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安徽有哪些特色文化

安徽有哪些特色文化

发布时间:2022-07-06 06:30:18

1. 安徽有什么文化遗产

安徽省的文化遗产如下:

1、徽州民谣:徽州民谣是古徽州地区人民创作、吟诵、口传心记的传统民间口头艺术,反映了古徽州人劳动、生活、习俗、时政和思想感情,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珍宝。

2、寿州锣鼓:寿州锣鼓是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周边县、市的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是古老楚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会说话的锣鼓”之誉,在沿淮地区独一无二。

3、铜陵牛歌:始于何时,现已无法确切认定,但是从历史上看,沿江江南是以农耕为主的。有耕就有牛,有牛就有牧,有牧就有牧童,有牧童就应该有牧歌。

4、桐城歌: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省桐城市的一种地方歌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

5、孔雀东南飞传说: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2. 安徽有哪些特色

安徽特色文化

黄梅戏 原名 “ 黄梅调 ” ,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桐城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 “ 桐城歌 ” 或 “ 黄梅歌 ” 。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 “ 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 ” 。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 荞麦记 》《告粮官》《 天仙配 》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 女驸马 》《 罗帕记 》《 赵桂英 》《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 牛郎织女 》、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 春暖花开 》《 小店春早 》《 蓓蕾初开 》。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严凤英 、 王少舫 、 吴琼 、 马兰 等是着名的黄梅戏演员。

徽剧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 乱弹 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 拨子 。干隆年间,拨子与 四平腔 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黄腔又与湖北 西皮 形成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干隆年间, “ 三庆 ” 、 “ 春台 ” 、 “ 四喜 ” 、 “ 和春 ” 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着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 汉剧 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 京剧 。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

名胜古迹 安徽大地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 5 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黄山为安徽山水典范,区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 “ 四绝 ” , 1990 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令世人瞩目;九华山是中国 四大佛教名山 之一,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现存 78 座古寺庙,以佛教殿堂与皖南民居相结合而独树一帜;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江、湖、山、泉并存,以水见长,湖光、温泉、山色是 “ 巢湖风景三绝 ” ;着名的道教圣地 齐云山 ,摩崖石刻、道教遗存和别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瞩目;曾被汉武帝封为 “ 南岳 ” 的天柱山,雄奇灵秀兼备,有 45 峰、 86 怪石、 18 瀑等胜景; 琅琊山 以宋代 欧阳修 的《 醉翁亭记 》而名扬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为特色。除国家级景区外,还有 19 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安徽文化遗存丰富而别具特色, 亳州 、寿县、安庆、 绩溪 、歙县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歙县是历史上的徽州府所在地, 新安画派 、新安医学、歙派篆刻、徽派版画、徽派园林建筑、 徽菜 和徽剧的发祥地就在于此。集中在歙县、黟县境内的明清民居、祠堂和石舫,数以千计,历经沧桑而古貌犹存,其数量之多,构思之奇巧,石、木、砖雕之精美,举国罕见,是民间建筑的杰作,成为安徽民俗旅游的必游之地。

省内还有 9 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黟县、 桐城 、 凤阳 、 蒙城 、 涡阳 、 潜山 、和县、 池州 、 宣城 。

安徽特产 安徽资源丰富,本省茶竹林特产丰富,全国 十大名茶 中,安徽占 4 个: 黄山毛峰 、 太平猴魁 、 祁门红茶 、 六安瓜片 。此外广泛分布于皖浙赣接合地区的气味清香的屯溪绿茶也很有名。竹编制品舒城舒席篾片细致薄软,曾在国际赛会上获奖。另外,滁菊亳菊也很有名。安徽是我国主要的中成药产地之一,名品有 铜陵凤丹 、宣城木瓜等。传统的亳州 古井贡酒 、淮北 口子酒 为荣获全国金奖产品。

着名果品有 砀山酥梨 、 徽州雪梨 、 怀远石榴 、宣州蜜枣、 三潭枇杷 等。水产以长江鲫鱼、 巢湖银鱼 、清水大蟹为佳品。特产风味食品有宿州 符离集烧鸡 、无为熏鸡、安庆 胡玉美蚕豆酱 、当涂采石茶干等。传统工艺品有文房四宝 宣纸 、 徽墨 、 宣笔 、 歙砚 ,以及 芜湖铁画 、 徽州木雕 等。集散于泾县的皖南特产宣纸生产有 1000 多年来历史,绵韧、洁白、不腐、耐折,是名贵的书画用纸,明《 永乐大典 》、清《 四库全书 》用之而得以久存传世,徽墨有 “ 药纸如漆,万载存真 ” 之誉而光辉千古。芜湖铁画出自明清,它吸取了传统国画构图法及金银首饰、剪纸、雕塑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奇葩。

3. 请至少写出三个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民俗文化

1、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歌词都是悲悲切切的内容:“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九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家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2、颍上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与向往。

3、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

4、巢湖民歌

巢湖市位于皖中,襟江环湖,境内有距今三四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遗址,证明这里曾经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巢湖民歌伴随着巢湖古老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而多样的演变过程,一直传唱至今。巢湖人爱唱、爱编民歌。“望风采柳”的创作形式使聪慧的歌唱者可以见什么唱什么,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干什么活唱什么歌。

5、徽州目连戏

明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在过往杂剧、变文及传说等的基础上撰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便在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等地广为流传。祁门目连戏原没有固定演出场所,以鼓击节,锣钹伴奏,不用管弦,上寿时则用唢呐。其基本唱腔古朴,为明中叶流行于徽州一带的“徽池雅调”,即徽州腔、青阳腔,保留“滚调”特点。脚色分生、旦、末、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

4. 安徽文化遗产有哪些

安徽文化遗产有黄山、皖南古村落、当涂民歌、淮北花鼓戏、徽派版画、六尺巷传说等等,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安徽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5. 安徽四大文化

安徽四大文化分别为徽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淮河文化。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代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学术界对其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敦煌学”和“藏学”并称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
皖江文化:即“安庆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以潜山为中心的古皖文化,属江淮文化的发祥地。皖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以京剧、黄梅戏徽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李公麟、邓石如为代表的书画文化;以禅宗二祖、三祖为代表的桐城派文化,以及其他新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等。

庐州文化:安徽省四大文化圈之一,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包拯、李鸿章、刘铭传、周瑜等历史名人。周边景点有蜀山、徽园、逍遥津、包园。
淮河文化:同是安徽的四大文化圈之一,可综合称“皖文化”,是炎黄子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的淮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区域主要景点有皇藏峪、垓下之战遗址、八公山等。
安徽不仅有着上述特有的文化,还因坐落有长江和淮河两条大河,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从而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景观,吸引着众多的人前去旅游。

6. 安徽的风俗传统有哪些

安徽的地域文化是比较丰富的,比如有淮河文化,安徽的淮河流域就是我国文明发祥地之一,安徽除了有淮河文化之外,还有新安文化、皖江文化、泸州文化,不同地区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风俗传统,那么安徽的风俗传统有哪些呢?安徽的风俗传统,1、小年前后上坟祭祖。安徽大部分地区的人在腊月二十四小年前后会去上坟祭祖。2、办土地会。3、除夕进香。4、初一吃步步糕。安徽有一部分地区大年初一早上就吃步步高,有步步高升越来越好的意思。5、杀年猪。三年猪通常在腊月二十六,如今基本上是买肉。

7. 安徽的特色是什么

安徽的特色:

一、戏曲

徽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包括黄山地区的皖南菜、皖中的淮扬菜、和皖北的沿淮菜,皖南菜是徽菜的代表,发端于南宋年间徽州歙县,徽州因处于气候交接地带,雨量较多、气候适中,物产特别丰富。

黄山植物就有1470多种。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主要名菜有“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上千种。

8. 安徽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安徽的文化遗产有如下:安徽境内的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黄山。
1、安徽境内的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西递、宏村古民居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村落形态保存完好,风光秀美。村中自古尊儒术、重教化,文风昌盛,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现象。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2、黄山是1988年作为全国第二批推荐项目,由国务院批准,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审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项目申报的。主席团在预审时,中国同时申报的大熊猫保护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因种种原因被否决,仅将黄山一项提交委员会审议。黄山市在那次申报过程虽然时间紧迫,却信心十足。因为在1990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的高级考察专员吉姆·桑塞尔博士在考察报告中对黄山的评价已经使此次竞争基本失去悬念,他写道:中国有20多个具有东方特色的森林、名山、自然区、保护区,黄山就是其中之一。其自然景色无与伦比。黄山居中国艺术、文化、环境遗产的中心,优美的自然景区,以中国古代艺术、文字、建筑及历史上六十四座庙宇所装饰润色,显得格外高崇。黄山的自然美和自然文化世上罕见,应增列为世界遗产之内。

9. 安徽内地有关鼓的特色文化形式或特色鼓

皖中南地区的庐州大鼓。
“庐州大鼓”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瑰宝。庐州大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浓郁的地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化。庐州大鼓说唱时,鼓书艺人边说边唱,时而摹拟动作,绘声绘色。其讲究韵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调为四弦书、锣鼓书和地方民歌。唱腔有歌嗓和内嗓之分。

10. 安徽有哪些特色文化(列举两个)

安徽的特色文化有很多。但是比较出名的特别有安徽的黄梅戏。还有安徽的宣纸,这都代表安徽特色的文化。

阅读全文

与安徽有哪些特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