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拜年象征着什么
拜年象征新年开始、旧年结束。一元更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的相关说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
⑵ 春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求解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以祭祀、年糕、花灯等农耕社会产物为标志的年俗文化让许多人感觉有些平淡。一些专家指出,应该与时俱进地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重新认识春节的“现代版”定义。
“春节是传统美德教化和规范的大课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说,春节的内容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的是
指张贴的各种对联、年画,造势的鞭炮、锣鼓等,无形的是指拜年、走亲访友等。两种形式互相烘托,但实质都是在张扬民族的自豪、自尊、自爱、勤劳、忠孝等品质。人们通过互相拜年,消除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摩擦与隔阂,增进了和谐;通过祭祖,明确了作为家庭成员的使命和职责;通过参与民俗礼仪活动,明辨是非观念和道德伦理。
“春节是交流信息、谋划未来的平台”,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说,春节期间,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欢聚一起,讲述自身、别人的成败得失,在节庆中进行着大交流。特别是好友和至亲之间,还会推心置腹、互相参谋,商讨解决困难和苦恼,一同谋划未来。家长们也会借机以成功者的例子教育回家的后辈。虽然现在通讯工具发达了,但春节期间面对面的交流仍是每个人向往的亲情聚会。
⑶ 春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春节有的文化内涵是拜岁,开门炮仗,斋日,聚财,开年(开斋日),姑爷节,拜年。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西晋周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不同的地方,春节习俗也是有区别的,如北方春节吃饺子,据说与张仲景有关;南方春节吃醪糟,醪糟的历史更悠久。
过去人们除夕守岁分岁酒,分的就是当年所酿之新酒,一般是米酒,也叫醪糟或酒酿,而不是现在的老白干之类。
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浓郁的农耕文明历史文化内涵。农耕文明时代,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年复一年,岁岁如是。
人们生活节奏慢,辛苦劳作之余,偶尔会在小的节日里聚会宴饮一下;更会在丰收之际,尤其是除夕、元旦(指农历大年初一)时祭祀天地祖先,爆竹声中一岁除,把酒话桑麻,总结过去,同时积极谋划来年,憧憬未来,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纳吉庆。
那时的节日,节味浓,人情味更浓。现在城里过节,节味不如农村,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城市化以后,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快,人人之间缺乏过去那种淳朴的人情味,加之城市景观与农耕文明时代的田园风光、“四合五天井”民居等建筑也相去甚远。
⑷ 拜年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春节拜年寓意和象征是: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寓意新的一年和和美美,阖家幸福,吉祥安康。
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拜年有以下几点注意:
1、拜年的穿着
在拜年期间,人们一般会选择穿上新衣服,韦德有番新气象,但要注意穿着得体,不要穿的过于随便,也不要穿得过于暴漏、张扬,因为毕竟大多数长辈还是喜欢中规中矩的服饰。如果衣服颜色较深较暗,可搭配些亮色的围巾来衬托,突出节日的喜庆。
2、拜年的时间
晚辈向长辈拜年一般选择上午,但也不要太早,因为人们一般在春节这天起得较晚,太早登门拜年会让主人来不及准备。
3、拜年的礼仪
在去到亲朋好友家后,要对在的人一一打招呼,要注意称呼,未经主人允许,不要像在自己家的一样随意到各处参观,要注意坐姿端正、言谈举止要礼貌。
4、拜年的交流
拜年时要多说好话、赞美的话,多谈别人快乐的事情,少发抱怨牢骚,以谈对方为主,不能自己滔滔不绝,开玩笑调侃要掌握好度。
5、其他注意事项
上门做客要注意仪表整洁,不要随地吐痰,乱弹烟灰,乱扔果皮、纸屑。
⑸ 春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春节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过春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们在春节祭祀上天神灵(祖先),是在重温先祖们构建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基础上,缅怀和感受天地神灵(祖先)好生之德的神圣与威严,不忘肩负“天道秩序”赋予今人维护人伦向善的责任与使命,心怀敬畏,方行之高远。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活动达于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
而时至今日,大部分地方除祀神祭祖活动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其它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民俗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伦理价值。岁首大年,时值立春节气,为四季循环之首,大年在民国时期得名春节,与大年所在节令时段有着密切关系。虽然传统社会大年以元日、元旦、正日、新正命名,但大年节俗中早就包含了与立春节气相关的元素,如大年的春联、宜春帖、春酒等,王安石《元日》诗中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就形象地歌咏了元日与新春的内在关联。
而春节民俗以祭祀祖先的方式,促进人们与历史对话,增强人们的历史责任感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意识。同时,春节民俗以家人团聚为核心,以隆重的年夜饭仪式,召唤散在四方的家人回归故乡,享受亲情盛宴,并以围炉守岁、夜话家常与拜年祝福的方式,强固家庭人伦。
对于家庭价值的坚守,是春节走向世界的积极因素。春节除了家庭团聚外,还是亲邻交往的重要机会,城乡社区居民春节之际以人情往来、拜贺新年、欣赏年戏与庙会社火等活动形式,增进社区成员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实现社区有机团结与文化认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春节
⑹ 春节的文化内涵有哪些,一百字以内。
春节,俗称“新年”、“过年”,在中国是汉族以及其他一些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加坡、韩国、越南等也是法定假日,并越来越具有世界影响。它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时机,承载着深重的传统,凝聚着浓厚的感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过年”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富于人世伦理色彩。春节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也是礼仪文化和交往活动的集中展现。除夕之夜,阖家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习惯上称“团年”。这是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多少年来,人们都看重这一时刻。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在外地的儿孙多半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以前,一般是晚辈回到长辈所居住的地方,现在,由于工作和时间关系等原因,也有长辈到儿孙辈家里过年,地点变了,浓浓的血缘亲情不变。
“拜年”是体现晚辈对长者尊敬的一个礼节,也是辞旧岁迎新年的表达形式。每年一次的拜年礼仪,加强了亲族之间的血缘亲情,维持和巩固着近邻“亲如一家”的地缘互助关系。拜年是欢乐喜庆的象征。民间讲究“冤家宜解不宜结”,即使平时有过矛盾和隔阂的人家,也要相互拜年,尽释前嫌。传统的拜年活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化解矛盾、加强友谊和感情的积极作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礼教的一种延续方式。
⑺ 春节的文化内涵20字是什么
合家团圆,国泰民安。孝老爱亲,尊老敬贤。
1、合家团圆,国泰民安
每逢春节,不管是风和日丽的暖冬,还是大雪漫天的寒冬,人们总要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和父母亲人们团聚,一家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为的就是要享受那份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不论是北方吃饺子,还是南方吃年糕,其内涵追求的都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盼望的都是国家强盛,民富国强。
2、孝老爱亲,尊老敬贤。
春节期间,全家老少聚在一起,晚辈要向长辈拜年,祝长辈们健康长寿,长辈要向孙辈寄予希望,并发给压岁钱,小朋友们就是在这些活动中受到了孝道的教育和爱心的洗礼。
春节的意义:
1、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
2、春节代表的是辞旧迎新、吉祥如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美好祝愿。
3、春节这一天都会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4、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表达和释放情感时候、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的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