神像

迈锡尼文明 青铜时代晚期文化。分布于希腊大陆及爱琴海诸岛。因当时希腊最强的王国及其首都迈锡尼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雄伟,它的卫城入口是着名的狮子门。(见彩图迈锡尼狮子之门遗址)

迈锡尼墓穴遗址

在忒拜和迈锡尼都发现了线形文字 B泥版文书以皮洛斯出土最多。这些泥版文书大多出于公元前13世纪。每块上的文字,少的三、四个,多则达百余,以简短者居多。线形文字B由三种符号组成,即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计数符号。文书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财产目录,涉及劳动者的人数,牲畜和农产品的数量,土地的数量, 祭品的多寡,武器数量等。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经济、政治、宗教和社会结构,说明当时 已存在奴隶占有制国家,自由民有贫富之别。 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地出土的精美手工艺品、 青铜武器、金器和陶器的风格受到克里特文明的强烈影 响,尤以迈锡尼文明早期的器物最为明显。但是,迈锡 尼文明时期的物品形制和纹饰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壁画 中战争题材占有重要位置。公元前1400年以后的一百多 年内,迈锡尼文明各中心与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地方有频繁的商业联系 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以及其他传说,以迈锡尼国王 为首的希腊诸邦军队曾与位于小亚细亚的特洛伊进行长 达十年的战争。谢利曼开始的在特洛伊旧址进行的多年 发掘说明,这里长期是一个文明中心。今多数学者认为, 特洛伊战争可能发生于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或前12世纪 上半叶。公元前12世纪起,迈锡尼文明渐趋衰落,宫殿、 文字、国家相继消失,以致有关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 明时期的许多国家的历史长期仅存于传说之中。至于迈 锡尼文明衰落的原因,或曰由于内乱,或曰由于多利亚 人入侵,或曰二者兼有。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对后来希腊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Hema Shidai

荷马时代

Homeric Age

系指公元前11~前 9世纪古代希腊氏族制度解体的 历史阶段。因反映该时期社会情况的主要史料是荷马史 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又译《奥德修纪》),故名。因史诗描述的是“英雄”的故事,又称“英雄时代”。 荷马时代处于迈锡尼文明衰落之后希腊历史在一些方面出现暂时曲折的时期,因而亦有“黑暗时代”、“希腊 的中世纪”之称。这一时代当氏族社会末期,已有阶级萌芽,虽然存在原始民主,但军事首长的权力日见增,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属于军事民主制时期。各部落或部落 联盟中,普遍存在长老议事会、人民大会和军事首长3个机构。在荷马时代,迈锡尼文明中心的城市、宫殿、文字, 以及以宫殿为中心的经济组织和官僚机构消失了。希腊人日益广泛地掌握冶铁技术,并在农业和手工业中普遍使用铁制工具。农业、畜牧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公社土地由每个家庭耕种。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开始出现私有制和奴隶制,但作为奴隶主的氏族贵族还没有脱离生产劳动。战争中氏族贵族起重大作用。随着阶级社会的 形成,公元前9~前8世纪第一批希腊城邦产生,荷马时代告终。

Xila chengbang

希腊城邦

poleis, city-states of ancient Greece

城邦或称城市国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原始公社演化而来的一种公民集体。公元前8~前4世纪古代希腊历史的显着特点是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数百个城邦并存,出现过许多城邦联盟。一般情况下,一个城邦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这里所说的城市,系指易于防守、往往筑有城墙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很大一批城邦是由原有城邦派出的移民建立的。

城邦的面积和居民 所有希腊城邦都是小国。处于鼎盛时期的斯巴达是当时希腊首屈一指的大国,也只拥有约8400平方公里土地。雅典的面积

⑶ 阿斯平方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怎么样

阿斯平方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是2017-07-10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榆西一街1号院4号楼6层601室780。

阿斯平方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12MA00G4M218,企业法人王宝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阿斯平方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电脑动画设计;企业形象策划;产品设计;工艺美术设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承办展览展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计算机技术培训(不得面向全国招生);租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讯设备;维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通讯设备(仅限上门维修);公共关系服务;零售日用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工艺品(不含文物)、文化用品、电子产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区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阿斯平方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⑷ 谁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的杰出代表

印加人建立的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克丘亚语:Tawantin Suyu或Tahuantinsuyo)是11世纪至16世纪时位于美洲的古老帝国,帝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位于今日秘鲁的库斯科。印加帝国的中心区域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上,其版图大约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爾尔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 其主体民族印加人也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的缔造者。
印加人的祖先生活在秘鲁的高原地区,后来他们迁徙到库斯科,建立了库斯科王国,这个国家在1438年发展为印加帝国。印加帝国在1438年到1533年间,运用了从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种方法,使得印加帝国的版图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洲西部。帝国的国力在君主瓦伊纳·卡帕克统治期间达到顶峰。

⑸ 三大文化 是什么

中国三大文化:儒学,道学,佛学。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儒学文化,道学文化,佛学文化三者如何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都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三者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
儒家学说是春秋年末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儒家的特征是宗师孔子,尊秦六经,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教。重视伦理道德。儒家学说一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此后至清末一直占据中国统治思想地位。两千多年来,历代儒者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又有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之流变。在漫长历史中,儒家思想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在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深刻印象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儒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学派,道家之名,始见于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老子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他提倡以道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万物生产于道而又复归于。道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道,道家提出的发到自然,保持和发扬原有的朴素的自然本性,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强躁进,提出无为而治和柔弱胜刚强等策略,向往回复至徳之世。道家文化是仅次于儒家的重要学派,对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汉初,文景两帝尊崇黄老道家,休养生息,成文景之治。道家学说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纳,其思想多位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传承。道家思想包含较多的朴素辩证法,对中华文化尤其是美学思想产生过十分深刻的影响。
佛教以佛为最高教,以佛崇拜为基本特征,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中国最早在公元67年,传入中国后期流传。佛家学说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过去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事之道。中国佛教学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各层中有过广泛影响,对中国人的思想,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影响和丰富了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⑹ 在全球史中,古代美洲有哪三个文化中心

美洲是印第安人的家园,十六世纪以前长期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但各地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一些地方,氏族公社开始瓦解,出现了私有财产,初步形成了“贵族、平民和奴隶,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他们当中的玛雅人、阿斯特克人和印加人先后在今天美国以南的地区建立了三个文化中心。

印加人生活在南美安第斯高原一带,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马铃薯的人。十五到十六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盆地为中心,不断扩大到现在的哥伦比亚南部、智利中部、包括厄瓜多爾尔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管辖的人口达一千万人左右。他们擅长建筑,建立的库斯科太阳庙,的的喀喀湖南面的太阳门,都是古代美洲最卓越的建筑物之一。他们会用多种植物治病,也会使用麻醉剂。

在美洲印第安人以其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化。由于西欧殖民者的侵入,他们的社会发展被打断,文化被摧残,人民遭到屠杀和奴役。

⑺ 非洲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非洲共计40个国家拥有129项世界遗产(其中4项为两国共有,1项为3国共有)。

注:遗产名称为红体字表明已经与该遗产的图文说明建立链接。
遗产名称涂黄的景点为我已经游览过的遗产。

阿尔及利亚 Algeria(7项)
阿尔及利亚于1974年6月24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78-1980,1983-1989,2011-2015。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阿尔及利亚共计拥有7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6项文化遗产,1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遗产总数并列世界第41位。
1.贝尼哈迈德堡 Al Qal'a of Beni Hammad (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2.贾米拉 Djémila (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3.姆扎卜山谷 M'Zab Valley (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4.阿杰尔高原 Tassili n'Ajjer (1982年,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5.提姆加德 Timgad (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6.提帕萨 Tipasa (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7.阿尔及尔城堡 Kasbah of Algiers (1992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1-09-21完成1992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贝宁 Benin(1项)
贝宁于1982年6月14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95-2001,2003-200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贝宁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文化遗产。
1.阿波美皇宫 Royal Palaces of Abomey(1985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1-11-17完成1985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博茨瓦纳 Botswana(2项)
博茨瓦纳于1998年11月23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博茨瓦纳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1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
1.措迪洛山 Tsodilo(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2.奥卡万戈三角洲 Okavango Delta(2014年,世界自然遗产)
2011-11-22完成2001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2014-08-14完成2014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布基纳法索 Burkina Faso(1项)
布基纳法索于1987年4月2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布基纳法索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文化遗产。
1.洛罗派尼遗址 Ruins of Loropéni (2009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1-12-09完成2009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喀麦隆 Cameroon(2项)
喀麦隆于1982年12月7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喀麦隆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全部为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刚果、中非共和国共有。
1.德贾动物保护区 Dja Faunal Reserve(1987年,世界自然遗产)
2.流经三国的桑加河 Sangha Trinational (2012年,与刚果、中非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2011-12-11完成1987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2014-02-15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佛得角 Cape Verde(1项)
佛得角于1988年4月28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佛得角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文化遗产。
1.老城:大里贝拉历史中心 Cidade Velha, Historic Centre of Ribeira Grande(2009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1-12-28完成2009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中非共和国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2项)
中非共和国于1980年12月22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中非共和国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全部为自然遗产,其中1项与刚果(布)、喀麦隆共有。
1.马诺沃-贡达圣弗洛里斯国家公园 Manovo-Gounda St Floris National Park(1988年,世界自然遗产)
2.流经三国的桑加河 Sangha Trinational (2012年,与刚果、喀麦隆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2011-12-28完成1988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2014-05-27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乍得 Chad(1项)
乍得于1999年6月23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乍得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自然遗产。
1.乌尼昂加湖泊群 Lakes of Ounianga (2012年,世界自然遗产)
2014-01-23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刚果 Congo (1项)
刚果于1987年12月10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刚果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自然遗产,与中非共和国、喀麦隆共有。
1.流经三国的桑加河 Sangha Trinational (2012年,与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2014-01-24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科特迪瓦 Côte d'Ivoire(4项)
科特迪瓦于1981年1月9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科特迪瓦共计拥有4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1项文化遗产,3项自然双重遗产;其中1项与几内亚共有。
1.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1981年,1982年扩大范围;与几内亚共有,濒危世界自然遗产):几内亚境内(1981年)-科特迪瓦境内(1982年)
2.塔伊国家公园 Taï National Park(1982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3.科莫埃国家公园 Comoé National Park(1983年,世界自然遗产)
4.历史城镇大巴萨姆 Historic Town of Grand-Bassam (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2-03-21完成1983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2014-01-26完成2012年新增遗产图文介绍。

刚果民主共和国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5项)
刚果于1974年9月23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80-198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刚果共计拥有5项世界遗产,全部为自然遗产。
1.维龙加国家公园 Virunga National Park (1979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2.加兰巴国家公园 Garamba National Park (1980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3.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 Kahuzi-Biega National Park ((1980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4.萨隆加国家公园 Salonga National Park (1984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5.俄卡皮野生动物保护区 Okapi Wildlife Reserve(1996年,濒危世界自然遗产)
2014-02-03完成1996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埃及 Egypt(7项)
埃及于1974年2月7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76-1983,1991-1997,1999-2005,2007-2011。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埃及共计拥有7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6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遗产总数并列世界第38位。
1.阿布米奈基督教遗址 Abu Mena(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2.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Ancient Thebes with its Necropolis(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3.开罗古城 Historic Cairo(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4.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Memphis and its Necropolis – the Pyramid Fields from Giza to Dahshur(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5.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 Nubian Monuments from Abu Simbel to Philae(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6.圣卡特琳娜地区 Saint Catherine Area(2002年,世界文化遗产)
7.鲸鱼峡谷 Wadi Al-Hitan (Whale Valley)(2005年,世界自然遗产)
2014-05-24完成2005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埃塞俄比亚 Ethiopia(9项)
埃塞俄比亚于1977年7月6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2009-2013。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埃塞俄比亚共计拥有9项世界遗产,遗产包括8项文化遗产,1项自然遗产。遗产总数并列世界第26位。
1.拉利贝拉岩石教堂 Rock-Hewn Churches, Lalibela (1978年,世界文化遗产)
2.塞米恩国家公园 Simien National Park(1978年,世界自然遗产)
3.贡德尔地区的法尔西·盖比城堡及古建筑 Fasil Ghebbi, Gondar Region(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4.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Aksum(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5.阿瓦什低谷 Lower Valley of the Awash(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6.奥莫低谷 Lower Valley of the Omo (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7.蒂亚 Tiya(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8.历史要塞城市哈勒尔 Harar Jugol, the Fortified Historic Town(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9.孔索文化景观 Konso Cultural Landscape (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4-11-03完成2011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加蓬 Gabon(1项)
加蓬于1986年12月30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加蓬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1.洛佩─奥坎德生态系统与文化遗迹景观(2007年,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2014-11-26完成2007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冈比亚 Gambia(2项)
冈比亚于1987年7月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无。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冈比亚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均为文化遗产。其中1项与塞内加尔共有。
1.詹姆斯岛及附近区域(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2.塞内冈比亚石圈(2006年,与塞内加尔共有,世界文化遗产)
2014-12-06完成2006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加纳 Ghana(2项)
加纳于1975年7月4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76-1980。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冈比亚共计拥有2项世界遗产,均为文化遗产。
1.沃尔特地区、大阿克拉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要塞和城堡 Forts and Castles, Volta, Greater Accra,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2.阿散蒂传统建筑 Asante Traditional Buildings(1980年,世界文化遗产)
2014-12-24完成1980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几内亚 Guinea (1项)
几内亚于1979年3月18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任期:1980-1987。截止2015年7月8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几内亚共计拥有1项世界遗产,为自然遗产,此项遗产与科特迪瓦共有。
1.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1981年,1982年扩大范围;与科特迪瓦共有,濒危世界自然遗产):几内亚境内(1981年)-科特迪瓦境内(1982年)
2015-01-13完成1981年以前遗产图文介绍。

肯尼亚(6项)
1.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群(1997年,2001年扩大范围,世界自然遗产)
2.肯尼亚山-里瓦野生动物保护区 Mount Kenya-Lewa Wildlife Conservancy (1997年,2013年扩展范围,世界自然遗产)
3.拉穆老镇(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4.神圣的米吉肯达卡亚森林群(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
5.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湖泊系统(2011年,世界自然遗产)
6.蒙巴萨的耶稣堡(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

莱索托(1项)
与南非共有。
1.马罗提-德拉肯斯堡跨境世界遗产点 Maloti Drakensberg Transboundary World Heritage Site (2000年,2013扩展范围;与南非共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利比亚(5项)
1.昔兰尼考古遗迹(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2.大莱普提斯考古遗迹(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3.塞卜拉泰考古遗迹(1982年,世界文化遗产)
4.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岩石艺术遗迹群(1985年,世界文化遗产)
5.古达米斯老镇(1986年,世界文化遗产)

马达加斯加(3项)
1.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1990年,世界自然遗产)
2.安布什曼加的的皇家蓝山行宫(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3.阿钦安阿纳雨林(2007年,世界自然遗产)

马拉维(2项)
1.马拉维湖国家公园(1984年,世界自然遗产)
2.琼戈尼岩石艺术区(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马里 Mali(4项)
1.廷巴克图 Timbuktu (1988年,濒危世界文化遗产)
2.杰内的古镇群 Old Towns of Djenné (1988年,世界文化遗产)
3.邦贾加拉的悬崖(多贡人地区)Cliff of Bandiagara (Land of the Dogons) (1989年,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4.阿斯基亚陵 Tomb of Askia (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

毛里塔尼亚(2项)
1.阿尔金海滩国家公园(1989年,世界自然遗产)
2.瓦丹、欣盖提、提希特和瓦拉塔的古代卡萨(1996年,世界文化遗产)

毛里求斯(2项)
1.入境站(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2.孤山文化景观(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

摩洛哥(9项)
1.非斯的麦地那(1981年,世界文化遗产)
2.马拉喀什的麦地那(1985年,世界文化遗产)
3.阿伊特本哈杜的卡萨(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
4.梅克内斯历史城市(1996年,世界文化遗产)
5.沃吕比利斯的考古遗迹(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6.得土安的麦地那(原名提塔万)(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7.索维拉的麦地那(原莫加多尔)(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8.马扎甘的葡萄牙城(杰迪代)(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
9.拉巴特,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 Rabat, modern capital and historic City (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莫桑比克(1项)
1.莫桑比克岛(1991年,世界文化遗产)

纳米比亚(2项)
1.特威菲尔泉岩刻群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
2.纳米布沙海 Namib Sand Sea (2013年,世界自然遗产)

尼日尔爾尔(3项)
1.阿德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1991年,世界自然遗产)
2.尼日尔爾尔“W”国家公园(1996年,世界自然遗产)
3.阿加德兹历史中心 Historic Centre of Agadez (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

尼日尔爾利亚(2项)
1.苏库尔文化景观(1999年,世界文化遗产)
2.奥孙-奥绍博神圣树林(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

塞内加尔(7项)
其中1项与冈比亚共有。
1.戈雷岛(1978年,世界文化遗产)
2.朱贾国家鸟类保护区(1981年,世界自然遗产)
3.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1981年,世界自然遗产)
4.圣路易岛(2000年,世界文化遗产)
5.塞内冈比亚石圈(2006年,与冈比亚共有,世界文化遗产)
6.萨卢姆三角洲(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
7.巴萨里乡村:巴萨里与贝迪克文化景观 Bassari Country: Bassari, and Bedik Cultural Landscapes (2012年,世界文化遗产)

塞舌尔(2项)
1.阿尔达布拉环礁(1982年,世界自然遗产)
2.玛依谷自然保护区(1983年,世界自然遗产)

南非(8项)
1.斯泰克方丹、斯瓦特克朗、克罗姆德拉伊和周围地区的化石人类遗迹群(1999年,2005年扩大范围,世界文化遗产)
2.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1999年,世界自然遗产)
3.罗本岛(1999年,世界文化遗产)
4.马罗提-德拉肯斯堡跨境世界遗产点 Maloti Drakensberg Transboundary World Heritage Site (2000年,2013扩展范围;与莱索托共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5.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6.开普植物群保护区(2004年,世界自然遗产)
7.弗里德堡穹状物(2005年,世界自然遗产)
8.里希特斯韦特文化和植物景观(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

苏丹(2项)
1.博尔戈尔山和纳帕塔地区的遗迹群(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2.麦罗埃岛考古遗址(2011年,世界文化遗产)

坦桑尼亚(7项)
1.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1978年,2010年,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2.基卢瓦基西瓦尼的废墟群和松戈姆纳拉废墟群(1981年,世界文化遗产)
3.塞伦盖蒂国家公园(1981年,世界自然遗产)
4.塞卢斯野兽保护区(1982年,世界自然遗产)
5.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1987年,世界自然遗产)
6.桑给巴尔的斯通镇(2000年,世界文化遗产)
7.孔多阿岩石艺术遗迹群(2006年,世界文化遗产)

多哥(1项)
1.古帕玛库景观(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

突尼斯(8项)
1.杰姆的圆形竞技场(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2.突尼斯的麦地那(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3.迦太基的考古遗迹(1979年)(世界文化遗产)
4.艾什凯勒国家公园(1980年)(世界自然遗产)
5.凯尔夸内的布匿镇及其坟场(1985年,1986年)(世界文化遗产)
6.凯鲁万(1988年)(世界文化遗产)
7.苏塞的麦地那(1988年)(世界文化遗产)
8.杜加(1997年)(世界文化遗产)

乌干达(3项)
1.布恩迪难以穿越的国家公园(1994年)(世界自然遗产)
2.鲁文佐里山国家公园(1994年)(世界自然遗产)
3.巴干达国王们的卡苏比陵(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

赞比亚 Zambia(1项)
此项遗产与津巴布韦共有。
1.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与津巴布韦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津巴布韦 Zimbabwe(5项)
其中1项与赞比亚共有。
1.马纳波尔斯国家公园、萨比和切俄雷自然保护区(1984年)(世界自然遗产)
2.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1986年)(世界文化遗产)
3.卡米国家遗址纪念地(1986年)(世界文化遗产)
4.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与赞比亚共有)(世界自然遗产)
5.马托博山(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

⑻ 拉丁美洲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是哪三个啊

玛雅文化、阿斯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1、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玛雅文明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2、阿斯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阿兹特克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

3、印加文明

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意为太阳之子。15世纪起势力强盛,极盛时期的疆界以今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北抵哥伦比亚和厄瓜多爾尔尔,南达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16世纪初由于内乱日趋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8)阿斯亚文化在哪里扩展阅读:

印第安文明的特色:

印第安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15世纪末欧洲人抵达美洲时,美洲究竟生活着多少印第安人,由于缺乏统计数字迄今尚无定论。印第安人仅仅是一个统称,他们当中存在很多分支。在今天美国这片土地上,土着印第安人也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共同体:分成600多个不同的部族;讲着200多种不同的语言;其身材、外形、肤色、语言、信仰各异;文明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洲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以玉米为代表的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使其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摇篮之一;以太阳神金字塔为代表的建筑艺术,让人瞠目结舌,是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以鹰羽冠为代表的民族服饰,色彩鲜艳、做工精巧,为世界民族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纳斯卡荒原巨画为代表的令人不解的“斯芬克司之谜”,至今仍让人感到神秘莫测,激励更多的学者去探索和破译。

⑼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三大文化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达美洲。随后而至的殖民征服、土着居民的抵抗和失败,使征服者的文化与被征服者文化相互吸收、同化,形成了一种即此即彼而又非此非彼的新的文化形态。我们访问的这三个国家,在人种和文化的特征上正好代表了拉美文化的三种典型:墨西哥有强烈的印第安文化传统影响;巴西除少量土着居民的文化影响外,还有着较浓厚的黑人文化色彩,尤其在巴西东北部;智利以西班牙文化为主体,但是阿劳科人也给今日的智利文化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在墨西哥,参观了三文化广场的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到达美洲。随后而至的殖民征服、土着居民的抵抗和失败,使征服者的文化与被征服者文化相互吸收、同化,形成了一种即此即彼而又非此非彼的新的文化形态。我们访问的这三个国家,在人种和文化的特征上正好代表了拉美文化的三种典型:墨西哥有强烈的印第安文化传统影响;巴西除少量土着居民的文化影响外,还有着较浓厚的黑人文化色彩,尤其在巴西东北部;智利以西班牙文化为主体,但是阿劳科人也给今日的智利文化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在墨西哥,参观了三文化广场的瓜达鲁佩圣母堂,我才理解这两种文化的融合,对墨西哥民族意识和共同心理的形成,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借着从五彩玻璃窗透进的黯淡日光和祭坛前摇曳的烛光,我看到几个人正在虔诚地膜拜一个女神。我感到纳闷,为什么这个女神的外貌是印第安人,要知道天主教中除去圣母玛丽亚外并无第二个女神。陪同我们的官员解释说,墨西哥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西班牙传教士要印第安青年胡安.迭戈信奉天主教,胡安拒绝了。他说,圣母瓜达鲁佩已在他身上显灵,说着撩开外衣,里面的亚麻布内衣上清楚地显出圣母像。大家惊喜地跪倒在地。从此对瓜达鲁佩圣母的崇拜就传播开去,因为这一宗教形象从属于天主教,故能为殖民者容忍;但是圣母的肤色相貌,又能为土着人接受。我想,墨西哥人至今崇拜瓜达鲁佩圣母,也许还有更深一层意义:她是国家独立统一的象征。1821年伊达尔戈神父号召墨西哥人投身于争取独立的斗争,就是以瓜达鲁佩圣母为旗帜把墨西哥人团结在一起的。

在墨西哥城登上巴西“伐利格”航空公司至里约热内卢的航班,还远没有踏上巴西的国土,我就已经感到了巴西文化的特点之一:多种族。机上乘务员胸前的名牌告诉我,除了正统的葡巴人之外,还有一些是波兰人、意大利人和德国人。一位空中小姐,若不是有名牌表明她姓小野,我真会以为是中国人呢。我们在巴西利亚、贝洛奥里藏奇、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马瑙斯访问时接触到的巴西学者和官员中,就有德裔舒伯特、日裔铃木、美裔莎耶、意裔波基基奥;在马瑙斯我们还遇上了来自山东的华侨毕崇信;在圣保罗,我们下榻的旅馆就是旅巴台胞开办的。美国学者林恩.史密斯在其经典着作《巴西的人民与制度》中说:“如果说美国是人种的‘熔壶’,巴西就是人种的‘熔炉’”。这话真是千真万确。初到巴西利亚,薄暮时分在街上漫步,看到白人、黑人、黑白混血人、黄种人信步走着,巴西经济史便如影片一样在我现前映现。

从1548年葡萄牙人毕晓达向巴西贩入第一批黑人起直到1850年巴西禁止输入黑奴为止,被掠到巴西的金矿、钻石矿、甘蔗、棉花和咖啡种植园的黑人达五百万至一千万之巨。1808年开放港禁后,特别是1872年至1934年为止,除葡萄牙人外的欧亚移民相继大量移入了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德国人、波兰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和朝鲜人。在这里还要特意提到我们中国人。1808年葡皇迁至里约热内卢时,就有中国茶农来里约热内卢试验种茶而获成功。至今里约市蒂茹卡国立公园内还建有中国式的凉亭以为纪念。如今在巴西这块土地上,欧、亚、非三块旧大陆人种与土着居民印第安人汇聚一堂,形成了一个新的伟大的民族。

在里约热内卢访问时,我多次心里哑然失笑:意为“ 正月之河”的里约热内卢,没有一条值得一提的河,却有着一个倒映山光帆影的大海湾。这是四百多年前探险家贡萨洛.科艾略的误会。他循海岸南下,正月间发现了这个海湾。他看到这片辽阔的水域,以为发现了一条大河的入海口,便依惯例把这条“河”命名为“正月之河”。很有趣的是,素以“里约(河)”为简称的里约热内卢市,倒是以其旖旎的科帕卡巴纳和伊巴内马海滩及壮观的大西洋海景闻名遐迩。就连“巴西”这一国名的来历,也有一段故事。当年这里盛产红木,伐后横渡重洋,变成了欧洲贵胄猩红衣料的染料“巴西”。终于国以木名,“巴西”取代了“圣十字地”这一探险发现时得的旧名而沿用至今。巴西红木今天不多了,但是因木得名的巴西,却依然是一片葱茏世界。在她八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森林面积就达四百万平方公里,尤以亚马孙雨林着称于世。我们离境时飞机经圣保罗向西南方向飞去,从舷窗看下去,山青水秀,植被茂密。巴西不愧是一个因木得名的国家。

十二月在南纬近30度的圣地亚哥正是初夏,开始灼人的阳光下,安第斯山皑皑冰峰的积雪消融,贯穿圣地亚哥市的马波乔河浅而湍急的冰冷水流中翻滚着被雪水裹带而下的各色卵石,河面上蒸腾着霭霭水汽。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太阳,永远悬挂在北方的天空,把我的影子投向南方。而一直生活在北半球的我,却总依老习惯,自以为是地闹了些认错路的笑话。在马波乔河边散步,身边的剑麻、棕榈和如茵的草坪透着温馨的气息,远处山头上却又闪着逼人的寒光。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在这个宏观风光壮丽,微观景致迷人的山谷建立圣地亚哥城真是有远见。谁能想到1541年2月12日奠基的小镇,会发展成这样一座世界名城呢?从秘鲁向南部探险征服的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因首次击败阿劳科人的抵抗,使西班牙征服者在这片山海之间狭长的土地上站住了脚,被尊为“开创者和第一个智利人”。在军队广场,我看到了瓦尔迪维亚执剑骑马的塑像,那勇武骠悍的形象,正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气勃勃的探险家的性格。不过瓦尔迪维亚最终还是命丧智利南部的阿劳科人之手。他因追求黄金,到处杀戮,被南部印地安人抓到后,从他喉咙里灌下融化的金液。追求黄金而死于黄金,也算死得其所。智利基本是白人社会,但国花却是意为“阿劳科人之魂”的科比韦花。科比韦花分鲜红、粉红和白色数种,遍布于昔日阿劳科人集中的智利南方的山野,生命力很强。

我想,智利人能在这北有炎热无雨的沙漠,南临火地岛冰冷荒凉的不毛之地,东傍安第斯山万年冰雪,西濒太平洋汹涌波涛的这片狭长而资源不丰的土地定居下来,以科比韦为国花,是当之无愧的。智利文化虽然几乎全盘西班牙化,但那比比皆是的源于阿劳科语的地名,南太平洋中与世隔绝、离大陆有三千七百六十公里的复活节岛上那六百余尊瞪大了眼睛、以神秘的目光注视着大洋和彼岸大陆的巨大石像,这一切,给智利的西班牙型文化罩上了一层若隐若现的土着文化色彩,使它益发具有诱人的魅力。

有着以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为代表的印第安文化悠久传统的“新”大陆,实际上是一块与“旧”大陆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大陆。,我才理解这两种文化的融合,对墨西哥民族意识和共同心理的形成,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借着从五彩玻璃窗透进的黯淡日光和祭坛前摇曳的烛光,我看到几个人正在虔诚地膜拜一个女神。我感到纳闷,为什么这个女神的外貌是印第安人,要知道天主教中除去圣母玛丽亚外并无第二个女神。陪同我们的官员解释说,墨西哥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西班牙传教士要印第安青年胡安.迭戈信奉天主教,胡安拒绝了。他说,圣母瓜达鲁佩已在他身上显灵,说着撩开外衣,里面的亚麻布内衣上清楚地显出圣母像。大家惊喜地跪倒在地。从此对瓜达鲁佩圣母的崇拜就传播开去,因为这一宗教形象从属于天主教,故能为殖民者容忍;但是圣母的肤色相貌,又能为土着人接受。我想,墨西哥人至今崇拜瓜达鲁佩圣母,也许还有更深一层意义:她是国家独立统一的象征。1821年伊达尔戈神父号召墨西哥人投身于争取独立的斗争,就是以瓜达鲁佩圣母为旗帜把墨西哥人团结在一起的。

在墨西哥城登上巴西“伐利格”航空公司至里约热内卢的航班,还远没有踏上巴西的国土,我就已经感到了巴西文化的特点之一:多种族。机上乘务员胸前的名牌告诉我,除了正统的葡巴人之外,还有一些是波兰人、意大利人和德国人。一位空中小姐,若不是有名牌表明她姓小野,我真会以为是中国人呢。我们在巴西利亚、贝洛奥里藏奇、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马瑙斯访问时接触到的巴西学者和官员中,就有德裔舒伯特、日裔铃木、美裔莎耶、意裔波基基奥;在马瑙斯我们还遇上了来自山东的华侨毕崇信;在圣保罗,我们下榻的旅馆就是旅巴台胞开办的。美国学者林恩.史密斯在其经典着作《巴西的人民与制度》中说:“如果说美国是人种的‘熔壶’,巴西就是人种的‘熔炉’”。这话真是千真万确。初到巴西利亚,薄暮时分在街上漫步,看到白人、黑人、黑白混血人、黄种人信步走着,巴西经济史便如影片一样在我现前映现。
从1548年葡萄牙人毕晓达向巴西贩入第一批黑人起直到1850年巴西禁止输入黑奴为止,被掠到巴西的金矿、钻石矿、甘蔗、棉花和咖啡种植园的黑人达五百万至一千万之巨。1808年开放港禁后,特别是1872年至1934年为止,除葡萄牙人外的欧亚移民相继大量移入了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德国人、波兰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和朝鲜人。在这里还要特意提到我们中国人。1808年葡皇迁至里约热内卢时,就有中国茶农来里约热内卢试验种茶而获成功。至今里约市蒂茹卡国立公园内还建有中国式的凉亭以为纪念。如今在巴西这块土地上,欧、亚、非三块旧大陆人种与土着居民印第安人汇聚一堂,形成了一个新的伟大的民族。

在里约热内卢访问时,我多次心里哑然失笑:意为“ 正月之河”的里约热内卢,没有一条值得一提的河,却有着一个倒映山光帆影的大海湾。这是四百多年前探险家贡萨洛.科艾略的误会。他循海岸南下,正月间发现了这个海湾。他看到这片辽阔的水域,以为发现了一条大河的入海口,便依惯例把这条“河”命名为“正月之河”。很有趣的是,素以“里约(河)”为简称的里约热内卢市,倒是以其旖旎的科帕卡巴纳和伊巴内马海滩及壮观的大西洋海景闻名遐迩。就连“巴西”这一国名的来历,也有一段故事。当年这里盛产红木,伐后横渡重洋,变成了欧洲贵胄猩红衣料的染料“巴西”。终于国以木名,“巴西”取代了“圣十字地”这一探险发现时得的旧名而沿用至今。巴西红木今天不多了,但是因木得名的巴西,却依然是一片葱茏世界。在她八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森林面积就达四百万平方公里,尤以亚马孙雨林着称于世。我们离境时飞机经圣保罗向西南方向飞去,从舷窗看下去,山青水秀,植被茂密。巴西不愧是一个因木得名的国家。

十二月在南纬近30度的圣地亚哥正是初夏,开始灼人的阳光下,安第斯山皑皑冰峰的积雪消融,贯穿圣地亚哥市的马波乔河浅而湍急的冰冷水流中翻滚着被雪水裹带而下的各色卵石,河面上蒸腾着霭霭水汽。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太阳,永远悬挂在北方的天空,把我的影子投向南方。而一直生活在北半球的我,却总依老习惯,自以为是地闹了些认错路的笑话。在马波乔河边散步,身边的剑麻、棕榈和如茵的草坪透着温馨的气息,远处山头上却又闪着逼人的寒光。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在这个宏观风光壮丽,微观景致迷人的山谷建立圣地亚哥城真是有远见。谁能想到1541年2月12日奠基的小镇,会发展成这样一座世界名城呢?从秘鲁向南部探险征服的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因首次击败阿劳科人的抵抗,使西班牙征服者在这片山海之间狭长的土地上站住了脚,被尊为“开创者和第一个智利人”。在军队广场,我看到了瓦尔迪维亚执剑骑马的塑像,那勇武骠悍的形象,正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气勃勃的探险家的性格。不过瓦尔迪维亚最终还是命丧智利南部的阿劳科人之手。他因追求黄金,到处杀戮,被南部印地安人抓到后,从他喉咙里灌下融化的金液。追求黄金而死于黄金,也算死得其所。智利基本是白人社会,但国花却是意为“阿劳科人之魂”的科比韦花。科比韦花分鲜红、粉红和白色数种,遍布于昔日阿劳科人集中的智利南方的山野,生命力很强。

⑽ 美洲文明的发源地是哪

印加,与玛雅,阿兹特克并称美洲三大文明 印第安人的一支阿斯特克人创造的文化 ,繁荣期在15—16世纪。阿斯特克人的故乡在墨西哥西北部的阿斯特兰岛。据说战神兼太阳神威济罗波奇特里告诉他们,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食蛇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新居住地。1325年,他们在酋长特诺克率领下来到特斯科科湖中的两个小岛上,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称新居住地为墨西哥。“墨西哥”意思是“战神指定的地方”,因为威济罗波奇特里又名墨西特利,鹰吃蛇图案成了今墨西哥的国徽。15世纪初,墨西哥开始向外扩张,征服邻近部落。蒙特祖马二世(1475—1520)时期达到极盛,扩张领土到墨西哥湾、危地马拉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贵族向被征服者征收金银、玉石、皮毛、可可和蜂蜜,私有制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形成早期奴隶制国家。阿斯特克人以农业为主,种植玉米、甘薯、棉花、番茄和豆类,还知道施肥和灌溉,产量较高。他们能对1200种植物进行分类。手工业比玛雅进步。他们在制造铜器和陶器、铸造和压制金器以及用宝石和羽毛镶嵌装饰品方面显示的高超技艺,使16世纪的欧洲人感到惊异。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有一座大市场,定期举行贸易,一般以物易物,偶尔以可可豆、细金砂作交换媒介。阿斯特克人擅长建筑,用不到200年的时间把首都建成一座布局整齐、气势宏伟的城市。城中央是供奉战神的大庙,庙基是一座高35米的巨型金字塔,两边各有120层阶梯。大庙附近还有许多庙宇(全城有40座庙宇)、宫殿和贵族的宅第,大都饰以羽蛇浮雕,修有亭台花园,两条大道纵横交叉,把全城分为四个区。为防止水患和联结各岛,筑有3条10米宽的堤坝,并派官员负责管理。每隔一定距离修建横渠和吊桥,便于船只往来,一旦外敌侵扰可拉起吊桥,断绝陆路联系。为解决居民饮用水不足,专门修建两条引水渠。据墨西哥着名历史学家丹·科·比列加斯估计,特诺奇蒂特兰有居民约8万人(丹·科·比列加斯等着《墨西哥历史概要》,杨恩瑞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是当时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城市之一。阿斯特克人的历法与玛雅人接近,都使用太阳历,一年有18个月,共365天。每天有特定的名称,如猴日、雨日等。每50年为一轮,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在特诺奇蒂特兰发掘出阿斯特克人的圆形历石(即“太阳石”),重20多吨,上刻计时用的精细浮雕。1978年发现的“月亮石”,重10吨,是阿斯特克人的又一件艺术珍品。 印加文明 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着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它的影响范围北起哥伦比亚南部的安卡斯马约河、南到智利中部的马乌莱河,全长4800公里,东西最宽处500公里,总面积达9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大体说来,它包括了现今厄瓜多爾尔尔山区部分、秘鲁山区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地区、半个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 玛雅人 (Mayan)中美洲地区和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又译“马亚人”,"马雅人”。公元前约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约有200万人。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玛雅语,属印第安语系玛雅-基切语族。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伯利兹、洪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危地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萨尔瓦多的最南端。居住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南部以及伯利兹北部这一片几乎相连在一起土地上的中美洲印第安人。21世纪初约有70种玛雅语言,有超过500万人在使用,其中大部分能讲双语(西班牙语)。在西班牙 征服墨西哥和中美洲之前,玛雅人曾拥有过西半球最伟大的文明之一。他们从事农耕、兴建巨大的石头建筑和金字塔神殿、冶炼金和铜,并使用一种现今已大部分能够解读的象形文字

阅读全文

与阿斯亚文化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