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富平文化广场在哪里

富平文化广场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7-11 04:56:08

Ⅰ 富平县地理历史文化旅游

富平地理,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233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08度57分—109度26分,北纬34度42分—35度06分之间,全县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35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南接西安市临潼区、闫良区,西连耀县、三原,北依铜川市,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西包、西禹、富闫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Ⅱ 最近想去富平旅游,请问富平有什么地方值得去呢谢谢!

富平老城:位于富平县政府西北1公里处的杜村镇莲湖村。自元末明初至1970年为富平县城所在地,北临温泉河,东临新县城,西临连城,南临西禹公路。老城是中山塬的余脉,中高四周低的土丘低塬,为不规则长方形,长520米,宽350米,占地约280多亩,为全国唯一一座斩城。城内主要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等。其中望湖楼为清同治八年修建,后由胡景翼将军于民国12年重修,为“湖山书院”所在地。图书楼由康有为题字。还有被网友称为“最牛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富平支行原址。
望湖楼:在老县城内东南隅富厚仓库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知县江汇川建筑。民国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毁于“逐陆”(承武)之役。民国12年(1923)重修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第一层,门额石匾题“礼堂”二字。第二层,北门石匾题“建议”,南门题“望湖”;第三层,南墙正中匾题“藏书”,落款与二楼南匾同;北匾镶匾题“尊经”两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书于郑州军次胡景翼”。望湖楼系富平县名胜古迹之一。为“湖山书院”所在地。望湖楼其所以成为旅游观光的一道风景线,重要原因之一是“南湖烟雨”的胜景所致,明清至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六十年代,在内陆干旱的陕西,富平城南还是十里莲湖,千顷碧波,稻香诱人,莲田滚珠。乱插桃花红点点,倒垂杨柳碧融融。此情美景,令人陶醉。难怪清代有诗赞颂“南湖一碧本如天,细雨空朦更可怜。石燕衔花叶乱,梁鱼出水浪纹圆。高低翠合峰峰隐,还近青浮树树连,最好风吹烟影破,书声遥送过前川”。
法源寺唐塔:此唐塔位于今美原镇西街的法源寺故址。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建置美原县后创修。历代至干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屡经修缮。青砖砌筑,仿木结构,七级八角中空,工艺精巧,外周围长29米,壁厚1.75米。千余年多次地震,仍保持壮丽外型。在法源寺原亭子下西侧还立有重修宝塔佛殿,关帝庙碑。此碑系清干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所立。碑高1.85米、宽0.84米,厚0.29米。马元慈撰文,马士杰书丹,字为正楷,完整清楚。
金代铁佛:铁佛属于金代创建的铁佛寺遗物,由于寺院屡建屡毁,仅留此佛,基本完好。铁佛造像是座像为一体。座分两层,下层高8cm,为八角形,每面长84cm。上层高37cm,周边铸仰莲瓣32枚,分内、外两层围成圆形,托于八角底台上。像高5.32米,身着袈裟,袒胸跣足,面部丰满,唇微启,端庄、肃穆,右手上举做“无畏印”,左手举至胸侧,稍高于肘,做“与愿印”,屹立于莲台上,风采奕奕、栩栩如生。“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二月二十日,同年五月树像竣工”、“施主富平县令杨思聪、武盛将军李富、李宜人……”等字样。这尊造像敦厚。纯朴,塑铸的活灵活现、唯妙唯肖、绘形绘色、巧夺天工,对研究我国金代冶铸技巧、雕塑艺术及社会风俗习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唐五陵:俗话说:“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在古代一直是我国的心脏区域,为历代封建帝王所重视,历史上相继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其作为国都的历史长达1100余年,素称“帝王之乡”。而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建都长安(今西安),历时300年,其20座皇陵有18座分布在陕西关中,其中富平县就有5座,系全国唐陵数目最多的县份。富平县所辖唐五陵分别为:定陵、元陵、丰陵、章陵、简陵,自西向东呈“W“形分布,同连绵起伏的乔山山脉浑然一体,在县境北形成了一道横亘东西的天然屏障。首先,唐懿宗简陵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的长春乡紫金山(又名虎头山);其二,唐代宗元陵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的庄里镇与齐村乡之间的檀山之阳;其三,唐文宗章陵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的天乳山;其四,唐中宗定陵位于县城北宫里镇凤凰山中峰;其五,唐顺宗丰陵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的曹村乡虎头山(又名金瓮山)。这五个唐陵,原来墓前都有大量精美石刻群,它们和乾陵等陵的石刻一样,是我国唐代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可惜多已无存,仅剩少数残损的石狮、石人等陪伴着它的主人。
郑国渠遗址: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首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着,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陶艺村:富平陶艺村坐落在县城以北,是由一个准三星级的宾馆和三个展览馆、几个陶艺作坊以及千亩果园构成的。它附近有丰富的陶土资源。来这里的人可以率性而为地玩泥巴,尽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然后将作品放到陶窑里烧制,就会留下那一瞬间思想滑动的痕迹。在这里你不单可以向陶艺艺术的殿堂里迈进,也可以作为普通大众尽情休闲娱乐。
秦朝大将军王翦墓:秦将军王翦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东门外3里许的纪贤村永和堡北。墓葬南北较长,东西稍窄,呈椭圆形,高约9米、周长达136米。在古墓西侧约100米处,从南到北还依次排列着六座小冢(今已不存,毁于“文革”),据说里面埋着的是六国王侯的衣冠、图书和俘虏等。1956年8月6日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Ⅲ 文化广场在哪

华商文化广场是为2006国际华商文化节的举办新建立的一个广场。在火神台前面。

Ⅳ 富平一日游必去景点

国际陶艺博物馆群、陶艺村、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 、金粟山森林公园等。

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座落在陕西富平陶艺村的千亩果林园中,占地13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是国内首家以现代陶艺为主题的陶艺博物馆,由富陶集团和北京乐陶苑许以祺博士共同合作兴建,博物馆群的规模由一座主馆。

十多座世界不同地区、国家的分馆和一座陶艺文献中心组成,馆内已收藏展出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陶艺家的近万件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旨在推动当今世界陶艺事业的发展,促进国内外陶艺家的互动,陶艺资讯的交流,举办团体及个人陶艺家作品展,收藏和永久陈列高水准的陶艺作品。

作用价值

富平陶艺村现已成为国际陶艺家的创作基地、陶艺文化交流基地、陶艺资讯中心,我们的目标是将富平陶艺村打造成为世界现代陶艺之都。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当前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最大、收藏作品最多、档次最高的现代陶艺博物馆群。

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的不断建设将成为世界了解陕西,了解富平,富平走向世界的窗口,在国际陶协的网站建成之后,陶艺村将成为世界陶艺的信息中心,富平也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Ⅳ 谁知道陕西富平有什么地方可以旅游

陶艺村、金粟山。

Ⅵ 富平旅游景点有哪些

魅力富平!
着名十大景点解析!

富平老城

位于富平县政府西北1公里处的杜村镇莲湖村。自元末明初至1970年为富平县城所在地,北临温泉河,东临新县城,西临连城,南临西禹公路。老城是中山塬的余脉,中高四周低的土丘低塬,为不规则长方形,长520米,宽350米,占地约280多亩,为全国唯一一座斩城。城内主要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等。其中望湖楼为清同治八年修建,后由胡景翼将军于民国12年重修,为“湖山书院”所在地。图书楼由康有为题字。还有被网友称为“最牛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富平支行原址。

望湖楼

在老县城内东南隅富厚仓库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知县江汇川建筑。民国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毁于“逐陆”(承武)之役。民国12年(1923)重修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第一层,门额石匾题“礼堂”二字。第二层,北门石匾题“建议”,南门题“望湖”;第三层,南墙正中匾题“藏书”,落款与二楼南匾同;北匾镶匾题“尊经”两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书于郑州军次胡景翼”。望湖楼系富平县名胜古迹之一。为“湖山书院”所在地。望湖楼其所以成为旅游观光的一道风景线,重要原因之一是“南湖烟雨”的胜景所致,明清至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六十年代,在内陆干旱的陕西,富平城南还是十里莲湖,千顷碧波,稻香诱人,莲田滚珠。乱插桃花红点点,倒垂杨柳碧融融。此情美景,令人陶醉。难怪清代有诗赞颂“南湖一碧本如天,细雨空朦更可怜。石燕衔花叶乱,梁鱼出水浪纹圆。高低翠合峰峰隐,还近青浮树树连,最好风吹烟影破,书声遥送过前川”。

金粟山森林公园

金粟山森林公园位于富平县城东北三十公里处。“以粟如金故名”,又因唐代建有高禖(求子之神)祠,有龙泉水藏于深山,也叫菩萨山。由于山深林幽,关中难得一见的野生鹿群、珍稀动物金钱豹时有出没。

金粟山占地面积20000余亩,植被覆盖率达95%,最高海拔1240.70米。北峰因其高兀而为其主峰,其东,西,南三峰齐平而低垂,南北斜挺,四峰构架犹如佛坐天椅,座北朝南,昂首坦胸,两臂扶膝,正襟而危坐。金粟山寺院始建于唐朝,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规模日渐扩大,至今香火愈盛。特别是金粟寺院供奉的求子之神高禖神(民间尊为送子娘娘),其祠已有上千年历史,“祷者辄应”,是目前海内外祭祀高禖神的唯一或罕见之圣地。娘娘洞两侧石碑上刻有“祈婴感应”,“保嗣永延”更为此洞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洞上方的峭崖间,有棵已有数千年树龄的抱榆树,此树恰似女人身,主干上长有两颗树瘤,酷似女人的乳房且时有树汁流出,尤其每年农历六月六古庙会期间,树瘤上就会流出更多树汁,好似母亲用她的乳汁哺育苍生,后面的小树簇拥,寓意着子孙满堂。

置身于主峰观景台上,负手南望,关中形胜尽收眼底,千年烟云悉涌胸中,一朝置身山中,一日读懂千年。

法源寺唐塔

此唐塔位于今美原镇西街的法源寺故址。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建置美原县后创修。历代至干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屡经修缮。青砖砌筑,仿木结构,七级八角中空,工艺精巧,外周围长29米,壁厚1.75米。千余年多次地震,仍保持壮丽外型。在法源寺原亭子下西侧还立有重修宝塔佛殿,关帝庙碑。此碑系清干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所立。碑高1.85米、宽0.84米,厚0.29米。马元慈撰文,马士杰书丹,字为正楷,完整清楚。

金代铁佛

铁佛属于金代创建的铁佛寺遗物,由于寺院屡建屡毁,仅留此佛,基本完好。铁佛造像是座像为一体。座分两层,下层高8cm,为八角形,每面长84cm。上层高37cm,周边铸仰莲瓣32枚,分内、外两层围成圆形,托于八角底台上。像高5.32米,身着袈裟,袒胸跣足,面部丰满,唇微启,端庄、肃穆,右手上举做“无畏印”,左手举至胸侧,稍高于肘,做“与愿印”,屹立于莲台上,风采奕奕、栩栩如生。“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二月二十日,同年五月树像竣工”、“施主富平县令杨思聪、武盛将军李富、李宜人……”等字样。这尊造像敦厚。纯朴,塑铸的活灵活现、唯妙唯肖、绘形绘色、巧夺天工,对研究我国金代冶铸技巧、雕塑艺术及社会风俗习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唐五陵

俗话说:“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在古代一直是我国的心脏区域,为历代封建帝王所重视,历史上相继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其作为国都的历史长达1100余年,素称“帝王之乡”。而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建都长安(今西安),历时300年,其20座皇陵有18座分布在陕西关中,其中富平县就有5座,系全国唐陵数目最多的县份。富平县所辖唐五陵分别为:定陵、元陵、丰陵、章陵、简陵,自西向东呈“W“形分布,同连绵起伏的乔山山脉浑然一体,在县境北形成了一道横亘东西的天然屏障。首先,唐懿宗简陵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的长春乡紫金山(又名虎头山);其二,唐代宗元陵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的庄里镇与齐村乡之间的檀山之阳;其三,唐文宗章陵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的天乳山;其四,唐中宗定陵位于县城北宫里镇凤凰山中峰;其五,唐顺宗丰陵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的曹村乡虎头山(又名金瓮山)。这五个唐陵,原来墓前都有大量精美石刻群,它们和乾陵等陵的石刻一样,是我国唐代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可惜多已无存,仅剩少数残损的石狮、石人等陪伴着它的主人。

郑国渠遗址

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郑国渠首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着,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陶艺村

富平陶艺村坐落在县城以北,是由一个准三星级的宾馆和三个展览馆、几个陶艺作坊以及千亩果园构成的。它附近有丰富的陶土资源。来这里的人可以率性而为地玩泥巴,尽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然后将作品放到陶窑里烧制,就会留下那一瞬间思想滑动的痕迹。在这里你不单可以向陶艺艺术的殿堂里迈进,也可以作为普通大众尽情休闲娱乐。

秦朝大将军王翦墓

秦将军王翦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东门外3里许的纪贤村永和堡北。墓葬南北较长,东西稍窄,呈椭圆形,高约9米、周长达136米。在古墓西侧约100米处,从南到北还依次排列着六座小冢(今已不存,毁于“文革”),据说里面埋着的是六国王侯的衣冠、图书和俘虏等。1956年8月6日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郡

地处十三朝京畿腹地的荆山中华古郡,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大禹、黄帝曾铸鼎于此。这里是关中要地,而且是富平、阎良、高陵、三原的分界。黄帝在这里祈福升天......

Ⅶ 陕西渭南富平一带的一些风俗习惯

风俗

生日

家中成员生日,全家吃面条,称“长寿面”。今更重视儿童生日,添衣物,送玩具,备办生日蛋糕、生日烛。小朋友亦携礼品来庆贺,主家则以蛋糕糖果分送幼儿园小伙伴。

做寿

老人做寿,外甥与女婿都要送厚礼,其中必有长寿面、寿桃、寿糕、红烛。昔时富贵人家,寿桃高达一米多,上插米塑戏曲人物,配以寿屏、寿嶂。寿堂上,礼品列陈,红烛高烧,敬过祖宗神祗,晚辈按辈份跪拜祝寿,送上寿面,寿翁寿婆分“寿钱”。而后亲友前来祝寿。

送五福

永嘉楠溪江两岸有送五福祝寿之俗。“五福”即在布上绣上五只蝙蝠,以蝠谐福,称为“五福拜寿”、五幅系指长寿、富有、康宁、积德、善终。

吃五豆

吃五豆是西安关中地区的民间习俗。腊月初五,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黑豆(缺少的可用其他豆子或别物代替)等 5 种豆子放入锅中煮熟,全家人食用,但不能吃完,必须要吃后有余。以此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吃五豆在冬至过后,此时昼渐长、夜渐短。因此吃五豆还带有节令性变化的含义。吃五豆的风俗至今在农村尚流行。

做百日

做百日是西安关中地区习俗,分为新生儿百日和亡人百日。新生儿百日是为时满百天的婴儿举行庆贺祝福的礼仪,也叫庆百日。亡人百日是在逝者死亡满百天时举行的悼念仪式。在此之前,蒙丧之家有七七四十九天的衰悼时间,每七日祭吊一次。届时儿女都要在死者坟前和家里的神位、灵屋前进行烧香、焚纸、拾魂等仪式。百日这天,死者的主要亲友和邻里都要前来参加祭祀活动,并将放在神位前的灵屋拿到坟前烧化。蒙丧家这天要宴请宾客,以示谢忱。做百日之后,死者家属即转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阅读全文

与富平文化广场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