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跨湖桥文化多少年了

跨湖桥文化多少年了

发布时间:2022-03-30 07:38:32

Ⅰ 上山文化的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而来

新石器时代的源流之谜——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而来
河姆渡文化震惊世界之后,近年来,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的相继发现和命名,让浙江一次次成为考古学界的关注热点。
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遗址结构完整,文化面貌独特,器物群组合、制陶技术等,又自成一个整体。然而,它的来龙去脉,却一直是个谜。
现在,考古研究表明,上山遗址,以及早期属于上山文化的小黄山遗址——两处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最早的两处遗址中,都发现了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的叠压关系,这对于梳理浙江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源流,是个重要的探索方向。
在浦江博物馆的陈列室中,我们就看到了表明两者关系的图表:上山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遗物与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遗物比较,通过表格中的陶器对比,清晰展现。
在跨湖桥文化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带镂空圈足器是在新石器的偏晚期开始流行起来的。因此,萧山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类似高脚杯的圈足陶器,曾让大家对跨湖桥遗址的年代产生质疑。
而如今,比跨湖桥文化早2000年左右的上山文化,也出现了圈足器,上部与大口盆相似,底部装上圈足,有的还有镂空装饰。这不禁让人们追问: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文化延续而来?

Ⅱ 跨湖桥文化遗址的意义

湘湖成湖于宋代,由于长期湖底淤泥沉积,遗址表土厚达3—4米,因而遗址内的文物保存比较完整。 1990年至今,跨湖桥遗址经过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以及人工栽培 水稻等文物,经测定,其年代在7000--8000年间。 由于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新颖,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2年11月, 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这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和相关遗迹。2003年5月,在湘湖的下孙自然村又发现了 与跨湖桥文化同类型的遗址——下孙遗址。
2004年12月,在有全国11家权威博物馆和考 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的跨湖桥遗址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专家组成员严文明代表参加“跨湖桥”考古学术研究会”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 等11家权威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机构的35位专家学者,宣布“跨湖桥文化”正式命名。跨湖桥遗址的发现,将浙江的人类文明史提到了8000年前,打破了长江下游原来所认识的史前文化格局,证明了浙江的文明史是由多个源流谱系组成的,为研究整个长江流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 “跨湖桥文化”的命 名,意味着它将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史前文化并驾齐驱,成为浙江日前年代最早的考古文化概念,这是萧山文物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区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对于进一步丰富萧山文化内涵,提高萧山知名度,扩大萧山对外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跨湖桥遗址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10月召开了有全国及省、市有关专家参加的独木舟保护方案论证会,通过了《跨湖桥独木舟遗迹原址保护可行性方案》,各项保护工作正有序进行。
萧山区委、区政府决定结合湘湖开发,在跨湖桥建立遗址公园,当前,跨湖桥遗址保护主要要做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等工作。同时,加大跨湖桥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发与跨湖桥遗址相关的文化产品,使其为萧山各项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Ⅲ 跨湖桥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跨湖桥文化发现于浙江省萧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萧山人民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萧山区位于钱塘江南岸,属古越地。公元2年建县,称余暨,东吴黄武年间改为永兴。相传越王为强大的吴国所逼迫,只剩少数兵卒驻留在县西一里的西山上,四顾萧然,所以称该山为萧山,又叫萧然山,萧山区名由此而来。

Ⅳ 跨湖桥遗址何时确立代表跨湖桥文化

2004年,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严文明代表参加“跨湖桥遗址考古学术研究会”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等11家权威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机构的35位专家学者,宣布跨湖桥遗址所代表的文化类型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种独立考古学文化——跨湖桥文化。

Ⅳ 跨湖桥文化遗址的跨湖桥之谜

2002年3月27日,来自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会聚萧山,针对跨湖桥文化类型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面对着疑团重重的跨湖桥文化,许多在场的专家学者禁不住发出了“太意外”、“看不懂”的感叹。
高超的彩陶制作技术
跨湖桥文化是一种高龄文化,它的稻作农具骨耜,在制作上十分粗糙,远不及河姆渡骨耜精细,出土的大量兽骨也表明古跨湖桥人还是以狩猎为主。但是,7000年前的跨湖桥人却掌握了高超的陶器制作技术,特别是通体磨光的黑光陶器,似乎与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中的黑皮陶器有着某种联系。难怪当初会有专家认为跨湖桥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后辈,至今专家们也无法解释跨湖桥文化遗存中的这种“青春色彩”。
骨针和蚕丝线
在跨湖桥遗址的第二次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不少负载重要信息的宝贵物品,其中就有一枚精巧的骨针。这枚骨针针眼相当细小,即使采用今天的棉纱线或涤纶线,要穿过这个小针眼也不容易。那么,古人究竟用的是什么线?当时不可能有棉纱线或涤纶线,要穿过这么细小的针眼,只能使我们想到了蚕丝线。难道距今七八千年的跨湖桥人已经在接触蚕桑了?考古学家至今也不能得出答案。
使用中药的祖先
跨湖桥遗址中还有一个小陶釜,底部有烟火熏烧的痕迹,釜内有一捆植物茎枝,共约30余根,长度在5至8厘米之间。由于陶釜已烧裂,古人将其丢弃了。陶釜内的植物成了考古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他们推测这捆植物是远古的中草药,遂将标本送往药品检验所进行检测。但由于标本的有机质不足,难以确定其具体的药性和名称,只能定为“茎枝类”。虽然至今也无法确定是什么中草药,但这一考古新发现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黏合剂
细心的考古工作者在清理陶片时,还意外地发现一块黑光陶片上有修补的痕迹,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古人是用什么黏合剂来修补陶器的。
跨湖桥的毁灭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跨湖桥文化是突然之间消失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作为跨湖桥文化继承者的证据不足,这种文化缺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尚是未解之谜。
有很多专家认为,跨湖桥文化的毁灭,最可信的推断就是毁于海水侵袭。据地质水文资料载,从全新世初期开始,东海大陆架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这次海侵在距今6000-7000年达到高峰,包括会稽山脉在内的宁绍平原周围地区,沦为一片浅海。这次大规模的水淹对跨湖桥文化的前途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钱塘江、浦阳江泛滥更加速了这一带环境的恶化,今日凶猛的钱江大潮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结合历史记载来看,今天会稽一带的自然环境最符合大禹治水的历史条件,如果这段神话是史实,那么跨湖桥遗址大约不幸落在治水无为的鲧的时代,治水的失败就是跨湖桥遗址结局的写照。
跨湖桥文化的难解迷团给江南沿海一带的考古科研提出了一个个新的课题,只有等待着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让这些迷团大白于天下。

Ⅵ 跨湖桥文化遗址的基本资料

遗址名称:跨湖桥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镇湘湖村跨湖桥
发现及发掘时间:1990年发现并首掘,2001年进行第二次发掘,此后发掘工作持续至今。
距今历史:7000-8000年
考古地位:是浙江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为探讨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研究当时整个长江流域的文化格局以及此后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其器物特征不同于长江下游地区已知的各支考古文化,是一支全新的、独立的文化类型。
浙江省跨湖桥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公里,浙江第一大河钱塘江与浦阳江流经这里。遗址及周围地区是古湘湖,现已大部分淤积,正是这些三四米厚的湖床淤泥有效地保护了下面七八千年的古老文化。跨湖桥遗址发现以来却受到了“冷落”,直到2004年,跨湖桥文化才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被考古界所确认。

Ⅶ 跨湖桥文化有哪些特点

跨湖桥文化发现于浙江省萧山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萧山人民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它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等多个“文化之最”,有着8000年的历史,它将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

萧山区位于钱塘江南岸,属古越地。公元2年建县,称余暨,东吴黄武年间改为永兴。相传越王为强大的吴国所逼迫,只剩少数兵卒驻留在县西一里的西山上,四顾萧然,所以称该山为萧山,又叫萧然山,萧山区名由此而来。

萧山中部,有一个着名的湖泊,叫湘湖,又叫西城湖。湘湖的南、北部还有相互通连两个湖泊,为临浦和渔浦。人类在此生存繁衍,治水防涝为必用之功。

湘湖成湖于宋代,由于长期湖底淤泥沉积,遗址表土厚达三四米,因而遗址内的文物保存比较完整。

跨湖桥遗址600多平方米,文物无数,包括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人工栽培水稻等文化以及非常丰富的动物遗骨。并发现建筑遗迹、灰坑等。经测定,在8000年至7000年间。

跨湖桥遗址中还发现了独木舟及相关遗迹。年代在8000前左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

除了跨湖桥外,在湘湖的下孙自然村也发现了与跨湖桥文化同类型的下孙遗址。

跨湖桥文化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形成一个系列,把浙江文明史前移了1000年,杭州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湘湖地区的跨湖桥文化遗址中,以釜、钵、圈足盘、罐为代表的陶器群,不见于江南其他新石器遗址的特殊性器物如线轮等,都说明了跨湖桥文化类型的独特性。其中出土的陶器,甚至比晚了1000年,百里之外的河姆渡更为先进。

跨湖桥文化共创造了“十个之最”,除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之外,还包括世界上最早的漆弓、我国最早的“草药罐”、我国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我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我国最早的甑、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区最早的席状编织物、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彩陶、南中国地区最早的家猪,使萧山拥有了8000年人文历史底蕴。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中华民族药文化的渊源。在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中,发现了盛有煎煮过的草药的小陶釜,说明史前期人们早已认识到自然物材的药用价值。

早在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就在萧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光辉璀璨的史前文明,因此跨湖桥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萧山人民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1990年,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湘湖区域的城厢砖瓦厂取土工地发现了一处史前遗址,由于遗址的位置处在古湘湖中的跨湖桥畔,就把遗址定名为“跨湖桥遗址”。

2004年,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严文明代表参加“跨湖桥遗址考古学术研究会”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等11家权威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机构的35位专家学者,宣布跨湖桥遗址所代表的文化类型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种独立考古学文化——跨湖桥文化。

Ⅷ 跨湖桥文化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跨湖桥文化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等多个“文化之最”,有着8000年的历史,它将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

Ⅸ 跨湖桥遗址是哪一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入选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2年4月12日,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和 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由 于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新颖而被评为“2001年 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现了萧山文物考古史上零的 突破。 ? 2002年4月12日,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学会和 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由 于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新颖而被评为“2001年 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现了萧山文物考古史上零的 突破。

Ⅹ 跨湖桥文化遗址的简介

遗址经历了1990年、2001年、2002年等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木(竹)器、骨角器,发现了灰坑、黄土台、残存墙体等建筑遗迹,尤其是发现了独木舟及相关木作加工遗迹。专家确定为一处内涵丰富、文化面貌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遗址的位置处在于古湘湖跨湖桥西,且在跨湖桥自然村中,故把遗址定名为“跨湖桥遗址”。由于有两次考古发掘的成果,并在专家建议下,于次年5月举办了影响深远的“跨湖桥遗址学术研讨会”、“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新闻发布会”和“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2002年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跨湖桥遗址的年代早于河姆渡遗址,文化面貌独树一帜,不同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原有的其他考古学文化,是一种新的发现。遗址内涵丰富,特征明确,整体性强。除跨湖桥遗址外,还在附近地区发现了与跨湖桥遗址同类型的下孙遗址,并对下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2004年12月召开的跨湖桥考古学术研讨会上被命名为“跨湖桥文化”。

阅读全文

与跨湖桥文化多少年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3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4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1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9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8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3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3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7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2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2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6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