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的四大道教名山是什么,分别在那里啊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
1、神秘空灵——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道教四大名山境内,方圆400公里,属大巴山东段。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有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于七十二峰之道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截至2013年,武当山有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山保存各类文物5035件。
2、碧水丹崖——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幽然仙境——青城山,全球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道圣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青城山东距成都市区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在四川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九寨之奇齐名。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
4、白岳仙关——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名山之一),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古称白岳、云岳。
位于徽州(一府六县,府治歙县,包括今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一十平方公里,因最高峰齐云岩得名,以幽深奇险着称。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二十四涧及其他许多洞泉飞瀑,与黄山、九华山合称"皖南三秀",素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誉。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
(1)道家文化位于哪个省份扩展阅读: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1、五台山,佛教圣地之一,文殊师利菩萨道场。 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方圆三千余平方公里,海拔三千余米,由五座山峰环抱合成,五峰高就,峰顶平坦宽阔,其状如石垒之台,是故,称 “五台山”!
汉唐以来,五台山设佛寺弘法,以宗教利生,一直是世界与中国的多元佛教文化中心之一,此后历朝发展,历代兴建,经过精心装修,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规模之大,可称“诸宗翘楚,一教首班”!截止公元2014,五台山上大部分寺院都已合并扩建,现今余台内寺庙39座,台外寺庙8座。
五台山又是国家级重点,世界知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各所寺院经过不断修整更新,愈加显得富丽堂皇,雄伟庄严,尽呈佛教:“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大家者、世界文化之主要流派”的崇高地位!宗教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是着称世界的“文化大户”。其中最着名的五大禅寺有 :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龙虎寺。
2、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舟山群岛,观音菩萨道场,同时也是着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
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由于中国历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来,惯称此山为“南海普陀”。普陀山又有“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誉。
3、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4、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距池州市青阳县20公里、距长江南岸贵池区约60公里,方圆 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4.4米,为黄山支脉.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⑵ 素有北云丘南武当之说的道教名山为什么会被遗忘
说起“云丘山”,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甚至都不知道在哪个省份。云丘山,坐落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也许是因为它地处偏远的缘故,云丘山的知名度很低,但它却是一座风光秀丽的道教名山、华夏乡土文化的地理标志及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⑶ 被称为运城“东华山”的景区,是山西的哪座道教圣地
五老峰原名五老山,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的圣地,也是我国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七鉴道书》称之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 是道教文化名山,它与晋北佛教圣地五台山南北对峙, 齐名天下,与西岳华山遥遥相对,历史上素有“东华山”之称誉。
五老峰是一处绝佳的自然风光旅游区和体育健身场所,主峰玉柱峰海拔1809.3米。五老峰山势逶迤,风光旖旎,它融合了自然景观的优美和人文景观的气质神韵,兼容了北方的雄浑苍莽和南方的秀丽险峻。
景区一年四季景色各异,风景秀丽宜人。春天的五老峰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夏日里浓绿如盖,蝶飞鸟鸣,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秋季满山红叶,层林尽染;隆冬时节,则是一派如诗如画的北国风光。
天晴时,可领略这里挺拔俊秀的神韵;阴雨天,可体会她那云飞雾绕的神奇朦胧之态。清朝诗人王含光曾在此留下“虞乡城南五老峰,一峰一朵玉芙蓉”的诗句。
奇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松涛、云海、流泉、飞瀑、奇峰、怪石……山中有9泉、12洞、36峰,盛时曾有64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游人到此,恰似进入神奇的画卷之中。
⑷ 道教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在哪里
有好多,不过道教有四大名山。(一)鹤鸣山 张道陵(34--156),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任江州(今重庆市)县令,后弃官与弟子前往鹤鸣山(在今四川省剑阁县郊)修道,于顺帝永和六年(141)创立道教,又称五斗米道(入道者须交五斗米),道徒尊他为天师。 鹤鸣山又名东山。现在山上还留有道教造像数十尊,露天仅有一尊圆雕立体像,其余皆刻于龛内,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57)所造天尊像,身穿宽领大袖道袍,足着道靴,是道教造像的代表作。石壁间还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剑州重阳亭并序》碑刻及书法家颜真卿《大唐中兴颂》石刻,皆为珍品。 (二)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渔塘乡境内,由酷似龙虎的二山组成,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原名云绵山。相传因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见,故改名龙虎山。张道陵第四代传人——张盛,由鹤鸣山转到这里,至民国末年已承袭63代,历经1900年,为道教"第三十二福地"和张天师子孙世居之地。贵溪县上清镇东面的上清宫,是历代天师祀奉太上老君和朝会之处,也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道宫之一。现存福地门、钟楼、玉门殿、东隐院、九曲巷、下马亭及明代石刻等古迹。上清宫附近的天师府,占地400公顷,房屋100余间,是历代天师的住处,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之一,是现今保存较完好的封建时代大府第之一。 (三)武当山 位于湖北省西部丹江口市境内,方圆400公里,东邻襄樊市,西接十堰市,背靠神农架林区,面临丹江口水库,是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涧、十一洞、十石、十池、九泉、九井、三潭、九台以及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于七十二峰之道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北宋书画家米芾曾赞武当为“天下第一山”。这里既是道教名山之一,又是武当拳的发源地。天柱峰顶端有建于1416年的金殿,是武当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建筑群。重80余吨,英姿魁伟。还有铜铸金童、玉女及水火二将侍立两侧,十分壮观。 (四)齐云山 齐云山又名白岳、云岳,距安徽省屯溪市33公里,在休宁县城西15公里处,海拔1000余米,面积60多平方公里,因最高峰齐云岩得名,以幽深奇险着称。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二十四涧及其他许多洞泉飞瀑,与黄山、九华山合称“皖南三秀”,素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誉。早在唐代建寺、宋代宝庆二年(1226)建佑圣真武祠,成为道教中心。
⑸ 我国道家几大圣地
道家文化圣地青岛崂山神清宫
道家圣地缙云山白云观
道家的圣地涡阳:老子故里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道教之祖庭,是海内外道家文化研究者的向往之所,更是数千万道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
道家圣地一青羊宫
⑹ 道家起源于哪里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儒鸿书院的跨文化交际管理师培训课程包括国学技艺课程(古筝,围棋,书法,国画,茶艺茶道),国学通论课程以及跨文化交际培训课程。
⑺ 道家发源地在哪里
道家文化有四位里程碑式的文化巨人,伏羲、黄帝、老子、庄子,对道家文化贡献最大的有两位,伏羲和老子。伏羲是道家文化的奠基人,他发明了先天八卦。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鼻祖,他写了被称为“万经之王”的五千言《道德经》。周口是伏羲建都之地,史称“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在鹿邑,所以从伏羲到老子以先天八卦和《道德经》为标志的一脉相承的道家文化的发源地无可争议就在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