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在当今社会如何家文化

在当今社会如何家文化

发布时间:2022-07-05 13:46:21

Ⅰ 当今社会,应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若不能秉持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人文秩序,中华民族可能早不复存在,中华文化也就一定早就中断了!到现在我们依然是秉持着农耕文化的特征,兼有游牧文化的特点,这是我们的国情,也是我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守自己的农耕文化基础,其实就是坚守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未来。

鉴于此,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华文化的发展,如果不坚持和秉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夯实自身文化基础,是没有出路的!如果不主动有机地吸收海洋文明的优秀精华,不主动适应外部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也是没有前途的!

他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有着十分鲜明和十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性。中国这个古老国度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各自的文化表现形态,或多或少地镌刻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的历朝历代,并曾经和正在不断上演着永不落幕的文化曲目。

在这个文化曲目中,大大小小的民族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时而是主角,时而是配角,时而反串,时而退出,有的甚至是永远地离去……这个文化曲目的主题,就是长期形成、彼此认同,共同秉持并持续发展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自立,就是中华文化的自立;中华民族的崛起,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崛起!正是中华文化,牵引、拉近、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壮大。

Ⅱ 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文化导向

落实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既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观。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关键是要从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人们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只有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才能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当前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明确改革方向,抓住薄弱环节,找准改革的突破口。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就要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新的认识。当今世界,文化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建设上,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政治文明建设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必须把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在社会建设上,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都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建设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全民族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克服那种认为文化只是蹦蹦跳跳、可有可无的思想,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Ⅲ 在当今社会上,该如何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现如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弘扬中国文化,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比如通过社交平台发出发布一些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传统手工艺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弘扬尊老爱幼文化。

统手工艺搬到人多的地方,比如公园,夜市,旅游景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知道传统手工艺的存在。

中华文化弘扬尊老爱幼,公交车上是最好的展现。一上公交车就能听到,请把位置留给需要帮助的人,老人,小孩及残疾者,这些都是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在学校公司宣传尊老爱幼的重要性。让孩子多陪陪父母,和他们聊聊心。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在生活中应该人人奉献一份力量,积极的去做正能量的事,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动身边的人。用一颗友爱的心去传播中国文化。

Ⅳ 家文化的优劣影响,谈一谈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与发扬家文化

1.要批判继承,辩证地认识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家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家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促进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Ⅳ 用自己的话说说当今社会,我们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优秀家风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社会风气、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悠久的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传统社会有一副着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是希望把家庭中良好的伦理价值和风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千百年来,人们非常重视家庭的教化与熏陶,自觉将家风通过各种教化方式渗透到家族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处世态度!社区可以多开展与优秀家风相关的活动,多宣传教育等!

Ⅵ 谈谈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家风家训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基石。在国家的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是古代家训的名篇,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家风又称为门风,家风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好家风好家训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精髓,也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而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对家风家训的概念模糊,认知呈现“平淡化”和“碎片化”,而且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家风家训建设中存在一定的脱节甚至矛盾。而一些已经而立之年的人,问起家训,也是一无所知,传承的痕迹近乎截断。

笔者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一条好的家训能让一个家族崛起,同时一个不好的家风也可以让一个家族从辉煌走向末路。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Ⅶ 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1、对待传统,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正是抱着尊重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态度展开的。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非遗既是积累与沉淀,也具有开创与自我更新的能力。

2、文化因积累而形成传统,传统因积累而产生巨大能量。一个民族的传统对本民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财富和精神资源。对传统的认同和承继是非常有益并且必要的,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了解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自身定力及自信自尊的精神源泉。

3、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传统内部应该有反思和批判的声音,但一味否定,一概推翻,只会导致全民性的心灵空虚和价值混乱。我们承认,传统中也有糟粕和偏狭,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去伪存真,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

(7)在当今社会如何家文化扩展阅读

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经由非遗传承保护,我们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发掘,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把凝结中国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来。

同时,非遗传承保护也是正当其时、影响深远的文化建构,通过生动讲述中国非遗故事,充分展现中国非遗道路的独特创造、中国非遗理论的独特贡献和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让世界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加深对中国非遗经验和道路的认识。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Ⅷ 在当今社会中,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

在当今社会当中,讲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那么一定要从学生开始进行,让他们接受比较科学的教育。另外也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将好的传承,不好的就直接舍去。而且要知道这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不管是在小学还是在大学,都要利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和创新。

对于那些积极向上并且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可以继续保持和发扬,而且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去对待外来文化影响。并不是说所有的外来文化都不好,有些外来文化还是非常优秀的,同时想要传承的话也必须要结合当今时代的精神,要不然根本走不了多远。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历史文化,让他们真正去了解这些历史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也希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不那么枯燥。

Ⅸ 在当今网络社会中,该如何传扬传统文化

现今是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许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濒临失传的地步,不是老一代的艺术家不愿意教,而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这门艺术了。传统文化快要失传的情况下,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传统文化、再推出传统与新艺术相结合、最后要热爱和传播传统文化。文化是中国的根和魂,我们应该不懈的继承和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需扶持和推广

现在有些传统手艺做工繁杂、没有几年的基本功是干不下来的,很多年轻人耐不住这个寂寞往往没有学成,而有些手艺工序老旧很快被新的工业给取代,也有些手艺根本产生不了什么利润,连生计难以维持如何谈传承。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推广和扶持。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情况,所以很多电视台都举办了大型的节目来推广。

中国传统文化是老一辈人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带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并坚信中华的传统文化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与在当今社会如何家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
© Arrange www.lianjie114.net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