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1.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导向的现代化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一方面要围绕德育教育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引进更多的专业性高素质的德育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师,并对初中学校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引导他们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注重教学理念的研究和创新探索,深入系统地分析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以及和学科教学方面的融合机制,搜集更多的经验和做法等,从而更好地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化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围绕学科教学针对如何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进行目标体系的创建分析,从而确保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更好地加强立德树人相关理念的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提升。
2.加强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全面渗透并注重形式的创新。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带动和影响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表率,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避免单一地进行机械性知识讲解,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内涵丰富的教学形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的难点或重点内容,选取合适的题材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载体进行展示相关的内容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引发他们深度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思维导图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不同的方式,结合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从而赋予灵活的教学形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德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立德树人新知识和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加强家校互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刻加强个人自律,注重自我激励、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鼓励学生自主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对自身的错误等及时提醒和纠正,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等加强相关的典型宣传教育,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德育熏陶,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等,更好地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等构建家校互动的良好氛围,更好地通过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家校协同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此外教师还应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将德育教育通过多元化的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来进行理念和知识的实践应用,通过身体力行进而感同身受。当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等进行正面的积极反馈,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支持,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自信,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在与他人的交流以及自主实践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② 如何做到立德树人
1、以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为抓手,践行立德树人。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践行立德树人。
2、以不同教材内容为载体,践行立德树人。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中每项教学内容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践行立德树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以不同的组织教法为措施,践行立德树人。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
③ 幼儿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幼儿教育如何立德树人.doc幼儿教育如何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教育活动不仅仅要关注幼儿的知识学习情况以及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更要关注幼儿的思想发展, 使幼儿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 从而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更多具有高品质、高素养的新时期人才。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情况, 对幼儿教育如何立德树人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对幼儿教育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幼儿教育重视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 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幼儿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影响。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活动需要按照教育部所颁发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指导幼儿学习知识、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幼儿的思想品格和优秀品质, 使幼儿能够真正符合当前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使幼儿教育能够真正满足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具体要求。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幼儿教育注重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才能够更好地与人交流, 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教育要从幼儿抓起, 良好的教育活动会使幼儿感受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从而真正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和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立德树人新时期背景下, 幼儿教育可以通过制定幼儿德育实施方案, 全面提升幼儿思想品质; 结合生活开展德育活动, 营造良好的幼儿成长氛围等方式, 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制定幼儿德育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幼儿思想品质。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幼儿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当中, 首先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 制订完善的德育实施方案, 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学习优秀的思想,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幼儿教育可以按照课时或者按照学习进行教学任务的规划,比如:每周开展两次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内容为“我的祖国”“诚信是金”等相关内容。小班的幼儿重在情绪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每一位幼儿都能够懂礼貌, 尊老爱幼、尊师守纪; 中班的幼儿重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培养幼儿形成诚实、勇敢、谦虚的思想品质; 大班的幼儿重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热情、友善、好问, 为幼儿的小学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生活开展德育活动, 营造良好的幼儿成长氛围。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知识, 幼儿园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 开展多种多样的幼儿德育活动,将游戏与德育融合,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当中,真正体会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立德树人, 将立德树人教育渗入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废纸小制作”“我是涮碗小达人”“今天我最棒”等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提升幼儿的生活态度以及认真程度。同时, 幼儿园还可以在春天组织幼儿开展植树活动, 带领幼儿在校园中清理垃圾、打扫卫生,共同构建美好的幼儿园“城堡”,使幼儿能够形成热爱校园、注重卫生的良好思想品格。幼儿园也可以通过开展“我为妈妈洗脚”“我为爸爸捶背”等主题活动,使幼儿的父母也能够参与其中, 更为全面地指导幼儿, 使幼儿能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 更加热爱自己的父母。结束语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
④ 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具体方法措施来践行“立德树人”呢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这目标贯穿学校的方方面面,方法也就多种多样,而最看好的是: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一来到学校,我们学校都要召集学生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由团支部书记根据立德树人要求制定好计划。每周进行一个方面的讲话,这讲话以班级代表为主,学校领导为辅,各班再围绕讲话在周会召开主题班会,使这方面的教育深入人心。而后学生会干部也重抓这方面的检查,每日及时公布。到周未降旗学校领导针对评比进行表扬。这样,学生既有理论的指引,又有实践的指导,立德树人真正入脑入心。立德树人并不难,难的是上梁要正,下梁才不歪。
立德树人,拓展思路。
立德树人,必须努力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既要做到培养全面的人,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又要做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德为首,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既要学校党政领导亲自抓,又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思想、管理作风等各个方面。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道德形成的规律。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在各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把德育过程和智育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
⑤ 如何做立德树人学生
那么,又如何进行美德教育呢?
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应通过以下五个途径来传递美德教育的正能量。
途径1:主题教育体验
“教会学生做人”是美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美德教育不能只是苦口婆心式的“言传”,而是要在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身教”。在学校教育里,“主题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美德教育途径。它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行为表现,有针对性的将孝道、感恩、礼仪、励志等美德教育主题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以达到修正学生品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目的。主题教育一般一至两个月开展一个主题,开展方式可通过演讲比赛、征文大赛、主题班(队)会、班级论坛、讲故事、演情景剧、写主题周记、布置家庭实践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途径2:学科教学渗透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德教育资源。在人文学科教学中,可把爱国、励志、感恩、生存、生命等教育放在首要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感恩师长、自主自强等方面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让学生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生活、增长生存、珍爱生命…… 在自然学科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可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途径3:班级管理自悟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是学生美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场所。在班级中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推行班级自主管理当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策略。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班级育人环境,使美德教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班级文化让学生自己去讨论酝酿;班级日常事务让学生自己去分工管理;班级存在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 让学生在酝酿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叩击心灵、凝聚人心、激发信心,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律自悟、自我完善、健康成长。
⑥ 如何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思政课的重要性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强化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
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突出铸魂育人,构建思政课良好工作格局
坚持学科驱动,厚植思政课理论底蕴,以教学带动学科,以学科建设反哺教育教学,以综合优势推动质量提升,以理论创新促进教学创新,推进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3、坚持高标准,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信念、理想、责任、感情的榜样。
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保证。高校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在重要的议程上,抓住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模式、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6)如何营造班级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扩展阅读:
立德修养的五个方面:
1、重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理想和信念在整个人生的精神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想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追求,信念是信服的标准,是精神支柱,可以排除很多事情。理想要同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联系起来。精选并传播经典生活故事。
2、重视生命教育和人文教育
生命的有限性与生命的无奈性之间的矛盾。
3、关注学生的性格和良好习惯
6岁以前是人格发展的基本阶段,14岁以前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
4、注意孩子的品德
40、人生虽短,品德虽广,基本品德至少有五种:一是善良,二是正直,三是正直,四是责任,五是勇敢。
5、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感受
意境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如果没有好的情感,社会就会出现问题。情感是培养健康心态的核心要素,教育需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情感教育。
⑦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立德树人
在我们教育教学当中,其实和学生要多互动。
这样的话,才能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要多发掘他的闪光点,多给他一些鼓励。
从而才能达到我们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