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地域文化区
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 1.东部农业文化地区(北方文化亚区,南方文化亚区) (1)关东文化副区: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因其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文化副区。此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经济类型是渔猎。明清时期,此区与关内汉族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现在此区民族以汉为主,满族星散其间,在西部大兴安岭地区还分布着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长白山地区有朝鲜族。汉族和朝鲜族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其他少数民族多为渔猎。不同的经济类型下有不同的民俗、信仰和不同的艺术形式。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东北的“二人转”。 (2)燕赵文化副区:以今河北省为核心,北以燕山为界,西止太行山,东临渤海,南接中原和江淮。此区民族以汉为主,传统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这里的民风民俗粗犷豪放,尚武之风普遍,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豪侠之士。燕赵地区的艺术形式多样,代表性的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吴桥杂技等。 (3)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依托于黄土高原,西迄河西走廊,东抵太行山脉,北界万里长城,南限秦岭太白山。此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宋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历史悠久,主体民族为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留给这里大量的物质文化景观,今陕西省被称为“地下文物博物馆”,山西省被称作“地上文物博物馆”。这里的民风热情、朴实,艺术风格高亢激越。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秦腔、山西梆子等。 (4)中原文化副区:核心地带是今河南省,因位于古九州的中央,故又称“中州”。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横贯中原大地,历史上它与黄土高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继黄土高原之后的中国古代又一个政治、文化中心。由于这里长期为帝都所在,因此历史上曾云集了许多天下有识之士。本区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民风淳厚豁达,少林武功、河南豫剧名扬华夏。 (5)齐鲁文化副区:以今山东省为核心,由于春秋时这里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故又称齐鲁大地。本区位于黄河下游,土壤深厚肥沃,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沿海有渔业。此区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从这里扩散到整个中国,乃至世界,被世人视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尊孔崇儒的上层文化影响下,形成了讲礼数、重义气的齐鲁之地民风特点。山东大鼓、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等是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6)淮河流域文化副区:顾名思义位于淮河流域,大体上北界陇海铁路,南濒长江,西临河南、湖北,东达江苏北部沿海,即今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无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还是转移到长江下游地区,本区都位于重心区的边缘,加上这里是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因此本区文化也带有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过渡特点。表现之一,这里的传统经济虽以农耕为主,但是在耕作形式上具有从旱作向稻作过渡的特点;表现之二,这里的语言也具有汉语北方方言向吴语过渡的特征。本区为人熟知的艺术形式有凤阳花鼓、淮海戏、柳琴戏等。 (7)巴蜀文化副区:位于四川盆地,3 000多年前重庆为巴国的首府,2 400多年前成都为蜀国王都,因此人们习惯上将这里称为巴蜀之地。本区虽偏处西南,但是以富饶的成都平原为依托,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本区盆地四周形势险要,军事上利于攻防,加之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故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川剧是巴蜀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活泼生动,幽默风趣。 (8)荆湘文化副区(荆楚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洞庭湖平原,巫山、武陵山屏障其西境,东有幕阜、武功诸山与吴越相隔,北以桐柏山、大别山与中原分野,南以五岭为界。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因此传统农耕业比较发达。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本区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个文明中心,也有学者认为它是黄河文明中心扩散后的又一个中心。无论本区与黄河流域文化有何关系,人们都承认本区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对后来本区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戏剧方面,除了发展较为成熟的汉剧、楚剧、花鼓戏、采茶戏等外,民间的歌舞艺术形式也比较丰富。 (9)鄱阳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一带,以今江西省为主。本区一面对水(长江),三面环山。传统经济以农耕为主。本区多山,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许多风景秀丽之山被儒家、道家和佛教选为圣地,例如庐山和龙虎山。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弋阳腔,它是中国四大声腔(余者为江苏昆山腔、浙江余姚腔和海盐腔)之一,其特点是激越奔放。 (10)吴越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平原,南界雁荡山脉,东濒茫茫大海。本区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传统农耕发达,是物宝天华之地。本区富庶的经济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苏州园林、西湖美景、云锦、宋锦、苏州刺绣、文房四宝等都与富裕的经济有直接关系。昆剧、越剧是本区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本区戏曲细腻、婉转、清丽、圆润的特点。 (11)岭南文化副区:顾名思义位于南岭以南。本区背山面海,历史上长期位于华夏文化核心地区的边缘,近代以来本区又处于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带,因而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本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起步较前面述及的文化副区晚,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本区艺术形式中的粤剧、广东音乐和岭南画派最有地区特色。 (12)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基本上与今天的福建和台湾两省范围符合。本区西部与鄱阳文化副区相连,北部与南部分别与吴越文化副区和岭南文化副区接壤。尽管台湾与福建文化各有特点,但是从文化渊源上看,台湾与福建文化同脉共祖,至今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依然紧紧地联系着海峡两岸的人们,例如妈祖信仰。本区多山,适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山区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成为了历史上许多文化要素的保留地或“庇护所”,如汉语的古音、高山族的文化。 2.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地区:以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为主体,包括今天的滇、黔、桂的一部分。尽管本区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但是其文化综合体的特点又与东部农业文化区有很大区别。本区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文化特点也显现出众多少数民族的多元化风格。从物质文化层的起居、饮食、服饰到精神文化层的风俗、信仰、艺术等都能体现这种 3.西部游牧文化地区: (1)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大致包括除陕西、青海以外的西北广阔地区。这里自然环境以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为主,因此游牧是本区的主要传统经济类型,在沿河平原和零散的绿洲地区还有种植业、园艺业。本区的艺术特色粗犷、豪放、热情、开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艺术形式。 ①内蒙古文化副区 ②北疆文化副区 ③南疆文化副区 (2)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尽管历史上本区有独特的发展历程,但是本区与中原的联系较与高原南部的印度文化区的联系多得多。宗教在本区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❷ 山东有哪些着名山、水风景区或者古文化遗址
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 中国五岳之首、山东济南趵突泉—— 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山东青岛崂山风景区—— 海上第一仙山、山东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 孔庙 孔府 孔林、山东威海刘公岛—— 海上桃源、山东青岛海底世界、山东蓬莱阁景区——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等等,都是着名的旅游景点。
❸ 山东的文化遗产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全体会议正式将其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三孔: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孔庙为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庙。孔府与孔庙毗邻,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孔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立有历代颂扬孔子的碑刻。三孔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齐长城:长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长城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齐长城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北,于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庄入海,为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长城文化遗产。
大运河山东段:流经5市,包括了8段运河以及15处遗产点,河段占据了总河段的近三分之一,遗产点超过四分之一。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山东段正式成为继山东省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
❹ 鲁中、鲁南、鲁东、鲁北、鲁西分别是哪些市(山东)
鲁中地区是山东省中部的简称。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和滨州邹平市等5市(县级市),是山东政治、文化、历史中心区。
鲁北地区主要是东营、滨州,潍坊的西北部,淄博的大部分,德州的一小部分。在中国历史上,这里曾经是渤海革命老区。历史名人也是众多,东营的孙武,滨州的唐赛儿,潍坊的刘墉。
鲁南地区是山东省南部地区。狭义上的鲁南包括临沂市、枣庄市,广义上包括:临沂、济宁、菏泽、枣庄、日照5个设区城市,面积5.0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近三分之一。
鲁西地区是聊城(江北水城)的又一个名字,广义上的鲁西地区包括德州、聊城、菏泽、济宁、枣庄、临沂6个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狭义上仅指聊城。
(4)山东文化专区在哪里扩展阅读:
山东省,简称“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济南。
山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山东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从这里入海。这里有中国最早的文字和最早的讲坛,由中国最早的城邦和最古老的长城,这里还是丝绸和陶瓷的发祥地。
山东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❺ 山东泰安是鲁中地区还是哪个地区
山东泰安是鲁中地区。
鲁中是山东省中部的简称。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和滨州邹平市等5市(县级市),是山东政治、文化、历史中心区。
面积41203平方公里,共7市(县级市)7县21区,地形为山地丘陵和过渡地带,是山东省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重要区域,也是最有潜力、活力和魅力的地区之一。
(5)山东文化专区在哪里扩展阅读:
泰安市,隶属于山东省,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山东省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商城临沂,西濒黄河。北距省会济南市66.8千米,南至三孔圣地曲阜市74.6千米。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国泰民安之意。城市位于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
截至2016年,泰安市下辖2区、2县级市、2县,总人口563.74万人 。实现生产总值(GDP)331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85.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50.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5:44.8:46.7。城镇化率达到59.06%。
泰安市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安市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是鲁中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❻ 山东青莲岗文化分布在哪具体位置
青莲岗文化,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南部和江苏省北部汶、泗、沂、沭诸水与淮河交汇的黄淮地区,中心在淮河下游平原。
至于山东地界的 主要在 山东滕县北辛、兖州王因(底层)、泰安大汶口(底层)等
❼ 中国有哪几个文化大区
这是苏公的区系类型理论。是将考古学文化分类的理论,即分成区、系、类型三个等级。六区是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在此基础上在每个区中在划分系、再到考古学文化、再到文化类型。透过对考古学文化的分类,苏公架构起关于文明起源的理论,即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文明起源三部曲理论。
❽ 山东各地区按照鲁中,鲁北,鲁南,鲁西分别是哪几个城市。
鲁中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和滨州邹平市,鲁北主要是东营、滨州,潍坊的西北部,淄博的大部分,德州的一小部分。鲁南包括临沂市、枣庄市,鲁西指聊城。
鲁中地区是山东省中部的简称。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和滨州邹平市等5市(县级市),是山东政治、文化、历史中心区。
鲁北地区主要是东营、滨州,潍坊的西北部,淄博的大部分,德州的一小部分。在中国历史上,这里曾经是渤海革命老区。历史名人也是众多,东营的孙武,滨州的唐赛儿,潍坊的刘墉。
鲁南地区是山东省南部地区。狭义上的鲁南包括临沂市、枣庄市,广义上包括:临沂、济宁、菏泽、枣庄、日照5个设区城市,面积5.0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近三分之一。
鲁西地区是聊城(江北水城)的又一个名字,广义上的鲁西地区包括德州、聊城、菏泽、济宁、枣庄、临沂6个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狭义上仅指聊城。
(8)山东文化专区在哪里扩展阅读:
山东省致力打造“一群、一带、双核六区”,2020年济南青岛城区人口达500万。
一是明确城镇化布局,依托我省“两区一圈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确定“一群、一带、双核六区”的全省城镇化总体空间格局。
“一群”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包括13个设区城市,涵盖“蓝”、“黄”两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三个战略区域,与京津冀、辽中南共同构筑世界级环渤海城市群。
“一带”为鲁南城镇发展带,包括5个设区城市,是落实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构筑欧亚大陆桥东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出海通道。
“双核”是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六区”是济淄泰莱德聊、青潍、烟威、东滨、临日、济枣菏六个城镇密集区。
二是优化城镇体系。到2020年,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达到500万左右;淄博、烟台、济宁、临沂4市达到200万以上;
枣庄、潍坊等10个设区市达到100万以上;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15个;20-50万人的小城市50个;10-20万人的城镇35个;5-10万人的小城镇50个。
三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筑“三横(济青、德龙烟威、菏兖日)四纵(青烟威日、滨临、京沪、京九)”综合运输网络,构建支撑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交通体系。
❾ 山东有历史风貌保护区有那些
据悉,山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中,聊城市有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大小礼拜寺街历史文化街区和临清中洲运河历史文化街区三个历史文化街区。
❿ 山东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哪里
山东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肯定是济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