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台湾是怎么留住传统文化之根

台湾是怎么留住传统文化之根

发布时间:2022-07-11 20:43:54

❶ 台湾保留了哪些传统文化

台湾历史至少可上溯至7000年前,传统节日次及节日的习俗这些文化都还保留着
谢谢,喜欢请点赞(。ò ∀ ó。)

❷ 什么是 两岸文化传承

在人民网7月14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日发表署名曾文仲的评论文章说,要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意识两岸文化异性,寻找两岸文化的共同性。特别是在妈祖文化、关公文化、南音、戏剧、旅游诸方面加强合作,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在新的领域推动创新。海峡两岸本同根,血脉相连一家亲;一衣带水一线牵,两岸携手情更深。愿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在求同存异的氛围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文章说,台湾本省人大部分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厦门闽南金三角。可以说,台湾的文化和福建的闽南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台湾讲的地方方言也是以闽南话和客家话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近代史中,在荷兰人统治下长达38年,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也有50年,台湾光复之后,国民党时期也有50多年,所以,多元文化在台湾和谐共存,从人们的思维、语言诸方面都有了台湾的特色,这一切都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这也是台湾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差异,这是事实,也是绝对不可否认的。
但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台湾大部分的人信仰佛教,特别是福建妈祖,中国历史上的关公在台湾信徒甚众,由于台湾的地理环境,信仰妈祖的是海洋文化的最大特征,妈祖作为沿海人民的保护神,在台湾大受崇拜,这也是海峡两岸文化的最大共同点,我们要充分寻找两岸人民大众都能接受的共同之处,和风细雨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特别是以文化作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让广大的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光辉。
一道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与缘,更阻挡不了两岸人民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愿望。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福建省凭藉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台湾同胞到福建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兴办实业,推动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往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这一祥和的氛围对于同根同族的两岸骨肉同胞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当你走在台北街头,看看快乐的人群从身边经过,听着从霓虹灯下飘来的少男少女们的轻声细语,还有酒店服务员的亲切与殷勤,你也许会发现,其实,台湾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因此,你的内心就会充满了欣喜,因为,这才是台湾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台湾,用心去品味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台湾的兄弟姐妹,多找共同点,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台湾,一个令人难忘又神往的台湾,这对于我们多做台湾人民的工作是很有裨益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的文化不能说都一模一样,现实是肯定存在着差异,我们要找到差异,更要寻找共同的地方。而我们共同的价值就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不论是祖国大陆或者是在宝岛台湾,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都比较认同,也有深刻的认识。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更深深体会到这些共同价值观对文化的创新,企业的发展,两岸的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台湾云门芭蕾舞就是以传说中的故事,结合西洋的芭蕾舞惟妙惟肖演绎得令人神往,而我们福建惠安女的舞蹈也是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惠安女的服饰,风俗习惯,劳动场景再现了惠安妇女独特的精神风貌。这两者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说明海峡两岸的文化既有各自的特色也有许多共同的支点。

❸ 台湾有哪些传统文化或民情风俗能保留浓郁的闽南和客家传统特色

以下供参考
台湾的庙会活动及信奉妈祖等民情风俗。
最能体现闽南传统特色。

❹ 是不是台湾的传统文化比大陆保存得更加完好

新中国主要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割断了中华文化的命脉,而台湾却逃过一劫,保留至今。你要想看“三国”时的中国,就去“日本”,唐朝的“中国”就去美国“唐人街”,明朝的“中国”就去“韩国”,清朝的“中国”就去“香港”,民国时的“中国"就去“台湾”,新中国(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信仰的无神论国家)就来大陆吧。

❺ 台湾街道上的中国传统美食有哪些为何说台湾在保留中华文化方面比大陆做的要好请一一列举详细说明

台湾小吃我不是太了解。至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可能不严谨,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哈。
一、20世纪初期发生了新文化运动,对大陆的旧文化冲击很大,而台湾是日本殖民地;

二、1949年有一大批国内知识分子随国民党退往台湾,把传统文化正统带向台湾。现在我们看到两岸有两个清华大学,千万别以为大陆的是清华的正统,大陆的清华已经退化成理工类高校了,正统在台湾。。。
三、大陆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很多古籍和传统习俗已经在“破四旧”的过程中被摧毁;
四、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剧烈冲击,这种冲击既影响大陆,又影响台湾,所以当前两岸已经开始在各方面逐渐趋同,这种差别的减小,也预示两岸必定走向统一的未来。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满意。

❻ 大陆与台湾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差异

中国:虽在文革中损失了大量文物,但留存量仍十分可观,相关单位的重视程度足够的话,对于文化传承有相当大的帮助,只不过大部分都急功近利,导致文化失去了其应有的纯朴。
台湾:虽然台湾表面上重视文化传承,但事实上努力十分有限(本人有亲身经历),但是台湾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是至少还是能向民众传达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总之中国有好的文化资源,但部分‘利用’方式错误,丧失价值。
台湾文化资源不充足,虽基本上观念正确,但重视程度不足。
因此两边的文化传承都是不合格的。

❼ 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底丢失了多少,还有那些在哪些快不在了关于这点台湾是怎么做的

传统文化是需要全中国人民来保护传承的,连中国都不喜欢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想传承中国文化,别指望政府来保护,因为政府不能让国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即使砸重金也不可能永远保护得了,因为没人喜欢,就象京剧,各地方戏剧,没人喜欢看谁还去演,谁还去非心思学,如果没有政府补贴京剧早没了,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国人喜不喜欢,有没有观众,有没有市场,
新生代中国人还是比较喜欢流行歌曲,美国大片,韩国青春偶像剧。相对于外国倒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外国人要完全掌握中国文化难度不小。
至于台湾,陈水扁大搞去“中国化”除了保留着繁体字,连中国历史都改了,不知道还剩下什么。
一楼的台湾人,没来过大陆就不要乱讲。

❽ 同根同源 台湾是怎么留住传统文化之根的

传统文化滋养台湾我们却弃之如敝屣
面对粗口,我们自惭形秽于自己的文化,面对专横特权,我们归罪于中国的奴性文明。总之,我们把自己的一切粗野归于文化的劣根性。
然而,在与我们相隔一湾浅水的宝岛台湾,传统文化的根却扎得很深。国学在年青一代心中种下精神的根、文化的根、并对台湾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台湾人的儒雅与普及国学教育密不可分。
处于转型期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面对新旧的变迁,充满迷惘、惶惑、浮躁、挣扎。精神层面的“危机”促使人们到中国传统文化里去寻找慰藉和支持。
我们这个有着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这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和民族,经过对“国学”的否定和抛弃,再经过全盘西化,眼下出现了文化断层和精神缺钙!像是一群文化的孤儿,东讨一口,西乞一勺,吃得再多也没有自己家做的饭香。我们今天的虚无感、今天的功利主义,很多都源于我们对于历史的失忆。
傅佩荣先生说:“国学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 如今,我们成了无根的国度。
有人说国学热了,但热的是权谋诈术、风水阴阳、歪曲历史,真正能够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精神却未得到真正弘扬。我们不能总是功利地问“国学到底能带来什么”,而是应该反思“丢了国学,我们将失去什么”。
统一的哲学基础,道德伦理教育才有落脚点
台湾的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哲学基础,也可以说是信仰,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人生活的。有了统一的哲学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才有落脚点。
许多人认为儒学是一种政治学说,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上层建筑。其实,儒学真正的本质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儒学认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修身。也就是说,社会的安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在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健康社会的主流人群,应该奉行的是基本相同的社会价值观,这样社会才能稳定。而这一切,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而教育中,语文教育最能够承担这个功能。
强调知行合一知识化为行为准则
台湾国学教育强调的就是躬身实践,就是知行合一,要求把所学的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非常注意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大陆语文教育在生活实践上,可以说极为欠缺。例如,台北县国中初中一年级语文老师的一次课程设计,我们就会明白台湾的国学教育是如何倡导身体力行的了:
课文:《论语论孝选》
主题:躬行孝悌
学习单设计:
1. 先说明自己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实情)。
2. 这一个月来的变化(言语、行为、态度)。
3. 因为变化、家庭气氛变化(反思、思考)。
4. 因为躬行孝悌这件事,让我体悟到……(感受)
□ 反省自己的言行。
□ 认真观察熟悉又陌生的父母。
□ 站在父母的立场去思考父母所做的事。
□ 尤其重要的是:实践孝悌不是一个月的事,是终身的事

❾ 求论文“ 谈谈台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谈谈台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方才在网上看到一篇题目叫“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文章说到:要看唐代的中国,就去日本。要看明代的中国,就去韩国。而文章的重点讲的是台湾。认为,台湾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保存着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
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台湾确实较多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相对地说,台湾对中华文化经典比较重视,也比较重视中华文化的伦理教育,社会风气也比较好。前段时间我去台湾一次,对此深有感受。台北街道就有“忠孝路”、“仁爱路”,这在大陆的哪个城市恐怕都没有。有一段时间,人们对“忠孝”避之惟恐不及。我的一个同事姓钟,小时候叫“钟孝”,文革来了,就改名叫“卫东”了。
不过,说台湾继承了中国文化,而大陆没有。这又不是很确切。因为,文章所说的台湾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主要是儒家文化,这一部分,大陆确实是没有继承,不仅是没有继承,在很长一段时间,还严厉批判它。但大陆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法家的思想文化。法家的特点是站在君王立场上,主张加强君权,只是为君王考虑的。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思想,实际上,是取消君王一人之外的所有人可能的特权,让所有人在君王面前同样卑微。所有人都只向君王效忠。为此,法家与认同“父为子隐”的儒家伦理不同,它主张亲人与亲人之间相互告发。“谁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提到的“文革时期儿女告发父母,学生告发老师,朋友告发朋友,邻居告发邻居,夫妻相互告发”,这正是法家思想的社会实践。那时的破除“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也是法家的东西。“文革”时期,实为法家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媒体上连篇累牍地“评法反儒”,实际上是歌颂法家,批判儒家。大家唱着“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此前也早有歌曲唱“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抛开家庭伦理,只向一个人效忠,这正是法家思想的核心。总之,台湾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大陆也继承了,只是所继承的东西有所不同。

阅读全文

与台湾是怎么留住传统文化之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8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6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50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