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把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

如何把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

发布时间:2022-03-30 15:19:15

❶ 如何发展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

依稀记得,小学时代的那个童稚天真的自己,那个从幼儿园就迷上猫和老鼠、蓝精灵、樱桃小丸子等国外动画的自己,热爱上了中国古装剧,当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没有太多国界的观念,迷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高深的中国功夫、淡雅的中国书画、空灵的丝竹琴瑟、悠久的礼仪文化……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深深吸引了我,当时没有什么爱国、爱我中华的深刻思考,就只是两个字:喜欢。
三年级时,我开始学习传统乐器:古筝。选择乐器时,父母给我提了很多建议,“学小提琴吧。学钢琴怎么样?”我却坚持要学古筝,父母见我对古筝有如此大的兴趣便支持我学弹古筝。年复一年,就这样,筝韵琴声陪伴我走完小学、初中、高中,古筝老师一次又一次地教导我去感受中国古典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用古人传达的音符中的感情演奏音乐,《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将军令》《渔舟唱晚》《陈杏元落院》……自己已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感觉摸着琴就如同抚摸着华夏的灿烂文明一样,已经打从心底里热爱中国文化了。所以我有一个中国梦:让中国的音乐响彻世界的耳廓!
中国的孩子有很多就从小学习钢琴、小提琴、手风琴等西洋乐器,这些乐器发出的美妙音响令我们陶醉,但中国传统二胡、琵琶、竹笛、古筝、古琴也美妙绝伦,蕴藏于其中的华夏文化底蕴博大精神,每一首古典乐曲都可以诉说出一段历史、一种思想,传统的儒家文化不止在古籍中体现,宫商角徵羽的乐谱中也不乏其味,国际交流总是有着语言不通的阻碍,而音乐是不分国籍的,仿佛可以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中华文化不但需要自我复兴,中国之声也需要响彻世界!打从心底里希望国画、古乐、书法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被全世界欣赏并接受!
在大学里,我们学校的笛箫社、翰墨书画社等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校园里的中国文化气息依然不断地熏陶着我们,当然校园里也有西洋乐团,于是我们会幻想:什么时候美国的高校也都有中国民乐团?英语是大学的必修课程,什么时候汉语也能成别国高校的必修课程?校园里看到太多的西方文化,这令我们更为期待东方文化的蓬勃发展。
我们幻想着,世界的人民在学习汉语中收获快乐;在聆听民乐中收获愉悦;在练习毛笔字时修身养性;在观看中国武侠剧中目不转睛……在不同的角落倾听中国的声音!
近年来,通过媒体报刊网络,我们也了解到,中国的文化正大步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兴办,我们在全球举办的重大文化交流活动覆盖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数千万外国民众和华人华侨关注、参与。在文化改革方面,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文艺院团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公共文化方面,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不断推进,随着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通过不遗余力地抢救和生产,加快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使我国自然、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地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繁荣发展。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兴国之魂”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和光彩。

❷ 如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服务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鲜花盛开,争先放待的原则,坚持走近务实的原则。走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民族科学的群众社会主义文化。

❸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面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个战略方针: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元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脉文化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一种根本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一项战略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一维主要战场: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一条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❹ 如何实现文化强国转变

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化创意的提升、文化品牌的打造,并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科学合理地设置票房、收视率、发行量等量化指标。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生产要素在市场中高效流通和配置,关键在于必须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做大做优做强文化企业。在倾力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方面,未来的主要任务仍然在于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并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资本对接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在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层面,有序发展文化人才、信息技术、版权等各类交易市场,推进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有效对接,并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支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扶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有望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取得进展。

❺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服务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鲜花盛开,争先放待的原则,坚持走近务实的原则。走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民族科学的群众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是增强整个国家文化的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所有文化创作源泉全面流动,创造全民族文化创作。和活力,使社会和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振兴国家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教育,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想,聚集社会共识。

(2)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强化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纪元。

(3)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受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坚持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造福人民,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自由开放。

(4)提升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力量和竞争力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影和电视,文学和艺术。

(5)如何把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扩展阅读:

文化强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它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国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强国战略从大的层面讲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小的层面讲得看我们是否有叫得响的文化作品、我们的创意产业是否位于世界前列、我们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能否输出海外。

文化强国 动漫在行动

我国动漫产业起步不晚却发展曲折,但近年来政府认识到了大力发展动漫展业对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作用,与动漫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纷纷出台,内容涉及资金、技术、人才、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中国动漫产业乘势而起,一跃成为公认的朝阳产业。

❻ 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个人价值如何去实现 - 百度

文化强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它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国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战略从大的层面讲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小的层面讲得看我们是否有叫得响的文化作品、我们的创意产业是否位于世界前列、我们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能否输出海外。

文化创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它在我国经济增长转型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已逐渐成为最具潜力的支出产业。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不仅能够引领我国经济发展,而且能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大动漫时代背景下,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扩大,文化强国被作为国家战略得以重视,文创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蓝海。中国企业家当瞄准行业前沿,思维也应与新兴业态接轨,深刻解读、领会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方针,寻求与包括动漫企业在内的文化创意型企业对接,实现企业产品或模式有别于竞品的差异和超越,并为企业实现差异化蓝海、创造可持续发展赢利的商业模式。

❼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单纯的依靠由经济和军事等实力所构成的硬实力转向由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国际形象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发展模式的吸引力等所构成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在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为适应这一形势,我党把文化建设提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毫无疑问,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构建我们民族强大的内在精神之魂,对凝聚和统一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的思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聚社会思想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
"软实力"是一个外来词,和"硬实力"相对应,这是一种隐形的、难以量化的、本身主要是靠自身的引力和广泛的认同体现出来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实质上就是由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精神因素对内外所辐射出来的凝聚力、渗透力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往往具有持久性、广泛性。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决定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决定着我国的文化魅力和价值。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形成国际国内认同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基础和内在要求
软实力实质上来自人们的认同,是一种认同性实力,具有非物质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国内思想的认同基础。其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软实力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吸纳了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优秀成果,为中国人民的美好夙愿和现实追求勾勒了宏伟蓝图,为我国软实力建设确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共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我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集中概括,为我国软实力建设提出了新的道德规范。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整合社会多元价值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国与国之间文化软实力区分的主要标志,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多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然选择。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剧,文化的高度互动与激烈碰撞使人们在价值观上越来越呈现多元化,主体在价值追求、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是有积极意义的。如价值多元意味着以人为本的价值主体的自我认同、个性发展与理性追求凸显;意味着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交流互动、平等对话与共识分享,表征着社会的宽厚包容与普遍文明,而不同价值形式间的交融又完善了整个社会的价值结构,为社会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但是价值多元也存在着悖论,它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混乱、矛盾与冲突,容易打破社会价值结构的有序与协调,最后致使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失衡。因此,要平衡社会多元价值观,调整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之间、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之间、价值观多样性与统一性之间等多重矛盾,就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功能,确立核心价值观地位,以主导性的核心价值观去实现社会价值共识,这样就自然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我国和谐文化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构建和谐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关乎中华民族复兴的全局性大问题,也是我们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以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选择,为此,我国加快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步伐。但是,什么样的文化是和谐文化?怎样建设我们的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提出,抓住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把握了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构建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只要我们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抓住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把握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可以而大大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目前,建设我国和谐文化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前提是:第一,马克思主义之统摄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社会思潮,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走向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理想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中华儿女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武器;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依托,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因子。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精神力。充分发掘中华传统优势、凝炼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时代精神,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是我国建设和谐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的文化资源。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之规范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它潜移默化的教育着人们明辨是非曲直、分出善恶美丑,引导、调节、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帮助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构成了衡量社会文化和谐程度和国家文化软实力高低的一个的重要标准。

❽ 如何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论断、新的政策、新的举措。大会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将激励几代人为之献身、为之奋斗。 民族要复兴,文化是先导。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是与实现上述三大战略目标,与改革发展的理论、实践和转变作风、联系群众方面的新要求密切相关,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是很有针对性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在“扎实推进”上下功夫。 “扎实推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真正走上科学道路是从党的十六大开始的,从十六大前适应性的改革、应对性的改革,转变为实质性的改革,这是很了不起的一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起点。十八大之后,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依然是深化改革。因为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亟待进一步发挥,文化创造力和传播力亟待提高。文化战线一定要按照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优势,加快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第一,铸造文化之魂,让中国人在精神上立起来。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创造、选择、提倡、传播引导社会风尚和照亮人们心灵的先进文化,大力传承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精神,积极推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真理和科学技术的优秀作品,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服务。要把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科学、文艺方面的好作品传播放在首位,用文化品位高、内容质量好和正确导向强的优秀文化作品,教育人民、促进发展,铸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魂。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要加快完成转企改制,使各类市场主体到位;加快落实“三改一加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文化领域的“航空母舰”和战略投资者,培育市场主导力量。加快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培育公共服务的主体和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各类要素市场,加速版权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做好宏观调控、依法行政的基础上,积极为改革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自主运行,发挥市场主体和服务主体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切实形成有利于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文化体制和机制。 第三,促进产业跨越发展,壮大文化硬实力。文化除了精神、内容以外,是以物质形态出现的,也需要硬实力。生产、流通、消费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过去我们这点是缺位的,所以越做越弱。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之魂的传播提供强有力的经济载体。要大力实施文化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提升产业基地、产业园区、产业带的聚集能力和开发能力,发展以数字文化为主体的新媒体新业态,提升文化产品内容质量、市场覆盖面和传播能力,改造流通企业和市场网络,加快开拓农村和国际两个市场,提高新闻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整体增强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和竞争能力。以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提供高效平台和有力保障。 第四,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文化民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快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全民阅读同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不断采取新形式深入下去;推动以“东风工程”为重点的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程落到实处,努力惠及更多的民族兄弟;支持欠发达地区文化基础建设,继续做好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第五,改造新闻、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传播能力。要加快构建和发展技术先进、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传播能力。要加快高新技术主导的新媒体、新平台、新载体的研发和使用,巩固提高新闻、文化传播的传统载体和发行方式,加快数字化转型和传播平台建设,应用新技术、新媒体传播先进文化。要积极实施对外传播品牌工程,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培育对外传播知名企业,深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第六,改进文化管理方式,维护文化安全。要以法规为依据、以“扫黄打非”为切入点,加大管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非法传播,打击严重侵权盗版行为,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和保护版权创造能力。要创新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文化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新格局。要理顺行政管理体制,转变职能、管办分离,切实发挥好党委、行政、市场各自管理的职能,依法维护公民利益、市场秩序和国家文化安全。 “扎实推进”要走融合发展之路 美国人杰里米·里夫金预言,21世纪将会出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平台与新能源融合、工商贸等生产方式和公民生活方式变革的革命,将改变经济发展的整个模式。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强调的这种融合发展,实际上是包括文化在内的人类发展的必然。 文化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我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出发把握文化范畴,重点研究部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对应的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融合发展,不仅符合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体现。 第一,坚持发展第一要义,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发挥好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要着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还要发挥文化产业作为创意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独特优势,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使之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抓好发展这一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第二,坚持与时俱进,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我们的祖先崇尚的是以求善为主的道德文化,是形而上的,反对形而下的。西方文化属于求真的文化,崇尚科学,从科学的角度探究宇宙、地球和世界。我们今天搞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看到西方科学文化和中华道德文化的互补性。要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要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三,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文化与科技历来彼此融合、互动发展,从造纸术、印刷术,到机器印刷业、无线电、广播、电视,直到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样式、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文化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创造活力,必须及时把科技成果运用到发展之中。以新闻出版业为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数字出版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出版传媒企业如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转型意味着变革,但这种变革不是对过去的彻底否定,也不是新与旧、活与死的替代关系,而是一种适应性变化。转型的最高境界不是替代而是融合,新媒体技术正在使出版业向着更宽泛的内容产业各领域扩展。图书、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将发挥各自的载体优势,全方位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融合不仅会对原有的产业做加法,也将衍生出新的产业。这种融合将使内容产业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覆盖最大化,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将变得空前丰盛。

阅读全文

与如何把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8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4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4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